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第二届光伏_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第二届中国十大低碳人物、低碳企业、低碳领军品牌评选通知2.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第二届中国十大低碳人物、低碳企业、低碳领军品牌评选通知
一、评选背景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推动我国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方针,提高节能降耗和低碳环保意识,全面展示、宣传和总结我国各领域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所取得的新成就和新经验,树立低碳产业****、领军品牌的典范,更好地推动我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
在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领导的指导下,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国家工商总局、商务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2010年度首届中国十大低碳品牌公益评选”圆满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组织“第二届中国十大低碳人物、低碳企业、领军品牌评选”,现面向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管理和生产经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先进企业和优秀个人征选2010年度中国低碳产业示范基地、低碳风云人物、低碳领军品牌、低碳技术创新奖、低碳发展杰出贡献品牌。获奖者将优先申请我单位低碳发展基金、PCDM项目。
评审专家委员会,依据国际和国内相关权威指数标准,进行综合评估,评选出一批在环境保护、低碳生产、发展绿色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及优秀成果,同时,在各主流媒体上对获奖单位、人物、项目进行强势宣传和推介。
二、活动原则
以“公益、公平、公开、公正”为原则,主办单位不收评审费
三、活动主题:
引领低碳消费,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产业,共建低碳中国。
第二届中国十大低碳人物、低碳企业、低碳领军品牌评选
四、组织机构
特邀单位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工信部
环保部
科技部
国家工商总局
主办单位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
中国低碳产业联盟
协办单位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新能源分会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低碳节能建筑分会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进出口分会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光伏行业分会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太阳能行业分会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节能环保分会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地热能行业分会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生物质能行业分会
五、参评条件
凡积极响应国家减排号召,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在生产、产品使用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的企业,并提交相关材料;
凡通过宣传倡导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的企业,并提交相关材料。
六、参与方式及奖项设置
1、由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媒体或专家推荐、征选、消费者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
2、奖项:
2011年度中国十大低碳产业示范基地
2011年度中国十大低碳企业
2011年度中国十大低碳风云人物
2011年度中国XX行业十大低碳风云人物
2011年度中国低碳XXX领军品牌
2011年度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奖
2011年度推动中国低碳产业发展杰出贡献品牌
七、评选流程
1、征集2011年5月9日—2011年7月8日
2、初审2011年7月9日—7月18日
组委会负责对所有的推报材料进行初审,将符合推报要求的候选资料提交组委会专家评审团,推报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基本要求的,不具备参评资格。
3、专家评审2011年7月19日—8月5日
邀请国务院参事郎志正等知名公益人士、专家、消费者代表及主办单位领导组成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
加分项:商务部企业信用等级评价[10%]、中国驰名商标(行政认定)10%,中国低碳品牌10%,中国低碳企业10%,中国低碳环保产品10%,中国节能环保品牌10%,中国低碳建筑15%,重点推荐出口品牌7%,组织“碳交易”的CDM项目获联合国CDM执委会批准15%
4、公示2011年8月5日—8月12日
5、2011年8月12日—12月30日
联合60多家媒体对评选结果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
八、媒体支持单位:
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安徽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
国家级平媒: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工商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企业报》《金融时报》《工人日报》等
重点市场平媒:《大河报》《齐鲁晚报》《今晚报》《楚天都市报》《法制晚报》《京华时报》《北京晚报》《杭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包括各评选城市都市报)
网络媒体: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财经网、中新网、中国网等
九、活动推广:
以CCTV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报道为主体,以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中国低碳产业联盟官网、综合性门户网站及行业网站为拓展,综合使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等媒体对评选结果进行整合性传播推广。
制作海报、在社区推广宣传,同时普及低碳生活方式
制作2012年纪念挂历,对获奖企业宣传
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大美国际资讯经营新能源传媒、资讯、展览、专业市场、新能源贸易实业等,公司旗下有《新能源报》、《太阳能信息》报/手机报、《光伏信息》报/手机报、《热泵》杂志、《光伏采购》杂志、《中国太阳能网》、《全球光伏网》等十大纸网媒体;公司下属的展览公司,展览品牌有“中国(苏州)国际太阳能光伏秋交会暨国家新能源展”、“中国太阳能节”、“全国(郑州)太阳能春交会暨新能源展””全国太阳能东北(沈阳)展暨新能源展““太阳能西南(昆明)展暨东盟新能源展”等。
公司做为太阳能光热、光伏等新能源行业传媒和资讯的运营商,经过近十年的精耕细作,成功打造出以纸媒体、网媒体、新媒体、会展、培训、专业市场、国际贸易、研究报告等为一体的传媒和资讯“云服务”产品,主要媒体有:《新能源报》、《太阳能信息》报、《光伏信息》报、《供暖信息》报、《光伏采购》杂志、《热泵》杂志、中国太阳能网、全球光伏网、光热手机报、光伏手机报等;主要展会有:第五届中国太阳能节、第九届中国国际太阳能秋交会、第二届苏州新能源展、第二届苏州光伏展、第九届中国太阳能春交会、第八届太阳能东北展、第四届太阳能西南展、第四届安徽新能源展等;创办全球第一个“中国(新余)光伏交易市场”……共有服务于新能源行业的30多个产品组成的“云服务”体系,得到广大新能源行业从业者的好评,并在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余年的发展,大美国际资讯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起家,总部现设在呼和浩特市,现有专兼职员工250多人,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沈阳、西安、武汉、济南、杭州、苏州、常州、新余、海宁等全国大城市和新能源产业发达的主要城市建立了20多个分公司和代表处,在全国和新能源发达的国家建立了300多个发行站、信息站、通讯站等网络,建立起100多人的兼职撰稿人团队,建立了50多人的新能源专家顾问团;与国内外新能源方面的科研院所、协会学会商会、能源政府部门等40多家单位和个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了由50多家国家级和重要的地方级媒体组成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媒体联盟。累计服务的新能源方面的企业(准客户)达到2000多家,累计在全国各地召开了200余场次新能源方面的各类展览、会议、培训会、论坛等,受众群体辐射整个中国新能源及部分国外客商。
十余年的发展中,大美国际资讯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同时,不经意间开创了行业内的若干先河:2000年,大美国际资讯创办《太阳能信息》报,作为行业内第一份专业媒体亮相于呼和浩特,开创了中国DM广告报纸的先河;2002年,中国太阳能网上线开通,成为太阳能行业第一家线上沟通交流及产品展示平台;同年,大美国际资讯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行业内第一届太阳能专业展会,并以此为起点,逐步发展成为闻名业内外的“太阳能春交会”、“太阳能东北展”以及“中国国际太阳能秋交会”;2004年,大美国际资讯创办第一届“VIP客户联谊会”,打造业内精英聚集交流平台,至今已经成功举办8届;2006年,为庆祝《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大美国际资讯在北京策划召开“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不但业内巨头竞相到会,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也尽数出席,有16 名副省级以上领导到会,一时成为业内盛举;同年,大美国际资讯成立国际部,积极与国际接轨,掀起发展新篇;2007年,为相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大美国际资讯在一年一度的秋交会上联合权威协会及业内专家举办第一届“中国太阳能节”,使中国太阳能行业有了自己的节日,并举办了“同一个太阳 同一个梦想”大型演唱会庆祝太阳能节。2008年,大美国际资讯总裁邢树海成为中国东盟协会理事;2009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风能信息中心”挂牌大美国际资讯,2010年,大美国际资讯总裁邢树海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广告价值贡献人物”;2010年8月28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东盟协会会长顾秀莲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大美国际资讯,对大美国际资讯多年来为推广和传播新能源行业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指明了大美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新能源、节能减排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工作,鼓励大美要为推动新能源做出更大贡献。
2011年,大美国际资讯踏上第二个十年的发展起点。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势下,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大美国际资讯将肩负使命,以全力快速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为己任,以第一个十年中取得的成绩为坚实基础进入了崭新的发展篇章,同时大美国际资讯也必将用更澎湃的激情,更完善的产品,更专业的团队,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资源为广大新能源行业的从业者们提供更贴心的优质服务,全力助推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事业的发展!
在发展中积蓄力量,在前行中升华自我,大美国际资讯将以促进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为动力,不倦前行!
储能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期。9月26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表示,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稳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电量输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这已经是国家能源局9月份以来第二次强调,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确保同步建成投产。
宝丰能源总裁刘元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
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
新能源发电是大势所趋,但却具有波动性和无序性,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弃风、弃光现象至关重要,随着并网问题提上日程,配储需求也开始增加,已经有不少省份发布光伏配储政策。
9月26日,青海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在青海打造世界领先的光伏发电基地的提案”——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064号提案答复的函》。函中提到,第一批大基地国家下达1090万千瓦项目(光伏800万千瓦)目前已全部开工,预计2023年全面建成。第二批大基地国家下达700万千瓦项目(光伏540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部分项目陆续开工,预计2024年建成。
此外,国家规划布局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十四五”重点实施海南州戈壁基地,初步规划外送电源为光伏1400万千瓦。加上市场化项目,截至目前建成光伏1696万千瓦,在建光伏达到2246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光伏将达到5900万千瓦左右。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涉及内蒙古、青海、甘肃等19个省份,规模总计97.05吉瓦。
不仅仅是青海,宁夏、内蒙古等不少地区都在发力大型风电光伏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7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6.6%,累计新增16.14吉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累计新增44.47吉瓦。
不少业内人士都提到,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展光伏和风电对推动双碳进程以及调整能源结构是最有力的支撑,可以有效对冲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的潜在风险。
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更多的并网需求。
9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8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第一批基地项目尽快完成所有项目核准(备案),尽快提交接网申请,加快项目主体建设,按期完成2022年承诺并网目标,加快配套储能调峰设施建设,确保同步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尽快完成业主遴选,尽快开工建设。
实际上,长期以来,并网问题都制约着风电光伏的发展。而未来实现风光大基地目标最大的难题是外送和消纳,也更需要配套的储能调峰。
“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面临的第一个就是消纳问题,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要增加消纳比例和外送能力。”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_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发电需要外送,一方面需要特高压配套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
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在9月27日召开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风光等新型能源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将跟随风电、光伏一起迎来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储能项目。
9月26日,北极星储能网发布数据称,上周(9月19-23日)共13个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或项目工程总承包中标及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储能系统采购类的投标报价区间在1.23元/瓦时—2.67元/瓦时,储能工程总承包的投标报价区间在1.66元/瓦时—3.55元/瓦时,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国家电投等30家企业参与夺标。
央企在布局储能方面更是拔得头筹。此前,宁德时代与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国华电、三峡集团、中国能建等头部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创立储能合资公司,落地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联合开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专案的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9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储能系统产品已经全面覆盖了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涵盖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储能配套、工业企业储能、商业楼宇及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通信基建后备电池、家用储能等。
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表示,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大规模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压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储能装置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更多地区发布分布式光伏配储政策,储能行业发展确定性较强,相关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根据光大证券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而2030年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
在祁海_看来,储能项目如何和大型风光基地进行匹配,牵扯到发电成本和投资效益,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国内统一大电力市场包括虚拟电厂的配套建设服务等,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要作为有机整体来布局和发力,否则会造成能源大循环无法畅通。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