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国际光伏产业格局_结合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走向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未来5年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2.结合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走向
未来5年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国内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金高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688599)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能利用率、装机容量、弃光率、光伏发电量、系统建设成本。
行业概况
1.定义
光伏产业,简称PV(光伏),主要指硅材料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制造和光伏发电应用。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国家目标的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光伏与复兴号高铁、国产商用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起获得了中共十九大纪念邮票。光伏产业地位显著提升,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光伏产业的下游应用主要是光伏发电,根据建设规划定位可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 6MW为界),如工商企业和住宅建筑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产业链分析:产业链长。
随着光伏发电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伏相关产业也日益壮大,形成了从高纯硅材料、硅锭/棒/片、电池/组件、光伏辅助材料和配件、光伏生产设备到光伏产品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与光伏电池相关的原材料,包括构成电池的单晶硅和多晶硅。上游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商主要有保利协鑫、隆基、通威、中环。然而,硅片生产企业已呈现双寡头格局,中国的太阳能硅片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主流厂商主要有隆基和中环,产能格局依然高度集中。在硅片对外销售规模中,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中游主要是电池芯片和电池模组制造商以及系统集成企业。电池芯片和模组的中游厂商主要有通威、隆基、晶澳等。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厂商主要有阳光电源等企业;系统集成包括亿晶光电、正泰电气等。一些企业如隆基,已经基本形成了从单晶硅到组件再到电站光伏运营的完整光伏发电产业链。是下游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集中式电站。
行业发展过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在欧洲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从2005年左右开始起步。十几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场环境和配套环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参与国际竞争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全新名片,推动中国能源改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和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坚实的智能光伏基础。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行业背景:政策加持,光伏产业加速发展
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促进增加能源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市场。自2006年以来,为鼓励和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住建部等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文件,支持和规范光伏产业发展,涵盖了生产、销售、财税、补贴、土地政策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相关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十五”期间有效引导产业智能化升级,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保持我国作为世界光伏制造和装机应用第一大国的地位。
“306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是一项具有多重目标和约束的系统性经济和社会变革。重塑中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历史性的突破,需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减碳与安全、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期、建立与破除、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际等多维关系。“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目标将对中国光伏产业产生显著的多维影响。
行业发展状况
1.光伏产品市场供应能力较强,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根据光伏行业市场重点公司光伏产品产量和产能利用率,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市场供给能力较强,隆基绿能光伏产品产量遥遥领先其他公司,单晶硅片产量达到69.96GW,单晶组件产量达到38.69GW,从产能利用率来看,2021年光伏市场公司产能利用率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累计装机超过300 GW。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国家和地区政策的推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3.06GW,创历史新高。2018年,受光伏531新政影响,各地光伏发电新开工项目下降,全年新增装机受国家光伏行业补贴、财政扶持等政策影响,2020年和2021年光伏装机大幅上升。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增加48.20GW,同比增长59%。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达到54.88GW,同比增长14%。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9.42GW,到2019年已经增长到204.58GW。2013-2019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0倍。到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306.56GW,同比增长21%。
3.光伏弃光率明显下降,光伏发电量稳步增长。
随着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也存在严重的弃光问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2018年,新疆和甘肃最高弃光率超过30%。2019-2021年,新疆和甘肃轻弃率明显下降,2021年新疆轻弃率降至1.7%,甘肃降至1.5%。弃光率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促进了资源的利用水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量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量仅为91亿千瓦时。到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预计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92%。
4.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呈下降趋势,光伏上网进入平价。
我国地面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等关键设备费用,以及土地费用、电网接入、建设安装和管理费用构成。其中,一次设备包括箱式变压器、主变压器、开关柜、升压站(50MW、110kV)等设备,二次设备包括监控和通信设备。土地成本包括全生命周期地租、植被恢复费或相关补偿费;电网的接入成本只包括50MW、110kV、10km的反向改造;管理费用包括前期管理、勘测、设计和招标。建筑安装费用主要是人工费、土方工程费、常规钢筋混凝土费等。,且未来下跌空间不大。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成本仍有一定下降空间。网络连接、土地、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等。都是非技术成本,不同地区和项目差异很大。降低非技术成本,有助于加速光伏发电低价上网推广。
2021年中国地面光伏系统初始总投资成本约为4.15元/w,比2020年上涨0.16元/W,涨幅为4%。其中,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46%,比2020年提高了7%。非技术成本约占14.1%(不含融资成本),比2020年下降3.2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组件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成本将降至3.93元/w。
中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安装费用、并网、屋顶租赁、屋顶加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构成。一次设备包括箱式变压器、开关箱和预制舱。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和2021年中国工业和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分别为3.38元/W和3.74元/W,预计2022年将降至3.53元/W。
2020年中国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结束,平价逼近:中国上网电价政策经历了标杆电价、竞价上网、平价上网三个阶段。2020年招标项目规模26GW,增长14%。同时,2020年也将是光伏并网平价年,平价项目33GW,增长124%,首次超过招标项目规模。平价将至,2021年将是中国光伏上网全面平价元年。
结合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走向
光伏产业转向N型赛道的趋势愈发明显,继一道新能后,又一家光伏厂商开始公示N型电池价格。8月8日,中来股份(300393)首次公示N型TOPCon电池价格,其中,双面182单晶N型TOPCon电池报价为1.40元/W,而双面210TOPCon电池的价格为1.41元/W。
推进TOPCon3.0技术
记者注意到,一道新能上一轮报价是在7月29日,其双面182单晶N型电池的报价为1.39元/W,对应的182双面双玻组件价格为2.16元/W。在多种主流N型技术路线中,一道新能押注的也是TOPCon。由此来看,中来股份与一道新能的报价较为接近。
作为对比,电池龙头通威股份7月25日公示的价格数据显示,其155um厚度的182单晶PERC电池报价为1.3元/W,210单晶PERC电池报价为1.28元/W。通威目前尚未大规模扩产N型电池,也未对N型产品进行报价,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同规格的TOPCon电池单瓦价格较PERC电池至少高出0.1元。
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核心指标是转化效率的提升,PERC的转化效率极限在23%左右,而TOPCon的理论效率超过28%,多家头部厂商已经将今年底TOPCon的目标量产效率设定为25%。
虽然转化效率提升了,但N型电池的制造成本仍高于PERC,这也导致了TOPCon电池目前定价较高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光伏用户端最终看的是度电成本,N型TOPCon效率比PERC高,短期虽然定价较高但并不影响对其前景的判断。
中来股份方面向证券时报middot;e公司记者表示,公司持续在做提效降本工作,也在推进TOPCon3.0技术研发,该技术研发成功后,有望实现非硅成本与PERC基本持平。据悉,在降低TOPCon电池银浆耗量方面,中来股份一方面通过栅线设置提升浆料印刷能力来降低银耗,另一方面通过寻找银浆替代品减少银耗。
记者注意到,中来股份近日披露了半年报,并召开了投资者电话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建伟表示,公司坚持做N型、坚持做TOPCon,希望成为在这一技术方面专注而且领先的企业。
林建伟还谈到,今年市场迎来了TOPCon产业化元年,公司基于早期的战略布局,也在高效电池技术方面具备了先发优势,目前已进入到TOPCon2.0技术规模化量产运用的阶段,TOPCon3.0也在研发过程中,争取明年实现量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来股份高效电池和组件出货量合计约为1.1GW。目前,公司正在推动山西年产16GWN型TOPCon高效电池项目,其中一期4GW已于6月30日起分步爬坡,一期后续4GW争取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并根据一期项目的实施情况推进二期8GW建设,整体项目建成后公司电池产能将实现近20GW。
扩建TOPCon产能
粗略统计显示,当前TOPCon产能最大的企业是晶科能源,为16GW左右,同时,晶科年底前还将有更多新产能投入;排名第二的是中来股份,其泰州与山西基地拥有7.6GWTOPCon产能,年底还规划有4GW产能;其他规模较大的TOPCon厂商包括捷泰科技、江苏润阳、晶澳科技等。
记者注意到,近期也有多家厂商宣布将新建或扩建TOPCon产能,例如,沐邦高科今年6月与安义县政府签订了框架协议,拟共同建设8GWTOPCon光伏电池生产项目;7月,公司又与梧州市政府签订《10GW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同书》,预计项目总投资52亿元。不过,从现有信息看,沐邦高科的相关投资计划还有不确定性。
钧达股份旗下的捷泰科技也计划投资约112亿元扩产两期共16GW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今年7月初,一期8GW项目已投产并进入试生产阶段,二期预计将于2022年底至2023年上半年投产。券商机构预计,捷泰科技2022~2023年N型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5GW、12GW,N型电池出货占比近60%。
在行业扩产的背景下,电池装备供应商也备受关注,近期,捷佳伟创PE-Poly路线的TOPCon电池装备就再次中标。据悉,该设备可以帮助提升TOPCon电池生产效率,有效提升TOPCon电池转换效率和良率,进一步加快TOPCon电池的大规模产业化。
中信证券认为,N型电池技术变革背景下,TOPCon电池凭借薄片化、SMBB等技术优势持续降本增效,率先开启产业化进程。目前看,TOPCon电池行业平均的一体化成本较PERC仅高0.02元/W,而TOPCon组件中标较PERC组件溢价0.1元/W以上,为TOPCon厂商实现盈利提升和竞争力强化指明了路径,随着效率不断提升溢价有望保持2年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N型技术路线呈现全面开花的格局,不同厂家对技术路线的演进也有不同的思考。以中来股份为例,公司TOPCon产能目前布局在泰州和山西太原,泰州有TOPCon1.0技术产能和2.0技术产能,山西太原有2.0技术产能。公司规划的电池技术路线是TOPCon1.0-TOPCon2.0-TOPCon3.0-TBC-钙钛矿叠层。中来股份称,公司一直坚持的目标就是研发可量产的技术,实现低成本需求。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几乎全部来自太阳能的转换,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时代。太阳能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能源形式,从现代科技的发展来看,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决定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最具意义的技术,其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全球能源形势趋紧,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传统能源替代方式,于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并首先在德国和日本等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光伏发电中的太阳能电池仍然是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为主,其市场份额占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的90%,大面积商品化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可达到18%-19%。其次是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其市场份额占到整个市场的6%-7%。在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的拉动下,中国光伏产业正从无到有病逐渐兴起,涌现了无锡尚德、天威英利和常州天合等一大批优秀的光伏企业,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中国光伏发电产业链正在形成。 本文首先详尽而客观的描述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现状,指出欧洲某些国家的太阳能扶持政策催生了我国的光伏泡沫,数以千亿计的巨额投资或将损失惨重,无序上马的项目进退维谷,与此同时,国外拥有核心技术的光伏巨头却纷纷扩产,力图在危机时刻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继而垄断行业利润。本文进而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了产业价值链和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发现利润最高端产业源头多晶硅和产业终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却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弱点所在,中国光伏产业也因此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低水平企业众多却竞争力不强梭形状。为了加深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分析,把问题具体化,本文第三章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两家典型企业即无锡尚德和保定天威英利进行SWOT剖析,以点带面,并引入一家世界先进企业美国FIRST SOLAR来分析对比,以发现我国光伏企业与国外竞争对手差距所在。随后在本文的第四章详细列出中国光伏产业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企业竞争格局混乱,产业整体技术比较落后,政策扶持效果有限,企业大而不强,产量多而不精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品牌建立与拓展来提升产业竞争力,营造我国光伏产业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