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晶科光伏组件世界纪录_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千亿超级大单出炉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谁知道晶科能源(JinkoSolar)的事情?2.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千亿超级大单出炉
3.多晶硅订单金额纪录再度刷新?日益红火的光伏赛道有没有风险?
谁知道晶科能源(JinkoSolar)的事情?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纽交所代码:JKS)是一家快速成长、低成本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太阳能产品生产商。其生产基地位于中国江西省及浙江省,分别在中国上海、德国慕尼黑、美国旧金山和意大利博洛尼亚设有营销中心。晶科能源拥有垂直一体化太阳能产品链,截止2011 年3 月31 日,公司实现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年产能各900 兆瓦,预计到2011 年底前,产能将各提升到1.5千兆瓦。晶科能源的光伏产品远销至世界各主要光伏市场,包括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千亿超级大单出炉
随着光伏行业上市公司陆续披露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量情况也浮出水面,前四名均已出炉,晶科能源以约18.21GW的出货量居于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天合光能和隆基绿能,两者差距十分微小,晶澳科技则排在第四。
2020年和2021年,隆基绿能出货量连续保持第一,不过在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重返第一的位置,隆基则降至第四,彼时,排在二、三位的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竞争十分胶着。上半年组件出货座次再度重排,晶科、天合、隆基出货均超过18GW,晶澳则降至第四位。
四大组件厂商半年报透露的一个共同动向是行业一体化产能扩张正持续推进,各家厂商均制定了庞大的产能目标。晶科甚至直言,垂直一体化能力是光伏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备能力,这似乎为行业一体化还是专业化路径更优的争执下了结论。另外,一线厂商在推动一体化布局的同时也在同步扩充N型产能,可以预期,N型产品出货量占比将稳步提升。
海外市场贡献较大
排名前四厂商的一个共同点是海外市场贡献了较大份额。例如,上半年,晶澳科技组件的海外出货量占比约67%。公司表示,在稳固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光伏市场的同时,积极布局东南亚、澳洲、中美、南美及中东地区等新兴市场。
晶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从三季度来看,海外组件交付价格是逐渐上升的。近期新签分销订单价格有上升趋势,大项目特别是远期项目会与客户存在商讨过程。区域需求来看,国外还是要略强于国内,像一些传统成熟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价格接受度相对较高。
晶科能源上半年组件出货目的地情况显示,欧洲市场占比最高,中国、亚太和新兴市场区域均有较高贡献。在欧洲市场,公司的N型TigerNeo系列组件产品实现了大量签单和较高溢价水平;在中国市场,公司布局大基地项目的同时专注于分布式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实现出货量快速增长;在拉美、印度等市场,公司通过领先布局,抓住市场轮动机会实现快速增长。
今年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变量是美国,从去年6月以来,美国发布了WRO(暂扣令),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延长征收201关税,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开展反规避调查等;此外,印度也从今年二季度开始提高征收进口组件、电池产品关税,以减少进口并促进本地制造业。
隆基绿能表示,上半年,美国市场受到WRO、反规避调查等影响,滞港仓储等费用增长较多;为应对变化,公司将销售重心转向欧洲等其他重要市场,凭借产品服务、品牌认知和渠道布局等方面的长期积累,保持了较好的竞争力,海外业务基本盘稳定。
天合光能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主要挑战是供应链、硅料可追溯问题;公司2022年下半年美国市场出货恢复正常状态,环比上半年大幅提升,全年预计2GW以上;预计2023年可以恢复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正常市占率水平。
关于海外需求持续性问题,由于四季度假期集中等因素,市场担忧欧洲市场在传统淡季的表现。对此,晶澳认为,今年欧洲是寒冬的可能性非常高,天然气供应上会出现短缺,也会出现电力价格过高的情况,目前来看欧洲今年四季度会比往年需求好。
一体化及N型扩产
同步实施
在半年报中,多家厂商提到了对于今明两年全球组件需求的预测,光伏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天合光能判断称,2022年新增装机约280~300GW,欧洲因俄乌战争对光伏产品需求大增;预计2023年新增装机380~400GW之间,增幅在30%。
晶澳表示,从第三方数据看,明年行业需求在330GW到340GW左右,但公司认为还存在向上修正的可能,预计在350~400GW之间可能性较大,并希望市场占有率保持稳步增长。
面对潜在市场需求,一体化产能布局正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选择,晶科能源明确表示,垂直一体化能力是光伏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备能力。公司年初投产的16GW大尺寸TOPCon电池产能已于二季度满产,合肥二期8GW电池产能已投产,尖山二期11GW也在建设中。
在一线光伏厂商纷纷布局一体化的背景下,N型产能是此番布局的另一个亮点。事实上,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选择问题上,除隆基以外,其他三家一致选择TOPCon。
根据晶澳科技的表态,目前TOPCon是比较成熟的,公司研发投入大,另外,异质结在2~3年有大规模量产的可能性,公司的异质结中试线也已经投产,钙钛矿、IBC等技术也一直有技术储备。天合的情况与此类似,公司称,综合比较后,TOPCon是当期最优的技术选项。
晶澳表示,到2023年末,公司规划有27GW的N型电池产能,再结合具体投产时间节点、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初步预计N型组件占2023年出货目标的1/3左右。另外,N型产品较现有P型产品初步预期有1美分左右溢价,成本也略高,盈利水平要看整个行业趋势。
面对一体化及N型扩产需求,一线企业普遍加大了再融资力度。晶澳科技在披露半年报的同时公布了可转债发行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00亿元,将用于包头20GW拉晶和切片项目、曲靖10GW高效电池和5GW高效组件项目、扬州10GW高效电池项目。公司称,此举有助于奠定在大尺寸N型产品产业化发展的领先地位。
天合光能目前也在推进可转债发行工作,计划募集资金88.9亿元,该事项已获上交所受理。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从而自建一定比例的上游产能,促进N型技术路线的提升和整体推广。晶科能源也更新了可转债发行预案,公司计划募资100亿元,募资投向涉及年产11GW电池产线、20GW拉棒切方项目一阶段10GW工程建设项目等。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多晶硅订单金额纪录再度刷新?日益红火的光伏赛道有没有风险?
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火爆的锁料行情不仅看不到休止符,而且还在不断刷新上限。
硅料龙头大全能源(688303.SH)10月25日公告,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大全)近日与某客户签订了《采购框架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8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32000吨原生多晶硅(太阳能级免洗硅料)。按照PVInfoLink最新(10月20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08.96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
大全能源并未直接披露采购方的名称,公告称“公司已履行内部涉密信息披露豁免程序,对销售对象的有关信息予以豁免披露。某客户具有良好的信用,具备较强的履约能力。”
澎湃新闻注意到,当天的另一则公告似乎揭晓了这则超级大单的谜底。
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同日公告,根据公司战略规划与经营需要,为保障公司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子公司天津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环睿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某供应商签订《硅料采购框架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8年天津环睿预计共向某供应商及其子公司采购43.20万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按照PVInfoLink10月发布的价格预测,预计2022-2027年多晶硅致密料价格,计算均价为14.6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630.72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
由于多处关键交易细节吻合,市场认为二者即为交易双方。若以业内通常的合同金额估算方式,这一长单已成为“史上最大多晶硅订单”,无论是采购量还是预估采购额,均刷新历史纪录。
超级大单出炉
同一天前后脚披露,订单时间跨度、采购内容、采购量完全一致的两则公告之所以会产生600多亿元的合同差额,是因为两者采用了不同的价格测算方式。
在大全能源的公告中,参照的是行业第三方机构PVInfoLink最新披露的当前硅料价格,这也是光伏上下游企业披露长单采购合同时通常的做法;TCL中环则采用了同一市场机构对2022-2027年硅料六年均价的预测值。如今硅料价格仍在高位坚挺,前者的长单金额测算更符合行业惯例,后者更切合业内关于今后几年硅料降价的趋势判断。
不过,30.30万元和14.60万元有可能都不是买卖双方最终执行订单时的单价。熟悉多晶硅采购的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介绍,此类长单为“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价格随行就市。
大全能源和TCL中环在公告中均强调了此价格执行机制:双方约定,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采购金额可能随市场价格产生波动,实际以月度采购订单为准。因实际销售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本次预计合同金额不构成业绩承诺和业绩预测/价格承诺或价格预测。
据澎湃新闻观察,不到半个月内,大全能源已经连续披露了三个多晶硅采购大单。按照PVInfoLink每周公布的硅料价格测算方式,合计总金额超过1900亿元。
该公司10月17日公告,近日与某客户签订了《硅料采购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7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6200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按照PVInfoLink10月12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9.99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双方约定,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按周议价方式。
10月13日公告,大全能源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近日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双良预计向大全采购多晶硅料共15.53万吨,按照PVInfoLink12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双方约定,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
自2020年TCL入主中环以来,后者在光伏板块的进击更加凶猛。尤其是近两年来,中环不断提升G12(210尺寸)单晶硅片的供应能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三季报,TCL中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98.45亿元,同比增长7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80.68%。截至三季度末,其光伏硅片总产能提升至128GW.据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的规划,预计2022年末,其硅片产能将超过140GW。
“拥硅为王”还在继续
锁料!下半年以来,光伏上游超级大单层出不穷,“史上最大硅料订单”的记录不断突破新高。
晶科能源(688223.SH)9月9日发布签订重大采购合同的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子公司与通威股份相关下属子公司就原生多晶硅购销达成协议,签订了《多晶硅购销框架协议》。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将于2022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通威股份相关下属子公司采购约38.28万吨多晶硅产品。
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8月31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30.51万元/吨测算,预估该合同总金额约1033.56亿元。
晶科此举打破了自己在8月份创造的“光伏行业史上最大硅料采购合同”记录。
特变电工(600089.SH)8月26日披露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新特能源及其子公司当天与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晶科能源方面将于2023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期间向新特能源采购原生多晶硅33.6万吨。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8月24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测算,该协议总金额预计约903.33亿元。
光伏龙头企业们争相与几家硅料巨头“锁料”,折射的是其对市场需求的高度乐观预期。业内普遍预计,尽管四季度硅料新增产能加速释放,但年内硅料供需结构依然紧张。2023年供需紧张虽有缓解预期,但不至于宽松,硅料价格仍将受到下游需求的支撑。
与光伏产业链上的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不同,多晶硅环节更多地具有化工行业属性。据澎湃新闻了解,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通常为12-18个月、爬坡周期为3-6个月,相比之下,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扩产周期仅需3-6个月。正是由于下游产能快速扩张、上下游产能错配,近两年来多晶硅供应持续紧张,光伏行业重回“拥硅为王”时代。多晶硅价格也势如脱缰野马,创下近10年新高,多晶硅供应商集体迎来暴利盛宴。
当硅料短缺时,下游企业与硅料企业签署采购长单以锁定后续供应成为普遍现象。2021年以来,大量长单协议的存在并没有阻止硅料现货价格的整体上行。
多位硅料领域专家向澎湃新闻介绍称,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国内光伏产业链,尤其是硅片端的大规模扩产引发企业对硅料供应的焦虑,纷纷签订长单。在余量有限的情况下,能供应零售市场的供应量一直不足,加上部分已签有长单的下游企业继续在零售市场抢料,导致市场零星交易的硅料价格飙升,带动硅料价格逐月攀升。也就是说,涨价很大程度上是抢料“抢”出来的,零售交易部分的硅料价格上涨在推动硅料整体价格节节攀升。
中信证券认为,展望2022年第四季度,尽管硅料可能迎来阶段性扩产小高峰,但随着光伏进入装机旺季,以及国内地面电站潜在的开工潮,硅料实际供需或仍然相对紧张,预期硅料价格降幅相对有限。目前来看,硅料仍将是光伏主产业链中供应最紧张、产能弹性最小的环节。
除了本月接连斩获大单的大全,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商通威也是此轮硅料超级周期中的大赢家。据统计,今年以来,通威股份(600438.SH)已签订6份重大销售合同,按照前述测算方式,订单采购规模超过3500亿元。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在目前的市场上,新能源正蓬勃发展的轨道是不寻常的,在世界能源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各种新能源企业纷纷在新能源的轨道上做出了最后一次的努力,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多晶硅产业链,近期多晶硅订单的历史记录再次被刷新。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签订重大采购合同通知》,称公司及其相关子公司与通威相关子公司就国产多晶硅的购销达成协议,并签署《多晶硅购销框架协议》。本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将于2022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间从通威公司相关子公司购买约38.28万吨多晶硅产品。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通常为12-18个月,爬升周期为3-6个月,相比之下,硅片、电池、元器件等环节的扩张周期只有3-6个月。正是由于下游产能快速扩张,上下游产能不匹配,导致近两年多晶硅供应持续紧张。多晶硅价格也有可能失控,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多晶硅供应商集体迎来了暴利盛宴。
随着整个市场的剧烈变化,多晶硅市场已经呈现出相对疯狂的市场格局,整体市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很多人觉得多晶硅是市场的风口,但风险也越来越大。对于目前的市场整体来说,多晶硅确实是一个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近年来硅的价格其实是不断上涨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来说,将会面临比较大的市场压力。我们还观察到,从整体市场发展来看,多晶硅市场其实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大量的订单进入市场,导致市场整体处于更激烈的市场上行趋势,而多晶硅处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大部分的多晶硅最终都成为光伏产能,特别是,近年来清洁能源的发展伴随着多晶硅行业的日益繁荣。
多晶硅行业面临市场发展的压力,多晶硅行业整体市场价格的上升,实际给上下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价格过高已经抑制了行业下游企业的发展,如果持续的高价格会持续下去,很可能会导致多晶硅行业更多的风险,整体市场的发展空间仍会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当前多晶硅面临的最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