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常州武进汉能光伏_汉能系持续欠薪引热议,昔日资本宠儿,如今走向何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李河君的举世蓝谁能懂,汉能到底在下什么棋2.汉能系持续欠薪引热议,昔日资本宠儿,如今走向何方?
3.传言汉能公司总部都是租的,那么它是否是一个空壳公司?
李河君的举世蓝谁能懂,汉能到底在下什么棋
在他的思维里,做光伏的竞争对手都是在做“小光伏”,而汉能要做的是“大光伏”。李河君所绘就的举世蓝图,因为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力,因此也就留下不少谜团,至今无人破解。
“世界这么大,我早就出去看看了。”
黑龙江双鸭山至海南海口、浙江长兴到青海海南州,李河君行走在大江南北,指点四海山川,他的薄膜世界比任何一家国内光伏大公司的布局都要气魄许多,规模亦是空前。
在他的思维里,做光伏的竞争对手都是在做“小光伏”,而汉能要做的是“大光伏”。李河君所绘就的举世蓝图,因为超越了很多人的想象力,因此也就留下不少谜团,至今无人破解。
为何分散布局?
国内主要的几家光伏中下游公司,都没有汉能所布下的阵仗大。常州的天合光能(TSL.NYSE)组件生产基地集中在常州、湖北仙桃等;阿特斯太阳能(CSIQ.NSDQ)主要在苏州和常熟做电池及组件;英利新能源除了把自己的多晶硅业务放在海南之外,其大本营始终是在河北保定。其他如中电光伏、中利科技、海润光伏等一波公司也都把工厂放在了华东地区,而且各有侧重城市。
汉能的生产基地在哪里,答案是:全国各地。汉能所做的是一个庞大布局,其中既有海口、河源等华南城市,还横跨成都、青海等西部地区,长兴、常州、南京、禹城甚至路途遥远的黑龙江双鸭山也都在列。
多位人士猜测,汉能铺这么多的基地,不像是为了拿地或转做房地产,因为这些用于建设厂房的土地,似乎大多数无法使用在商业土地上。
而且,这么做对于光伏制造商来说,也似乎看不到什么好处。从现在的光伏行业格局来看,晶体硅光伏企业肯定是规模越大、越集中才更有竞争力。
真实产能多少?
除了在生产基地上有大手笔,汉能官网也称,四川、广东、海南、浙江等多个生产研发基地的总产能已达3G瓦。
而且,汉能在全球进行电站资源开发,已与新疆、内蒙古、宁夏、江苏、海南、山东、河北等省区以及欧洲多国签订了约10G瓦的薄膜发电电站建设协议,成为涵盖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组件生产和电站建设等薄膜发电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合的高科技清洁能源企业。
但汉能的多个基地的总产能相加似乎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产能。除此以外,南京、青海等汉能工厂也还没有电池产出。
2012年年底,汉能宣布,作为世界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其总投资约为270亿元人民币。然而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包括上述地区在内的多个生产基地的实际总投资额,尚未企及270亿元这一数字。
汉能真实财力?
与光伏圈内人士的共识不同,外界一直觉得汉能是一家资金实力十分雄厚的企业。
2012年还不被外界所识的李河君,2013年突然杀出,进入了某富豪榜单的第83位,此后李河君呈现的是“光伏云”晋级趋势:2014年和2015年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一,今年已经把马云甩在了后面。
福布斯富豪榜单中,李河君也同样是2013年才崭露头角,连续3年都保持在前五。
然而,摆眼前的现实是,汉能的多个薄膜电池生产厂似乎并没有强烈感受到有个“富爸爸”的好处。部分区域的光伏电池生产项目推进缓慢,有些项目还依靠了投资所在地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来“打借条”开工。
李河君的速度与激情,似乎也还完全没有感染到银行业,对汉能如此声名远播的企业,国内的各大银行并非都“网开一面”。
地方政府态度?
不少地方政府在李河君初来乍到时,颇有好感。
成本低、生产过程无污染,将取代晶硅电池路线,最终会主导太阳能光伏领域——这是李河君自2009年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及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好处,李河君甚至还专门编了顺口溜:“太阳能,量无限,面无边,照无时,盖无偏,取无价,用无染。”
他曾在2012年出版的《中国领先一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一书中预测,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的潜在直接规模约达10万亿元,相当于中国汽车工业的3~5倍,间接拉动经济增长规模30万亿元。
他对光伏的豪情万丈,曾打动过诸多省份的政府。一些地方甚至帮其牵线搭桥寻找银行、有的甚至把自己的平台公司也拿出来,给汉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不过,经过了数年合作后,汉能与一些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一些人对汉能将信将疑,对李河君所做的事情也有些搞不懂。
虽然心急,部分地方政府还是和汉能保持着相应的来往。但有的因看不懂汉能到底在搞什么,而开始有了另外的打算。
汉能系持续欠薪引热议,昔日资本宠儿,如今走向何方?
月20日,审计署发布公告显示,在国家推行的金太阳示范工程(下称“金太阳工程”)补贴政策上,企业骗补现象严重。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审计署对2011年、2012年中央财政本级和转移支付给广东、安徽等18个省份的节能环保类“三款科目”资金(即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款级科目资金)进行了审计,涉及5044个项目、621.09亿元资金。
本次审计发现,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占延伸审计资金额的2.6%。其中,8个金太阳工程项目违规使用资金2.07亿元,占总违规资金的12.8%。
实施4年、国家补助资金达200多亿元的金太阳工程,长期以来饱受“骗补贴、拖工期、以次充好”的质疑,和政策即将终结、产业深度震荡的猜测
这一次,“金太阳”再度阴云密布。
违规金额大、比例高
8个违规使用资金的金太阳工程项目包括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汉能”)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37.25万元)、安徽省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359.89万元)等,既有2009年的首批金太阳工程项目,也有2012年的金太阳工程项目。
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主要有三类:一、编造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取资金;二、挤占、挪用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业务经费等支出;三、以“报大建小”、重复申报等方式违规获得资金。
从违规资金金额来看,金太阳工程项目在348个违规项目中违规使用资金规模最大。如,安徽省中电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龙子湖工业园区用户侧并网非晶硅光伏发电项目,通过不实申报材料,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926万元,金额最大;8个金太阳工程违规项目中,有6个违规使用资金均超过2000万元。而除金太阳工程项目之外的其余340个违规项目中,违规使用资金超过2000万元仅有4个,大多数项目违规使用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下。
记者根据审计报告计算得出,参与此次审计的金太阳工程项目资金共81.49亿元,涉及239.37兆瓦装机规模。而违规的8个金太阳工程项目总规模为64.298兆瓦,占被抽查总装机规模的29%。
传言汉能公司总部都是租的,那么它是否是一个空壳公司?
政策的转变打得汉能措手不及,光伏补贴的叫停,意味着汉能最核心的光伏产业受到重创,各地的“移动能源产业园”难以为继。
而汉能薄膜发电自身的盈利能力也并不强,遭受重创后的2016年净利润为2.52亿港元,2017年为2.61亿港元,2018年营收212.5亿港元,净利润51.93亿港元,同比增长18.9倍,业绩看似好看,但全年现金流失18.73亿元,其中经营现金流出6.97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8.1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3.77亿元。
2018年底,汉能集团总负债148.28亿元,流动负债126.59亿元,占比85.37%;账面现金3.14亿元,应收账款119.88亿元,但由于无法判断应收账款能否如期回款,审计年报的最终结果是“保留意见”。
2018年7月,有爆料称,汉能集团强制15级以上的员工购买金融产品,如果员工认购完成率低于50%,可能会被辞退,高于50%但不到100%则可能被降薪。汉能集团内部级别从1-30,数字越大级别越高,认购最低20万元起,级别越高,需要认购的额度越多。
不管是“输血”还是“节流”,都没能挽回汉能的颓势,李河君也从昔日首富,变为如今人人追着讨债的“首负”。讨薪事件发生以来,李河君和一众高管始终没有露面,11日晚谈判结束后,人群直到深夜11点还不愿散去,站在汉能总部的场院内高喊:“汉能还钱!”
汉能公司当然不是一个空壳公司,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薄膜太阳能企业,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组件生产和电站建设等,他们家的产品可以说是走上世界的舞台,汉能公司绝对不可能是一个空壳公司。
汉能控股集团,他们企业使命是“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历经二十年的创业和发展,汉能已成为全球化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薄膜发电企业,其业务包括水电、风电和太阳能薄膜发电。不仅如此,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作为可再生能源企业家,始终将技术创新、保护环境、人类可持续作为企业的核心责任。2006年在其“薄膜化和柔性化是光伏产业的未来和总趋势”战略判断下,带领汉能一举创造了太阳能薄膜发电产业。
不仅如此,他们企业也曾获得很多的荣誉和奖项。2019年8月27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9年亚洲品牌500强榜单,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中,排名第75。
2018年6月25日、28日,由外交部和环球网组织的非洲及拉美记者代表团分别访问汉能。2018年6月22日,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凭借汉瓦在商业探索和模式创新的突出成绩,成功斩获2018 ECI国际数字商业模式创新类金奖。2018年6月20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汉能位列本年度最具价值品牌榜第42位,连续三年居新能源行业第一。2017年,人民政协报刊登的“2017民营经济十大新闻人物”中,汉能控股集团李河君成功入选。
所以,汉能公司并不是一家空壳公司,如今汉能已是涵盖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和光伏电站建设等光伏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合的高科技清洁能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