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欧盟光伏价格承诺_“光伏茅”隆基绿能一度涨停利润112亿元十分亮眼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再度“反水”的欧盟“双反”:两败俱伤后还想怎样2.“光伏茅”隆基绿能一度涨停利润112亿元十分亮眼
3.又来!一笔订单金额超市值光伏领域大单不断
再度“反水”的欧盟“双反”:两败俱伤后还想怎样
面对当今全球化的深度融合趋势,任何去全球化或者地区国家间分化的举动,都只能获取局部短期利益,无法取得长期发展。对于欧盟单方而言,如果要持续在“双反”上做文章,那最终结局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赔了夫人又折兵。
作者/华夏能源网记者 曹昱媛
在伤口上撒上点盐,常能让人疼得直抽冷气,但这次似乎有些不同了。
原本,欧盟对中国光伏的“双反”即将到期,欧盟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次“反水”了。其近日表示,将延长对中国进口太阳能产品的“双反”政策,限行的限量限价措施将延长至少12个月,并决定对适用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措施启动日落复审调查。
有些许出乎意料的是,当欧盟再次用“双反大棒”做文章的时候,中国的光伏企业对此的已没有了3年前的激烈反应,甚至有光伏大佬私底下聊天时已摆出了“爱咋咋地”的态度。欧盟想在已起了老茧的伤口上撒盐,但已无法引起剧烈的疼痛了。
只是冷冰冰的事实已证明“双反”只能造成两败俱伤,但欧盟为何还对此如此痴迷?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2010年欧洲光伏制造业的产值达到200亿欧元,到了2014年产值直线下跌到25亿欧元;欧盟光伏装机量已从2012年的24GW下降到2014年的7GW,占世界装机容量份额由74%下降至14.5%。
中欧双方的光伏贸易争端由来已久。
欧盟从2013年起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2014年8月,欧盟委员会批准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正式生效,有效期至2015年底。但正当外界以为这场贸易争端将尘埃落定之时,欧盟却再次发难。
今年3月,EUProSun(以SolarWorld为首成立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认为中国有部分企业违背限量限价协议,通过各种方式倾销低价产品到欧洲,对此,欧盟委员会调查后于6月宣布立案,并展开调查。
此后,连续有阿特斯、中盛光电、昱辉阳光、正泰太阳能以及杭州浙大桑尼能源科技等五家中国厂商被欧盟委员会发现有具体违约事情,并被排除在限价限量协议之外。前述厂商若仍要从中国进口产品到欧洲,就须面临平均税率47.7%的反倾销税。欧盟表示将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重新审核,审核期限为15个月;在这15个月期间,“双反”措施将持续有效。
若复盘“双反”的整体影响,“两败俱伤”是最恰当的描摹。事实也证明违背公平自由竞争原则的贸易保护主义,往往最终结果是损人不利己。在2013年欧盟对华制裁措施实施后,大量中国光伏产品被挤出了欧洲市场,中国企业损失惨重。但其后两年,欧洲光伏产业也并未依靠贸易保护让自己强大起来,反而有了“萎缩”的迹象。
“双反”对欧盟自身的伤害显而易见,华夏能源网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2010年欧洲光伏制造业的产值达到200亿欧元,到了2014年产值直线下跌到25亿欧元;欧盟光伏装机量已从2012年的24GW下降到2014年的7GW,占世界装机容量份额由74%下降至14.5%。而在世界前10名光伏组件制造商中,已经没有一家是欧洲企业。
更具体的数据是:“双反”导致欧洲本土超过24万人失业,200家企业破产,损失了超过220亿欧元的产业增加值。
欧洲著名独立经济研究机构预测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导致了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安装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大量减少,从而减少就业机会。同时,欧洲光伏产品的原材料、部件、制造设备的生产供应商,也损失了很多对中国企业的生意。
事实上,欧盟起初应该能提前预估出“双反”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些许负面影响,但可能没有想到影响会那么大,而积极的影响却没有如预期中明显的体现出来。
“双反”其实是个好东西
这就像一群看起来健康的人,突然因为“双反”而都得了很重的病。在救治期间,有的病人死了,有的病人则咬牙挺过来,而后脱胎换骨更强壮了。
“双反”落锤后,中国的光伏产业确实面临了一段极其黑暗的时光。
数据显示,“双反”造成了中国光伏市场30万人失业,损失3000亿元的工业增加值。将目光收束到微观层面,企业的困顿和产业从业人员的困惑在2013年前后随处可见。也就在那段时间,光伏巨头赛维和无锡尚德也遭受重创,经营难以为续,产业链上大量企业陆续倒闭。
但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梳理清楚:造成当年中国光伏产业惨状的根本原因并非欧盟的“双反”。“双反”只是加速暴露了国内光伏产业潜藏的诸多问题,同时形成了强烈冲击。
其一,原料、核心技术、市场“三头在外”的软肋,已为后来的困境埋下巨患;此外,大肆扩张带来远超全球需求的产能,已一步步将自己推向越来越深的泥沼。同时,许多企业重前端扩张,不重后台研发与运营的精细与优化,再加上新业务的拓展,管理层的精力基本无法兼顾,更谈不上专注。
双反前,欧洲占据了全球光伏市场的30%,而中国产品占据了欧洲市场的70%。“双反”导致中国光伏出口的最重要的市场通道受阻,很多国内企业也立马陷入了生死境遇。有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光伏产业链上的企业倒掉了30%以上。
但抛开“公平贸易”不谈,仅说“双反”对产业的深刻影响,其也有积极的一面。换句话说,对于中国的光伏产业而言,“双反”其实也是个好东西。
华夏能源网记者总结认为,“双反”的好处有六点:其一,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其二,加速了中国国内市场,特别是运用端的开发;其三,更多企业开始完善自己的产业链价值,也更加重视技术层面的研发进步,由此增强竞争力;其四,产业加速“排毒”,更为健康的产业秩序得以建立起来;其五,加速全球其他市场的开拓;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政策还是产业层面,都有了更强大“心理成熟度”,亦能更理性地来布局未来的发展。
“双反”开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国内成百上千家光伏企业经历了一次持续久,层次深,烈度强的大调整;而全球光伏产业格局也经历了一个调整、重构、再建设、再定位的过程。
这就像一群看起来健康的人,突然因为“双反”而都得了很重的病。在救治期间,有的病人死了,有的病人则咬牙挺过来,而后脱胎换骨更强壮了。
整体而言,过去两年中,中国光伏产能集中度提高,企业的“抗击打能力”也已显著提高。这也就不难理解,面对此次欧盟近期的再次“反水”,国内光伏企业并没有再觉得世界末日来临。
难道赔了夫人还要再折兵?
前一段时间,30多家欧洲光伏企业在欧盟委员会举行的一个专门听证会上恳求欧委会尽早“醒悟”,停止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实际上,现在欧盟光伏正面临“内忧外患”,财政紧张、光伏发电补贴的大幅下降、欧盟光伏市场占世界份额已经大幅下降等问题让欧盟光伏已“捉襟见肘”。
欧盟对华“双反”政策实行以后,欧洲市场的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几乎绝迹,更多的国内光伏生产商投入到了美洲、非洲、印度等市场。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就退出欧盟价格承诺机制时表示:“我们认为目前对价格承诺的解释曲解了原价格承诺中的规定和范围,已经开始阻碍我们的全球拓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解释中禁止价格承诺企业在海外建厂,无论该海外工厂制造的产品销往欧盟还是非欧盟的其他地区,这个解释是严重不合理的。”
再次“反水”的欧盟委员会,“反水”后欧盟市场中物美价廉的“MadeinChina”光伏产品不仅将数量剧减,价格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这势必对需求侧产生消极影响。
同时,欧洲的太阳能产业缺乏强力竞争的刺激,或将成为养在温室的花朵,对其竞争力的提升有害无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欧盟力推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步伐,给清洁能源使用占比的提高之路抛下几块不尴不尬的“绊脚石”。
总而言之,面对当今全球化的深度融合趋势,任何去全球化或者地区国家间分化的举动,都只能获取局部短期利益,无法取得长期发展。这种通过添加非经济因素建立进入壁垒,往往会造成两败俱伤。对于欧盟单方而言,如果要持续在“双反”上做文章,那最终结局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只中国企业,其实欧美一些机构和企业也开始反对“双反”。全球性太阳能产业的专业联合机构——全球太阳能委员会近日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太阳能要实现改变地球能源景观的承诺,关键是进行合作并消除贸易壁垒。
此外,许多欧洲企业已意识到排斥的弊端以及合作的重要。前一段时间,30多家欧洲光伏企业在欧盟委员会举行的一个专门听证会上恳求欧委会尽早“醒悟”,停止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光伏茅”隆基绿能一度涨停利润112亿元十分亮眼
光伏板块股价业绩向好,利好哪些概念股
8月9日,光伏板块掀起涨停潮,20只个股涨停或涨逾10%,光伏赛道成为今年市场大热点,光伏逆变器指数年内涨幅近40%,光伏指数年内也上涨超27%。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光伏板块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光伏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国内外市场对光伏设备需求提升,是光伏板块的上涨动力。从国内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今年前六个月的光伏装机量已超过去年前十个月装机之和。
按照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多为第四季度的惯例,今年全年新增装机将达到新的高度。中信证券就表示,在国内风光大基地建设、整县分布式光伏推进及BIPV政策推动下,行业需求迎来加速增长,预计2022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增至80GW。
国外方面,受地缘政治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全球都在向新能源转型。欧盟公布的REPowerEU计划草案就提出,2022年屋顶光伏发电量增加15TWh。欧洲是国内光伏企业的重要出口地,2020年其进口的价值80亿欧元的太阳能组件中,75%源自中国。
美国也将目光投向光伏,其参议院近日通过了《通胀削减法案》,计划通过提供10年消费者税收抵免的方式鼓励安装屋顶光伏等。中银证券指出,政策将刺激当地光伏装机需求释放,对美的光伏产品出口有望迎来反弹,美国全年新增光伏装机预期或达到30GW以上,进一步带动全球光伏装机需求超预期。
受国外光伏需求增长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78.6GW,同比增长74.3%;组件出口额220.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一倍。中信证券表示,欧洲加快光伏项目建设进度,海外装机量料将保持较高速增长,2022年全球装机有望超230GW。
11只光伏概念股半年报业绩翻倍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已经发布半年报的光伏概念股共计31只,其中22股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占比超七成,11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翻倍,宇晶股份、爱旭股份、京泉华实现两位数增长。
京泉华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1.81倍,公司出口业务占比较高,超过40%。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境内境外业务,在光伏应用领域产品实现快速增长,使得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
中来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倍,公司表示上半年经营状况和市场拓展情况良好,光伏应用系统、光伏背板、电池组件等主营业务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浙商证券表示,公司光伏系统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7月以来,上述31只概念股平均上涨15.15%。钧达股份累计涨幅居首,达到82.09%;联泓新科、佛燃能源涨幅也均超50%。
从机构关注度来看,共计5股获10家及以上机构评级,分别为华能国际、大全能源、联泓新科、汉钟精机和爱旭股份,其中华能国际最受机构关注,共计21家机构参与公司评级。
伏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太阳能:
龙头,在近5个交易日中,太阳能有4天上涨,期间整体上涨1.46%。和5个交易日前相比,太阳能的市值上涨了3.91亿元,上涨了1.46%。
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销售。
禾望电气:
龙头,近5日禾望电气股价上涨4.49%,总市值上涨了7.87亿,当前市值为175.34亿元。2022年股价上涨7.02%。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063)专注于新能源和电气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风力发电产品、光伏发电产品和工业传动产品等,拥有完整的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及监控系统的自主开发及测试平台。
通威股份:
龙头,近5个交易日,通威股份期间整体下跌4.27%,最高价为56.52元,最低价为54.87元,总市值下跌了103.54亿。
公司主要以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同时致力于“渔光一体”等终端电站的投建及运维。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高纯晶硅产能进入了全球前三行列。作为国内光伏材料的上游龙头企业,在隆基股份和批量光伏概念股突破新高之际,通威股份补涨空间大。
光伏板块股价向好,利好哪些概念股相关文章:
★2022三个豆系期权上市利好哪些概念股?
★“煤都”GDP高歌猛进,利好哪些概念股
★2022多地激活二手楼市流动性利好哪些概念股
★钒电池储能趋势利好哪些概念股
★关于“抢锂大战”持续利好哪些概念股
★2022亚马逊收购机器人龙头利好哪些概念股?
★2022多地抢先猴痘疫苗接种利好哪些概念股?
★2022保交楼政策落地会利好哪些概念股?
★国产芯片大力发展利好哪些概念股
★镍价剧烈波动利好哪些概念股?
又来!一笔订单金额超市值光伏领域大单不断
10月14日,“光伏茅”隆基绿能一度涨停。最新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其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106亿元至112亿元,业绩亮眼。
不单隆基绿能,天合光能、双良节能、高测股份等光伏龙头也纷纷披露了不俗的业绩答卷。
伴随业绩喜报迭出,光伏行业持续红火,大单不断。
最新公告显示,双良节能再签采购大单,2022年至2027年其全资子公司预计采购多晶硅料15.53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
470亿元采购大单
10月13日晚间,双良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与相关方签订了《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本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预计采购多晶硅料15.53万吨,按照最新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
双方约定,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采购金额可能随市场价格产生波动,实际以月度采购订单为准。
双良节能表示,公司于2021年开始布局大尺寸单晶硅片业务,随着项目建设推进顺利,公司在2022年底将具备40GW+产能的投产条件,在手订单充足。
双良节能进一步表示,为确保公司已签大尺寸单晶硅片销售长单在未来如期交付,公司签订了本次采购合同。本次长单采购合同中约定的采购量及占公司多晶硅料采购总量的比例合理。本合同的实施将增加公司当期及未来的营业成本,但有利于提前保障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保障公司硅片产能及销售计划的实现。
经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双良节能陆续签订了多份硅料采购长单,总采购规模接近80万吨。
“目前,硅料价格高企,双良节能此举更多是为了锁定供应保障供应,最终采购单价则会随行就市。”一位光伏行业人士表示。
近期,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有关要求,为深入引导光伏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三部门有关业务司局在组织开展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接的基础上,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引导相关单位加强自律自查和规范管理。
此外,根据SMM统计,9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7.62万吨,环比8月增长近23%,国内多晶硅产量出现明显增长,供应紧缺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在今年9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双良节能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公司签署的硅料长单主要是为公司未来的硅片生产计划和客户需求进行的适配考虑,公司对光伏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各大光伏龙头业绩亮眼
在签订长单的同时,双良节能披露了不俗的业绩。
三季报显示,双良节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7.45亿元,同比增长285.69%;实现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368.83%。其中,第三季度,双良节能实现营业收入44.49亿元,同比增长337.03%;实现归母净利润4.77亿元,同比增长539.28%。
关于业绩增长原因,双良节能表示,系“双碳”政策推动,多晶硅设备和单晶硅片销售增长所致。
10月14日,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多家光伏龙头披露了三季度业绩预告或经营数据,业绩表现同样亮眼。
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隆基绿能硅片和组件对外销量同比增长,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大幅增加,实现经营业绩的明显增长。
数据显示,隆基绿能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4亿元至874亿元,同比增长54%至56%;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至112亿元,同比增长40%至48%。
光伏组件龙头天合光能则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0.33亿元到24.85亿元,同比增加75.85%到114.92%,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17.95亿元到22.47亿元,同比增加84.59%到131.07%。
天合光能表示,公司抓住市场发展的契机,持续发挥全球化品牌和渠道优势,实现了光伏产品业务的快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和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公司分布式智慧能源业务通过推进合作共建模式快速发展,持续高速增长,对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做出显著贡献。
此外,高测股份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亿元到4.4亿元,同比增加258.66%到294.53%。
高测股份表示,光伏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下游硅片企业扩产项目顺利推进,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光伏切割设备订单大幅增加,金刚线产能及出货量大幅增长;硅片切割加工服务各项目顺利推进,产能逐步释放,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快速放量,规模效益初步显现。
创新业务进一步助推了高测股份业绩。
高测股份表示,公司创新业务设备及耗材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碳化硅金刚线切片机市场需求激发,公司领先行业实现碳化硅金刚线切片机小批量销售并逐步打开市场空间,助力创新业务领域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销售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一笔订单金额超市值,今年还发生了两次!
亚玛顿12月20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近日与晶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向晶澳科技销售光伏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约60亿元(含税)。
而截至12月20日收盘,亚玛顿市值57.93亿元。
回顾6月24日至6月27日,亚玛顿市值在70亿元以内,而彼时其与天合光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向天合光能销售1.6mm超薄光伏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约74.25亿元(含税)。
此外,亚玛顿是特斯拉太阳能瓦片等相关产品的合格供应商,还与隆基绿能达成合作框架协议。
年内订单金额超130亿元
相比亚玛顿当前的市值,其2022年年初至今签订的订单总金额,已累计超130亿元。
12月20日晚间,亚玛顿公告称,公司近日与晶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于2023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向晶澳科技销售光伏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约60亿元(含税)(注:该合同总金额是基于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光伏玻璃均价测算),具体销售数量和价格以签订的销售订单为准。
其中,这笔订单的年均销售额约20亿元,占亚玛顿2021年度经审计营收20.32亿元的约90%。
6月26日,亚玛顿与天合光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于2022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向天合光能销售1.6mm超薄光伏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约74.25亿元(含税)(注:该合同总金额按卓创资讯2022年6月公布信息,参照2mm光伏玻璃前板和背板的均价22元/平方米(含税)预估测算),具体销售数量和价格以签订的销售订单为准。
其中,这笔订单的合同总金额74.25亿元,占亚玛顿2021年度经审计营收20.32亿元的约363.73%。
亚玛顿认为,上述两笔订单对公司将产生积极影响,当前这笔订单有利于公司≤2.0mm超薄光伏玻璃产品的市场推广,此前一笔订单有利于公司1.6mm超薄光伏玻璃的市场推广,最终两笔订单都有利于提升公司在薄玻璃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
特斯拉概念股
亚玛顿获得光伏巨头青睐签大单,在此前已有发生。
2021年1月4日,亚玛顿公告称,公司与晶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向晶澳科技销售光伏镀膜玻璃,预估销售总金额约21亿元(含税)(注:该合同总金额按2020年1-12月份各规格玻璃市场均价,以及各规格玻璃预计销量预估测算),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收约177.31%。
亚玛顿到底是凭借什么,能够获得多家光伏巨头青睐?
亚玛顿介绍,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光伏镀膜玻璃领域的企业,也是国内率先用物理钢化技术规模化生产≤2.0mm超薄物理钢化玻璃并制成超薄双玻组件的企业,引领光伏行业进入更薄、更轻、更耐久的“轻量化”时代,在国内双玻组件市场位居行业前列。
在互动平台上,亚玛顿回复投资者称,公司是特斯拉太阳能瓦片等相关产品的合格供应商。
2021年8月,亚玛顿与隆基绿能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发“隆顶”BIPV用1.6mm超薄轻质防眩光玻璃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应用。
亚玛顿介绍,1.6mm光伏玻璃,相比目前主流的2.0mm要轻20%,在重量和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更符合户用分布式等场景下轻质化、高效化的需求,对光伏行业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领域大单不断
回顾2022年年初至今,光伏行业大单不断,大全能源收获的订单数量与金额均超亚玛顿。
12月1日,大全能源发布两份重大合同公告。其中,大全能源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近期与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签订《采购协议》,约定2023年5月至2027年12月,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预计向内蒙古大全采购多晶硅料共251280吨。
按照PVInfoLink在2022年11月24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2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上述采购金额约758.87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双方约定,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采购金额可能随市场价格产生波动,实际以月度采购订单为准。
而大全能源2021年营收为108.32亿元,截至2022年12月20日收盘总市值1097亿元。
大全能源的主要产品为高纯多晶硅,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目前形成年产1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是多晶硅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36.5万吨,公司对应期间的多晶硅产量6.67万吨,占国内多晶硅产量的18.3%,规模在业内处于第一梯队。
仅计算2022年11月4日至12月1日,大全能源合计发布6份公告,有5份均涉及签订重大合同,合计采购金额预计1855.15亿元。
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大全能源是全球多晶硅龙头,产能建设顺利推进。考虑下游需求有望持续超预期,多晶硅供需有望长期偏紧,上调对公司2022年至2024年盈利预测。
华金证券发布研报分析,在长单方面,从2022年年初至今,大全能源与多家客户签订多晶硅采购框架合同,时间跨度5至6年不等,覆盖约66万吨多晶硅销售,将对未来业绩带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