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光伏电站损耗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电站阵列损耗
1、 失谐损耗
光伏组件功率“1+1小于2”。
因为光伏组件电流具有恒流性,组件串联后 “就小不就大”,即“木桶效应”,所以必须选择电流一致性好的组件串联,选择电压一致性好的串组在并联。
2、 光伏 电站阵列的倾斜角
其倾斜角一般在10度~90度的范围计算而得,计算的输入数据不准,或计算方式不精确,均易导致受光效率下降。同时还可能受到积尘、积雪等因素的影响。
3、 遮蔽损耗
大型电站内的光伏电站阵列因限于地形、建筑等可能导致部分组件被遮挡。在较长的电池组串中,如果某个电池被完全遮蔽,就没有了电压,但因其在组串内,还必须承载电流,本身有内阻,所以反而变成了负载,产生局部损耗和发热。通常消除遮蔽损耗的方法是将一定长度的电池用旁路二极管分成几部分。跨接在被遮蔽的组件二极管只将该部分旁路,这样可使电池串电压和电流按比例损失,不会损失更多的功率。
4、 温度损耗
光伏组件的温度特性是,温度越高,电压越低。一般,工作温度比参考温度每上升1度,光伏电池的电压就降低0.5%。
二、 最大功率跟踪损耗
MPPT最大功率跟踪,存在一个寻找最大功率的过程,再完美的算法也不可能达到100%的最优。
三、 直流线缆线损
直流侧电流较大,损耗不可避免。减少这种损耗的方法是增大电缆的截面积(减小电缆电阻),和增加组串电池的数量(升高直流电压)。
四、 逆变器损耗
目前国内并网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为 92~97%之间。以1.5元/度的电价计算,逆变器效率差 2% ,年发电量会减少1.6%。
五、 交流线缆损耗
与直流电缆损耗一样,解决方式也一样。
六、 变压器损耗
目前普通变压器的效率一般为96%。电站规模越大,其效率影响越大。
结论:提升整体电站的效率,是注重每个环节的损耗,除上述损耗外,还有光伏组件的表面清洁度,以及所选用的无功补偿的效率等等。一般全站效率范围在 70%~90%
光伏电缆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光伏电缆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1–售电量/供电量)*100% 或者线损率=(购电量-售电量)/购电量×100%(购电量由统一核算电厂上网电量、购独立电厂电量、自其它电网净受入电量构成)
光伏系统发电量怎么计算?
关于这个问题,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光伏组件的额定容量:光伏组件的额定容量是指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每个组件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力。
2.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指太阳光照射在光伏组件上的光强度,一般用瓦特/平方米来表示。
3. 温度:在高温下,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会有所下降。因此,需要考虑光伏组件的温度对发电量的影响。
4. 组件间的阴影:如果光伏组件之间存在阴影,那么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将会受到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发电量 = 光伏组件的额定容量 × 光照强度 × 温度系数 × (1-阴影损失率)
其中,温度系数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规格参数查找得到,阴影损失率需要通过实际测量来确定。
光伏回收成本计算?
收益各电站不同,成本回收年数=电站总投资/每年电站的总收益。全国大部分地方可以6-7年可以收回投资。一些自用比例高的、居民电价高的业主,还有一些有地方补贴的省份,不到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举例一:
假设业主每月用电量是650度,没装光伏电站前,业主每月的电费:230*0.5283+(400-230)*0.5783+(650-400)*0.8283≈427元。
假如一个业主安装了一个8kW电站,平均每个月可以发电750度,业主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用电为300度,还有450度电以当地燃煤标杆电价(脱硫煤电价)卖给电网公司。
光伏电站的卖电收益=余电上网电量X当地燃煤标杆电价=450x0.391≈176元
业主还需要向电网买电电量:650-300=350度,需要向电网公司支付的电费为230x0.5283+(350-230)x0.5783≈191元。
同时,国家补贴=750x0.08=60元
同没有安装光伏时对比,每月节省电费427-191=236元,卖电收入176元,国家补贴收入60元,每月合计收入=节省电费+卖电收入+国家补贴=236+176+60=472元
每年合计收益 472x12=5664元
综上,成本回收年数=电站总投资/每年电站的总收益=32000/5664≈6年,电站的年投资回报率在17.7%左右。
ep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797-2012》第6.6条:发电量计算中规定:
1、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2 、光伏发电站年平均发电量Ep计算如下:
Ep=HA×PAZ×K 式中:
HA——为水平面太阳能年总辐照量(kW·h/m2);
Ep——为上网发电量(kW·h);
PAZ ——系统安装容量(kW);
K ——为综合效率系数。
综合效率系数K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
1)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
2)光伏方阵的倾角、方位角修正系数;
3)光伏发电系统可用率;
4)光照利用率;
5)逆变器效率;
6)集电线路、升压变压器损耗;
7)光伏组件表面污染修正系数;
8)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修正系数。
这种计算方法是最全面一种,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是一个考验,总的来讲,K2的取值在75%-85%之间,视情况而定。
▲ 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
Ep=HA×S×K1×K2式中:
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
S——为组件面积总和(m2)
K1 ——组件转换效率;
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系数K2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
1) 厂用电、线损等能量折减
交直流配电房和输电线路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3%,相应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7%。
2) 逆变器折减
逆变器效率为95%~98%。
光伏电池的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会呈降低趋势。一般而言,工作温度损耗平均值为在2.5%左右。
除上述各因素外,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还包括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和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影响折减、以及电网吸纳等其他不确定因素,相应的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5%。
这种计算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变化公式,适用于倾角安装的项目,只要得到倾斜面辐照度(或根据水平辐照度进行换算:倾斜面辐照度=水平面辐照度/cosα),就可以计算出较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