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全球光伏产能_全球实现碳中和,需要多少光伏厂?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150兆瓦生光伏板生产线是多大产能2.全球实现碳中和,需要多少光伏厂?
150兆瓦生光伏板生产线是多大产能
150兆瓦生光伏板生产线是1.5GW产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150MW钙钛矿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该产线是全球目前已投产、且产能最大的钙钛矿光伏生产线,同时具备BIPV产品和标准组件的生产能力能达到1.5GW产能。
全球实现碳中和,需要多少光伏厂?
光伏产业扩产潮持续。9月21日,老牌光伏企业亿晶光电(600537.SH)公告称,拟在全椒县经开区投资建设年产1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切片、10GW光伏组件项目。
其中,一期1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项目计划于2022年10月动工,2023年4月份竣工,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投产,投资金额约50亿元。
目前,亿晶光电有TOPCon电池实验线,完成了182mm、210mmTOPCon电池组件研发流程及相关产品认证,但主营产品仍为PERC电池组件。
二期光伏切片项目、三期光伏组件项目目前仅签署框架性协议,投资金额合计约53亿元,启动时间及实际投资金额根据后续推进情况,双方协商确定。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2年半年度,亿晶光电账面货币资金约30亿元。公司坦言,本次投资项目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融资等方式补足,预计将提高资产负债率。根据中报数据,其资产负债率为69.14%。
作为一家老牌光伏企业,亿晶光电主要产品为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业务。除了硅料不做,几乎实现光伏全产业链。
亿晶光电表示,公司东厂区5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预计9月底陆续投产,届时将形成5GW电池+10GW组件的产能规模,全椒一期1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的建设,有助于弥补公司电池端的缺口,富余电池产品,公司将视市场情况对外出售或进一步配套未来新的组件产能。
受益全球光伏组件需求大幅增长,2022年上半年,亿晶光电实现营业收入34.65亿元,同比增长9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1.6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二级市场上,亿晶光电股价从今年4月份低位3块钱左右启动,展开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8月19日股价甚至创下了8.79元的年内高点。随后股价有所回落,截至21日收盘,股价报5.75元/股,总市值68.59亿元。
财经网注意到,进入2022年,TOPCon电池扩产提速,新老玩家纷纷站队扩产TOPCon,跨界玩家也在争抢TOPCon蛋糕。
据中银证券8月15日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8月,TOPCon新增规划建设、新增落地产能合计超过140GW。广发证券认为,今明两年TOPCon扩产量级或将超预期放大。
8月16日,玩具厂商沐邦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鄂城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愿意充分利用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在鄂城区人民政府园区内安排项目用地约500亩,建设10GW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投资规模预计48亿元人民币。
8月22日,水牛奶之王皇氏集团子公司农光互补公司刚与安徽省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20GW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2GW组件项目投资协议书》,项目总投资约100亿。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基于目前的效率、成本测算,TOPCon相较PERC已有一定经济性;未来随着激光SE、金属化优化,其降本增效仍有比较可观的空间,预计TOPCon有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竞争力。目前TOPCon已经开始量产,正在新技术推广的红利期,如果下半年先行者的盈利优势得到进一步确认,行业态势可能会更清晰。
不过,光伏产业疯狂扩产的同时,市场对光伏产能过剩危机的担忧也在上升。
对于光伏行业产能的快速扩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曾公开表示,需要警惕部分环节的产能过剩,以及产能扩张之后的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问题。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认为,行业的稳健发展肯定是需求平稳上升的拉动。短期内一些需求的暴增,在未来会引发产能过剩。这对整个行业伤害是非常大的。因此,监管部门针对现在光伏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可通过一些调整措施,缓和国内投资需求。
专家认为,未来想要实现零碳排放,能源系统将主要依靠低成本太阳能发电。到2025年,全世界必须建成约100家太阳能电池板工厂,以便到2035年实现世界能源供应“去化石化”。如果没有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成本快速下降,那么实现“碳中和”目标将更加艰巨。
芬兰拉彭兰塔工业大学(LUT University)太阳能经济学教授克里斯蒂安·布雷耶的研究小组,对通往未来零排放能源系统的过渡转化途径进行了建模。他说:“世界必须尽快、安全且经济高效地实现零温室气体净排放,需要对能源系统进行去化石化,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为世界每个地区提供技术上可行、成本优化的能源系统转化的过渡途径。我们的计算对如何实现转化给出了答案。”
LUT的成本优化模型发布于2019年,模型展示了如何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全球能源系统。在该模型中,实现零排放的一年中,太阳能光伏板(PV)满足了所有用途的全球能源总需求的69%。其余的来自风能、生物质和废物、水力发电和地热能。
布雷耶强调,他的零排放情景不包括核电,因为它“太贵了”。光伏技术正变得越来越便宜;另一方面,核电站的建设成本却在上升。此外,安装和运行太阳能发电厂更容易、更快、风险更低。
LUT研究人员基于太阳能的模型提出了两个问题。
首先,如果要实现将全球变暖保持在1.5摄氏度(2.7 F)以下的国际公认目标,那么到什么时间点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达到净零排放呢?
其次,如果要实现这一气候目标,必须建成多少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厂呢?何时建成才能满足太阳能在所有能源生产中高达三分之二呢?
英国利兹大学的气候科学家Piers Forster说:到2021年初,要使全球变暖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下,人类最多可以向空气中释放出1,950亿吨二氧化碳,而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类已经向大气排放了1,700亿吨二氧化碳。
仅在2019年,全球排放总量约为40亿吨二氧化碳。如果未来几年的排放量大致维持在2019年的水平(很有可能),则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预算将在2025年底之前用完。在那之后,世界将处于碳超标状态,并可能导致气候变化更危险。
布雷耶说:“我们必须在2025年之后尽快实现零排放。目前零排放的政治目标年是2050年,为时已晚。”
为了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和长期海平面上升,现在释放到大气中的大部分碳都必须在未来几十年内收回,那将是非常昂贵的。布雷耶认为,更快地扩展可再生能源系统并尽快关闭燃煤发电厂将便宜得多。
原因如下:产生一兆瓦时的燃煤电力会导致大约1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从长远来看,如果将二氧化碳永久存储起来,每吨成本可能约为100欧元。相比之下,到2020年,一兆瓦时的电力在德国的电力平均交换成本为33欧元。这意味着燃煤发电实际上比没有碳排放的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厂的电价贵四倍。
布雷耶表示:“这还不包括燃煤发电厂排放的重金属的 健康 成本。公共卫生专家估算,仅在德国,这种污染每年就造成约5,000人过早死亡,而在亚洲,这一数字将近一百万。”
LUT模型估计,实现净零排放的地球,将有90%来自电力,而不是化石燃料,其中69%的电力将来自太阳能光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少个巨型光伏组件工厂呢?需要何时建成呢?
这取决于我们对世界仅剩的200亿吨二氧化碳碳预算的紧张程度。让我们想象一下到2035年完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全球系统,并假设新的光伏工厂将在2025年建成,因此它们可以在10年内完成工作。
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工厂正在中国安徽省建设。根据开发商协鑫集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其年生产能力为60GW(GW或吉瓦,功率单位,1GW=10亿瓦),该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投资约120亿元,在2020年至2023年分四年四期投资建设。2020年全球光伏产能约为200GW,其中大部分在中国。
LUT模型预计,当全球实现碳中和,全球已安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78,000GW。其中包括63,400GW的太阳能PV,约8,800GW将在欧洲。
我们能否在2024年之前建成足够多的工厂,并到2035年生产所需数量的太阳能电池板呢?答案是:差远了!根据当前的行业计划,到2024年,将仅建立400GW的年PV生产能力,并且全球仅生产、安装了约1,500GW的PV。为了在2035年之前实现零排放且三分之二的能源来自太阳能,在2025至2035年之间生产、安装另外62,000GW的光伏,即每年6,200GW。
这意味着想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到2024年,我们将需要至少再建设100个与安徽60GW光伏组件工厂相同规模的超级工厂,以实现合计6,000 GW的年生产能力。如果欧洲要生产自己的光伏组件,而不是进口光伏组件,那么这100家巨型工厂中的15家必须设在欧洲。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作为全球净零排放竞赛的核心要素,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扩张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毕竟,人类肯定有能力建造和经营100家巨型工厂。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会认真对待气候科学家的警告,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去年12月16日-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年度重点任务之一。也是第一次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写入正在编制的经济和 社会 发展“五年”规划。
此前高层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又称30.60目标)这是中国首次向全球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也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
在高层明确任务之后,多部委也开始响应:
12月20日,发改委强调要部署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
12月21日,央行表示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会加大对新能源产业、能源高效利用产业的金融支持;
12月22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透露,生态环境部正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
不过,我国碳排放强度依然很大。从行业看,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比达到41%,因此加速调整能源结构迫在眉睫。据《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建议》研究报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多种可行方案中,“加速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其中最有效的路径之一。即如果中国持续提升公路运输、建筑和工业领域的直接电气化程度,且通过普及零碳电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供应,构建规模更大、更清洁化的电力系统。那么,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最快可于2024年达峰,此后将迅速下降。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最新预计是,到今年年底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风电,成为全国第三大电源。根据国家能源局目前的测算情况,“十四五”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预计,中国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在70GW到90GW之间,是当前年均新增装机量的两倍有余。
此外,用户光伏空间正在打开。华创证券指出,预计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会在35GW左右,如用户新增装机量达到10GW,占比将会超过28.5%,意味着光伏正在走向寻常百姓家。用户光伏潜在空间巨大,价值尚未被完全开发。按10%的渗透率和3.5元/W的单瓦价值计算,市场空间或达1.4万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除目前已实现“碳中和”的苏里南和不丹两个国家外,瑞典、英国等6个国家已立法“碳中和”,欧盟作为整体和加拿大等5个国家地区处于“碳中和”立法状态(进程),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发布了“碳中和”政策宣示文档。
全球范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都绕不开依赖于发展、利用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2019年,中国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7%、98%、83%和77%,而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60%-70%出口到了全球各地。全球光伏组件出口商前十名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全球碳中和也意味着,全世界电力系统将更加依赖于中国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