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伏欧洲亚洲市场_光伏逆变器行业陷入海外销售数据造假的漩涡中光伏逆变器指数大幅回撤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光伏欧洲亚洲市场2.光伏逆变器行业陷入海外销售数据造假的漩涡中光伏逆变器指数大幅回撤
3.2018年光伏玻璃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产能产量占全球九成以上
题记:在30·60的号角下,中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且富有绝对想象空间的新能源大时代,这其中既有浮沉十年走向平价的光伏,也有逐步大放异彩的锂电池、储能以及被寄予厚望的氢能,它们将共同推动中国走向碳中和的星辰大海。
同样是新能源,上述几个行业,既有共性与融合,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与特点。本文作者试图从技术路线、发展路径、潜力空间、数据测算等多个维度就新能源涉及的多个行业进行剖析。
2021年宁德时代(CATL)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攀升,比亚迪刀片电池批量供应,刀片一出安天下。预计前五大:宁德时代(CATL)、LG、松下、比亚迪、三星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5%以上,前十名占据95%的份额。锂电池行业既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锂电池行业竞争比光伏更加惨烈,光伏设备投资也会面临技术路线和成本之争,但是一般不会清零。而锂电如果没有合适的客户和过硬的产品,极有可能面临设备投资打水漂,这方面已经有案例出现。
本质上光伏产品及组件相对标准化同质化,一线品牌和一般产品差异不大,很难卖出产品溢价;而锂电池涉及到电化学,易学难精,一线产品往往比一般产品溢价5%以上,有些细分产品甚至会更极端;导致有效优质产能严重不够,差的产品即使低价也无人问津。
关于磷酸铁锂和三元: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长速度会非常快,因为它比较便宜。随着充电桩越来越多,电动 汽车 的续航里程就不需要那么长。“没开过电动车的人比较焦虑,真正开过的人就不大焦虑,所以应该来说磷酸铁锂比例会逐渐的增加,三元占比会减少。”
随着磷酸铁锂占有率提高,现阶段再布局锂电池首先得明确产品定位,确保产品有市场机会,市场得精准细分,专注做好一款磷酸铁锂动力电芯兼顾储能可能有大的市场机会。
磷酸铁锂的巨大想象空间不仅体现在对续航要求较低的乘用车上,更大空间在对寿命要求更高的商用车领域,储能领域。
电池是能源的储存介质,大能源领域本质是成本为王,效率优先;光伏、锂电概莫如是。
像早年的光伏领域,2016年前都是成本更低的多晶硅片电池占据主流,一度市占率超过85%。在光伏巨头隆基持续产业投入的影响下,金刚线切割硅片工艺异军突起,彻底打破单晶硅片成本瓶颈,2020年单晶市占率超过85%。在下一代大硅片,薄片化工艺趋势下,N型单晶topcon工艺将引领下一代光伏技术变革,单晶将淘汰掉多晶硅片;N型topcon电池与HJT电池之争,同样基于成本考虑,topcon将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主流;
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1、即使量产情况下,设备投资HJT是topcon的2倍左右,而且老产线没有办法改造,所有产线得重置,这是所有巨头们最头疼的;2、HJT及topcon效率相当,在叠加钙钛矿方面机会均等(钙钛矿市场机会尚未出现),需处决于钙钛矿的成本和方案;3、耗材成本HJT的银浆远远高于topcon,topcon浆料未来有可能全面使用更低成本浆料,成本差距会更加巨大。
电动车领域的电池情况稍微温和些,三元和铁锂,不存在谁淘汰谁,基于用户多元化选择。
三元能量密度更高,体积更小,低温性能更好,将在部分高端车型始终占据一席之地。而磷酸铁锂以低成本长寿命等特性快速抢占其他其他市场,尤其以电动重卡,工程机械,储能领域最为瞩目。
2021年将是大力出奇迹的一年,电动车及动力电池领域将迎来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是行业巨擘疯狂布局奠定江湖地位的一年;之前的各种预测都有可能出现极大偏差。半年前笔者曾做过一个预测,回头看行业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新能源替代的脚步,正以大家难以估量的速度在加速替代;我们通常会高估1-2年的变化,而低估未来10年的变化,确实替代的速度将更加猛烈。
2021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大概率超过350gwh,比2020年增长150%,全球电动车2021年出货量达到600万辆以上,中国市场有机会成倍增长到250万台,发展势不可挡。笔者之前调研到部分厂家出货量甚至增长3-500%,磷酸铁锂用量接近60%,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可能持续一段时间。锂电前5名,甚至前10名都在疯狂布局产能。
2025年,全球电动车占有率超过35%,达到3000万辆,按平均60度/车计算,电池用量达到1800gwh,C公司产能可能达到1000gwh,巨头正式步入TWH时代。储能及商用车领域用量估计超过500gwh,三元与磷酸铁锂的比例可能接近35:65,磷酸铁锂将占据市场绝对主流。
展望2030年,全球电动车出货量会整体超过90% ,达到9000万辆,动力电池用量超过6000gwh,0.6元/kwh,则动力电池市场为3.6万亿人民币,燃油车无限接近禁售,算上储能市场锂电池的出货量极有可能接近1万亿美元。
2030年,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将颠覆整个传统能源生产的格局!
全面颠覆传统能源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低成本光伏+低成本储能,综合成本低于火电。光伏的系统成本已经降到3元/W,部分分布式电站已经降到2.35元/W的成本,遥想2007年系统成本达到60元/W,13年时间,成本降到5%;很快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降到1元/wh以下,充放次数可以达到10000次。
2025年光伏系统成本到2元/W,摊到25年折旧加财务成本,1500小时/年发电小时数,度电成本0.1元每度电以内;储能系统成本低于1元/WH,充放次数10000次,按15年折旧,度电存储成本低于0.1元每度,;光伏+储能系统成本0.2元/kw,2030年成本有望降到0.15元每度电以内,成本远低于化石能源。
2020年全球用电量约30万亿度,随着电动化的迅速发展,则2030年全 社会 用电量将达到50万亿度。2030年大概率发生事件,光伏+储能可以占领全球电力市场30%,约15万亿度电。按全球范围发电条件来看,平均1250小时的年发电量可以期待,1GW(100万千瓦)装机量约12.5亿度电。
则15万亿度电,需要总装机量12000GW,地面装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预测光伏地面系统成本2025年2元/W(组件1元/W);2030年1.8元/W(组件0.8元/W),光伏市场未来需求10年需求,12000*18-=216000亿,21.6万亿人民币。
204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达到70万亿度,2040年占领全球电力市场60%,约42万亿度电,需要总装机量33600GW,2030-2040年得新增21600GW光伏装机量,地面装机新增土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
成本方面,2035年1.6元/W(组件0.7元/W),2040年1.5元/W(组件0.6元/W),整体光伏市场21600*15=32.4万亿人民币,进入平稳发展期。
2021-2030将是光伏行业的白金十年。
2030年,15万亿度电约需要60%储能,9万亿度电储能,平均每天充放1.2次计算,工作按300天计算,需要7.5万亿kwh储能,需要250亿kwh储能装机量,约25000GWH。
储能市场按照均价0.8元/kwh计算,市场总量20万亿,跟光伏市场相当并驾齐驱。
2040年,42万亿度电约需要60%储能,25.2万亿度电储能。平均每天充放1.2次计算,工作按300天计算,需要21万亿kwh储能,需要700亿kwh储能装机量,约70000GWH;新增45000gwh。
储能市场按照均价0.65元/kwh计算,市场总量29.25万亿,跟光伏市场体量相当。
未来十年毫无疑问是光伏和储能最为辉煌的十年,诞生的机会不可估量。
隆基股份与朱雀投资布局氢燃料,光伏龙头布局氢燃料,给了大家很多想象空间,光伏+氢能战略浮出水面,利用越来越廉价的光伏发电来制备储存氢气,既解决了光伏发展的天花板,也生产出大量可替代石油的清洁能源。日本最近投产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制氢项目,国内领先企业阳光电源,隆基抓紧产业布局。中石油,中石化等传统能源企业同样在加快光伏+储能+制氢的产业布局。
实际上最近中东的光伏招标电价以及达到1.04美分/kwh,真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中东地区的光伏+储能有可能在2025年达到2美分/kwh,那中国鄂尔多斯高原,青海格尔木地区2025年光伏+储能成本将达到2.5美分/kwh,折合0.1625元/kwh,光储联合制氢将大行其道,电解水制氢的直接能源成本将低于10元/KG。
氢能市场将异军突起,氢能来源广泛,燃烧性能好且零排放,有望成为碳中和战略中的核心一环。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约占宇宙质量的 75%。氢气燃烧性能良好,且安全无毒。氢气空气混合时可燃范围大,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而且燃烧速度快。
同时氢气燃烧时主要生成水和少量氨气,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与其他燃料相比更清洁。同时氢气导热性能、发热值高。氢气的导热系数高出一般气体导热系数的10倍左右,是良好的传热载体。
氢的发热值 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 3 倍,远高于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的发热值。氢的获取途径多、热值高、燃烧性能好、清洁低碳,更重要的是反应后生成的水,又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出氢,实现循环再生可持续发展。
作为燃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用于氢燃料电池或者直接燃烧;供热:钢铁水泥造纸氨气应用或者建筑行业直接供热;作为冶金及钢铁行业还原剂还有石化行业的原材料。水泥行业燃烧大量的天然气和煤炭,为了碳减排,需要氢气来中和二氧化碳生产甲醇。
现阶段大量氢气来源于煤制氢及天然气制氢,即所谓的灰氢,随着风光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以及电解水制氢设备成本的快速下降,未来2-3年,绿氢的制备成本可以到10元每公斤,不用储存加压,纯化直接用于石化行业作为原料,水泥行业,冶金钢铁等行业,需求将暴增。
煤制氢成本约7元每公斤,天然气制氢约10元每公斤,则绿氢的制备成本接近天然气制氢,考虑到未来的碳税和碳交易收益,绿氢将极大的替代现有的煤制氢以及天然气制氢。
2500万吨的氢气存量空间将形成一定替代,新增场景体现在陆地交通运输场景,海上货运、邮轮、飞机、水泥、冶金等领域将全面采用氢气。
氢气用途展望:低成本氢气除氢燃料电池车辆使用,石油化工,炼钢等都将得到更大规模使用。
工业副产氢的热值价值相当于12元/KG,理论上氢气终端销售价格在当下这个是底线价格,按氢燃料电池用于交通行业,16度电/kg氢气的水平,则氢气转化为电能的价格为每度电0.75元,这个是极限假设的价格。
如果绿氢的价格可以低于12元/Kg,需要考虑制氢设备的折旧和效率,需要光伏风电的价格低于0.15元/kwh,则氢气可以掺杂在天然气管道中,掺杂比例在5-10%,对管道的影响会比较少。可以考虑在天然气管道的周边建设大规模的风光互补电站来来联合制氢。
这个场景12元/公斤的氢气如果用在电动车上,通过储能、运输、加注到车端成本则可能接近30元每公斤,成本偏高。而直接用于石化,钢铁则减少了大量中间环节。也可以考虑用在水泥行业碳捕捉,将二氧化碳+氢气,制取甲醇。石化,钢铁,水泥行业如果大规模推广氢气应用,需求量将不低于1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更是惊人,极大加快推动碳中和。
按照现阶段城市氢气补贴后的价格一般高于30元/KG,换算成度电成本接近2元/度电,远远高于现在的工业电价:谷电约0.3元/度电,平电约0.6元/度电,峰值约电价1.2元/度。氢燃料电池的使用成本会一直高于锂电,乘用车用氢燃料电池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那么,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的使用应该在广阔的长途运输,商用大卡车,远洋货轮,该场景需要能量密度较高的氢燃料。
以商用车领域为例:然而续航超过300公里的49吨牵引车,配置6组氢瓶+110kw燃料电池系统+130kwh锂电,整个系统约2.5吨,比传统天然气车及柴油车的质量多1吨左右。解决方案是氢瓶减重,用全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最终必须满足成本低于化石能源,才有机会普及。目前来看任重道远,而跟纯电动拼使用成本尚不具备优势,只能拼场景;如果能够得到15元/KG的绿色氢气,长途货运,远洋货轮,炼钢这些场景则可以大规模应用氢气。
光照条件充足的中东地区,可利用光伏+储能+制氢,考虑到光伏和储能成本接近2美分/kwh,在中东地区制氢将变得实际可行。
用高能量密度氢气来储存新能源以替代石油资源,将是沙特及中东地区最大的机会。如果沙特建设庞大的光伏电站约3000GW,占地面积3万平方公里,年发电量可以达到6.3万亿度,考虑到全天候制氢,则60%需要通过锂电储能,其中6万亿度电用来电解水制取氢气,产生1亿吨氢气,10元每公斤的氢气通过海运将占领全球市场,每年收入1万亿人民币,与沙特现阶段的石油规模相当。
电解海水制氢还可得到副产品氘氚,又是人类终极能源核聚变的主要原材料,实现商用航天的关键。
全球大规模光伏发电成本最低为沙特等中东地区,沙特土地面积超过190万平方公里,有大量的土地建设光伏系统。传统石油巨头可全面转型为新能源巨头,以提供高能量密度的氢气为主,2025年沙特光伏成本降到0.8美分/kwh,折合人民币约5.2分/kwh。沙特氢气能源成本低于5元人民币每公斤,全部成本将低于7元/KG,运往全球价格约12元/KG,全球终端销售价格约12-15元人民币每公斤。
低于15元/KG的氢气,在长途货运,远洋航海,炼钢,石化,建材等都将占有一席之地。考虑沙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亚非欧板块中心,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往欧美,马六甲海峡运往亚太地区都将具有成本优势。
笔者2018年造访日本,曾与软银孙正义的高参岛聪先生交流,岛聪提及:孙正义曾经构想在沙特建设全球最大的光伏基地,再找中国最好的光伏及锂电技术去沙特联合设厂,打造光伏+锂电的黄金能源组合。生产全世界最便宜的电力通过中国的特高压技术建设涵盖中亚、东北亚的电力网络,经过伊朗,中亚,中国,将清洁的电力输送给日本,因为日本的平均电价超过0.2美金/kwh。不得不佩服孙的雄才伟略,异想天开。
光伏电站易建,不过经过这么多国家建电力网络难度就大了,而光伏储能制氢则就变得更容易实现了,然后通过远洋运输更有可落地性。
很多人会问,中国会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沙特吗?中国不一定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沙特,倒可以成为产业输出方;沙特源于独到的地理位置,如果和中国联手有机会在未来的五十年,仍然成为全球的新能源中心。
在于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光伏技术领先全球,光伏技术具有标准化,可复制的特点。而且形成了独立的装备能力和材料开发能力,行业内又有普遍后进入者优势,可后发制人。
那么就可以在中东地区发展光伏+锂电储能产业,低成本足以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同样中国的锂电技术具有跟光伏类似的特点。沙特可以和中国强强联手共同发展光伏及锂电储能产业,中国通过技术输出在沙特建设全球最大的光伏基地和光伏储能电站,沙特利用强大的资本实力实现从石油到新能源的转型。
沙特的光伏产品可以行销全球,光伏产生的电可以销售到欧洲及非洲、印度等亚洲缺电国家。光伏制氢可以远销亚洲,欧美,沙特有机会成为新的全球能源中心。
阿联酋三个国有实体组成了阿布扎比氢能联盟,将富含化石燃料的酋长国定位于未来绿氢气的主要出口国,海湾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替代燃料的重要性,氢能的开发在下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从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成为最大的氢气出口国,这样的机会将刺激沙特阿拉伯以及阿联酋,沙特王国已经计划在特大未来城市中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由光伏和风能联合制氢工厂,整个城市将是绿色电力,沙特也想实现氢气出口国的伟大的计划,他们认为沙特将成为氢气的全球领导者,给沙特下一个50年机会。
当然全世界其他的地方,尤其是光照和风电特别发达的地区,例如澳大利亚也在计划发展氢气,宣布要投资1500亿美金用于绿色氢气的制造;中国的西北地区正在大力发展光伏风电联合制氢。沙特有全球最好的光伏资源,全球的光照时间最长,最长时间甚至可以达到一年2800个小时;如果可以全力以赴的发展绿色的氢气,将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气的制造基地,同时成本可以做到全球最低。
总之,平价的新能源将在下个十年惠及全球,实现大部分国家的能源独立、自由和平。
作者简介:陈方明,易津资本&博雷顿 科技 创始人,博雷顿 科技 正成为电动工程机械、重卡及相关领域配套储能的领军企业。作为有超过十年风险投资经验的专家,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做了深厚布局。
他着眼于高精尖技术,聚焦新能源领域的硬 科技 ,投资过常州聚和、拉普拉斯、凯世通、南通天盛、杭州瞩日及量孚等一大批新能源企业。其中量孚作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公司,其利用独特工艺,一步法合成磷酸铁锂,有望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成本降低20%。
陈方明是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创立的博雷顿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市重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高端装备首台套、交通部国家级行业研究中心、上海市专精特新项目等一系列名号和荣誉。
光伏逆变器行业陷入海外销售数据造假的漩涡中光伏逆变器指数大幅回撤
磁材龙头横店东磁抛出100亿元光伏电池投资计划。
11月29日晚,横店东磁公告称,公司与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政府、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就公司拟在宜宾设立子公司并分步投资建设年产20GW新型高效电池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计划分三期建设
公告显示,公司拟在宜宾市叙州区设立子公司并分步投资年产20GW新型高效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分三期实施。
其中,第一期投资建设年产6GW新型高效TOPCon电池,第二期投资建设年产6GW新型高效TOPCon电池,第三期投资建设年产8GW下一代高效电池,三期分别投资约30亿元、30亿元和40亿元。
根据协议约定条件,横店东磁将于2023年底基本建成第一期项目,并在第一期项目基本完成前与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政府及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协商推动第二期项目投资建设。
公告披露,第三期生产线具体建设规模、建设时间和技术路线将视生产经营情况及下一代光伏技术成熟情况推进。
横店东磁称,公司此次加大TOPCon电池产能布局,不仅有利于搭建更完善的产品梯队,还可促进公司光伏产业的降本增效,有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项目投资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基本利益。
公司此前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介入光伏行业已十多年,不论是客户、技术还是供应链管理都已有一定沉淀,团队搭建和市场布局也已有一定积累。
未来重点发展光伏产业
横店东磁主要从事“磁材+新能源”两大产业群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磁性材料产品包括预烧料、永磁等,光伏产品包括硅片、电池和组件等。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36.42%。
公司也涉及钙钛矿电池、锂电池、稀土永磁等多个概念板块。从公司披露的资料来看,公司颇受机构青睐,相关机构调研频频。
分业务来看,目前,公司组件产品主要出货到欧洲分布式市场,预计今年出货占其分布式市场总量的10%左右。横店东磁表示,后续仍会加大欧洲市场的开拓力度,争取逐步提升分布式市场占有率至15%左右。
产能规划方面,公司披露,今年有8GW电池、7GW组件PERC产能,明年将新增TOPCon电池产能。组件今年预计出货量4.5GW左右,明年计划约9GW.
在横店东磁看来,欧洲现在的高电价刺激了光伏需求的延续,未来2-3年光伏需求有较高确定性。
锂电方面,公司锂电6GWh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建成,并进入设备调试阶段。2023年,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一方面提升电动二轮车和便携式储能出货量,另一方面加大电动工具头部客户开发力度,提升电动工具领域市占率。
磁材方面,公司表示,会适度进行跨省跨区域的低成本、轻资产投资,本部也会通过建设新工厂,提升自动化水平和人员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成本竞争力。
记者注意到,公司此前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未来几年,公司会重点发展光伏产业,适度投资磁材产业,稳健投资锂电产业。
2018年光伏玻璃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产能产量占全球九成以上
今年以来,A股光伏板块中,逆变器子板块走出独立逆天行情。而近两日,光伏逆变器行业却陷入了海外销售数据造假的漩涡中。
数据显示,8月31日,光伏逆变器指数大幅回撤。其中,固德威大跌20%,阳光电源下挫12%、锦浪科技下跌10.6%,位于跌幅前三。
关于光伏逆变器行业造假争议,8月31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电话分别询问了锦浪科技、阳光电源、固德威以及古瑞瓦特。
其中,锦浪科技并未在被质疑之列,在电话中,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数据肯定是真实的,逆变器行业内造假的传闻没听到过,其他公司不好评论。”阳光电源董秘办工作人员则表示,所谓“数据交叉”的情况之一是公司有海外产能。
阳光电源:数据交叉情况之一源于公司有海外产能
8月31日上午,阳光电源回应光伏逆变器行业销售数据争议时表示,公司数据不可能造假,海关数据与公司数据有交叉,但两者并不能完全对等。
对于这一解释,市场似乎并不买账。8月31日,公司收盘价111.4元,下跌12.48%。截至8月31日,阳光电源PE(TTM)为95.8,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亿元,相比于近1700亿的市值,有投资者质疑目前公司估值过高。
当日收盘后,对于“数据交叉”的涵义,记者致电阳光电源董秘办咨询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数据交叉”的一个情况是“公司在海外有产能,有海外工厂”。
锦浪科技:公司数据肯定真实
8月31日,光伏逆变器板块整体下挫。锦浪科技虽未被卷入造假风波,但其股价当日跌去了10.6%,跌幅排名位于光伏逆变器指数榜第三。
根据Woodmac和IHS等第三方咨询公司统计,全球前十大逆变器品牌中,中国品牌独占六席,分别是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上能电气、华为和古瑞瓦特。其中,华为、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和古瑞瓦特等4家国产逆变器企业已经成功占据2021年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前四的席位。
8月31日下午,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锦浪科技董秘办,工作人员显得有些震惊:“上市公司怎么可能造假?”对方进一步强调:“公司数据肯定真实,行业造假传闻没听到过,对其他公司不好评论。”
在谈到公司上半年出货量情况时,对方表示,上半年主要出口地在欧洲,2022年的订单一直是溢出状态,公司也在积极扩产。
固德威:机构狂卖2.85亿,创下最大单日跌幅
固德威是本次被质疑造假的企业之一。在近期一篇“逆变器全行业数据造假?古瑞瓦特、固德威、首航新能海外销售之谜”公众号文章中,固德威被质疑海外业务销售数据的真实性。
该文章提到,公司“2021年全年在所列38个国家和地区共销售2053单,贸易总额为3490.48万美元。以此计算,固德威在上述38个国家的销售总额约为2.25亿元人民币。”
该文章称,根据其能够统计到的38个国家海关单数据汇总起来,占固德威海外年总营收的13.24%。公司此前披露,2021年,海外销售总额为17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38个国家的海关订单数据和公司披露的海外销售额存在较大差异。
固德威此前公告披露,公司在德国、英国、澳洲、荷兰、韩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此前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固德威表示:“公司2021年欧洲地区收入占该年度营业收入比约为30%。”而前述文章统计的38个国家,德国、澳洲、荷兰、韩国、日本均不在其中。
8月31日,固德威股价大跌20%,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截至收盘,固德威股价报312元,总市值384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8月31日,卖出固德威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有4家机构专用席位。经统计,机构席位卖出净额为2.85亿元。
为向公司求证,记者致电固德威董秘办,但电话未接通。随后,记者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8月31日晚,固德威发布澄清公告,公司表示:2022年8月29日,有关媒体在网络发布相关文章。公司第一时间关注到上述报道并立即开展了认真核查,经核实,以上媒体报道内容不属实。
此外,记者还致电古瑞瓦特财务部,工作人员表示“我这边不对外回答问题。”记者询问财务总监等相关负责人是否能够回应采访,对方同样表示拒绝。
记者手记:质疑光伏企业造假,数据准确与否尚需考量
虽然网上这篇质疑光伏逆变器企业造假的文章传得沸沸扬扬,相关公司股价短期受挫下跌,并引起了二级市场对光伏逆变器产业的重点关注。不过,通观该文章的统计数据以及得出的结论,其分析逻辑存在一定的漏洞。
例如,该文章称对固德威海外销售国家中已公布海关数据的38个国家进行了统计汇总,然而缺少了在欧洲市场主要国家以及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数据。
根据SolarPowerEurope(SPE)的研究,2021年欧盟光伏开发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中,德国以5.3GW的装机容量位居第一;第二名是西班牙,新增容量3.8GW;第三名是荷兰,新增太阳能装机为3.2GW,商业屋顶领域成为该国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第四名是波兰,增加了3.1GW;法国排名第五,开发量为2.5GW,创下纪录。
而这5个国家,均不在统计数据中。因此,在整体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其准确性必然存疑。此外,今年光伏逆变器迎来高景气度,假设行业龙头企业集体造假,其动机是什么?
质疑并不可怕,如果上市公司能够正面清晰地回应质疑,有助于稳定中小股东的心态,也是公司具有自信与底气的表现。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信义光能(0968.HK);福莱特(601865);亚玛顿(002623)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光伏玻璃生产企业数量、光伏玻璃在产产能、光伏玻璃产量等
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20年以来我国光伏玻璃生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企业数为20家,到2020年增长至22家,2021年开始,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企业数量开始快速增加,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到2022年2月,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在产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36家,到2022年6月增长至38家。
两年内在产产能大幅提升
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的放开,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开始快速扩张,2020年底,我国光伏玻璃行业日熔量约为30000吨/天,到2021年底这一数字增长到45950吨/天,增幅达到50%;截至2022年6月初,我国光伏玻璃日熔量约为56300吨/天。
规划产能远超在产产能
2022年3至6月全国各省市陆续召开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听证会共计106场,涉及窑炉288座,产能314700吨/天。2022至2026年逐年新增产能分别为64870吨/天、120800吨/天、76480吨/天、38550吨/天和14000吨/天,2026年全国产能将达360070吨/天,与2021年相比增长695.6%。总体来看,我国光伏玻璃规划产能已经远超目前在产产能,未来产能过剩风险较大。
产量超过15亿平方米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受下游需求不断增长和相关产能置换政策逐渐放开的影响,2018-2020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从7.3亿平方米增长至10.4亿平方米,前瞻结合中国光伏玻璃行业产能情况估算,2021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约为15.12亿平方米。
产能利用率较高
2022年七月,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运行情况,前瞻根据计算得出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压延玻璃行业玻璃窑利用率为85.32%,生产线利用率为89.94%,产能利用率为92.19%,总体来看行业产能利用率较高。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