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薄膜光伏产量_陕西省光伏产业现状和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是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光伏的国内现状2.陕西省光伏产业现状和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光伏的国内现状
在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的带动下,在《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快速成长,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产业基础,在技术和成本上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已经启动了大型光伏电站、光热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及离网光伏系统等多元化的太阳能发电市场。初步建立了有利于成本下降的市场竞争机制,太阳能发电成本实现了快速下降,具备了在国内较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经济体,在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只是处于世界的下游水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还没有掌握太阳能光伏电池所需要的多晶硅提纯技术,该技术被国外的大企业所垄断,因而国内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成本很高。光伏发电的成本是一般发电成本的数倍,也因此造成无法广泛普及。 由于国际上对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需求日益庞大,越来越多国内企业成为光伏电池的OEM工厂,并且借此机会不断发展壮大。美国的新能源政策为国内光伏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一些国内的行业龙头已经开始在美国成立承包光伏发电项目的子公司,积极进军当地光伏发电市场。
长期来看,中国再不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能源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能源问题必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中国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1平方公里面积可安装100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1.5亿度;如果开发利用1%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中国2003年全年的耗电量。在中国的北方、沿海等很多地区,每年的日照量都在2000小时以上,海南更是达到了2400小时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太阳能资源大国。可见,中国具备了广泛应用光伏发电技术的地理条件。
中国政府在也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以最近出台的《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最为引人注目。该通知重点支持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独立光伏发电、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等示范项目建设,以及硅材料提纯、并网运行等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并根据技术先进程度、市场 发展状况等确定各类示范项目的单位投资补助上限。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其中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对于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主要通过贴息和补助的方式给予支持。
这一政策推动中国从光伏电池的代工工厂逐渐成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强国。对于这一历史良机,国内光伏企业所面对同行的挑战其实更为严峻。只有不断地提升光伏产品质量,打通国内、国际销售渠道,才能更好地利用机会,将企业做大做强。
太阳能具有可再生和环保等方面的特点,这种优势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太阳能作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中国大陆光伏产品主要供应给欧美市场,国内市场份额很小。由于欧美各国市场需求的增大,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最近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在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未来光伏产业的增长前景将更为广阔。
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产业链条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在产业链中,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生产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应地,公司数量分布也越来越多。因此,整个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上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优于下游。
目前,中国大陆多晶硅生产获取的利润在最终电池组件产品利润总额中的比例最高,约达到52%;电池组件生产的利润占比约为18%;而电池片和硅片生产的利润占比分别约为17%和13%。
自2008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到目前,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已由之前的500美元/千克回落至100-150美元/千克。2012年的数据是18~30美元/千克。
多晶硅产能扩张速度过快,而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是导致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据iSuppi公司的预测,2009年,全球多晶硅供应量将翻一番,而需求的增长幅度仅为34%。因此,多晶硅的价格存在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iSuppi甚至表示,到2010年的时候,多晶硅现货价格将降至100美元/千克,这将大大降低多晶硅供应商的盈利能力。
多晶硅价格下跌将增厚电池片生产商的利润,不过,纯硅片业务也存在很大风险。不论是上游的多晶硅供应商,还是下游的电池片制造商,制造硅片都不存技术性难题。当上下游同时进军硅片业务的时候,硅片业务这一链条的利润受到大幅挤压。
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中国内地多晶硅产量超过了两万吨,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了4000兆瓦,连续3年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大国。
2010年5月,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吸引22家国内光伏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加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以引导行业联合创新、推动应用、规范发展为核心,研究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将致力于整合产业资源、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行业凝聚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600个城市中,有300个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100多个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全球多晶硅产量20万吨,我国占近9万吨,却不掌握核心技术;产能巨大,国内市场总量却较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这就是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
多晶硅利润巨大,众多地方政府、企业投资者一哄而上,产能扩张过快,一时间,“光伏基地”遍地开花。欧洲需求急剧降低,光伏组件价格跌幅超50%,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迅速进入寒冬。据光伏联盟秘书长王勃华介绍,2010年国内多晶硅产量是4.5万吨,今年将翻一番,达到9万吨。而同期需求仅增长了25%。前几年,全球太阳能组件需求一直以近乎100%的速度猛增。专家预测,原来预计2014年才到来的光伏行业整合期,将提前到来,2012年将是行业整合的高峰期。
光伏产业大量上马,除了企业投资者的逐利心态外,更有一些地方政府政绩焦虑作祟。作为新兴产业,大量吸引光伏企业投资,不但可以增加GDP,更可以获取城市经济发展的政治资本。“有的城市根本就不具备基础,没有条件,没有产业配套,就从头做起,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说。
2011年将是光伏产业的转折年。从2011年5月开始,多晶硅价格急剧下降,从每吨70万元迅速下降到21万—25万元,跌幅近70%。专家分析,光伏行业产能与需求比已经从2010年的41∶16.7下降到63∶21。企业仓促盲目跟风上马,导致供需进一步失衡,价格持续下降,利润下降,从而导致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一些企业甚至开始停产、半停产。产能严重过剩却有大量投资者疯狂进入。
其实早在2009年,多晶硅就被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由于当时的暴利和行业的红火,大量投资者疯狂进入,最终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在2010年后全国仍有100多家中小企业上马,这些企业目前多数亏损严重。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行业大整合似乎已经不可避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快速,产能已处于绝对的世界第一,产业链也比较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光伏产业在技术上还相差太远。光伏行业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现象仍十分严重。行业景气指数较低,迫使国内光伏生产企业面临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向高端领域发展的局势。 在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太阳能发电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追捧。2006年,全球250万千瓦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中,我国占到37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在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江苏,近两年此类企业如雨后春笋,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记者走进无锡尚德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看到现代化流水线上,产品检验后迅速合成,一块纸巾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市场价格达到100元。
无锡二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2006年投入1.5亿元建成的企业,今年供国外产品订单不断,2007年将完成15兆瓦产量,产销额达到4.5亿元,明年将完成100兆瓦产量,产销额突破30亿元。
不过,光伏产业骄人业绩的背后存在隐忧,主要是国内有产业无市场。无锡二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二建告诉记者,该企业产品98%以上出口海外,国内需求不到2%。
不久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与绿色和平、欧洲光伏产业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了《2007中国光伏发展报告》。这份由CREIA秘书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等专家执笔的报告指出,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但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
为了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纷纷鼓励发展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长的国际市场拉动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由于生产成本较低,我国成为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生产基地。有人戏称,尚德等太阳能电力企业其实是在发洋财。 这个局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光伏产业的政策制约。在国内,光伏发电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农村电气化和离网型光伏产品。由于电力部门尚未正式接受光伏发电上网,并网型的光伏市场没有真正启动。截至2006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仅为8万千瓦。
无锡尚德副总经理解晓南的看法在光伏产业界具有代表性:由于政策问题,国内市场不能很快启动,我们非常着急。
就现阶段而言,阻碍光伏推广的最直接因素是成本。过去30多年里,尽管光伏发电成本由每度5美元下降到0.5美元左右,但仍远高于常规电力。目前在一座别墅屋顶上装上一个每年可以发电3000度的太阳能发电厂,要花费15万-20万元。
由于光伏发电成本高昂,只能依靠政府支持。一些国家采取收购上网、财政补贴等政策来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德国2000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固定上网电价政策,电网公司必须全额收购光伏发电的上网电量;日本的政策倾斜体现为给用户补贴。
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对支持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列有专门条款,但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目前,业界正苦苦等待收购上网等扶持政策。
收购上网是指由电网公司按照光伏发电的成本加合理利润进行收购,多出的费用在全国消费者中均摊。专家透露,我国已开始征收每度电1厘钱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并准备在上海等城市启动屋顶光伏发电计划。此外,国家将在一些公开招标的大型工程项目中要求电网公司收购光伏电力。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应加大。从长远看,国内市场缺失会限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光伏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和刺激国内消费市场。国内光伏产业已经做好准备,在技术研发等方面进行投资,但必须有稳定的政策保证这些投资可以获得相应回报。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不稳定,生物质能资源有限,核能所需的铀矿今后也可能用完,而太阳能取之不尽。如果等到太阳能价格降到和化石能源差不多的时候再来发展,机会就错过了。
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
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10月26日召开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分布式光伏发电分散接入低压配电网,允许富余电力上网,电网企业按国家政策全额收购富余电力;由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电网改造,以及接入公共电网的接网工程全部由电网企业投资。
国家电网公司在京召开“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电视电话会议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在我国光伏产品遭遇欧美双反调查,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关键时刻,国家电网公司为促进国内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向社会做出郑重承诺的标志性会议。
意见指出,按照“支持、欢迎、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基本原则,国家电网公司从规划设计、技术检测、并网接入、计量收费、安全运行等全过程加强调查研究,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工作。在大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管理工作的意见(暂行)》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相关技术规定(暂行)》等两个意见、一个规定。其中,《服务意见》对外发布,《管理意见》和《技术规定》作为公司内部规定,保证公司相关工作有效运转。 目前,大多数观点都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面临的形势很严重,甚至有灭顶之灾。我们应该实事求地认识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并不像媒体所描述的是哀鸿遍野。因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全球光伏产业的装机容量增长了49%,而2009年、2010年光伏产业的装机容量的增长率都超过了70%。2012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增长了35%。这些都是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成就。这证明,第一,光伏市场是没有问题的。第二,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没有错。实际上,光伏产品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光伏实现平价上网是光伏产业的梦想,也是光伏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是,今天光伏产业的步子走得快了一点,光伏产品的价格降了下来,但光伏产业链还没有适应。
“用一年走完了五年的路”
综上,光伏产业的市场发展规模并未下降,发展方向也没有错误。那么,光伏产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2003年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时,我们申报的目标是到2020年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我们希望到2020年,光伏电价会降到每千瓦时1.5元左右,到2030年,下降到每千瓦时1元左右。在2011年,光伏电价就降到了1.15元。光伏产业发展得太快了。我们把五年的目标用一年就实现了。我们走完了五年之后的路,之后将无路可走。借用网络上的一句话“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面对这样的现状,光伏产业必须要调整了,必须把握发展的速度和节奏。
光伏产业究竟应该如何面对目前的形势?
国际合作必须要进行
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光伏产业面临的国际贸易形势。现在反观欧美的光伏企业,在美国,除了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其余的光伏企业基本上都破产了或面临破产;在欧洲,几大光伏企业相继破产,剩余的也在苟延残喘。这些企业已到了非常困难的境地,甚至在反倾销申诉中,签名的企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
大家都要生存,有国家利益在其中,但更多的是企业利益。如果中国企业有一天也如此,我们的政府不站出来,我们会高兴吗?所以,中国的光伏企业不要意图做到惟我独尊、惟我独大,这是不现实的。中国的光伏企业需要和欧美的企业进行联合合作,来共同分享市场和技术等等。
光纤建筑
在“分布式能源”概念的驱使下,建筑物屋顶一时间已成为太阳能光伏业热捧的稀缺资源。“抢屋顶之战”的背后,是绿色能源支持政策不足和全民意识的严重缺失。光伏建筑一体化仍“钱”景不明、进退两难。
陕西省光伏产业现状和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太阳能光伏玻璃是太阳能电池产业中一个重要的新兴配套产品,它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壮大。目前,国内一些大企业开始介入太阳能电池玻璃生产领域,单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在日产250~500吨。据了解,我国光伏领域玻璃的需求量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2010年已超过25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玻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将成为未来太阳能电池玻璃重要的生产基地。
我国太阳能玻璃的生产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能够生产低铁(超白)玻璃(含压延超白玻璃)的生产线已经有10多家,分布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区,拥有20多条生产线,实际产能约日产3000吨左右。其中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产品大部分出口荷兰、德国、日本、韩国、泰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国内基本直接出售原片给其他加工玻璃商的市场正逐步上升。
就目前国际市场而言,世界上只有美国PPG、法国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日本旭硝子、比利时Glaverbel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质量优异的低铁超白太阳能玻璃,但产量无法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太阳能光伏玻璃的分类与应用
光伏玻璃分类。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玻璃基片,一般包括超薄玻璃、表面镀膜玻璃、低铁含量的(超白)玻璃等类型。根据使用的性质和制造方法不同,光伏玻璃又可分为3种产品,即平板型太阳能电池的盖板,一般为压延玻璃;在平板玻璃表面镀上通常厚度只有几微米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薄膜电池导电基片;集热式光伏系统使用的透镜或反光镜类的玻璃。这3种产品的特性和作用完全不同,其附加值也有很大的差别。
如今应用最广的太阳能光伏玻璃是高透光率玻璃,它是低铁含量的玻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超白玻璃。铁在普通玻璃中属于杂质(吸热玻璃除外),铁杂质的存在,一方面使玻璃着色,另一方面增大玻璃的吸热率,也就降低了玻璃的透光率。
玻璃中的铁是由原料本身、耐火材料或金属材质的生产设备等引入的,不可能完全避免。人们只能通过生产控制尽可能减少铁在玻璃中的含量。目前,太阳能电池玻璃的铁含量在0.008%~0.02%之间,而普通浮法玻璃的铁含量在0.7%以上,低的铁含量杂质可带来高的太阳光透过率。就国内应用最多的3.2mm厚和4mm厚玻璃而言,太阳光可见光透射比一般达到90%~92%。
太阳能光伏玻璃作为太阳能装置的最重要组件之一,要求玻璃板必须高度透明,因此对用于生产太阳能玻璃的硅质原料中含铁量要求十分严格,Fe2O3含量一般在140~150ppm。
光伏玻璃的应用。据报道,世界上最早采用透明平板玻璃作基板研制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国家是德国。德国科技人员将这种板状的太阳能电池作为窗玻璃安装在建筑物上,它可将摄取的电能直接供给住户使用,多余的电能还可输入电网,这种最初的太阳能电池用玻璃的开发利用,不久后被美国及日本等国所重视,由此加快了用于太阳能的低铁、超薄玻璃的研制开发与应用的步伐。
TCO镀膜玻璃的特性及种类
TCO玻璃是一种镀有导电膜的光伏玻璃,即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它是在平板玻璃表面通过物理或化学镀膜的方法均匀镀上一层透明的导电氧化物薄膜。TCO玻璃首先被应用于平板显示器中,现在ITO类型的导电玻璃仍是平板显示器行业的主流玻璃电极产品。近几年,晶体硅价格的上涨极大地推动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占世界光伏的市场份额已超过10%,光伏用TCO玻璃作为电池前电极的必要构件,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已成为高科技镀膜玻璃产品。
在太阳能电池中,晶体硅片类电池的电极是焊接在硅片表面的导线,前盖板玻璃仅需达到高透光率就可以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在玻璃表面的导电薄膜上镀制一种半导体膜,再镀制背电极。
光伏用TCO玻璃的发展前景。当光伏产业以连续5年近40%的速度向前发展时,主流产品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供给出现了空前的紧缺。多晶硅价格从2003年的24美元/公斤上涨到目前现货价格超过300美元/公斤。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弱光应用性强及形状可塑性强等特点,晶体硅价格的上涨无形中推动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占世界光伏市场份额已超过10%,伴随着多晶硅价格的走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
由于薄膜电池的转化效率各不相同,我们以主流的非晶硅为计算依据,折合每平方米的电池标称功率为50瓦,也就是说,每50瓦的电池将使用1平方米的TCO玻璃。据此可以计算出,2007年世界上光伏产业对TCO玻璃的需求为700万平方米。这一数字看似不大,但正是由于TCO玻璃生产技术的高端性,导致目前世界上的主要供应商仅有两家。随着太阳能电池产业超过50%的年增长率,产品已经开始供不应求,每平方米售价达到了20美元以上。
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薄膜太阳能电池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多家厂商和研究机构正在进行TCO玻璃产业化的过程,产量将会不断扩大,高性能的新型产品也将不断推出。正是由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飞速发展,使目前光伏用TCO玻璃在市场上变得非常紧俏。在导电玻璃的领域中,光伏TCO玻璃有着独特的性能要求,这些特性指标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密切相关。可以说,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光伏TCO的改进程度。能源的紧缺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必将拉动光伏TCO玻璃产品的市场需求。
国际太阳能玻璃机械制造业市场看好。目前,在国际上随着太阳能产业市场的扩张,欧洲的几家压花玻璃制造商正经历着来自太阳能玻璃制造商的前所未有的需求。
光伏产业正在争取在成本上变得有竞争力。据预测,大约在1~4年内可以实现使用光伏发电设施的发电成本不超过使用常规手段发电的成本。这其中,玻璃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为了实现太阳能发电产品的成本效益具有竞争性,太阳能产品必须降低价格。目前在欧洲,每瓦太阳能发电的成本由3~4欧元降到1欧元以下,这种降价趋势也适用于玻璃行业。目前,厚膜模块制造成本占玻璃成本约5%,薄膜组件的成本占1%~25%。
如果光伏产业成本减少2/3,考虑到玻璃价格保持稳定,这相当于产品成本中玻璃的因素将增加3倍,即厚膜模块成本占15%,薄膜模块为45%~75%。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品应用已非常普及,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也已开始启动,起步良好。
据统计,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规模已占到全球的78%,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生产国和使用国之一。2010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约达1.73亿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较高,应用领域已涵盖热水、采暖、建材、印染、养殖等多个领域;生产装备完善,工业化生产模式基本形成,并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多元化营销模式,以及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发展和国内光伏市场的稳步启动。一是继续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到2015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面积将达到4亿平方米。二是加大对太阳能发电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建设国家级太阳能研发实验中心,增加财政和企业的研发投入。三是稳步启动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和荒芜土地资源的地区,建设一批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在城镇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偏远、无电地区推广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四是引导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光伏发电产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将其培养成为我国先进的装备制造和新兴能源支柱产业。
光伏玻璃市场需求与技术成本
光伏玻璃是太阳能电池中成本占比最大的辅材,主要包括晶硅电池所用超白压延玻璃和薄膜电池所用TCO玻璃。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将带动相关辅材行业的成长。
超白压延玻璃供不应求将缓解。超白压延玻璃是晶硅电池所用的盖板玻璃,其铁含量较普通浮法玻璃低很多,阳光透射率可达90%~92%。通过在玻璃原片上进行钢化和镀减反膜,还可以增加玻璃的强度和透光率,可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据有关方面预测,201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22.2GW,欧洲市场正逐步走向市场驱动,中国市场即将启动,光伏实际装机量可能大超预期。保守预计,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的55%,晶硅电池占其中的90%,2011年我国晶硅电池产量约11GW。
TCO玻璃技术门槛保障高利润率。TCO玻璃是在超白浮法玻璃表面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镀上透明的导电氧化物薄膜制成。预计2011年,薄膜太阳能电池占全球电池产量的18%,产量超4GW。若全部使用TCO玻璃,按每60W大约使用1平方米的TCO玻璃计算,2011年TCO玻璃的全球需求量约6700万平方米。随着国内BIPV的推广,非晶硅技术和CIGS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国内薄膜电池将面临新一轮的高发展时期,TCO玻璃的国内市场空间也相当可观。
但由于TCO玻璃对透光率、厚度、导电能力等指标都要求苛刻,生产技术门槛较高,目前TCO玻璃工艺主要掌握在海外公司手中。此外,TCO玻璃镀膜设备因技术难度高及投资成本高,被美国等少数厂商垄断,国内介入TCO玻璃生产的厂商现今还不多。目前,国内TCO玻璃严重供不应求,已突破技术难关的国内企业,订单饱满,可在较长时间内享受技术壁垒带来的行业高利润率。
光伏玻璃行业需求广阔,但国内企业面临一定的产能增长过快、行业竞争加剧、部分技术难关尚未突破等问题,行业的波动性使超高的利润率无法长期延续,值得光伏玻璃行业的商家关注。
陕西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论证报告
第一章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本世纪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产业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
近年以来,世纪能源消费剧增,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消耗迅速。
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能源消费的需求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正是由于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动力,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新飞跃。
大致来说,人类在能源消费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酝酿走向第四阶段。
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木柴等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
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18世纪的资本足以产业革命,对煤炭需求量骤增,到20世纪初达95%,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重大改革。
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海战消费总量的1/2以上。
是有的开采、运输、成本和特点优势,以及基于内燃机的交通运输业的兴起,只是世界石油消费量快速增加。
60年代初石油(气)的产量与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影响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一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能源资源条件。
如50年代中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个以石油为首位能源的国家。
日本能源贫乏,60年代中期实现转换。
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展迟缓,到60年代、70年初,(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才相继以石油为主要能源。
至今有些国家仍以煤炭为主,如中国(81.2%)、波兰(80.2%)、印度(67.9%)等。
面对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需要进行第三次能源结构转换,从矿物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换,用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生物智能和海洋能等)替代矿物能源,用无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
预计彻底转换需半个到一个世纪。
这期间将是能源的“多极化时代”。
太阳能是来自地球之外的能源,具有无污染、安全、长寿命、维护简单、资源永不枯竭和资源分布范围广泛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
据预测:按照2007年的世界能源用量及已探明的能源储量计算:石油可再用40年,天然气可再用63年,煤可再用147年,核能可利用70-80年(铀元素的储量)。
光伏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成长期,很快进入发展期,作为电能供应,将在2020年左右具有与化石能源竞争的能力,2020-2030年作为补充能源,2030-2040年作为替代能源,2040年以后作为主导能源。
第一节 太阳能光伏产业概述
近五年来,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2008年达到6000MW的规模。
据世界能源组织(IEA)、欧洲联合研究中心、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测,未来数十年光伏产业的增长率将高达30%以上,到2030年光伏发电将占全球发电量的20%。
中国光伏产业得以与世界光伏发电市场的巨大需求,近4年来以每年平均200%的速度发展,2007年电池片和电池组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1/4,2008年更是占到全球产量的1/3。
1、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
1839年19岁的法国贝尔勒尔做物理实验时,发现在导电液中的两种金属电极用光照射时,电流会加强,从而发现了“光生伏打效应”;1904年爱因斯坦发表光电效应论文,为此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1954年5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恰宾、富勒和皮尔松开发出效率为6%的硅太阳能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太阳能电池。
但造价太高(357美元/瓦),缺乏商业上的价值。
就在此时,开创人类历史的第一项计划——太空计划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为太阳能电池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使得太阳能电池找到了另一片发展的天空。
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太阳能电池就肩负着太空飞行任务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中东战争,石油禁运,工业国家的石油供应中断造成能源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再度重视太阳能电池由于电力系统的可行性。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制出了超薄单晶硅光伏电池。
1990年以后,人们开始将太阳能电池发电与民生用电结合,于是“并联型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开始推广。
如今,太阳能电池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第一代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基于硅晶片,采用单晶硅和多晶硅及GaAs材料制作。
其技术已发展成熟,但高昂的材料成本在全部生产成本中占据主导地位。
要真正达到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电池的目标,降低材料的成本就成为降低光伏电池成本的主要手段。
以至于使得人们不惜以牺牲电池的转换效率为代价来开发薄膜电池。
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是基于薄膜技术的一种太阳能电池。
构成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多晶硅、非晶硅、碲化镉以及铜铟硒,其中一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最优。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是21世纪以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本着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根本目标进行研发。
目前投入应用的主要有叠层太阳能电池、纳米太阳能电池、玻璃窗式太阳能电池等。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各国 *** 的激励政策驱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和事成得以迅速发展。
2000年至2008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2008年产量达到6.4GW。
同期,以欧美为主的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也以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块数增长。
2008年全球累计装机总量已接近15GW。
图1
图2
中国光伏产业在世界光伏发展的拉动下,近年来飞速发展。
2008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GW,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占全球份额的30%。
2008年全球前25家太阳电池生产商中(见图3),有8家是中国企业。
然而,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98%的光伏产品靠出口。
具体的去21SPV光伏社区看看吧!
-------------------21SPV光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