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塞内加尔光伏_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合集6篇)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急!!形势与政策课题:(1)关于气候方面(2)中非合作方面的内容!!2.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合集6篇)
3.成套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急!!形势与政策课题:(1)关于气候方面(2)中非合作方面的内容!!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7款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中国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第一部分 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一是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明显。预测到2030年,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西南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二是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三是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四是中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五是中国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六是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将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0.7亿吨,甲烷为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为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0.7亿吨,甲烷约为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约为3.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
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数据,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1990年中国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为26.9:41.3:31.8,2005年为12.6:47.5:39.9,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电信、旅游、金融等行业,尽管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但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械、信息、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节能效益。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工业部门中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也有了明显的下降:2004年与1990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由每千瓦时427克标准煤下降到376克标准煤,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由99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702千克标准煤,大中型企业的水泥综合能耗由每吨201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57千克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如按照中国1994年每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277吨计算,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5年的68.9%,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16.6%、2.1%和5.1%,上升到2005年的21.0%、2.9%和7.2%。
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户用沼气池已达到17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6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处,年产沼气约15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20万千瓦;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约102万吨;已建成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为126万千瓦,在偏远地区还有约20万台、总容量约4万千瓦的小型独立运行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的总容量约为7万千瓦,主要为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在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总集热面积达8500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除植树造林以外,中国还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增强了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6万公顷,绿化覆盖率为3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7.9平方米,这部分绿地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根据联合国的资料,中国的生育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0‰,自然增长率为5.89‰,分别比1990年低了8.66和8.50个千分点,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这是中国对缓解世界人口增长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草案)。200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2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政府、企业和用户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包括总量目标制度、发电并网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费用分摊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税收优惠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5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和《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些政策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第六,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中国政府成立了共有17个部门组成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在研究、制定和协调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为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指导。为切实履行中国政府对《气候公约》的承诺,从2001年开始,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的编写工作,并于2004年底向《气候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正式提交了该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还不断加强了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综合管理,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强化了对能源工作的领导。为规范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2005年10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经修订后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第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及能力建设。中国政府重视并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相关科研支撑能力,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影响和对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等,开展了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等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等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开展了“中国气候与海平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研究”等重大项目研究,并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和参加《气候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一些有关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项目。
第八,加大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在《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讲座和报告会,举办了多期中央及省级决策者气候变化培训班,召开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等大型研讨会,开通了全方位提供气候变化信息的中英文双语政府网站《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合集6篇)
作者 | 冯锡荣
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十四五”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具体到高速公路领域,又将是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也是人们对美好高速公路出行更加向往、对高速公路出行服务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的五年。
中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交资管)作为中交集团专业资产管理平台,其重要发展目标之一便是致力于“让高速公路服务于美好生活”。近年来,中交资管在打造品质路、智慧路、生态路等方面积极 探索 ,为“美好高速公路”贡献“中交资管方案”。
01 全面参与建运
助力美好出行
中交资管主要聚焦资产管理、项目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及财务咨询等经营领域,运营管理的高速公路遍布贵州、重庆、湖北、广东、云南等省份;海外已参与塞内加尔两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正在跟进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项目。
截至目前,中交资管运营管理的高速公路超30条、收费里程超2500公里、资产总额达2500亿元。
为了不断给人民创造美好交通出行体验,中交资管不仅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品牌化、专业化、职业化和集约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还在文明服务、节能环保、收费管理、机电维护、应急救援、安全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标准”输出。
中交资管主动承担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列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发布了涵盖收费、养护、机电、服务区及安全管理5类运营业务的《中国交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化手册》,主编了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系列标准—收费服务要求》以及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标准》团体标准,参编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公路服务设施运营服务规范》,构建起了更加完整、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营标准体系。
02 打造多样品牌
提升综合品质
中交资管立足于特色高速公路运营商定位,充分发挥“中交高速”路网优势,利用中交集团全产业链特点,积极挖掘路域资源和路产资源, 探索 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路衍经济”领域上拓展新模式和新产业,提升高速公路出行服务质量和智能服务水平,倾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特色交旅融合项目——“路游憩”品牌。
2020年11月,“路游憩”品牌列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该品牌把“交通+产业+互联网”融合植入高速公路运营和服务中,以高速公路服务区、交旅融合项目和线上出行服务平台为实施路径,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和智能服务为目的, 探索 出“高速公路+ 科技 ”“高速公路+ 旅游 ”“高速公路+商贸”“高速公路+物流”“高速公路+咨询”“高速公路+培训”六大产业及可推广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为交通出行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目前,“路游憩”品牌已在中交资管云南大板桥服务区试点。作为公司打造的首个创新服务区,大板桥服务区将集生态、人文、文化 旅游 、购物于一体,提供美好的高速公路出行服务。
此外,中交资管还 探索 “高速公路+能源”产业模式,在2018年成立了能源公司,以成品油业务为主线,并大力发展非油业务;从市场布局、产业链条、业务领域和经营方向上下功夫,两年来已建成并运营9组18座加油站,12座加油站正在办理建站手续,107座加油站正在商务对接,加油加气站经营新模式即将落地,产业规模初步显现。
03 建设智慧高速
提供智能出行
随着ETC的全面覆盖,高速公路逐渐实现一网通行,智慧高速公路转型势在必行。目前,中交资管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交通运输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与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在石渝高速公路涪陵至丰都段推动“车路协同”项目落地实施,打造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路线最长、路况最复杂、场景最全的集智慧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和智慧云控平台在内的新型高速公路。
该项目已于2020年9月正式运行,成为重庆市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示范项目。自运行以来,项目持续推动智慧车载OBU安装,推动用户数量上升,以此为基础开展规模测试,用于提升车路协同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根据现有的数据测算,“车路协同”的应用显著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加强了道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了道路运营管理效率,未来通过功能优化升级和更高精度感知能力的部署,可为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体验服务,该项目也将助力智慧高速公路发展取得新突破。
04 坚守环保底线
打造和谐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交资管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坚守生态环保底线,开展星级服务、特色经营、景观改造、绿色工程计划,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高速公路。
全长300多公里的贵州道安高速公路和贵瓮高速公路是贯穿黔北至黔中的长距离大通道,途经多个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经过2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水资源保护的要求极高。对此,中交资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保护环境,建设桥面径流监控应急处理系统,确保周边居民饮水安全;在湄潭东服务区打造了节能环保与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服务区的污水可通过预处理和人工湿地系统深度处理后循环再利用。
此外,在陕西榆佳高速公路,积极 探索 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处理及设备运行智能监测与实时检测系统应用试点,实现污水设备运行在线预警提醒监测和污水排放水温、PH值、溶解氧、浑浊度、电导率等常规指标参数实时监测,确保污水达标排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中交资管还结合陕北地区日照长、阳光足等气候特征,在榆佳高速公路佳县西服务区试点打造光伏发电项目,该址装机容量达53.68KWp,提高了区域内电力质量和性能,改善了用电环境,响应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号召。
聚焦“十四五”发展目标,中交资管将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努力服务人民美好出行,创新发展模式;积极践行“三核五商”新中交战略,坚持“做实资产、做优资本”的理念,对标世界一流提升管理,培育运营长板、推动统一运营,不断丰富运营业态、提升运营质量、继续大力开拓国际运营业务,打造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全球一流运营商。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商务:010-65293624
责编丨李宁
成套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思考和见解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观后感主要就是写心得感悟,是日常最常见最实用的文体之一,一篇优秀的观后感是可以感动人心,打动读者的。可能你对如何写观后感而感到棘手?经过收集并整理,我为您呈上{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合集6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篇一)世界杯到昨天所有32只球队已全部亮相,除去夜间2:30的比赛以外,我是每天看两场球赛。几天来,晚上的时间除了看球,几乎什么也没干,连博客也基本没时间上网浏览,可见世界杯的魅力有多大。
到目前为止,世界杯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是想象的那么精彩,除了各队的进球数大都不多外,比赛双方的攻守转换,力拼中场的那种胶着状,有时看的我是倍感无聊,连解说员都很无奈地有气无力的做着苍白的叙述。
防守反击是当今足球比赛很多球队采用的战术,在确保防守不失球的前提下,力争快速打对方的反击,这样的战术指导思想并不错,可由此形成的密集防守往往使得对方无计可施,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很注重防守,主动进攻就显得很无力,或者是办法不多,实际进球数的匮乏,直接导致比赛场面的平淡无味。
解说员和评论员也一再讨论,是不是由于比赛时间的原因,使得运动员还没有达到兴奋地状态。
我感觉,还有值得探讨和思考的地方,比如,比赛的规则方面,就像篮球比赛要规定多长时间必须投篮一样,是否也要研究一下从时间或步骤上给一些限制,鼓励队员更多、更快、更积极地向前、再向前,只有这样才会使足球比赛更具观赏性和刺激性。
如照现在这样的打法发展下去,我想世界杯的魅力将会越来越弱,而球迷的热情也会随着比赛的乏味而削减,当然,这是所有热爱足球,热爱世界杯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虽说比赛亮点不多,但无论是阿根廷、巴西队的个人技术,还是韩国、日本、朝鲜等队的顽强拼搏精神,都给本届世界杯增色不少。
而世界杯之初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非球迷所吹的长喇叭(呜呜组啦),铺天盖地,震耳欲聋。再有就是老球星马拉多纳在场边激情澎湃的动作,使人忍俊不禁,给人一种舞台表演的美感!
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篇二)“球进啦!进啦进啦进啦进啦!进啦!!”半夜,正在看世界杯的我不禁发出了欣喜的叫声,回头突然间看见一旁不知什么时候来的爸爸,看着爸爸的一脸困相,我抱歉地笑了笑,说道:“爸爸,你去睡吧。”
世界杯,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盛宴,还是一场世界盛宴。在这场盛宴中有兴奋,有激动也有悲伤。这是一场世界性的活动,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活动!我作为世界杯的球迷,虽没有自己的国家足球队,但我也热爱足球,也为自己喜爱的足球队员加油,为此,我就算到了凌晨3点也乐此不疲,为了看世界杯,就算是半夜闹4个闹钟吵醒别人也一定要看。
世界杯就像是一场游戏,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既令人心动又扣人心弦,我们会为那些胜利者欢呼,也会替那些失败者惋惜甚至伤心,世界杯有喜有悲,有乐有苦,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各个球员努力以及球迷支持的结果。
世界杯带给人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胜利的喜悦,我们虽然不能去足球比赛现场给那些足球明星们加油助威,但是我们能通过电视来给球员加油,来享受世界杯带给我们的乐趣,过人,扣,停,闪,铲,传,射门!耶!球进啦!看世界杯最大的乐趣不在于知道哪队赢的消息,而在于深更半夜,月光普照中国大地时,叫来外卖肯德基或麦当劳,啃着鸡腿,喝着饮料,在沙发上就寝,在别人睡的正香时大叫一声“哎啊”或“漂亮”,自己的神经随着比赛高潮的来到变得越来越紧张,我们享受的不是比赛的结果而是比赛的过程,我们享受的是在赛场上那些球员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
我们之所以热爱世界杯,不仅是因为我们喜欢足球,还是因为它的激情,它的狂欢,它的热情似火。世界杯带给我们的,是学会团结和合作,4年一次的世界杯,32支强队,64场比赛,世界杯的乐趣就在于此,一场一场的看比赛,在31天中体会世界杯的激情,这就是世界杯的乐趣。
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篇三)在21日举行的卡塔尔世界杯A组比赛中,“橙衣军团”荷兰队凭借80分钟后的两粒进球,战胜非洲杯冠军塞内加尔队。
11月21日,荷兰队球员在比赛后向球迷致意。
塞内加尔队初登世界杯舞台是在2002年,当时作为新军的“特兰加雄狮”在揭幕战中爆冷击败法国队,并一路闯入八强。此番参加卡塔尔世界杯,该队被认为比20年前阵容更佳,但当家球星马内因伤退出本届比赛让球队实力减弱不少。面对非洲劲旅,荷兰队主帅范加尔首发排出了532的较保守阵容。
开场,塞内加尔就完成抢断并形成反击,可惜射门被防守球员挡出。荷兰队上半场最好的机会出现在第18分钟,博古伊斯的传球找到了禁区内的弗朗基·德容,但后者漂亮地扣过一名防守球员后,却没有射门,而是继续尝试过人,最终破门良机被对手破坏。
经过45分钟的试探,荷兰队在下半时加强了进攻,但“锋无力”让荷兰队的进攻无功而返。范加尔在第62分钟做出调整,世界杯预选赛上该队“射手王”德佩披挂上阵。这之后,塞内加尔队反而打出一波高潮,创造了数次有威胁进攻,盖耶和伊斯梅拉·萨尔的射门都惊出荷兰人一身冷汗。
11月21日,荷兰队球员加克波与队友弗朗基·德容在比赛中庆祝进球。
比赛战至后段,荷兰队打得更加耐心。第84分钟,加克波接弗朗基·德容传中,一记头球打破僵局,荷兰队1:0取得领先。落后的塞内加尔大举压上,但在比赛结束前的读秒阶段,荷兰人再次抓住了对手漏洞。德佩的射门被对方门将门迪扑出,克拉森跟进补射得手,全场比分最终定格在2:0。
11月21日,荷兰队球员克拉森在比赛中破门得分。
下一场,荷兰队将和同积3分的厄瓜多尔队展开直接较量,塞内加尔队则将与东道主卡塔尔队狭路相逢。
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篇四)全球瞩目的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已经开幕,有网友说,虽然比赛地点是在卡塔尓,有意思的是,只要细细品味,感觉这场世界杯足球赛,就好像是在中国举办一样。
为什么说好像就在中国举办一样呢?有网友侃侃而谈,揭开了其中的“谜底”。
那就是,在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围绕比赛过程中的中国元素实在太多了。
首先是卡塔尔主体育场。有网友就自问自答:从主体育场外形上看,像不像在中国国内随处可见的中国体育场造型?
公开资料显示,实际上,这次用于世界杯足球赛的卡塔尔主体育场,就是中国铁建援建的项目。
既然是中国援建的项目,体育场的所有设施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
大到体育场的主体建材,附属设施,小到体育场的一盏电灯,都来自中国,都是中国造。
因此,有的网友说,只要是目睹卡塔尔主体育场,只要进入卡塔尔主体育场馆内,感觉就像是在中国,犹如置身于中国一样。
其次是广告赞助。据说,在本次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场,全球的球迷和观众,无论是通过网络和电视转播,看到的画面,映入眼帘的景物,除了赛场内各支球队之间的比赛,可能最多的就是中国赞助商的广告了。
资料显示,在前几次世界杯足球赛场上,首次出现中国赞助商的广告,是当年河北的一家知名光伏制造商。
此后,在历次世界杯足球赛赛场,都会有多家中国赞助商的广告出现。
而在此次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场,据说有十多家中国赞助商的广告会出现在足球赛场上。
再就是体育用品中的中国元素比比皆是。据说,在这次卡塔尔世界杯赛场上,有一家中国企业对来自阿根廷、巴西等全球四支知名明星足球队进行了赞助。
这四支足球队享誉全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所穿的,用于比赛时的运动服装和饮料等就来自中国。
与此同时,在比赛中所用的奖牌和奖杯等,都有中国赞助商的影子,因此,毫无疑问,中国元素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完整体现。
据说,就连浙江义乌生产的诸如彩旗、小喇叭等中国小商品,也会出现在比赛现场,成为随处可见的商品。
这就足以证明,中国元素在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场,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因此,有人无不调侃戏谑地说,这次世界杯足球赛,与其叫做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不如叫做中国世界杯足球赛。
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篇五)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全世界所有球迷都想看看卡塔尔是如何展现这场盛宴的。结果,也没让人失望,虽然不是很长,但却极具特色,从中可以看出不少巧妙设计,也有很多名人加入参演,为开幕式增色。
首先,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短片,展现人与海洋的联系。接着,卡塔尔人用骆驼、帐篷,舞美灯光的方式,向全世界人民讲了一个故事,是关于旅途和家的关系。
著名影星摩根弗里曼参与演出,他充满磁性的声音作为旁白,然后现场舞台中央,和一名阿拉伯少年展开对话。他们的对话,充满了哲理,引人深思。最后摩根弗里曼说,全世界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但却能连接到一起。世界杯何尝不是如此,就是全世界的盛宴。
接着是歌舞表演,展示参赛球队的球衣,引导球迷回忆过往每一届世界杯的主题曲,还有吉祥物,最终再引出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的吉祥物拉伊卜和主题曲。
世界杯主题曲之后,是卡塔尔的国家元首致欢迎辞。完了之后,是卡塔尔世界杯的会徽出现,灵感设计来自金色的沙漠。最后,就是球迷欢呼的场景,开幕式至此就全部结束了。
开幕式只是开胃菜,今天的正餐是揭幕战,将由东道主卡塔尔迎战厄瓜多尔,本场比赛将在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0点进行,让我们一起关注。
精选世界杯观后感范文(篇六)足球真的很伟大,因为四年一次的足球盛宴,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了中东油国——卡塔尔!
足球精神也很伟大,很多奇迹诞生在了短短的90分钟里,令人疯狂!
卡塔尔为这次世界杯准备了很多,巨额投入绝对不只是为了展现其富豪的一面,更寄希望于在世界杯的舞台上有所惊艳的表现。然而,由于实力上的差距,卡塔尔足球一时半会还很难令人刮目相看。
回想上次在亚洲举办的2002韩日世界杯东道主的“精彩表现”,我觉得卡塔尔要想有所突破,金钱的投入暂且不论,还得虚心向棒子国深刻学习“体育精神”,毕竟取得好成绩是硬道理!
成套集团是上市公司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国成套设备出口公司,于1959年11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而设立,作为中国政府的专门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国家对外经济技术援助项目。60年来,中成集团伴随着新中国援外事业的发展而成长壮大,先后在亚非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坦赞铁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塞内加尔国家大剧院、中非班吉体育场等1600多个各类项目,涉及交通、电力、冶金、化工、轻工、纺织等十多个行业。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成集团的品牌COMPLANT就是友谊、品质和责任的象征。
1993年,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改组为综合型外经贸企业集团,从事成套设备出口、国际工程承包和实业投资等业务。1999年,公司纳入中央企业工委管理序列。2003年,由国务院国资委归口管理。2009年,公司整体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为国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17年11月,公司完成改制,更名为“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是国投集团开展国际业务的重要平台,以“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助推国投海外拓展,成就员工个人价值”为使命,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努力将公司打造成管理先进、富于创新、水平一流的国际化企业。
公司连续多年入围ENR 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公司拥有7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2家分公司、30多个驻外分支机构。其中:中成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151)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华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969)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