本文总览:
使用照度计测试照度时,照度计离光源的距离是否有标准要求?
没有。点光源的条件下,照度与测量点与光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不给定距离,测量结果没有意义的。由于测量值在表达时都是与距离参数一同提出的,没有标准的限制。
比如投影仪,直接放到投影屏上测。由于测量值在表达时都是与距离参数一同提出的,所以,应该没有标准的限制。另外,GB/T18204.21,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给定的测量点参数是离开地面0.8米左右。
扩展资料:
光电池是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光电元件。当光线射到硒光电池表面时,入射光透过金属薄膜4到达半导体硒层2和金属薄膜4的分界面上,在界面上产生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生电流的大小与光电池受光表面上的照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时如果接上外电路,就会有电流通过,电流值从以勒克斯(Lx)为刻度的微安表上指示出来。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弱。照度计有变档装置,因此可以测高照度,也可以测低照度。
引照度计的种类:目视照度计:使用不便,精度不高,很少使用。光电照度计:常用硒光电池照度计和硅光电池照度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照度计
照度计的测量方法
1.照度的测试原理
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照度汁是用于测量被照面上的光照度的仪器,是光照度测量中用得最多的仪器之一。
2.照度计的结构原理 照度计由光度头(又称受光探头,包括接收器、V(λ)对滤光器、余弦修正器)和读数显示器两部分组成。
测量步骤和方法
在工作房间内,应该在每个工作地点(如书桌、工作台)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果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 0.8m 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或接近方形),测量每个方格中心的照度Ei,其平均照度等于各点照度的平均值,本实验中,可以房间所布置的测点面为指定表面,最小照度可认为所测点中的最小照度值。
测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为lm,大房间可取2 -4 m 。走道、楼梯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间距1 -2 m ;测量平面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 150mm 水平面。
测点数目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不过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Eav的允许测量误差为±10%,可以用根据室形指数选择最少测点的办法减少工作量,两者的关系列于表1。若灯具数与表给出的测点数恰好相等,则必须增加测点。
什么是太阳能热水系统效率?是不是做一个太阳能工程的话,它的系统效率越高越好?
肯定是越高越好。
什么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系统效率
所谓太阳能系统效率,也就是系统将光能转换成热能并储存起来的能力,它不只是某个部件的质量优劣,必须把优秀的零部件,精确的设计和严谨的施工整合起来,才能组成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系统。
太阳能系统国家标准20095-2006的要求,系统效率的公式为η=Q/A*H,Q为集热系统得热量,A为太阳能集热器的轮廓采光面积,H为测试期间累 计的阳光的辐照量。一般情况下Q通过储水箱内一定量水的温升来获取热量值,A通过实地测量获取H通过照度计实测获取,目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国家标准为 41%。
影响太阳能系统效率的因素
就太阳能热水系统而言,有四个环节:集热、输热(换热)、控热、储热四个环节。
集热环节:
无论是管式(真空管、U型管、热管)集热器还是板式(平板)集热器,都是光能转变成热能的初始的地方,集热能力(集热率)和往外反射热量(反射率)的能力的总和,反映出该集热器集热能力的大小。所以应选择集热效率高,反射率低的集热器,集热的膜层是很重要的因素,也是现在太阳能厂家特别喜欢炒作的一个地方,其实除了膜层之外还有集热器真空度、集热倾角、膜层效率衰减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集热器的效率。
输热(换热)环节:
集热器流道、循环管路、换热器、循环泵为主要部件,也就是将热量从集热器内部通过流体,在管道的输送下将热量传递给蓄能体。整个的集热器产生的热量是否能够适时、均衡的释放给流体,里面有流量、流速、温度差异、流量平衡的问题。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大小、循环管道的粗细、管路同程等程的布置、串并联的连接方式会影响流体均匀进入每块集热器的流经状态。另外管道每天不停的集热循环(温差循环),输送热量的过程中,会散失很多热量,散热的多少与保温防护能力、管路的表面积大小都有关系。
控热环节:
最常用的模式是温差循环,当集热器温度高于储热水箱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启动条件时(5-10°可调),循环泵启动,关键是两个温度探头的铺设是否能够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当探头铺设在集热器水口外侧时,会导致集热器温度传递延迟,并明显低于实际集热器内部温度(10-30°),这样会导致系统效率明显下降。
储热环节:
国家标准给出每平米的水量配置按照75升水来设计水箱容量(每天温升30°左右),但每天用户实际的用水量往往是波动的,阳光的辐照量每天也是波动的,这就意味着,当每天都定量使用热水时,水箱容量按照理想数据设计最合适不过,实际运行中,水箱的热水经常会出现高温(65°以上),这时系统效率随着温度的上升,系统效率不断下降(由于系统相对环境温度的温差逐渐加大,散热逐步增多)。
所以,水箱设计的容量要大一些,系统效率会有很大改善。
另外,针对24小时用水的用户,为了更便捷的获取热水,可以将水箱进行双舱设计。
形成以上各个环节的原因主要由于技术因素、成本因素、生产模式的因素,三大要素造成的。
技术方面:每个客户的用水的需求不同,建筑情况、水质情况、常规热源情况、使用热水的的情况都会有差异,每个客户需要个性化的设计。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设计、施工标准,也没有这样的学习专业,造成了各种系统五花八门,水准参差不齐,缺乏准确的设计数据,靠经验推算,造成大量垃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