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德国光伏报价_硅片大降价后电池片又大幅降价光伏电池新技术或成行业比拼新焦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欧洲和美国对光伏补贴政策是什么?2.硅片大降价后电池片又大幅降价光伏电池新技术或成行业比拼新焦点
3.2022年光伏行业火爆“出圈”产业资本“跨界”投资引发行业洗牌
欧洲和美国对光伏补贴政策是什么?
为提高光伏行业发展质量,加快补贴退坡,中国出台《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份被称为“行业急刹”的光伏新政出台在行业内部引发震动,A股光伏股本周遭受重创。11名中国光伏企业家本周发布联名信 “强烈建议”给予已经合法批准开建的项目一定的缓冲期。信中说,“大家完全理解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压力,但希望变革不要太激烈,怕行业承受不了”。
政府对于光伏产业的补贴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补贴缺口太大,补贴理论上是要通过提高电价来偿付,目前德国就是这么做的,“本来德国光伏产业是全球第一,但现在也补贴不起了。”
近年来,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光伏市场不断被超越。专家认为,欧洲在光伏领域的带头作用已经消失,这一方面是欧洲气候条件不利于光伏发电,已经到达发展瓶颈。另一方面,欧洲国家对光伏的补贴大量下降。2004年,德国率先推出可再生能源法案,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之后纷纷对太阳能发电进行大力扶持和推广。2010年,德国曾占全球太阳能市场的40%以上。但是,自2011年后,欧洲各国开始降低政府补贴,光伏市场出现萎缩。在中国等国家厂家的竞争下,欧洲光伏企业也纷纷倒闭,目前德国仅剩一家大型光伏企业——太阳能世界,而且也面临破产。
德国光伏补贴开始于2004年,初始上网电价高达50欧分;2013年平均上网电价约为13欧分/千瓦时,2017年平均为11.7欧分/千瓦时。英国政府开始也以每千瓦时43便士的价格向光伏安装户回购电力,现在补贴已下降超过一半。希腊、瑞士、意大利等国家也纷纷大幅度下降补贴。
相比之下,美国对于光伏产业的补贴还在继续。美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主要有“投资税负减免”(ITC,减免投资者设备成本30%的赋税)和“产品税赋抵免”(PTC,每使用一度可再生能源发电可获得0.022美元的税赋抵免 )两种形式。2015年12月,美国国会决议将原定2016年底结束的太阳能投资减税优惠(ITC)延长5年,直至2021年底。
国际组织“21世纪可再生能源策略网络”本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布的报告称,2017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创纪录水平。与2016年相比,2017年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总量大增29%,达到98GW。2017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大于燃煤、天然气和核电净增装机容量之和。2018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06 GW。
硅片大降价后电池片又大幅降价光伏电池新技术或成行业比拼新焦点
2007年底中国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总市值达到最高点,约为320亿美元,彼时还只有9家公司在美上市。如今上市数量已经增加至11家,但总市值仅为20亿美元,较最高峰时已经跌去九成多。在过去一年半中,光伏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理论完全失效,价格大幅下跌,需求却一度紧张。徐珉认为,主要是银行信贷政策紧张。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欧洲正在经历严重的债务危机,信贷出现紧张局面,光伏市场状况不佳。
目前,光伏行业停产破产等层出不穷,企业从市场上拿到资金亦十分困难。徐珉称,目前已经有约10家光伏企业试图上市却并没有成功。 我们必须要正确看待光伏产业面临的国际贸易形势。现在反观欧美的光伏企业,在美国,除了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其余的光伏企业基本上都破产了或面临破产;在欧洲,几大光伏企业相继破产,剩余的也在苟延残喘。这些企业已到了非常困难的境地,甚至在反倾销申诉中,签名的企业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
大家都要生存,有国家利益在其中,但更多的是企业利益。如果中国企业有一天也如此,我们的政府不站出来,我们会高兴吗?所以,中国的光伏企业不要意图做到惟我独尊、惟我独大,这是不现实的。中国的光伏企业需要和欧美的企业进行联合合作,来共同分享市场和技术等等。 一、应用现状
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财政部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鼓励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不仅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补贴力度大,而且非常科学合理。例如,家庭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每生产一度电就可以获得国家0.42元的补贴,使得普通家庭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投资在短期内得到回收。但相对于欧洲尤其是德国,我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尚处于起步状态。
2012年底,中国首个居民用户分布式光伏电源在青岛实现并网发电,从申请安装到并网发电,整个过程用了18天就全部完成。2013年7月2日,攀枝花学院2.1MW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运,装机容量为2.1MW,总投资达3738万元,年发电量达261.01万kWh,每年可节约标煤886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933.12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10t。这些范例表明,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很强的节能减排效应。
在政府大力鼓励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推动下,生态农业与光伏的结合正在建成一些成功的项目。如:江西省首家现代化养殖场光伏屋顶发电站在东乡县江西东华种畜禽有限公司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营,项目总投资为550万元,总容量为282.72kW。项目采用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量上网,能量循环,既能满足现代化养殖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又可实现节能减排,还能余电并网带来可观利润。2013年9月1日国内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超市在浙江省台州市建成。该超市面向潜力巨大的家用和商用屋顶光伏发电市场,为顾客提供产品体验、设备选型和方案设计等一站式购物服务,方便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普及建设。
二、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议
1、必须大力推进近期国家对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相关补贴政策与标准的执行,同时简化不必要的审批程序和相关费用,从根本上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化的发展。建议上海市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污染严重区强制执行光伏发电份额。借鉴国外经验,立法要求如果某地区PM2.5数值超标,则必须保证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发电量,这是因为光伏发电的高成本与煤炭发电相比还是难有市场竞争力。
2、建议采取经济杠杆保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持续稳定增长。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的补贴办法,对于屋顶光伏和地面光伏等各类光伏发电的应用模式,其规模不同,补贴力度不同。德国2012年最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光伏发电的每千瓦时上网电价从17.94欧分到24.43欧分;未来12个月内如果安装容量超过350万kW,上网电价下降3%;如果超过750万kW,上网电价下降15%。在挽救国内的光伏企业的同时,需要采取合理的策略保证其稳步发展。
3、建议制定合理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方式,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例如西班牙政府要求某一区域安装的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应保持为该区域的峰值负荷的50%以下,尽量避免分布式电源反送电。德国要求100kW以上的分布式电源必须安装远程通信和控制装置,以便调度实时了解其出力,并且可以进行调度。
4、要加速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组织科研力量解决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问题,包括高效转换率、电池板多晶硅加工工艺、高质量国产逆变器、控制仪表,并网技术等。同时,在有相关研究背景和技术力量的大学、科研院所开设可再生能源技术课程,制定中短期专业技能培训计划,既培养有高素质的科技****,又培养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
2022年光伏行业火爆“出圈”产业资本“跨界”投资引发行业洗牌
继硅片大幅降价之后,电池片的价格也开始急速下跌。
12月28日晚间,InfoLink发布的最新一周(12月22日至12月28日)光伏产品报价中,主流电池片的降幅最高超过19%。而在此之前,通威太阳能下调电池片报价,相比于10月底的报价,价格下降约20%左右。
“此次电池片大幅降价,主要原因是其上游硅料和硅片价格下跌。”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_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光伏电池环节比拼的焦点在非硅成本领域,具有高效率高效能的电池片将会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2023年,伴随着新型电池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至25%左右,电池片行业内的结构性改革将会发生,这或将进一步推动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电池片大幅降价
目前,市场主要的三种尺寸单晶PERC电池片中,降幅最大的为166mm,环比降幅19.1%,均价每瓦0.93元。182mm和210mm的环比降幅均为17.4%,均价均为每瓦0.95元。
12月27日,通威太阳能公布了182mm、210mm单晶PERC电池片的最新价格,分别为每瓦1.07元和1.06元,相比其上次报价,每瓦分别降价0.26元和0.27元,降幅为19.5%和20.3%。
“电池片的主要成本就是硅片成本,随着硅片价格的大幅下降,电池片未来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产品的技术性和先进性方面。”祁海_表示,光伏行业最终要回归到“降低度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的正确轨道上来。
屈放表示,虽然近期电池片价格出现下跌,但由于上游硅料硅片的价格跌幅更大,因此电池片企业今年四季度的利润反而可能高于三季度。
光伏行业集中度将提高
此次大幅降价的电池片均为P型电池片,而新技术电池的产能依旧短缺,在屈放看来,“从供需角度分析,电池片在2022年产能480GW左右,而2023年规划新增产能加存量产能将达到800GW,远超市场需求。但大尺寸、新一代电池技术的电池片仍存在供不应求情况,这或将成为光伏行业新的比拼焦点。”
“当硅料不再紧缺的时候,比拼的就是非硅成本,而非硅成本更考验企业的技术升级能力,电池片环节主要就是转换效率、薄片化、大尺寸等领域的比拼,包括像N型TOPCon、HJT、钙钛矿以及HPBC等新电池技术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多。”祁海_表示,这种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很考验头部企业。
“对于技术路线选择的风险,起初主要还是资金方面,各家都不能集中投入较大人力、物力在下一代电池技术产品产业化上。”一位光伏行业的从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过2022年的洗礼,相当多的企业开始转变运营思维,多数企业在各细分领域加大研发投入,让企业在下一代产品技术迭代时能作出更多应对。
祁海_也表示,未来光伏行业很可能会在电池片这个环节去比拼,而且会展现头部企业的优势地位。一些辅材企业、设备企业会围绕头部企业的几个技术路线去发展,形成不同技术路线的集群和技术壁垒。
屈放表示,伴随着新型电池的普及,无论是TOPCon还是HJT技术,其目的都是为了降本增效。这些技术具备更高的壁垒,新进入的企业并不能够马上掌握。所以,未来光伏行业企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也会由粗放式增长逐渐转向技术等综合实力的竞争。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行业的景气度不断升温。2022年,光伏热度贯穿全年,产业链多个环节出现价格上涨,硅料价格更是屡创历史新高。
同时,2022年的光伏行业火爆出圈,吸引众多产业资本跨界投资,行业上下游产业引来新一轮扩产热潮。
“总体而言,2022年是光伏行业发展迅速的一年,但也逐渐暴露出产能过剩的迹象。”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行业内部的供给侧改革将出现,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利润率将逐渐增强。伴随着产能和政策调控,行业上中下游的利润分配也将更加合理化。
业内预计,光伏行业2022年大规模的扩产将大概率于2023年达产并投入市场,那么,光伏行业大规模扩产会否造成产能过剩?光伏行业是否会迎来新一轮产业洗牌?现有的众多光伏企业有多少能够存活下来?这一切尚需市场检验。
硅价屡创新高
产业资本跨界“追光”
2022年,从硅料价格上涨开始,涨价传导至光伏行业整个产业链,从硅料到硅片再至光伏组件皆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涨价。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硅料最高价格超过30万元/吨,相比去年年初的8万元/吨左右,涨了几倍。同时,光伏组件的价格也随之上涨,销售价格临近下游电站的底线。”
一家新能源电站企业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组件价格今年最高都超过2元/W,这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压力就比较大。
在屈放看来,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光伏行业超过一半以上的利润被硅料环节拿走,这对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不利的。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并传导至硅片和组件环节,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导致了行业发展不平衡。
根据万德数据显示,截至12月上旬,光伏硅片价格指数由年初的48.92点上涨至58.05点,累计涨幅18.66%,而今年硅片价格指数最高点达63.85点。
今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净利润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是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变电工、隆基绿能,这4家公司净利润皆突破百亿元,排名前三位的全是硅料厂商。
2022年的“光伏热”吸引了众多跨界玩家涌入。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有不少于50家公司跨界布局光伏,其中约30家是A股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分布式光伏、太阳能电池是产业资本跨界投资的重头戏,多晶硅环节也是跨界企业布局重点。此外,还有企业布局光伏全产业链。
屈放表示,“对于跨界玩家,已涉足的上市公司中,有些公司利用自身资源开启农光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用电成本,如正邦科技等,还有如江河集团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是将自身主营业务与光伏相结合。”
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表示,光伏行业新增大量参与者,一方面可以缓解行业供给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为行业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长期来看,光伏行业长期成长空间足够大。虽然多家企业跨界光伏,但整个行业依然呈现头部集中情况。
在新势力不断涌入的形势之下,光伏企业为保持市场竞争力纷纷扩张产能并寻求多元化契机。以隆基绿能为例,公司拟在芜湖市投建二期年15GW单晶组件项目,还拟在广东江门鹤山市投建年产10GW单晶组件项目;拟投资鄂尔多斯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芜湖年产10GW单晶组件项目。与此同时,隆基绿能布局氢能领域;晶科科技进军风电、氢能领域。
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继茂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以非常快的速度扩张产能。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21年初至2022年11月份,我国光伏规划扩产项目超480个。
对于光伏行业的产能扩张,上机数控董事杨昊认为,光伏行业正处于快速高速发展期,当前终端装机需求不断提升,随着各环节的产能陆续释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但适当的竞争会促使企业加大研发,降低成本,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晶科科技总经理王洪表示,更多新人进入光伏行业会使光伏产品设备的成本逐渐下降。
价格先涨后跌
产能扩张引发隐忧
光伏行业2022年的火爆状况不仅吸引了众多产业资本的跨界投资,也带来了产能扩张后引起的过剩隐忧,进而导致整个光伏行业的价格出现下行趋势。
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价格下降通道。12月23日,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再次下调硅片价格,降幅相比上次报价均超过20%。同样,硅料价格也开始下调。
“硅片价格下降,一个是上游硅料价格下跌,同时下游需求减弱,库存压力加大。”屈放分析称,12月下旬,硅料价格又跌到了25万/吨左右,硅片产能已经超过市场需求。
事实上,不仅仅是硅料和硅片,光伏全产业链正在降价。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上周的数据,主流电池片成交价降低至1.15元/W左右,环比下跌15.4%。组件端,远期订单的执行价降至1.72元/W至1.8元/W,环比跌幅达10.4%。
业内人士预计,光伏产业链的降价将持续至明年一季度。如果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能解决的话,产业链相关环节将会持续降价。
“2023年,光伏行业整体仍属高景气周期,但部分环节将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继续高增至350GW左右。其中,国内约140GW,同比增速约40%,且地面电站的需求有望复苏,装机占比将回升。”屈放称。
行业洗牌加速
技术创新是制胜法宝
屈放预测,硅料产能明年预计释放到200万吨,产能将达到市场需求量的150%以上。从硅片产量来看,2022年底的全球硅片预计产能达到470GW,而明年有可能突破1000GW,严重超过实际需求。
对于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_表示,光伏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这就决定了光伏行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扩产,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应用到生产经营中去。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表示,扩充的产能一定是现阶段行业领先的产能,只有这样的产能扩充之后对行业、对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才有推动作用。
“先进产能不会过剩反而会供不应求,行业在热钱驱动下加速洗牌,专注研发创新的企业将强者更强。”屈放表示,从目前光伏行业的发展来看,光伏电池新技术或将进一步推动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光伏电池有望成为2023年光伏行业的新突破,TOPCon、HJT等技术路线都有望在产业化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2022年11月2日,隆基绿能发布了新一代HPBC电池,电池量产标准版效率突破25.0%,PRO版本效率突破25.3%,并基于此电池技术研发组件产品Hi-MO6,主要聚焦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需求。
在屈放看来,当前,光伏电池主要是P型PERC电池技术,但其转换效率已经接近极限。光伏行业主流的PERC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为隆基绿能创造的24.06%,打破了行业此前认为的PERC电池24%的效率瓶颈。
11月19日,隆基绿能对外界宣布: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最新认证报告,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异质结(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打破了尘封5年的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
这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太阳能科技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破世界纪录。
“提升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李振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太阳能电池效率是光伏科技创新的灯塔,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极限效率展示了光伏技术的发展潜力和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
李振国表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无论是TOPCon、HPBC、HJT,包括这些技术的一些融合和杂化,在量产上三年左右会实现26%到27%的量产效率。
“电池转换效率每提升1%,为下游地面电站可节省6%以上的成本。这意味着光伏度电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屈放表示,对光伏行业来说,随着新电池技术大规模量产后,有可能进一步推动光伏行业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