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美国光伏巨头_募资33亿元,“玻璃大王”进军光伏市场,是否是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美国呢2.募资33亿元,“玻璃大王”进军光伏市场,是否是雷声大雨点小?
3.隆基登顶光伏组件“王座”
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美国呢
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美国呢?根据媒体消息,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已经达到11亿千瓦,远远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这意味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经位于全球比较领先的水平了。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1截至7月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6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7%。再加上水电的4亿多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总共已经达到了11亿千瓦。
而美国相对发展就慢一些了,截至2022年6月底,美国发电设备净夏季装机容量为11.52亿千瓦,大概总装机容量只有我国总装机容量的47%左右。而到2021年底,美国累计光伏装机123GW,也就是1.23亿千瓦,仅次于中国、欧盟市场。大概只有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多点。
而且从发展速度上来看,美国光伏发电发展也相对较慢。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0.88GW,也就是0.3088亿千瓦,而美国大概2022上半年才新增4.2gw的光伏发电容量,大概只有我国上半年新增光伏发电容量的13.6%,而就算是美国2022年预计安装的17.8gw,大概也只有我国全年光伏装机量的大概30%左右。
综上所述,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已经达到了11亿千瓦,位居全球第一,而美国在新能源装机量方面已经有点落后了。
#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破11亿千瓦#
募资33亿元,“玻璃大王”进军光伏市场,是否是雷声大雨点小?
6月3日,第十二届虎啸奖颁奖典礼在上海落下帷幕。历经12年,虎啸奖已经成为数字商业传播评选领域的权威,成为代表行业发展高水准的顶级奖项。
在年度品牌大奖中,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LA MER海蓝之谜、小鹏 汽车 、联合利华等品牌,“RENOGY如果新能源”首次入选。
国内市场对RENOGY品牌鲜有人知,但在海外,特别是北美和欧洲,RENOGY却是家喻户晓的“离网电源系统”品牌。重点市场覆盖北美、欧洲、日本、大洋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共有18个仓储及3大客户服务中心。
新能源领域中,无论是细分的光伏还是储能都不乏巨头企业。RENOGY又是如何做到脱颖而出?
RENOGY是如果新能源集团旗下品牌,于2010年创立,RENOGY的主营产品是太阳能离网电源系统(Off-Grid Solar System)。离网,是指“远离国家电网”,比如移动的车辆、偏远的无电或供电不稳定的环境,通过太阳能发电、蓄电池存电、智能APP监控形成独立的供电系统。除此之前,RENOGY还推出了系列太阳能 科技 户外产品,例如PHOENIX火鸟系列便携户外电源,E.FLEX系列的太阳能便携充电器等产品,太阳能 科技 结合 时尚 的外观,让人眼前一亮。
RENOGY如果新能源最初创立于美国,其创始人是来自江苏无锡的一位85后博士。2007年,还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攻读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的李懿,对清洁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发展动向极度关注。同时,作为互联网的第一代用户,她深深的感受到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于是在2010年博士在读的第三年,李懿在学校商业与技术中心的支持下创立了RENOGY,代表着“RENOVATION RENEWABLE ENERGY创新的可再生能源”,深耕“太阳能离网电源系统”这一垂直领域,“让每个人拥有独立清洁的能源,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李懿经营企业的价值核心。
她带领团队开创了在电商平台销售DIY太阳能离网电源系统的商业先河,迅速占领欧美各大电商平台的头部位置,同时入驻沃尔玛、BestBuy、HomeDepot等零售渠道。在网上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其房车市场的占有份额最高,中国的头部房车制造商例如上汽大通、宇通房车、奇瑞旗下的瑞弗房车、金冠房车、旌航房车等均使用RENOGY品牌的房车太阳能、磷酸铁锂电池等产品作为房车生活供电。
DIY友好的“太阳能离网电源系统”的开创者
RENOGY如果新能源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是其成功的关键。现代城市生活无法离开电力,但电网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覆盖至每一个角落。比如,房车、游艇、露营等户外休闲活动时,使用充电宝只能解决小型USB产品的供电,燃油发电机和车载发电机既有噪音和气味污染,在经济层面又不划算。
依托太阳能进行发电,并将电力存储至蓄电池中,直接输出5V、12V、220V的电力,为各类电子产品供电,成为经济环保又可靠的独立供电解决方案。
该系统需要将光伏、储能、充放电管理及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打通,需要有强大的产品技术创新及供应链管理能力作为支撑。这样高的壁垒,也解释了为什么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可与RENOGY相提并论的企业寥寥无几。
在RENOGY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出,其离网电源系统旗下共有八大产品品类,包括太阳能组件、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充电器、监控显示屏、能源物联APP以及配线支架,各品类下均有不同功能和规格的单品供用户选择。
创立POWER PLUS用户社区,倡导清洁能源生活方式
RENOGY的使命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提高清洁能源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比例,是其实现使命的关键路径。RENOGY通过官网、社交媒体及APP构建了POWER PLUS用户社区,在这些平台上有大量RENOGY及用户制作的短视频及文章,分享离网电源经验的同时,倡导对地球生态非常友好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创始人李懿提出:“新一代的 科技 创业者肩负着对地球生态及人文生活质量的重任。近几百年的工业化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各国相继出台的碳中和国家目标,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和奋斗。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的愿景,必然来自每一个行业和企业的转型。优先发展清洁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战略”。
RENOGY目前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 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了其产品的DIY友好及高品质性能体验,同时凭借DTC商业模式的定位,敏捷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促使其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RENOGY如果新能源作为由中国青年创立的品牌,服务全球30多个国家地区的用户。 作为走出国门的新能源品牌 , 让世界看到不仅仅是“made in China”的优秀品质,更是“designed by China”的领先技术创新和时代青年责任。
隆基登顶光伏组件“王座”
2021年开年,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称,拟增发不超过1.01亿H股,募集资金约合33亿元人民币,用于开拓国内光伏玻璃业务、补充营运资金等,宣告正式进军光伏。当天光伏玻璃的龙头企业信义光能,股市开盘就下跌了10%。仅仅是发布了一个公告就造成了如此大的震动,可以预见福耀进军光伏玻璃后的巨大竞争力。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福耀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却显示,此前在H股募集、 准备用于开拓国内光伏玻璃等业务的资金尚未使用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募
资33亿加码光伏玻璃,
保守福耀大胆跨界
2020年到2021年初,光伏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颇为火热。缺货、涨价成为光伏人经常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光伏玻璃市场,一方面,光伏组件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导致国内光伏玻璃面临缺货状态, 价格出现大幅提升 。据统计,2021年1月份,国内3.2mm光伏玻璃均价43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上涨48%。
另一方面,工信部在2020年12月16日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稿, 在政策层面放松了对光伏压延玻璃的产能限制 ,为光伏玻璃企业释放了产能空间,也为“外来者”的进入释放了良好的信号。
而彼时,玻璃巨头福耀玻璃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 汽车 玻璃专业供应商,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据其财务报告显示,福耀玻璃在2015-2019年营收均保持增长,2020年出现下滑;在2015-2018年利润均保持增长,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此外,福耀运营了8年的美国工厂虽已在美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只有3年在盈利。
据了解,造成福耀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全球 汽车 销量下滑和毛利率的下降 。福耀玻璃公告数据显示,2020年其 汽车 玻璃业务毛利率为34.47%,同比降低了0.06%。而长期以来福耀玻璃的主要营收都是来自于 汽车 玻璃业务,其九成业务都是依托于 汽车 玻璃展开。
在此背景下,福耀必须开拓更具增长潜力的新业务以逆转颓势。而发展火热且积极“对外开放”的光伏玻璃市场便成了福耀瞄准的进军方向。
2021年1月,福耀玻璃发布公告称, 拟增发不超过1.01亿H股,募集资金约合33亿元,用于开拓光伏玻璃业务、补充营运资金等。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业内的轰动。一方面是因为福耀在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旦进军光伏,对原有光伏玻璃企业的影响可想而知,公告发布当天,光伏玻璃企业的股价也确实是纷纷下跌。
另一方面,则是没想到一向保守的福耀为何突然“大胆跨界”。福耀玻璃此前的业务从未涉及光伏玻璃,甚至公司创始人曹德旺先生还在公开场合表示,并不看好光伏玻璃市场,认为其竞争太过激烈。
从 临门一试到冷却停止,为哪般?
事实上,福耀在进军光伏玻璃这件事上,比外界看上去要谨慎的多。
首先,是临门的一试。与其他企业刚对外公布消息就“上全套”相比,福耀玻璃选择了走更保险的“先募资再立项”路线,光是完成目标募资就耗费了整整4个月时间,在5月份完成募资后,后续工作也迟迟未展开。而在此期间,许多玻璃企业早已开始了光伏玻璃产线的建设,德力股份甚至已经拿下了隆基股份的长期订单。
4月20日,德力股份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德力光能已与隆基绿能的10家全资子公司签署《光伏玻璃长期采购协议》,合同总金额高达55.31亿元,交货时间为2022年至2026年。
深入分析一下,福耀的谨慎不无道理, 即使高居玻璃巨头之位,对福耀玻璃来说进军光伏玻璃也并非没有风险。
彼时,传统光伏玻璃企业都在扩大产能。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共有12家企业投资了超472亿元加码光伏玻璃,其中中电彩虹、福莱特、洛阳玻璃三家玻璃巨头在短短几天时间,就把超过165亿元的资本注入光伏玻璃产能之上。
12月28日,中电彩虹总投资达106亿元的超薄高透光伏玻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上饶经开区
12月30日,福莱特全资子公司安徽福莱特总投资约43.5亿元,在凤宁现代产业园建设1200吨光伏组件玻璃项目
在此形式下,跨界的福耀玻璃想要拿到订单,无疑是一项并不容易但非常重要的事情。
让外界没想到的是,在完成谨慎的临门一试后,福耀的光伏玻璃业务却陷入了冷却停滞。
8月5日,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此前福耀玻璃在H股募集、准备用于开拓国内光伏玻璃等业务的资金尚未使用。
按 兵不动再现保守与谨慎
回顾一下近期光伏玻璃的价格走势可以发现,3月以后光伏玻璃价格明显下滑,截至7月第一周,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已降低至23元/平米左右,而之前其价格曾高达43元/平米,价格的大幅回落无疑也将导致毛利率的降低。
(图表来源于雪球:斯宾诺莎的世界)
并且在下半年,还有很多企业的光伏玻璃会在年底前陆续投产,届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不出意外的话, 光伏玻璃价格大概率不会再大幅上涨。
而在2021年上半年,得益于 汽车 市场的复苏以及加大营销力度,福耀玻璃实现了较高的业绩增长,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 汽车 玻璃业务的毛利率高达34.63%,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5%。
在此种情况下,对于 福耀玻璃来说,光伏玻璃的价值与年初时早已无法相提并论 , 从福耀“保守”的企业文化来考量,其光伏玻璃项目陷入停滞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在国内光伏市场的冷却,并不代表福耀放弃了拓展光伏玻璃业务。据福耀内部人士透露, 接下来集团会在美国继续开展光伏背板玻璃业务, 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而目前国内光伏玻璃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未来福耀的国内光伏业务是否继续,将视情况而定。
你认为后面福耀还会继续进军国内的光伏玻璃市场吗?
校对:盒子妹妹
近十年,在组件出货量方面,榜首位置九年为中国企业所占据。十年间榜首共涉及五家企业,中国企业四家,实力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及。
尚德、英利、赛维的势弱
2011年对于中国光伏行业来说是较为特殊的年份,在此年欧美对中国光伏的“双反”拉开序幕。
2011年10月18日,德国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
2012年7月24日,以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倾销行为”向欧盟委员会提起诉讼。
……
双反大棒终究落下。时有评价中国光伏产业状况为哀鸿遍野。恩孚商务咨询2012年跟踪数据显示:当年国内破产和停产的光伏企业超过350家,企业全线亏损,11家在美上市公司负债总额近1500亿元,半数以上企业停产或半停产。
此两年,中国光伏行业的传奇公司尚德、英利、赛维还榜上有名,2011年,尚德位列榜单次席,仅次于First Solar,英利居于第三位,赛维位列第九,天合、阿特斯、晶科分列五、六、八位。
First Solar此年居于榜首,有媒体评价其是幸存下来的 历史 最久的光伏板生产商之一。First Solar于1999年成立,其前身为Solar Cell,后被沃尔顿家族相关公司收购。沃尔顿家族为沃尔玛集团的拥有者。
但是仅仅一年后,FirstSolar的榜首位置便被英利所取代。但是在十年期间,FirstSolar只在2018年未进入前十榜单,实力可见一斑。
英利在2012年、2013年居于榜首。
在2013年1月8日,英利高调宣布了2012年自己成为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业,全年出货量超2.2GW。英利在2012年的 “高光”表现或与国内市场的开拓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英利国内组件发货量超500MW,同比上涨27%。此外,在美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收获到部分订单。
彼时,苗连生曾预计:2013年,英利国内市场份额有望达到40%。
其实,在2011年下半年,英利的欧洲市场比重已下降至45.17%,美国市场比重下降至10.31%,而中国市场比重则上升到36.71%。
经过2012之后,次年的英利依旧保持着榜首位置,组件出货量达到了3.2GW,相较于2011年1.6GW的出货量,实现了翻番。
但英利在2011年-2013年的业绩并不好看。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合计亏损近80亿。
英利并未如同赛维和尚德一样迅速“陨落”。
2014年,英利退居榜单次席。此年英利亏损2.09亿美元,组件出货量3.3GW。
2014年似乎拉开了英利“退”的序幕。2015年-2017年,英利连续三年居于榜单第八位。从2018年至今,再未进入榜单。但关于英利的消息从未中断。2020年,英利在市场上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并有着相较不错的收获,也许未来仍会获得一席之地,无法妄言。
2014年,苗连生面对天合的追赶,“让”出了榜首位置,,坊间认为老苗更“靠谱”了。此年天合出货量为3.7GW,两者差距400MW。
英利让大家铭记的除苗连生之外,还有其赞助了2010、2014两届世界杯。在中国光伏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对英利的荣光,尚德在此时则显得有些落魄,虽然在此种大环境下,谁都过得不好。
2012年或者算是尚德高光表现的“最后一舞”,此年尚德位居榜单第三位。
2012年9月初,面对困境,尚德开始了减产裁员,太阳能面板产能从2.4GW降到1.8GW,削减幅度达25%。不完全统计,或将裁掉1500名员工。
但,尚德终究仍未能挺住。
2013年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无锡尚德由于无法归还到期债务,依法裁定破产重整。尚德轰然倒下。虽然对尚德的败走有多重原因的解读,但是“双反”对尚德造成的冲击力和杀伤力巨大。
2013年,榜单上已不见尚德的名字。经过系列“折腾”,2015年至今,尚德间隔性出现在榜单中,只不过不复当年的荣光。
赛维的名字则在2012年的榜单中消失。姗姗来迟的2011年年报显示,赛维2011年共计亏损54.5亿元,其中资产减值损失28.2亿元,投资损失12.5亿元,扣除上述损失后实际经营亏损为13.8亿元。
2012年,赛维净亏损10.5亿美元。此年,赛维为诸多负面信息所围困,彭小峰也在该年卸任赛维LDK首席执行官。
2014年8月30日,赛维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接受彭小峰辞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职位,即时生效。
2015年11月17日,赛维LDK宣布,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新余市城东建设投资公司及国家电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西供电分公司的重整申请,要求赛维LDK四家子公司——江西赛维LDK高 科技 有限公司、赛维LDK高 科技 (新余)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光伏硅 科技 有限公司及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多晶硅有限公司,开始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但不管如何,赛维的精彩为诸多光伏人所牢记。
2012年,媒体转载Maxim Group发布的研报:中国最大10家太阳能公司累计负债达到了175亿美元。亦有媒体统计,此10家企业包含英利、尚德、天合、晶澳、阿特斯、大全、昱辉阳光、赛维和中电光伏等。
另有相关数据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面对机遇,更多人参与到光伏行业中来。仅2011年,我国光伏行业的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拥有的生产商便由807家增至901家。而到2012年,我国破产和停产的企业超过350家。
在此期间,苗连生、施正荣、高纪凡、瞿晓铧四人齐聚的镜头定格,留下圈内的谈资。
掀起“血雨腥风”的SolarWorld在2011年位居第十位之后,前十榜单再无其踪影。作为德国的公司为何会频频发难,同样存有多种解读。
昱辉、天合、阿特斯的起落
欧美“双反”倒逼出了更强的中国光伏企业,随之国内光伏市场在系列积极政策的推动下开始发展。
2013年,被誉为光伏行业的“政策年”,据不完全统计,光伏相关的“大”政策就达到十余项。最具代表性的则是2013年7月4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 健康 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国六条”。并且指出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2012年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光伏装机目标为2100万千瓦以上。
此外,《意见》首次明确电价和补贴机制以及光伏准入门槛。
随后,各部门的匹配政策及相关细则陆续出台,国内光伏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形成。与之伴随的还有“双反”阶段性的收场。
经过2013年的酝酿,2014年,中国的光伏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014年,我国光伏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8.05GW,同比增长60%,其中,光伏电站23.38GW,分布式4.67GW。全国新增并网10.6GW(新增光伏电站855万千瓦、分布式205万千瓦),约占全球新增容量的四分之一,所用组件占我国组件产量的三分之一,实现了《意见》中提出的年均增长1000万千瓦目标;
天合的崛起并不突然,在2013年已经位居榜单次席。高纪凡能够出现在四巨头齐聚的局中,已经证明了天合的实力。天合也在此年将英利“推”下了王座。
据天合光能自身披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天合光能出货量为3.66GW,较2013年同期提高41.9%。全年净收入总计22.9亿美元,较2013年提高28.8%;毛利润3.856亿美元,较2013年提高76.7%;毛利润率为16.9%,较2013年提升4.6%。
其中,天合光能2014年Q4组件出货量近1.1GW,包括1.07GW对外发货量以及用于自身下游发电项目28.3MW的发货量,创造了新的记录。第四季度净收入为7.05亿美元,环比提高14.3%。
彼时天合预计:2015年Q1组件发货量为840MW-870MW,其中用于自身下游电站项目的组件量为60MW-70MW。2015年全年组件发货量目标为4.4GW-4.6GW,比提高20%-26%。此外,将在全球并网700MW-750MW项目,其中包括中国30%-40%分布式项目。
天合光能2015年年报成绩着实亮眼的。天合光能全年总出货量为5.74GW,同比增长56.8%。净营收30亿美元,同比增长32.8%。
同时,天合提预计2016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在6.3GW至6.55GW,其中下游项目供货量预计为450MW至550MW。
天合的登顶几乎是伴随着英利势弱而来的。阿特斯紧随其后,在2015年登上了榜单的第二位。当年出货量4.71GW,与天合有着1GW的差距。但在此年也是阿特斯最接近榜首的位置的一年。
对于阿特斯的“不思进取”,坊间很多声音认为瞿晓铧的性格决定了阿特斯的定位。瞿晓铧是一个性格稳健的人,做光伏可算作科班出身。业内人士评价:阿特斯是业内财务状况较为稳健的几家之一。也有着“如果最后仅剩几家光伏企业,其中一定会有阿特斯”的说法。
在2014年,有媒体报道阿特斯或将取代天合的榜首位置,但是最终并未成型。后伴随着晶科、晶澳,乃至隆基在组件方面的崛起,阿特斯排名进一步下滑。至今,阿特斯组件出货量连续三年位居榜单第五位。
2015年,榜单变化明显的还有昱辉阳光下滑到第十位,而协鑫集成则闯入榜单,且高居第七位。
2015年也是昱辉阳光截至现在最后一年在此榜单之上。
昱辉阳光的创始人为李仙寿。李仙寿为光伏业内较为知名“李氏三兄弟”中的大哥,二哥、三弟分别为李仙华、李仙德,李仙德则是在2016年居于榜首晶科的创始人。
2005年,李仙寿和创业伙伴创立昱辉阳光;2008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宣布正式进入电池片、组件生产领域,拥有了由原生多晶硅到光伏应用系统的完整光伏产业链;2011年11月,昱辉阳光一个月整合20家光伏企业成立合资新公司。
2014年,昱辉发布公告称已成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制定调查企业,股价应声而落,昱辉还是卷入了“双反”。这或者也为2016年退市警告、2017年太阳能制造业务的剥离埋下了伏笔。
“双反”之伤对昱辉来说虽然并不致命,但对昱辉阳光的业绩影响颇深,在此期间,昱辉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5年,相关数据显示昱辉对外光伏组件出货量为1.6GW,实际收入为12.8亿美元,同比下降18.9%。预计2016年营收将低于2015,约为10亿美元至12亿美元之间,第三方组件出货量也将出现降低。
李仙寿曾表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将业务重心由制造业务转移至下游业务开发上来” ,这与后续的昱辉退出太阳能制造业的行动相呼应。退出举动被看做昱辉的“断腕自救”。
2016年,昱辉由于股价每股低于1美元而收到纽交所退市警告。此种状况也仅是昱辉当时境况的一点。此年,昱辉跌出了榜单。
2017年6月14日,昱辉发出公告称,李仙寿宣布收购该公司的制造业(包括多晶硅、太阳能晶片和太阳能组件制造)和LED分销业务,并承担该公司相关的债务。至此,以太阳能制造业兴起的昱辉“英雄谢幕”。
京瓷、夏普也是双双跌于2015年的榜单之外。2015年,2015财年全年,日本组件总发货为7.96GW,为2014年的81%,更是远远低于2013的水平。
晶科、隆基、东方日升的崛起
2016年,昱辉跌出榜单,晶科却登上榜首,兄弟二人的公司状况迥异。而在晶科建立之初,其目的主要是以期帮助李仙寿昱辉更好地发展。世事变化。
从2016年起,晶科开始了自己的“王者”征途。2016-2019,晶科连续四年蝉联首位。
2016年,据相关机构统计,晶科出货量在6.6-6.7GW,天合出货量在6.3-6.55GW。与晶科相差不大。
天合在2014、2015占据榜首之后,2016年以微弱劣势“输给”晶科,坊间认为此时的天合并非没有与晶科一战的实力,而是高纪凡的主动“退位”。
高纪凡在相关场合曾经说过,天合目标是全球最领先的组件供应商,一流的系统集成商,智慧能源领域的开拓者。由此来看,天合还是志在综合。
“有时候人为了保持第一,会做很多愚蠢的事情。”“做老大的不易来自于两个方面:引领者走在前面,有风雨来的时候你总是第一个被刮到;第二个,领先者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比如技术领先了,后面的人盯着你。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行,你可能花了一个亿去开发一个新的产品,人家花几百万挖一个人就把你这个东西拿走了。”
高纪凡此几次表达,成为支持“让贤”这一说法的支撑。各种原因到底如何,除了当事人恐怕没有人能够给予确切答案,所以答案现在依旧算是一个“谜”了。
晶科登上榜首,同样并不奇怪。
在此十年中,晶科一直居于榜单之中,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在登顶的前五年,晶科排名分别为第八位、第七位、第五位、第五位、第三位。
在2017、2018、2019三年,晶科组件出货量分别为9.7GW、11.6GW、14.3GW。此三年的第二位分别为天合、晶澳、晶澳。两者三年的出货量分别为9.1GW、8.1GW、10GW, 7.5GW、8.8GW、10.26GW。
在2018、2019两年,晶澳占据次席,天合位居第三位。
在此四年中,晶科都以较大的优势领先着第二位,后者并未对晶科形成足够的威胁。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组件行业也正式进入了“晶晶”局面。两者的地位彼时看来并没有企业可以动摇。
恰在晶科登顶的第一年,隆基乐叶闯进了榜单,位列第九位。恐怕此时,没有更多的人可以想到,这个企业在几年后在中国光伏行业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且从晶科手中抢走了王冠。晶科五连冠未能实现。对于晶科与隆基的关系,同样坊间说法颇多。一相关工作人员曾玩笑表示到——恨死你,却干不掉你。
2014年10月,隆基以近4610万的价格收购了浙江乐叶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85%的股份。浙江乐叶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在被隆基收购之时组件产能超过200MW。随后,隆基对乐叶进行了整合注册。2015年1月28日,隆基投资5亿元在西安成立乐叶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至此,隆基正式切入组件环节。
也就是说,仅仅正式切入组件环节两年,隆基便进入了前十榜单,发展速度之快可见一斑。2016年,隆基组件销售额达57亿。
隆基2016年财报显示:隆基营收115.31亿,同比提升93.89%;全年净利15.47亿,同比提升197.36%;基本每股收益0.86元,同比提升177.42%;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15%,同比增加9.18%;综合毛利率27.48%,同比提高7.11%。
2016-2019年,隆基的组件出货量分别为2.34GW、4.4GW、7.2GW、8.4GW。2020组件出货量,据相关媒体统计为22.7GW,晶科出货量则为19GW。至此,隆基将晶科挤下了王座。
纵观隆基近两年,发展速度迅猛。2019年8月28日,市值超1000亿;2020年7月24日,市值超2000亿;2020年10月9日,市值超3000亿;2021年1月5日,市值超4000亿。高瓴资本的进入,显示资本市场对隆基的看好。5000亿市值并非不可及。
2019年4月,隆基发布(2019-2021)产品产能规划,计划单晶硅棒/硅片产能2019年底36GW,2020年底50GW,2021年底65GW;单晶电池片产能2019年底10GW,2020年底15GW,2021年底20GW;单晶组件产能2019年底16GW,2020年底25GW,2021年底30GW。
从2019年开始,隆基进入了快速扩张阶段,尤其2020年,隆基更是屡屡与国企、央企达成合作,其他企业之间也是合作不断。据世纪新能源网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隆基涉及的扩产项目总容量超77GW,总投超269亿元。
晶澳2018、2019两年位居次席,2020年随着隆基的登顶,其下降一位,名列第三。
纵观晶澳,其在业内垂直一体化的发展程度上较为领先,产业链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等多个领域。所以即使在行业较为“凄惨”的2018年,晶澳也表现较为稳健。
2019年晶澳借壳成功归A后,受益于资本市场,晶澳更是发展迅速。在2020年动作屡屡,世纪新能源网粗略统计,晶澳扩产的项目达16个,总容量超151.6GW,总投超415.5亿元。
晶澳2020年三季度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166.9亿元,同比增长23.51%;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增长85.29%。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增长95.12%。业内较为看好晶澳2020年的业绩。
随着平价时代的迫近,降本增效成为摆在各家企业面前的重要的课题。
2019年,中环推出了“夸父”210mm硅片,从而带动着大尺寸组件的发展。2020年M10联盟成立。
东方日升跨入榜单是在2017年,截至2019年,组件出货量分别为2.8GW、5.07GW、7.3GW。名列榜单的第十位、第七位、第七位。同时据相关统计显示, 2020年东方日升依旧位居第七位。
随着2020年业绩预告的披露,东方日升的业绩“变脸”对其影响颇深,但其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并未遭到更大冲击,再匹以相对稳健的发展思路,业内依旧看好其2021年。
虽然多企陆续布局210组件市场,但是凭借多方面的东方日升理论上也拥有着较好的发展空间。
正泰在2020年闯入排行榜第八位。其在2019年已经有出色的表现,并以3.73GW的出货量位居我国组件出货量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别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隆基。
随着国内光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外组件企业的式微,正泰进入榜单也就不奇怪了。从2018年开始,尚德重新登上榜单,虽然排名不高,但依旧展现出较强的实力。
根据当前数据,2020年前十榜单中,中国企业占据八席,实力雄厚。
十年,组件市场虽有变化,但是强者恒强依旧是主基调。随着2021年的起始,光伏利好信息频出,未来,中国组件企业十席能够占据几席,隆基是否王冠依旧,日升能否业绩翻脸,天合又将演绎出怎样的精彩……这些都将是精彩的看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2021年的王座将会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