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陕西光伏扶持重点县_拒绝屋顶浪费!全国12省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陕西光伏补贴政策2.拒绝屋顶浪费!全国12省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
3.陕西省安康市光伏发电补助扶持政策
4.陕西省富民强省政策有哪些?
陕西光伏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是,自发自用模式时,发电每度补贴0.42元; 全额上网方式时,关中及陕南地区每度电1元电费 (陕西0.95元)。 通过计量表计量、供电局来转付。
法律依据:《省级示范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一 示范项目主要指屋顶发电、光伏照明、建筑一体化、农村光伏发电等四类常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示范项目重点支持对省内光伏产业具有促进作用的常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先支持以各类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行政村、建成镇区为载体的集中连片项目示范区。
二 示范区(村、镇)应成立相关协调机构,统筹规划管理示范区屋顶资源,制定协调开发企业与电力用户(建筑业主)间关系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项目备案和电网接入手续办理。
三 各地在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中,应重点扶持可明显拉动省内相关产业发展的项目,并积极开展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专业化服务模式等方面创新。同时探索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区域电力交易、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发配电一体化智能配电网、金融模式创新等试点工作。
拒绝屋顶浪费!全国12省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
10月份国家及地方共发布61条光伏政策!其中国家出台政策12条。地方出台政策49条,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江苏、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云南、浙江、重庆23省市的光伏政策有新的变动。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关注到,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从严查处散布虚假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哄抬价格行为,以及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力遏制资本过度炒作,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10月14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全面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提出重点摸清光伏复合项目和户用光伏开发建设运营过程中维护农民权益的情况,掌握光伏复合项目规范用地和户用光伏开发建设运营状况,深入分析“公司+农户”模式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 此外,10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光伏新增并网容量52.6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并网容量17.27GW,分布式新增装机35.33GW。 10月份,地方共有23省市出台光伏相关政策49条。 其中: 整县推进(4条):重庆永川区、江苏无锡市、重庆荣昌区、海南临高县各1条; 光伏竞争性配置/光伏建设方案(7条):河北2条,宁夏固原市、青海、山西、福建、河南各1条; 光伏补贴(6条):浙江海宁市2条,浙江嘉善县、浙江龙港市、安徽合肥市、安徽芜湖繁昌区各1条; 光储/源网荷储(2条):湖南、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各1条; BIPV(5条):安徽、江苏苏州市、黑龙江、云南姚安县、湖北宜昌市各1条; 光伏项目管理/建设/申报/用地(8条):浙江苍南县、广东东莞市、山西、内蒙古阿拉善盟、陕西榆林市、安徽、江苏、山东各1条; 光伏规划/指导意见(11条):山西、湖南、湖南郴州市、河北唐山市、广东广州市、广东汕头市、广东潮州市、安徽六安市、安徽亳州市、甘肃白银市、内蒙古通辽市各1条; 其他政策(6条):江苏、贵州、辽宁、北京、广东潮州市、广东深圳市各1条。01
整县推进
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PV-2005)关注到,10月份重庆永川区、江苏无锡市、重庆荣昌区、海南临高县4地出台了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相关政策。其中,江苏无锡市发文,对纳入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地区,最高按其年度实际发放光伏发电专项补贴总额的30%进行补助;其他地区最高按照15%进行补助;对于建成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示范的地区视情给予奖励(以上政策针对无锡市区,江阴、宜兴结合实际自行参照落实)。 此外,重庆市永川区发文,到2025年底,全区安装屋顶分布式光伏面积180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21万千瓦。重庆市荣昌区发文,到2025年,全区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符合条件的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20%,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02
光伏竞争性配置项目
10月份,涉及光伏竞争性配置项目、建设方案的政策共7条。 其中河北拟安排2022年保障性风、光规模5.24GW、市场化10GW、储备15GW。《河北阜平太行山新能源发展示范基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规划建设集中式光伏6.3GW、风电1.5GW、抽水蓄能1.2GW。宁夏固原市发文,明确有关清洁能源产业的项目共10个。其中包括光伏、风电、储能的项目共7个,合计新能源新建规模3152.9MW,总投资金额166亿元。青海印发2022年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明确规模总计14.558GW,包含5大类38个项目,其中光伏12.47GW,风电1.69GW,光热400MW。山西2022年拟安排风电光伏发电规模400万千瓦左右,其中3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投资建设新能源产业链项目,1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积极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福建公布2022年集中式光伏电站试点项目名单共计16个项目,规模为1.772GW。河南下达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方案共507.1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3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6.102万千瓦;风电456万千瓦。其中储能配置要求按照20%~55%、时长2~4小时不等。03
光伏补贴
10月份,涉及光伏补贴政策共6条。 其中,浙江嘉善县对工商业屋顶实施的光伏发电项目给予0.1元/千瓦时的电价补助,连续补助三年。对城乡居民户用屋顶实施的光伏发电项目按装机容量给予1元/瓦的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3000元/户。浙江龙港市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给予0.1元/千瓦时的补贴。浙江海宁市发文,市、镇(街道)根据年度并网户数目标,分别按照装机容量每瓦1.2元给予补助。安徽合肥市对装机容量100千瓦及以上的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给予不超过0.2元/瓦、0.4元/瓦一次性补贴,同一项目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装机容量1兆瓦时及以上的新型储能电站给予投资主体不超过0.3元/千瓦时补贴,连续补贴不超过2年,同一企业累计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安徽芜湖繁昌区按照装机500千瓦(8000平方米)及以上容量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0.2元/瓦。单个企业最高补贴不超过200万元。04
BIPV
10月份,涉及BIPV政策共5条。其中,安徽发文,2023年底前,蚌埠、芜湖、宣城等光伏建筑试点城市新增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装机容量不低于200兆瓦。到2025年,全省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江苏苏州市发文,政府(含国有企业)投融资新建 2 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优先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结合绿色低碳园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建设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黑龙江发文,加强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新建建筑原则上应安装太阳能系统。到2025年底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05
光伏用地
10月份,内蒙古阿拉善盟发文,对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用地、煤炭和油气等能源项目用地及输变电工程项目用地全面推行有偿方式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鼓励大型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沙漠、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地,推进“上风下光”等新能源项目复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陕西省安康市光伏发电补助扶持政策
最近出台的光伏行业相关政策和消息让人眼花缭乱。
近日,住建部等多个部门提出了《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要求构建县城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推广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根据统计,现在全国已经有 上海、山西、河北、新疆、浙江、安徽、山东、陕西、江西、甘肃、广东、福建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发布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的红头文件。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的能源革命正在加速推进中。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文件指出申请试点条件为,要求具有丰富的屋顶资源;有较高的开发利用积极性;有较好的电力消纳能力;开发市场主体基本落实,开发建设积极性高,有实力推进试点项目建设。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光伏可安装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等不低于40%,工商业分布式地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
上述文件同时抄送了中核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集团、国投、中广核几家大型的央企国企。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央企、国企将强势进入分布式光伏领域。
关于光伏产业,国家近年来的利好政策不断。6月8日,国家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等15个部分共同发出了《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文件显示,要严格落实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有关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要构建县城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推广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加强配电网、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策的引导下,县级光伏产业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央企光伏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使得减碳成为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县域光伏产业可能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四五”时期会成为一个行业红利期。
另外一则有利用户用光伏发展的消息是: 居民电价可能要涨了!
6月24日,中国政府网一条信息引发关注。国家发改委在回复一位网民提问时表示, 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 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许多市场人士认为,按此信息推断, 居民电价存在上调的可能性,而工商业电价存在下调的可能性。
提高居民用电电价,有利于户用光伏电站的市场开发,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户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目的很明确,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
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中国明确提出要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十四五”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装机占中国电力总装机的比例将超过50% 。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到“十四五”末,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达到三分之二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将超过50%,可再生能源将从原来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能源电力消费增量的主体。
根据智汇光伏统计,截止目前全国至少已经有12个省份的省能源主管陆续下发整县推进的文件:
1、福建: 5月20日,福建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户用光伏整县集中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
2、山东: 6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到山东省座谈调研,听取有关方面对整县推动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
3、陕西: 6月4日,陕西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
4、广东: 6月4日,广东省能源局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推进户用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
5、江西: 6月11日,江西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户用光伏整体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
6、甘肃: 6月16日,甘肃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的通知》;
7、安徽: 安徽省能源局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
8、浙江: 浙江省能源局下发《浙江省整县(市、区)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工作方案》;
9、山西: 6月25日,山西省能源局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
10、新疆: 6月25日,新疆自治区发改委下发《关于组织申报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
11、上海: 6月25日,上海市发改委下发《转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组织申报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
12、河北: 6月26日,河北省发改委下发《转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组织申报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
End
江苏彩虹永能,国企品质。
?
陕西省富民强省政策有哪些?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在光伏发电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自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将全国范围内分布式光伏补贴标准定为0.42元/度后,全国各省份在此基础上又陆续推出了当地补贴政策。本表汇总了自2013年至今全国11个省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
主 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
破解三大难题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
构建四大产业体系
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
实施五大任务
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五项原则
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必须调整结构转型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创新发展
三个上台阶
经济综合实力上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
三个大幅提升
生产总值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
两个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改善
一个大跨越
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跨进中等发达省份行列
社会民生
全面提高三秦百姓生活幸福指数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推动公共资源向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10万套
建设保障性住房15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0万户,改造棚户区45万户。
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达到3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
新增就业200万人
通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各类补贴政策,构建创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努力扩大就业鼓励创业,鼓励群众争创殷实家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9年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所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
巩固提高基础教育
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确保到2012年全面达到安全标准。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15年,全省义务教育学校60%达到省颁标准。改善高中学校尤其是县域薄弱高中的办学条件,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6.4%。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
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特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支持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建设,加快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办好西北大学等一批有特色的省属高校。
主要健康指标位居西部前列
公共卫生 构建疾病预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应急救治、采供血、精神卫生、健康教育、职业病和地方病防治等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 全面推进县医院标准化建设,五年后所有县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全面实施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
“新农合” 力争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00元,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逐步提高参合农民住院政策性补助。
药品供应 全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工作,有效降低老百姓在用药方面的支出。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以申办十三届全运会为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支持力度。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适龄视障、听障、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3%。
创新社会管理 建设和谐陕西
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城乡社区、优抚安置、家庭婚姻、收养、殡葬等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建设民主法治社会。
产业发展
着力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陕西配套”、“陕西制造”向“陕西创造”、“陕西服务”转变。
现代农业:实施新增25亿公斤粮食产能工程
重点扶持32个粮食主产县,建设关中优质商品粮基地、陕南优质水稻基地。挖掘陕北粮食生产潜力,建设全省第二粮仓。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建设大中城市设施蔬菜基地。
能源化工:建成全国第一油气大省
建设陕北大型煤炭示范、现代煤化工综合利用等“十大基地”,榆神煤化学工业区、渭南煤化工园区等“十大园区”,煤油气产能建设、新能源千万千瓦装机等“十大工程”。煤炭产能达到6亿吨,新增电力装机3500万千瓦,石油、天然气产能分别达到4700万吨和3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着力突破激光、创新药物、信息通讯、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化水平。
先进装备制造:推动重大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
推动骨干企业由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推动主体产品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的龙头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基地。
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下大力气改善品种质量、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培育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加快有色冶金、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以上
以西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现代物流 重点加快建设“三大平台、五大体系、七大园区”。
旅游业 着力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系列品牌,彰显“山水人文、大美陕西”形象。
金融业 重点建设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各项金融体制改革。
房地产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及土地供应。
商贸流通 加快城市商业广场、特色商业街、商贸聚集区建设,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等社区商业发展。
开放创新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建设创新型陕西
深入实施科教兴陕、人才强省战略,优化创新环境,构建创新型区域;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努力实现多元化发展和包容性增长。
科技:构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有效整合中央与地方、军工与民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科技资源,构建区域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打造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建设若干军民技术融合产业园区。鼓励和支持杨凌示范区、西安经开区等开展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方面的试点。深入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建设一批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转化。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左右。
文化:建设富有独特魅力和创造活力的文化强省
文化事业 以公共财政为依托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市市有“三馆”、县县有“两馆”。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文化产业 做强文娱演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物旅游、民俗文化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网络广告、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互联网内容产业。重点建设十大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
精神文明 培育陕西人文精神,弘扬“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精神品格,树立海纳百川、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和气度。支持西安、宝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其他市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覆盖面达到70%以上。
人才:全省人才总量达到418万人
实施“三秦学者”、“百人计划”、“115人才工程”和新世纪“三五”人才工程,壮大优化人才队伍,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端领军人才、青年科技骨干和急需紧缺人才,突出为基层培养一批医疗卫生人才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全省人才总量达到41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73万人,高技能人才74万人。
改革: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55%
完善“扩权强县”和“财政直管县”改革,实施扩权强镇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根据自愿有偿原则引导有条件地方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合理流转。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推进房地产税等地方税改革,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新突破。
开放: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900亿美元
建设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五年引进境外资金185亿美元。开拓对外贸易新领域,加快建设西安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开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合作。
基础保障
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障能力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优化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交通、水利、电力和信息化建设。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交通:市市有快铁、县县通高速、重点区位建机场
铁路 五年投资约2000亿元,新建铁路2500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提高到65%、75%左右。
公路 五年投资2400亿元,建成高速公路2000公里,新建改建干线公路3000公里、农村公路3万公里。
航空 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第二跑道建设,建成延安、汉中和安康新机场,实施榆林机场改扩建,推进府谷、定边、宝鸡、商洛和壶口等支线机场前期工作。
水运 建成汉江安康-白河段国家高等级航运通道。
城际轨道交通 先期建设“V字形”西安北客站-机场、西安-阎良-富平-铜川等重要路段,实施西安-临潼、乾陵-法门寺轨道旅游专线,做好阎良-韩城、西安-商洛等线路前期工作。
管道储运 建设神木-蒲城水煤浆长输管道,完善榆林-西安及关中环线输气管道网络,新建西安-安康、西乡-镇巴输气管道,建设西安储气储油设施;煤、油、气年输送能力突破1100万吨、2500万吨和130亿立方米。
水利:推进“引汉济渭”取得重大进展
重点水源工程五年投资300多亿元,新增供水能力18亿立方米,重点建成引红济石调水和榆林王圪堵等骨干水源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泾河东庄水库、榆林大泉引黄、月河补水、城固焦岩等重点工程。其中,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建成三河口水库,贯通秦岭隧洞。
电网:推进“陕电外送”,建设三大煤电基地
全面建设陕北、彬长和安康三大煤电基地,外送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推动骨干网架升级,全面建设关中环网,连接陕北电网,实现省内南北互供和跨区域调度。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低压改造覆盖面达到100%。继续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力争实现县县电气化。
信息化: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数字陕西”
统筹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网络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构建覆盖全省、畅通快捷的高速信息网络。光缆线路总长达到45.84万公里,宽带用户达到70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突破550万户。深化“数字陕西”建设,实现全省基础地理信息全覆盖。
生态环保:构建“三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
五年营林造林23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3%,森林蓄积量达到4.7亿立方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县城及重点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
渭河 按照修堤、治河、滩岸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进行全线系统治理,确保渭河安澜;建设渭河两岸生态林带,打造横跨关中的八百里绿色屏障;统筹建设渭河城市段,打造河、林、田、城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特色功能区。
秦岭 加大秦岭生态保护执法力度,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功能。强化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修复。争取设立秦岭国家中央森林公园,打造国际生态保护示范区。
低碳示范省 树立低碳理念,引导低碳消费,倡导低碳生活,推动全民参与低碳社会建设。通过技术、市场、政策等多种手段降低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力争五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5%,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固碳能力年递增2%左右。
强化支撑
全面实施富民强省“十大工程”
全面建设综合运输网络、水利和农业现代化、现代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城乡功能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富民强省十大工程,总投资5.2万亿元,“十二五”期间预计完成4万亿元。
突出抓好“58123”项目
5个过2000亿元项目 包括民生工程、油气产能、大型电源、新能源、物流园区。总投资11950亿元。
8个过1000亿元项目 包括神华陶氏循环经济榆林煤炭综合利用、煤制甲醇制烯烃、榆林盐化工、煤炭产能建设、油气化工、秦岭生态旅游、军民结合产业化、城中村改造。总投资10012亿元。
10个过500亿元项目 包括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境)及汉中站改扩建、干线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西安地铁骨干网络建设、电网保障工程等。总投资5739亿元。
20个过200亿元项目 包括西安软件新城建设、关中城际铁路网一期、新材料、钢铁改造、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工程等。总投资5922亿元。
30个过100亿元项目 包括引汉济渭工程、铜川董家河循环经济示范园、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园、西安(沣渭)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心等。总投资3310亿元。
美好家园
构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新格局
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加快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世界东方人文之都
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为目标,构建“一轴、一河、两带”的大都市基本构架,形成“一核、四组团、七卫星城”的空间格局。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高标准建设西咸新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区、宜居生态园林城、中国西部新地标。到2020年,主城区建设面积控制在850平方公里以内,都市区人口1000万人以上。
城镇化:构建“一核四极两轴两带”城镇发展新体系
加快宝鸡-蔡家坡百里城镇带建设,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和陕甘宁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榆林、汉中、渭南等城市规模扩张、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增强集聚辐射功能,形成百万人口的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延安、安康、商洛等城市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五十万人以上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创造条件促进杨凌设市。加快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建设在西部具有领先水平、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在国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关中城市群。
城乡统筹:五年转移转化户籍农民600万人
实施水、电、路、气、房、网“六到农家”工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工程。鼓励和支持村组搬迁合并,按社区标准建设中心村。支持西安搞好城乡统筹,积极推进延安率先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启动移民搬迁安置和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在全面完成移民搬迁280万人任务上取得重大进展。加大扶贫力度,实现278万人脱贫。试行“城市居住证”和“城市居民证”制度,“十二五”末城镇化率提高到57%。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
完善城市道路、给排水、天然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加大城市街区和城中村及旧城改造,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地铁方面建成西安地铁2号线、1号线、3号线,加快推进4、5、6号线,运营里程达到100公里。能源方面2012年底前全省各市县(区)实现气化,2015年前50%以上重点镇实现气化。供热方面实施城市供热设施完善工程,加快县城供热设施建设,扩大集中供热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