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日本与太阳能光伏有关的协会_光伏应用渐热汉能与日本FGS公司签9亿元汉瓦合约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日本市场2.光伏应用渐热 汉能与日本FGS公司签9亿元汉瓦合约
3.日本东京大学研发出效率达5.1%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日本市场
根据新版的NPD Solarbuzz亚太主要太阳能市场季度报告Asia Pacific Major PV Markets Quarterly,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新补贴政策将推动日本光伏市场在2012年保持强劲增长,非日本光伏企业将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尚德电力首先进入了日本的住宅光伏市场。已经有来自德国、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和美国的40多家组件厂商进入日本市场。在2011年,接近20%的日本市场需求采用了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进口组件。
为了进入日本市场,尚德电力最初并购了一家日本组件厂商MSK。其他中国晶硅上市企业也顺势而动,其中阿特斯和天合光能在日本设立了销售子公司,晶澳、英利和Sunpower也都和日本本土的经销商或者系统集成商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合作伙伴的品牌知名度或者对当地市场的了解来开拓市场。
虽然Sunpower曾与东芝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以借助对方的经销渠道进入住宅光伏市场,也计划寻求合作伙伴以进入新兴的非住宅光伏市场。
由于过去日本光伏市场主要是住宅项目,下游渠道包括了上百家本土的电气安装商,他们销售并安装由本土光伏组件厂商提供的成套光伏系统。在七月开始的新光伏上网补贴政策着眼于促进非住宅项目市场的发展,带给有大型电站设计/施工/融资能力的系统集成商和项目开发商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
光伏应用渐热 汉能与日本FGS公司签9亿元汉瓦合约
1997年,在常州回乡创业已有所成就的高纪凡,从当时的《京都议定书》及美国克林顿政府“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敏锐地关注到,利用太阳能技术打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市场前景和社会效应都无可估量。当年,高纪凡组建了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最初计划是建立 一家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公司,专门为中国各个地区提供太阳电能。
成立之初,在核心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公司取得长足进展,并于1999年10月成功通过ISO9002认证,展示了对质量的不懈追求。同年,公司成立了天合光能研发中心。
经过无数的艰辛和坚定的追求,公司团队终于在2000年8月成功建成了中国首个太阳能光伏建筑。通过与中国政府合作,天合光能参与编写了首个《中国国家独立光伏系统技术标准》。为了宣传这一重要里程碑,2000年9月,天合光能在广州主办了首届“国际太阳能发电技术暨推广论坛”。该论坛展示了天合光能开发中国市场、推动太阳能发电行业创新的壮志雄心。
天合光能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主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发电技术暨推广论坛”。中国政府还将天合光能选为参与“西部光明工程”的民营企业之一,这是一个向中国偏远地区输送电力的倡议。此后不久的2003年,天合光能在西藏安装了39座太阳能发电站。这一成功是天合光能团队五年多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昭示着天合光能朝着高纪凡先生将太阳能光伏带到中国的愿景又迈进了一步。
由此,天合光能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影响力日渐扩大,并于2004年参与了中国首部可再生能源法的编写工作,并于同年完成了“太阳能发电商业化”项目。此后,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并成立了常州太阳能光伏协会。2004年,高纪凡先生被任命为中国太阳能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并于12月获得常州市政府颁发的“杰出民营企业家”奖。此时的天合光能已植下成长为行业塑造者的基因。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此时的中国仍处于示范阶段,而在欧美国家却已快速兴起。2004年秋,天合光能意识到紧握海外光伏发电的市场机遇,公司必须向光伏产品制造领域延伸、开拓。在这一轮抢夺市场先机的竞赛中,天合光能快而有序,从终端产品——光伏组件入手,沿产业链逆向攀升。2005年初,筹建第一家光伏组件生产厂; 2005年8月,向上游扩展产出首批单晶硅棒,10月硅棒厂全面投产;2006年2月开始制造硅片,年末硅片产量达到28MW。
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展,天合光能同时开始在海外展开积极的品牌推广战略,并获得首批德国客户的青睐。天合光能很快就与寻求长期合作的商业伙伴通力协作,销售网络快速扩展到其他国家,其中包括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挪威、韩国、澳大利亚、美国以及欧洲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
2006年,在行业内声名鹊起的天合光能获得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注资,其中包括麦顿基金(Milestone Capital)、好能源(Good Energies)和美林证券。这些注资打开了天合光能国际化进程的大门,在提高产能和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 年12月,天合光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并于2007年6月成功引入资本。这些举措为公司继续落实扩展计划创造了条件,为产能的快速提升和原材料的采购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借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及国际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公司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众多人才。如今,天合光能拥有一支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国际化团队,他们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时刻都在为公司的成长贡献力量。
2008 年2月,天合光能总部新办公楼在常州正式投用,这幢建筑外墙上安装着精心集成的玻璃光伏组件,它不但标志着天合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光伏能源应用的典范。也就是在这一年,公司产能由2007年底的150MW提高到350MW,并步入了快速成长的轨道。
2009年1月天合光能收到国家科技部批准文件,率先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命名为:“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0年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出货量首次达到1GW,占全球6.5%的市场份额;当年销售额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8%,跻身全球光伏公司,并稳定在行业的第一梯队。
2011到2013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受困于产能过剩与海外贸易壁垒,出现行业性亏损,天合光能与其他中国光伏企业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天合光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创新、品牌和国际化为三大主要支柱,通过专业合规的公司治理、审慎高效的财务管理以及持续改进运营管理,准确预判了行业走势,在合理平衡已有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找和布局中长期增长点。
即使在行业的寒冬中,天合光能始终坚持以创新为本的理念,为公司在行业回暖期提升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次创造了多晶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2013年3月,融合了高可靠、长寿命、便捷安装等优点的双玻组件正式量产。
即使在行业的寒冬中,天合光能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强化公司在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领域的商业活动,培育新的增长点。2013年,天合光能在甘肃武威建成50兆瓦电站并成功出售,这是公司在中国出售的第一个大型电站。天合光能参与了该项目从设计、建设、运营以及出售的全过程,充分展示了承接大型下游项目的能力。
2013年下半年天合光能恢复营利,是中国光伏产业率先摆脱困境的公司,稳步复苏。
多年耕耘,天合光能的产品在业界赢得了优质高效的良好口碑。为满足行业回暖期的客户需求,天合光能在江苏、湖北、新疆等地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通过并购、建立合资公司等模式推动行业整合。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上升到天合光能全球销售总量的约30%。2014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达3.66吉瓦,居全球第一。2015年1月,天合光能接过了由权威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V颁发的2014年“莱茵之星光伏组件奖”。 天合光能在产品质量上以“达到德国优秀公司水平”为目标,制定了一套天合ISO900+的质量管理体系,即在ISO9000基础上,建立满足公司发展、行业进步以及客户需求等三方面内容的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2015年,规划产能700MW光伏电池和500MW光伏组件的天合光能科技(泰国)有限公司在泰国的泰中罗勇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公司正加速推进生产全球化布局。
在科技创新上,2014年初,天合光能与澳洲国立大学合作研发出高效太阳电池,经第三方独立测试报告显示电池效率高达24.4%,为当今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IBC晶硅太阳电池;同期,天合光能的智能化光伏产品Trinasmart获得德国莱茵T?V颁发的IEC 61215/61730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莱茵T?V认证的“智能组件”。2014年一年间,天合光能七次创造了晶体硅电池效率和组件功率的世界纪录,其中包括四项晶体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和三项晶体硅组件功率世界纪录。截止2014年底,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明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一。
在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领域,天合光能在确保欧美等传统市场稳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亚太、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特别是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y2013年底,天合光能与新疆吐鲁番地区行政公署签署投资框架协议,计划未来四年在新疆地区开发100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2014年,天合光能连续收获智利大型电站36兆瓦和70兆瓦高效组件两个重要订单,为公司在南美市场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5月,天合获得非洲最大屋顶项目1兆瓦组件订单;2014年9月和11月,天合光能宣布分别完成了土耳其和厄瓜多尔11.7兆瓦订单以及泰国商业屋顶电站7.8兆瓦订单;2015年4月,天合光能为日本最大太阳能电站供应116兆瓦组件,是公司在日本市场拓展方面的里程碑。
日本东京大学研发出效率达5.1%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刚刚发完半年业绩报告,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又传来消息称,汉能和日本ForestGlobalStage(FGS)国际集团在北京汉能总部签署高达9亿元人民币的汉瓦预售合约。据称,该合同也是日本薄膜发电市场迄今为止最大的合约。
记者获悉,此次汉能产品被日本建筑综合集团ForestGroup预购。ForestGroup是一家日本建筑光伏综合集团公司,其业务覆盖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和斯里兰卡。
而进行签约的FGS公司,是ForestGroup集团旗下光伏发电子公司,每年有200MW以上的光伏装机容量,并拥有专业工程团队提供日本国内外光伏产业电站,以及户用光伏的设计、建设和售后服务。
ForestGroup集团计划将利用其在日本太阳能光伏多年的行业经验和住宅的丰富销售渠道,努力做到3年内取得日本户用光伏住宅市场30%以上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日本建材认证是业内公认的全球最严苛的认证,有超过14项认证,测试和审核非常严格,通过认证的难度也非常高。据测算,这批汉瓦投入使用后,能够满足近3万个家庭的正常用电。
ForestGlobalStage会长森春幸表示:“本次和汉能签约100MW的汉瓦预售协议,是因应未来5年至10年,日本住宅用户零排放政策下,光伏的商业前景而决定。我们非常看好汉能的薄膜发电产品。”
今年3月,日本提出了一份战略草案,把可再生能源定位为“成为主力的可能性正在大幅扩大的电源”,并且把可再生能源作为“主力电源”。日本经济产业省亦于8月修改其现有能源发展计划,积极发展光伏成为其计划修订焦点。加上日本政府预计在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太阳能占7%。以2016年日本全年全国使用电力4.3%来自光伏来计算,日本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吕远认为:“我们非常看好日本市场,相信日本会是汉能在亚洲地区的战略性市场。”
据悉,日前日本东京大学研发出效率达5.1%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跟着来看看吧。
日本东北大学近日宣布,开发的太阳能光热发电(Solar-TPV:Solar-thermophotovoltaic)系统的发电效率达到5.1%,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这种发电系统的原理是,将包含广泛波长的光的太阳光转化成波长最适合太阳能电池的热辐射并进行发电。有望实现与多结太阳能电池概念不同的高效率光伏发电。
太阳发出的光(热辐射)具有广泛的波长分布(光谱)。单结太阳能电池只能使波长比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带隙更小的光转化成电能,其他波长的光则无法转化成电能,而成为损耗。由多块太阳能电池重叠而成的多结太阳能电池通过扩大可吸收的波长区域,可以不浪费地将太阳能光谱转化为电能。但与单结太阳能电池相比存在生产成本高的课题。
Solar-TPV在通过聚集太阳光,对太阳光选择材料及波长选择发射器进行加热,之后,光电转换单元会利用波长选择发射器发出的与灵敏度波长区域相匹配的热辐射进行发电。太阳光的特点是可以先转化成热,然后在包含的光子能量总和不变的情况下,转换成其他波长的光线(热辐射)。这样,即使使用价格低廉的单结太阳能电池,也能实现高效发电。
在本次研究中,东北大学提出了以“热辐射光谱控制”和“热辐射单向运输”的概念为基础来提高热辐射转化及运输效率的新方案,并根据这一概念进行了Solar-TPV系统的整体设计。Solar-TPV系统将太阳光转化成热辐射,是光子相互转化的波长转换系统,不同于将太阳光转化成热的传统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
因此,提高效率的重点是,将吸收的太阳能无损失地运送到波长选择发射器,使波长选择发射器发出的热辐射光谱与光电转换单元的灵敏度波长区域匹配。也就是说,要求具有较高的“热辐射转化和运输效率”以及“光电转换效率”。
这两种效率能够通过太阳光选择吸收材料与波长选择发射器的光学设计和几何学设计来提高。对太阳光选择吸收材料的要求是,在太阳光光谱强度大的短波长区域具有高吸收率,在长波长区域具有低放射率(吸收率)。对波长选择发射器的要求是,在光电转换单元的灵敏度波长区域具有高放射率,在其他波长区域具有低放射率。
此次,研究人员设计出了可实现更高的热辐射转化效率及运输效率的面积比,抑制太阳光选择吸收材料的反射和放射损失,成功设计并制作出了热辐射运输效率有望达到54%、光电转换效率有望达到28%的太阳光选择吸收材料及波长选择发射器。在使用试制的太阳光选择吸收材料、波长选择发射器、镓锑光电转换单元进行的发电试验中,发电效率达到了5.1%。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2016年10月25日的《AppliedPhysicsExpress》上发表,并被选作Spotlights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