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汉能光伏销售模式_汉能深陷“欠薪门”:昔日资本宠儿,如今走向何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创新驱动未来 汉能发布《汉能产品创新纲领》2.汉能深陷“欠薪门”:昔日资本宠儿,如今走向何方?
3.汉能在太阳能领域到底什么地位?
创新驱动未来 汉能发布《汉能产品创新纲领》
中国网讯 1月26日,“天地同力、万物发电——2019年汉能全球年会暨 科技 创新大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球各地的1200余位汉能员工及数百位核心合作伙伴参加了此次大会。汉能创始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用“十一大亮点”总结了2018年汉能取得的成绩,分享了汉能在 科技 创新方面创造的多项“全球第一”,并重磅发布了《汉能产品创新纲领》。而对于已经到来的2019年,他表示,汉能将“承运而上,实现腾飞”。
创新大会现场,薄膜太阳能发电汉路铺设的会场入口引人注目,汉路在户外可以吸收阳光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供其它用电设备使用,晚上供路面下的LED灯发光。不仅是汉路,2018年汉能创造性地将薄膜太阳能芯片植入各种载体,赋予它们全新的发电功能,打造了汉瓦、汉墙、汉路、汉纸、汉包、汉伞、汉车等移动能源系列产品,实现“让万物发电”,赢得了海内外市场的认可。
会场入口铺设的薄膜太阳能发电路“汉路”。主办方供图
而在本次大会上重磅发布的《汉能产品创新纲领》,明确了汉能的创新目标:汉能的产品研发创新始终以实现公司的目标和愿景“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为宗旨;专注于薄膜太阳能在各行业的应用,打造以薄膜太阳能为核心的产品生态圈。在创新路径上,汉能的产品研发应充分发挥薄膜太阳能优势,坚持以设计为引领、以实现各行业的颠覆式创新为基础目标,同时并行渐进式创新,最终实现“让万物发电”。
李河君发布《汉能产品创新纲领》。主办方供图
与大会 科技 创新的主题相呼应,李河君重点提到,汉能最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创造了移动能源行业。他说,“创造一个行业”最好的证明是专利和标准。目前,汉能在薄膜太阳能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首位。2018年,汉能全球范围新增申请专利以每天超过30件、每月约1000件的速度递增。截至目前,汉能累计专利数已超过1万件。2019年计划再增加2万件专利和1000个标准,累计突破3万件专利。此外,2018年,汉能在薄膜太阳能领域各主要技术路线的芯片转换率,均继续保持和打破世界纪录,2018年8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最高电池转换效率纪录,汉能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李河君说,汉能已经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无可争辩的领导者,不但是规模,更重要是核心技术。
“创新”是汉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成就专利和标准的重要支撑。本次大会上,李河君和公司高管向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的37个团队颁发了“汉能创新奖”。其中,汉能美国子公司Alta Devices团队将单结砷化镓电池研发效率超过其他技术路线理论极限水平,使汉能单结砷化镓电池效率在短短一年内两破世界纪录。Alta Devices团队还代表汉能制定国际标准《柔性薄膜光伏组件卷曲测试方法》,主导住建领域首个柔性薄膜光伏组件产品标准。汉能全球应用产品研发总部攻克100多项难题,通过50多项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在国内率先推出薄膜太阳能发电墙“汉墙”解决方案,并主编《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重测导则》等3项重量级国家标准。汉能Solibro团队全年专利申请922件,在核心装备端首创“技术秘密+防御性设计+旗舰专利”方式,对知识产权进行全面保护……
汉能集团高级副总裁、美国子公司Alta Devices首席执行官、汉能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丁建,汉能美国子公司Global Solar Energy首席科学家Scott Wiedeman在当天的大会上被授予“汉能院士”(Hanergy Fellow)称号。丁建在半导体设备制造和先进太阳能技术领域拥有近30年经验,擅长先进设备与工艺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管理。Scott Wiedeman拥有近30年的薄膜电池研发经验,共获得16项美国专利,在材料和设备工艺、效率提升,新技术的发展等方向卓有建树。目前,“汉能院士”已有包括全球铜铟镓硒技术之父Mr. Lars Stolt先生在内的六位成员,他们是全球薄膜太阳能领域最尖端的人才,一次次带领团队刷新世界纪录,使汉能在薄膜太阳能领域始终保持领先。
六位“汉能院士”囊括了全球薄膜太阳能领域最尖端的人才。
随着创新脚步不断向前,汉能开创的移动能源产业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时期。2018年,汉能持续释放高产能;全球第一个薄膜发电柔性制造基地淄博基地实现量产,标志着汉能实现了柔性薄膜电池组件的大规模产业化。同时,以汉瓦、汉墙、汉路、汉纸、汉包、汉伞为代表的应用产品取得重大突破,其中,汉瓦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的重要 科技 创新成果,入选了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
李河君介绍,汉能企业发展 历史 可以用两个八年的传奇故事概括:第一个八年,从2002年开始,投资超过200亿人民币,在海拔2000米的高原,一锹土一锹土地建成了总装机规模达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这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水电站,比葛洲坝大10%,比美国胡佛大坝大30%,被誉为中国民营企业进军大型垄断行业的标志性工程;第二个八年,汉能自2009年起,投资超过100亿美元,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通过全球技术整合和自主创新,使汉能成功实现战略升级,并一跃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无可争辩的领导者,不但是规模,更主要是核心技术。最值得骄傲的是,汉能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行业:移动能源行业!
李河君最后表示:如今,薄膜太阳能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未来太阳能的发展方向。汉能将让太阳光照耀到的每一个物体都能发电,彻底改变和颠覆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造福全人类!
汉能深陷“欠薪门”:昔日资本宠儿,如今走向何方?
谢谢邀请,我从事光伏行业生产已经8年了,说说我的感受把,这行业是朝阳产业,也是夕阳产业,08年前后几年可以说都是暴利行业,利润可以达到60-80倍,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反经济制裁2012年后,国内光伏行业就下滑了,没有国家的扶持,急转直下,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天威新能源,汉能新能源,旭日阳雷迪等,都开始缩减资金,进行分流,光伏行业十年起伏。
利润空间大,若是集中的光伏电站能保证工程量,若是做户用分布式,单个的工程量有限,一般10千瓦左右,两天就能完工,要是工程量跟不上就会歇菜。
一般的安装公司都会有自己的安装队,也有外包的情况。
去江浙,山东一带吧,那里需要光伏施工人才~
最好懂设计。
个人觉得光伏施工比一般工程建设利润要好的多。
国外,印度2017年工程特别多,人也比较讲信誉。就是造价低,所幸量大。
祝2018好运。
汉能在太阳能领域到底什么地位?
据悉,汉能从5月份开始欠薪,大面积欠薪则从7月开始,汉能将每月5号的发薪日调整为28号后,6月、7月的工资截至目前仍没有发放。无奈之下,不得不采取这种方法要回“血汗钱”。
汉能集团,全名为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三个主要的公司平台,分别为汉能水力发电集团、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以及汉能薄膜发电集团。钛媒体了解到,此次欠薪风波涉及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和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
据《蓝鲸 财经 》报道,当天下午2时左右,汉能集团董事局办公室高级助理杨靖,曾代表汉能集团与讨薪职工沟通,杨靖提出先对在场职工的人员名单和欠费总额进行统计,此后将上报公司商讨解决方案,争取部分发放。不过由于双方就补偿一事未能达成一致,此次沟通以失败告终。
汉能集团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港股市值最高达到3000亿,如今连员工薪资都发不出来,它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恐怕还要从10年前说起。
自2009年起,汉能投资超过100亿美元,进入薄膜太阳能领域。2011年,汉能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并在2014年8月26日正式更名为汉能薄膜发电。
起初,新兴薄膜发电产业让汉能一飞冲天。2014年5月,汉能股价尚不及2元港币,到2015年3月5日,股价迅速飙升至最高点9.07港元,整体涨幅接近5倍,市值一度达到3000亿港元。汉能创始人李河君也凭借1600亿的身价力压王健林、马云等人,一度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
2011~2014年,汉能薄膜发电的净利润分别达到7.2亿港元、13.2亿港元、20.2亿港元、33.1亿港元,其强劲业绩令市场为之侧目。
风云变幻,仅在一瞬间。
2015年5月20日,汉能薄膜发电突然遭到恶意做空,短短20分钟,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超过1400亿港元市值瞬间蒸发,当日紧急停牌,更引发香港证监会勒令其停止上市公司的股份买卖,并且不得复牌,接受调查。而调查的主因之一,则是汉能薄膜发电与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的关联交易,存在“自买自卖”的嫌疑。
自此之后,汉能一蹶不振,停盘、亏损、裁员,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利空尽出。
在停牌三年零三个月之后,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汉能移动能源)发布公告称,将对持有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股票的所有投资人发出私有化要约,其收购价格为每股不低于5港元,以现金收购或股票置换。私有化之后,公司拟在国内A股上市。
据《 财经 》报道,退市方案开始以现金或股票置换,但是2019年2月26日,现金方案被放弃,汉能薄膜以私有化换股方式进行,侧面反映出汉能的流动性紧张问题。
直到今年6月份,汉能薄膜才正式从港交所退市,而A股上市时间尚未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自汉能薄膜停牌后,有关汉能集团旗下水电业务补贴薄膜光伏产业的消息就在业内开始流传。
其中,汉能集团最为优质的资产,即金安桥水电站,其部分股权也出质给银行用以“补血”,可见汉能融资的迫切心情。
据公开报道,今年8月中旬,金安桥水电站被法院强制拍卖了51%的股份,这也意味着每年为汉能提供几十亿元现金收入的超级“印钞机”,也不复存在。
汉能这座商业巨舰,为了平稳驶离暴风疾雨的海面,花费了颇多心力“开源节流”。
2018年7月,有媒体爆料称汉能控股集团强制员工购买6亿元的金融产品。据《中国电力网》报道,如果员工认购完成率低于50%,可能面临辞退;高于50%但不能100%完成,可能被降薪。最低认购起步20万元;岗位级别越高,需要认购的额度越多,年化回报率预期10%。
同年,汉能薄膜发电集团修改合同,对大客户事业部业务人员执行“358条款”,按照级别根据个人完成业绩情况只发放工资3000、5000、8000元不等,工资急剧下降导致不少员工被迫离职。
上述“开源节流”的举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汉能的现金流压力,然而行业趋势的变化,却让汉能始料不及,形势变得更加不利。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在国家未下发文件启动普通电站建设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建设。
此外,新政还进一步明确要规范分布式光伏发展,今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即10GW)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光伏补贴的叫停,意味着汉能最为核心的光伏产业受到重创。此前,汉能已在四川绵阳、泸州、山西太原、辽宁营口、云南昆明等多地布局“移动能源产业园”。据公开资料显示,营口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投资就达到68亿元,这让以往靠政府补贴的汉能叫苦不迭。
而汉能薄膜自身羸弱的盈利能力,也不足以“输血自救”。根据2018年年报,汉能薄膜实现营收212.5亿港元,同比增长2.46倍;净利润为51.93亿港元,同比增长18.9倍,业绩看似比较好看,但经营现金流却为净流出7亿元。
据了解,汉能集团创始人李河君,此前曾定下几个“小目标”,到2019年底,汉能要实现400亿人民币的盈利,2000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10000亿人民币的市值;到2022年底,实现400亿美元的盈利,2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10000亿美元的市值。
如今看来,这一宏伟愿景,恐怕就此折戟,汉能的未来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优势的,薄膜化、柔性化是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和未来。
目前,以铜铟镓硒为代表的第三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柔性可弯曲、质量轻、弱光性好、颜色可调、形状可塑等特点。
汉能专注于薄膜太阳能路线,通过产业布局,形成了上游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设备的制造,中游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下游薄膜发电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
总得来说,汉能已成为膜前全球规模第一、技术第一的薄膜太阳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