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广州光伏协会_“分布式业务分拆”传闻引发股价大跌天合光能:董事会未收到相关指导意见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光伏的国内现状2.“分布式业务分拆”传闻引发股价大跌天合光能:董事会未收到相关指导意见
3.豪掷百亿!300亿磁材龙头投建光伏TOPCon电池等项目
光伏的国内现状
中国多晶硅产量规模逐年上涨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不断增加,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实现50.5万吨,同比增长28.8%。2022上半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36.5万吨。
在2022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中,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多晶硅将自产73万吨,进口约10万吨,合计供应83万吨多晶硅(含电子级)。
中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比重接近八成
2015-2021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占全球的比重逐年上涨。2015年中国占据了占全球多晶硅47.83%的产量,2021年已经提高至78.66%,在全球范围内处于绝对领先。
中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快速提高
2011年以来,我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规模稳步提升。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池片产量为198GW,较2020年的135GW增长46.9%。2022年上半年,国内电池片产量约135.5GW,同比增长46.6%。
中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占全球比重逼近九成
2015-202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占全球的比重逐年上涨。2015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占据了全球的66.62%,2021年已经提高至88.43%,产量规模在全球属于独一档的领先地位。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规模持续扩大
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得益于全球光伏需求增长的推动,国内企业在近年来持续加大组件环节的投资和技术革新,近10年来生产成本持续下降,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组件产量达到182GW,同比增长46.1%,以晶硅组件为主。2022年上半年,国内组件产量达到123.6GW,同比增长54.1%。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八成
根据CPIA统计,2015-202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21年,全球光伏组件的产量达到220.8GW,其中中国的产量占82.43%。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布式业务分拆”传闻引发股价大跌天合光能:董事会未收到相关指导意见
7月21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光伏行业2022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这一数据已超过去年前十个月装机之和。
王勃华预计光伏市场或将开启加速模式,并将今年新增装机预测调高10GW,预计全年实现85-100GW。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5省区市明确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规划,其中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超392.16GW,未来四年新增344.48GW。全球市场方面,预计今年新增装机205-250GW。
2022年上半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根据7月20日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全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同比增幅均在45%以上。
其中,多晶硅环节,上半年全国产量约36.5万吨,同比增长53.4%。硅片环节,上半年全国产量约152.8GW,同比增长45.5%。电池环节,上半年全国晶硅电池产量约135.5GW,同比增长46.6%。组件环节,上半年全国晶硅组件产量约123.6GW,同比增长54.1%。
从投资来看,上半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投资2158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太阳能发电占据631亿元,同比增长283.6%。
海外光伏市场需求也持续旺盛,实现量价齐升,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再创新高。上半年组件出口量达78.6GW,同比增长74.3%;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1%。
值得注意的是,用电、人才、外贸等挑战依然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链。今年光伏组件价格已经重回每瓦2元以上,硅料价格更是回到10年前的高位。
王勃华介绍说,受市场需求预期火热、产业链供给弹性不足、下游产能持续扩张和部分环节高度集中、议价能力强等因素影响,供应链价格上涨明显,导致部分组件企业停、减产,集中式电站的装机需求受到抑制。目前工信部已牵头有关部门协调该问题,正在推进中。
豪掷百亿!300亿磁材龙头投建光伏TOPCon电池等项目
今日(12月6日)午后,天合光能股价快速下跌,一度跌超12%。截至收盘,其股价下跌11.04%,报收于57.53元/股。
消息面上,有市场传闻称,该公司分布式业务将分拆。
针对上述传闻,天合光能方面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回应称:“公司始终以有利于业务发展(包括更好地发展分布式业务)为最高指导原则;有关事项请以公司公告为准,勿轻信市场传言;目前公司董事会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分布式业务分拆的指导意见。”
那么,天合光能“分布式业务分拆”传闻为何会引发其股价暴跌?
建信安盈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冯晓婷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称,“从基本面因素来看,若如分拆,分布式业务的股权会被稀释,而这部分又是高增长板块,或对其整体估值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分拆也有利于分布式业务更好发展。”
“从市场情绪化因素来看,中天科技事件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判断。”冯晓婷表示。此前,中天科技因启动分拆其海缆业务,引发市场震动。
关于天合光能,当前,该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含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系统(包括电站业务、系统产品业务;其中,系统产品业务又分为支架、分布式两大业务)、智慧能源(主要由光伏发电及运维、储能智能解决方案、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的开发和销售等业务构成)三大板块。
从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分布式光伏业务系统出货量超2.2GW,于报告期末有超1500家经销商合作伙伴,渠道成长态势良好。
今年前三季度,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收入为581.98亿元,同比增长86.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02亿元,同比增长107.74%。这主要由于报告期内,该公司光伏组件、分布式电站等业务板块营收大幅增长,其毛利增加。
此前,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天合光能董事长、总经理高纪凡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分布式智慧能源的各类型业务快速发展,出货量及销售量持续高速增长,对其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做出显著贡献。
与此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天合光能在海外市场也布局了分布式光伏系统产品,目前已在欧洲、澳洲、印度等进行渠道布局。
另据天合光能此前披露,该公司还积极储备N型电池技术,计划继续推出基于210/210R平台技术的N型TopCon组件产品,进一步扩大海外高端分布式市场。
当前,在“双碳”目标、整县推进、能耗双控等强有力的政策牵引下,分布式光伏迎来高速增长。
近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今年国内光伏装机量继续大幅攀升,装机结构方面,户用、工商业分布、集中式三分天下,其中“分布式占比非常高。”
王勃华曾分析表示,未来分布式光伏有望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市场空间。一是由于国家、地方政策的支持,以央企为梯队,地方国有企业和跨界能源巨头企业为代表纷纷进入分布式市场;二是光伏盈利模式、商业模式的多元化。
政策层面,就在昨日(12月5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提出,强化光伏装备、电池片及组件、系统集成、电站建设运维产业链条;做大做优光伏逆变器、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等优势领域,积极开发新一代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
另据行业机构预测,今年11-12月预期分布式光伏新增约11GW,全年为51GW左右,地面电站新增21GW,全年为40GW左右。
总市值超300亿元的横店东磁盘后公告,拟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设立子公司并分步投资年产20GW新型高效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50亿元。
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第一期投资建设年产6GW新型高效TOPCon电池,第二期投资建设年产6GW新型高效TOPCon电池,第三期投资建设年产8GW下一代高效电池,第三期生产线具体建设规模、建设时间和技术路线将视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下一代光伏技术成熟情况推进。
此外,公司拟与全资子公司东磁新能源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共同投资设立子公司四川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称),以推动建设新型高效电池项目。公司以货币方式出资9000万元,持股占比90%,东磁新能源以货币方式出资1000万元,持股占比10%。
近日,横店东磁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今年有8GW电池、7GW组件PERC产能,明年将新增TOPCon的电池产能,初步计划单体工厂产能在6-8GW,如果项目顺利的话,预计明年Q3会有一些产出。组件明年出货计划翻番,今年预计4.5GW左右,明年计划约9GW,其中,出货到欧洲的绝对值会上升,但占比预计会下降到70%+。电池明年计划外销2GW左右,其中海外1GW+。
公开资料显示,横店东磁主要从事“磁材+新能源”两大产业群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有磁性材料、器件、光伏产品。半年报显示,光伏产品、锂电池收入占比分别为62.57%、8.68%。
据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2年-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83-99GW。随着光伏产业上游产能加速释放,产品价格有望回落,光伏产品普及率将进一步提升。
消息面上,日前,晶科能源研发的182N型TOPCon转化效率经中国计量科学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1%,再次创造了电池转化效率新的纪录。
浙商证券分析师邱世梁等11月15日研报认为,TOPCon具有转换效率高、与现有PERC产线可兼容、电池参数性能优异等优势,当前PERC提效面临瓶颈、HJT投资回报周期/成本下降仍需时间优化的背景,TOPCon是当下最具有发展空间的光伏电池技术之一。预计2023年TOPCon设备行业市场空间359亿元。
东莞证券分析师卢立亭10月28日研报认为,横店东磁今年年底将具备9GW电池、7GW组件的产能,公司在2022上半年搭建了TOPCon和P-IBC中试线,并为TOPCon扩产做好了前期准备,预计项目扩产可能在5GW左右,计划将在2023年第三或第四季度有一定出货。
华鑫证券傅鸿浩10月27日研报认为,横店东磁光伏业务大幅增长,组件产品海外出货占比高,其中80%以上出口欧洲。锂电池营收大幅增长,6GWh新产能年内将落地。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16.61亿元,同比增长48.2%。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指出,光伏赛道在技术、市场和供应链层面,并没有足够高的门槛。这为新玩家的跨界入局和老玩家的一体化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过去两年,企业纷纷抛出大手笔的扩张计划,以分食增量。但在行业疯狂扩张的同时,阶段性产能过剩的风险仍正在不断累积当中。未来行业的激烈洗牌和淘汰赛也将在不远处,资本市场则对这一风险表示了厌恶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