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海南英利光伏产业园_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是哪四个?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海南英利光伏产业园2.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是哪四个?
沪深A股农业
北大荒(600598):公司目前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农业上市企业,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以农产品的生产、精深加工为主,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为辅的大农业经营格局。
隆平高科(000998):依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杰出农业科学家技术支持发展起来的我国最大水稻种子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以杂交水稻、蔬菜为主的高科技农作物种子、种苗的培育、推广和销售,研究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并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公司品牌建设意识、品牌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品牌在网络媒体及新闻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增强,隆平高科"绿色、健康、敬业"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超级杂交稻已写进"十一五"规划,2000年、2004年已实现了第一、二期目标,目前已启动和正在开发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攻关。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政策的逐步落实,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并且杂交水稻已在美国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水稻国际拓展空间极大。
丰乐种业(000713):公司是我国种业龙头,以高科技含量产品抢占市场,核心竞争力强。通过多元投资有效规避了种子产业季节性波动的风险,保障了公司的稳步成长。
光伏
天威保变 ,太阳能产业龙头:国内唯一具备完整产业链结构的光伏企业,2006年光伏产业产值将突破10亿元,2006年4月底启动天威英利三期工程建设,总投资30亿元,预计2008年竣工,投产后天威英利的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年产将达到500兆瓦,预计年销售收入160亿元、利润35亿元;2006年该项目已形成100兆瓦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每兆瓦需要17吨多晶硅);还持有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材料基地新光硅业35.66%股权。
特变电工(600089)
输变电业务,新能源,新材料业务是特变电工盈利增长的三大动力,上半年业绩显示其净利润同比增长118.79%,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保持旺盛,订单大幅增加,成本控制得力。鉴于公司在行业内无可争议的龙头地位,且公司股价进入合理区域,我们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输变电业务是公司的主要业务,2007年该项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87.33%,随着新能源和新材料业务的发展,该比例会逐年下降,但是其支柱地位不可撼动,尤其是公司在特高压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制成功了世界首台1000千伏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和世界首台±800千伏干式平波电抗器。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加速发展,特变电工在高压输电领域大展鸿图,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抗衡。从2008年国网变压器中标情况看,公司在高端产品上市场分额不断增加,500KV以上变压器市场分额已经上升至30%,从公司在手订单来看,高压变压器占据了50%以上。另外,从盈利角度看,公司变压器产品拥有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历年保持在20%以上,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宏观环境下,公司通过整合产业链,转换产品结构等方式有效地规避了风险,保证了企业盈利水平。
公司积极进军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领域,并不断完善光伏产业链,公司投资3亿元在新疆建设1500吨/年的多晶硅材料项目,解决了新能源公司原材料供应问题。公司规划2009年实现3000吨多晶硅产能,2011年实现600吨和200MW硅片组件产能。产能释放后,公司将拥有从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完整产业链,有效避免多晶硅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拓日新能: 一、 全面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有利于市场细分和应对风险
硅晶太阳能电池是世界光伏太阳能市场的主力,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制造设备和工艺不同,在全球范围内,单一企业能够同时生产三种太阳能电池的企业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拓日新能”是国内唯一一家可同时批量化生产三种太阳能电池的企业,全面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使企业能够方便地进行市场细分和应对市场风险。
二、 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自主研发,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成套设备和生产技术,价格昂贵,“拓日新能”自主研发、制造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目前使用的生产设备自制化程度高达70%以上,与同类企业相比,“拓日新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度减小,低成本扩张能力增强而扩张周期大大缩短。
三、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领跑国内,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拓日新能”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量、出口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拓日新能”圆满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中唯一的薄膜电池项目——“高效低成本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及产业化技术”,在国内首次利用自主研发设备生产的非晶硅电池稳定效率达到5%以上;公司研发的“整体式非晶硅光伏电池幕墙”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06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领先技术——蓝天奖,并承担着国家发改委2006年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项目——“25MW光伏电池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在国际市场上,公司产品已销售北美、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的51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以Wallmart为代表的欧美十余家跨国零售连锁超市,并设立八个国外代理机构。TOPRAYSOLAR品牌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跻身薄膜电池全球TOP10行列。
四、 完整的产业链,有利于成本、质量控制
公司除生产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外,还生产各种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丰富的太阳能应用产品。“拓日新能”拥有太阳能电池芯片深加工、模具制作、塑料注塑、包装设计、产品组装以及技术研发的能力,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使公司能够迅速有效地面对市场,降低成本,控制质量。
五、 消费类产品与工程应用各占半壁江山
公司生产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太阳能电池窗和光伏电池幕墙、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供电系统、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风光互补型风力发电机组等产品。
六、 产能即将释放,海外订单稳定增长
拓日新能(乐山)产业园建设为晶体硅电池业务发展做出重要规划。公司公告称将在2013年8月底前,拟投资30亿元建设拓日新能(乐山)光伏产业园,并预计2008年完成4亿元的投资,2009年中期完成投资7.5亿元。多晶硅与非晶硅两类产品从特性及用途上难以形成相互替代关系,公司依托乐山晶体硅资源投建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基地,将有效化解公司业务相对集中的风险,同时将持续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晶体硅与非晶硅两大产业基地雏形建立。从乐山多晶硅项目来看,公司建设两大生产基地的意图明显,即在乐山建立以晶体硅电池片为主的生产基地,在深圳建立非晶硅生产基地。两大生产基地的建成将形成公司业务上较好的互补关系。
设立深圳拓日太阳能工程公司,为未来发展作出规划。BIPV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公司太阳能工程公司的成立,是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技术上的重要储备,同时也可以在拓日新能(深圳)产业园光伏示范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完善自身的工程水平。
深圳产业基地和乐山产业基地一期将于明年一季度分别投产,届时,公司产能将集中释放,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能由5MW增加到20MW,非晶硅薄膜电池产能由10MW增加到35MW,大幅提高公司营业收入。
由于国内尚未出台具体的太阳能电池产业扶持政策及实施细则,太阳能发电在国内还处于示范阶段,多为政府工程,市场容量有限。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60-70%的销售收入欧美等发达国家,30%左右的销售收入来自非洲,国内主要从事安装工程,所占比例有限。公司海外订单持续增长,已进入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TOPRAYSOLAR已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
七、 面临产业政策调整、能源价格波动、汇率变动风险
太阳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还处于萌芽期,目前,太阳能发电相对于传统火力发电建设成本高昂,主要依靠政府补贴与扶持,各国的产业政策调整对太阳能产业发展影响至关重要;
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国家原油价格波动也会对太阳能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从140美元/桶左右的高位回落到目前的60美元/桶以下,太阳能产业发展也面临阶段性放缓的局面;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不可避免会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公司从不与客户签订长单,产品随行就市,有效化解了汇率变动的风险。
资源龙头股
中石化
中石油
中国神华
这理由就不说了,龙头嘛,地球人都知道。
中国光伏企业四大巨头是哪四个?
我从大学毕业后就就职于一家半导体生产企业,岗位是工程师。在这家单位我一直工作了将近8年时间。在第8年的时候我换了一份工作,背井离乡去了另一个城市,新单位所属的行业是光伏行业,也就是太阳能发电。一年后,因为个人的原因,我重新回到了家乡,又一次投入到了集成电路行业。
作为一个在半导体行业和光伏行业都曾有过涉猎的人,我乐于比较两个行业之间的优劣势,也希冀以这两大高新技术行业为缩影,折射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发展现状。
严格上来说光伏技术可以算得上是半导体学科的一个分支,所以如果你是从半导体行业转到光伏行业,适应的时间比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要短的多的多。但是光伏行业又独立于半导体行业之外,因为它首先是新能源行业的一个分支,无论从最终的产品外形,用途还是其服务的终端领域都与半导体行业有着天壤之别。人们谈起光伏行业,更愿意强调的是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清洁可靠的新型发电方式,而不会有多少人在意其实太阳能发电的原理只是运用到了半导体物理中最基础的光电转换理论。在我看来,这更像是科学家在研究半导体物理时,突发奇想地,或者是不经意间地,想出来的点子。因此其技术复杂度还远不能与半导体行业相媲美。当然术业有专攻,近些年光伏行业也在不断挑战更高的技术壁垒,研究的方向也涉及到从上游晶硅到下游组件生产乃至最终的发电成套。所以单纯地讨论光伏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孰优孰劣并没有太大意义。
单从发展前景来看,光伏行业可以算得上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个“朝阳产业”之一。当今世界,能源紧缺是所有国家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光伏行业可谓是顺应形势而生,太阳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可谓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馈赠之一,没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况且光伏产品符合人们对于新能源的几大要求: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因此它能取得广泛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在过去的20年间,光伏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其中以中国大陆的光伏行业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光伏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违背规律的现象和全球性的不平衡,主 要表现在:
1,人们在谈及太阳能发电时,往往夸大了最终的光伏产品组件的清洁无污染性,但有意无意地却都选择性忽视了以下事实:在整个产品生产链中,从上游的多晶硅生产到中游的电池片,都是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过程,由于工艺的不成熟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违规排放污染源的现象屡见不鲜。和半导体产业相比,虽然光伏行业生产使用到的气体、酸、碱等化学品种类要少一些,但是其对于污染源排放前的处理还很不规范。这一切都使得这个头顶着“清洁能源”光环的行业显得严重名不符实。明知污染严重,然而中国各地的光伏产业园仍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高峰时全国单生产电池片的厂家就有1000多家。究其原因,众所周知就是背后的经济利益在推动。因为在光伏行业曾经的巅峰时期,由于欧洲国家政府对光伏发电的大力支持,使得中国国内生产商的订单源源不断,厂商的利润率高的令人咋舌。高利润带来了高税收收入,因此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时也几乎完全忽视了背后的污染,这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2011年晶科新能源的污染事件终于让人们开始警醒,也让普通民众开始关注这个行业背后存在的污染真相。
2,各地一拥而上的过度投资显然已经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客观上来看,各地的投入和支持使得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在世界上都位列前茅的大型光伏企业如英利、赛维、尚德、天合光能等等,这也使得中国在光伏领域取得了在其他行业少有的世界领先的行业地位。但是大部分的投资显得功利性太强,目的性单一,缺乏高瞻远瞩的目光。由于不像半导体那样动辄十几二十亿的投资,投资一条小型的光伏电池片生产线往往只要上千万,但其收益率以及资金回收周期远优于半导体行业,极好的迎合了资本逐利的本性,这就导致很多资金从其他领域纷纷涌入,甚至连很多江浙一带原本是从事传统行业的私营业主也打破脑袋想要进入。但是这些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光伏市场的面还不够广,在国内市场没有充分打开的前提下,只有过度依赖欧美市场,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所有中国企业都在分食同一块大蛋糕,由于选择面越来越广,欧美国家有了更多的底气与中国企业谈判,定价的话语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而中国的企业能做的只是内耗。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由于对欧洲市场的严重依赖,所以当欧洲出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时,我们的企业似乎完全没有了招架能力。2011年年中开始,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一些欧洲国家就纷纷宣布将不再对光伏上网提供补贴,这也使得欧洲的订单锐减,美国却在这时候落井下石地提出了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的所谓“双反”诉讼(另据了解近期欧洲国家也仿效美国提出了双反诉讼),反观国内市场却迟迟未能打开,这一切都使得整个光伏行业彻底陷入了有史以来最深的谷底。在这样的背景下,之前过度投入所导致的产能过剩效应很快显现,一些本来就是投机大于投资的小企业,因为没有技术上的优势,很快就面临了没有订单的困境,光浙江就有三分之二的小企业早早倒闭。大企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在景气时期盲目的产能扩充竞赛,终于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据悉目前排名靠前的几大光伏巨头的资本负债率最少的也在50%以上,赛维LDK的负债率甚至已经超过100%,到了崩盘的边缘。这一切的恶果,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归咎于当初热昏了头的投资。
3,光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全球不平衡性。之所以说是全球不平衡,是因为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链上中游都集中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而真正最终的无污染的清洁应用大部分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所以虽然中国的光伏企业在这一轮光伏大潮中收获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真正获益的无疑是欧美国家,因为他们巧妙地将污染的源头转移到了中国,而将真正的清洁能源带到了自己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些静静地躺在山坡上或是屋顶的光伏组件将为这些国家带来源源不断的电力,而他们为此付出的仅是一张支票。而作为产品输出国的中国,他们的居民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不得不面对火力发电厂里冒出的浓烟。这种不平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打破,因此需要我们去深思如何去转换思路打破这种不平衡。
尽管中国的光伏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危机也何尝不是机遇。有人认为,光伏行业危机反而给了整个行业反思和洗牌的机会,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优质资源是当务之急。此外危机也催生了光伏巨头们对于新技术研发的更大关注和投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光伏企业们逐渐意识到,只有研发出更高发电效率的电池组件,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才能存活下去。这种技术上的竞争是政府乐于看到的,这也更符合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国家也注意到了光伏行业存在的困境,尽管在光伏行业的最高峰时,国家已经发出过了警惕光伏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警告,但是当时没有多少人响应,现在这个时候光伏企业确实需要国家的帮助了。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目标,这也算是给飘摇中的光伏行业送去了一丝希望。所有光伏企业都在期待着。我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个行业的新动向。不管怎样,光伏行业始终是一个前景光明的行业,现在经历的一个阵痛期只是它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只要度过了这个艰难的时期,必将重新焕发生机。
说完了光伏产业,我再来说说我更为了解的半导体行业,也叫集成电路产业。这个行业也分上中下游,所不同的是上游是集成电路设计,这一点是光伏行业所没有的,光伏行业的所谓上中下游,纯粹是针对于生产而言。中游是芯片生产,下游是封装测试,中下游都偏向于生产制造,所不同的是芯片生产的技术含量更高。本人不才,没有能力进入要求更高,待遇更好的设计类企业,而是从事的是中游芯片生产相关的工作。
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过程与光伏产业中电池片的生产颇为类似,都是在硅基片上(也有一些光伏电池片不是以硅片为基础的,但不是主流)掺入一些杂质,然后对硅片进行一些处理,利用硅这种半导体的特性,实现各种电学表现。所不同的是,光伏电池片的处理工艺较为简单,往往10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整套流程的生产,而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工艺要复杂的多得多,往往一颗芯片的生产步骤要多达几百上千步,可以说两者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的。而且半导体工艺的复杂程度之高,对产品和环境要求之苛刻,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之严格,涉及到的相关学科之多是光伏行业远远不能比拟的。这里面的细节无法用一片短短的文章就可以细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了解。
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特点,半导体行业的软硬件投入是十分惊人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它也可以算得上是“有钱人玩的游戏”。当下投资一个8英寸芯片厂所需要的资金在10亿美元左右,而投资一个12英寸芯片厂所需要的资金则将高达30亿美金。这远远不是一般投资人可以承受的。半导体行业对于电子工业来说是源头,因此历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针对其投入大的特点,一般各国政府都会以各种形式的补贴来表示支持。
虽然投资巨大,但是半导体行业的利润率却远远不及巅峰时期的光伏行业。事实上,半导体行业也曾有过辉煌的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当台湾张仲谋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以纯晶圆代工模式为主的半导体工厂台湾积体电路有限公司(台积电)时,半导体工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这种全新的模式解放了设计公司,因为他们无需再烦心于要投入巨资建立生产线,却又没有足够的量而导致机台利用率低的窘境,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订单源源不断。当时台积电的利润率大概与光伏行业相似,员工的待遇也是惊人的好,曾有年终晚会抽奖送出一亿元股票的故事。当年台湾年轻人都以进台积电赚大钱为目标。在台积电取得了巨大成功后,半导体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台湾地区出现,继而也发展到了世界其他国家,这也必然使得市场被分摊,各家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因此利润率的下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从这点上来说,半导体行业也曾经历过和光伏行业目前所面临的一样的历史阶段。但两者在相似中又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半导体行业由于前文所讲到的原因,从一开始就注定它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因此投资这个产业必然是慎之又慎的,必然是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后的决定,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使得客户,也就是设计企业,不会轻易地转换供应商,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这里再稍稍补充介绍一下,其实对于上游的相关设计企业来说,如何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占据市场先机是他们一直要考虑的问题,否则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因此选择一个好的晶圆厂作为合作伙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一旦这种合作关系稳固下来,就说明晶圆厂已经根据设计企业的要求做了从投片到最终出产品中间几百乃至上千道工艺的调试,保证了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这个过程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有的甚至要花几年的时间。因此如果突然中途更换合作伙伴,则意味着所以一切都要从头再来,而且还要背负着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风险。这对于以市场时机为导向的设计企业来说,将是灾难性的。而光伏行业的门槛低,除了几家光伏巨头之外,其他各家公司的背景可谓鱼龙混杂,产品技术相对简单,几乎每家的产品都没有太大的差异,工艺调整起来也没有那么复杂,因此客户更换供应商也更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光伏企业容易倒闭,而很少听到半导体企业特别是半导体晶圆制造厂倒闭的案例。
其次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半导体行业作为电子工业的源头,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可替代品,因此它的地位是稳固的,半导体产业通常都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大陆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但是政府的重视程度却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虽然和半导体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在国家的强力支持下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也涌现出了像中芯国际这样世界级的大公司。当今正是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的年代,全球各大厂商如苹果,三星等公司推出的各类新潮产品不断这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各种新技术推层出新,这也推动了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因为电子产品中最核心的各类芯片就是源自于半导体工业,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就是著名的半导体大厂英特尔。个人认为如果没有英特尔生产的CPU,世界的发展速度将至少减慢30年。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也始终遵循着著名的摩尔定律,从当初的4英寸、6英寸,8英寸发展到现在的12英寸,18英寸,工艺节点也从0.25微米,0.13微米发展到了90纳米,45纳米,22纳米,并且还在向更高的原子级别迈进,除此之外,一些新技术如石墨烯等也如小荷初露角,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半导体仍将持续发展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更新的技术出现。而反观光伏行业,虽然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行业,但是它并不具备半导体行业那种舍我其谁的行业地位,换句话说,光伏行业并不是新能源替代旧能源的唯一选择。除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核能以及近来比较热门的页岩气等都是比较有前景的能源。因此光伏行业如果想要脱颖而出,必须体现出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环保优势,效率优势。而这些恰恰确实光伏行业目前所缺乏的。因此,如果不是欧美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日本地震对于核能的打击等一系列原因,光伏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绝不会这么迅猛。高速发展掩盖了原本应该作为行业基石的技术的薄弱性,因此当受到猛烈冲击时,光伏行业外表光鲜亮丽的大厦崩塌离析也是必然的。
四大光伏企业分别是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和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1、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一家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业务主要涉及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法国、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总部位于中国保定。
2、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
3、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1997年创立于江苏常州, 2020年6月10日, 天合光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涵盖光伏产品、光伏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的光伏企业。
4、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由归国太阳能专家瞿晓铧博士于2001年创办,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纳斯达克代码:CSIQ),是专业从事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电站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的光伏一体化企业。
扩展资料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成立19年来(2001年成立),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和市场布局,阿特斯已在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16家光伏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并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
阿特斯通过创新提高组件功率及单瓦发电量,降低度电成本。阿特斯研发的超410瓦黑硅多晶PERC双面半片电池组件,成为全球正面功率就超过400瓦的双面多晶组件,组件背面发电双面率高达75%。
在不同地面安装环境下,其组件背面发电增益最高可达30%。而由阿特斯研发并推出的十款组件,最高功率已超435瓦。
百度百科-中国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阿特斯阳光电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