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全球光伏企业_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千亿超级大单出炉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隆基绿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世界多少2.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千亿超级大单出炉
3.50亿定增HJT异质结电池大项目!光伏产业链龙头出货量全球前三
4.十大光伏企业
隆基绿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世界多少
隆基绿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世界369位。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隆基绿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隆基股份以价值2640亿元人民币排名世界369位,中国37位,超过了安踏、伊利、海底捞、长城汽车等一众知名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基绿能),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2022年11月19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刚通过认证的26.81%的电池效率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不分技术路线。
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千亿超级大单出炉
光伏太阳能品牌排名前十的是:
1、动力足 ?
2、光合 ?
3、ECO-WORTHY
4、光合硅能
5、万家好
6、墨格
7、顺翼
8、JinkoSolar/晶科能源
9、德力西
10、Hanergy/汉能( 白色棉袜)
50亿定增HJT异质结电池大项目!光伏产业链龙头出货量全球前三
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火爆的锁料行情不仅看不到休止符,而且还在不断刷新上限。
硅料龙头大全能源(688303.SH)10月25日公告,公司与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内蒙古大全)近日与某客户签订了《采购框架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8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32000吨原生多晶硅(太阳能级免洗硅料)。按照PVInfoLink最新(10月20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08.96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
大全能源并未直接披露采购方的名称,公告称“公司已履行内部涉密信息披露豁免程序,对销售对象的有关信息予以豁免披露。某客户具有良好的信用,具备较强的履约能力。”
澎湃新闻注意到,当天的另一则公告似乎揭晓了这则超级大单的谜底。
硅片龙头TCL中环(002129.SZ)同日公告,根据公司战略规划与经营需要,为保障公司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子公司天津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环睿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与某供应商签订《硅料采购框架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8年天津环睿预计共向某供应商及其子公司采购43.20万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按照PVInfoLink10月发布的价格预测,预计2022-2027年多晶硅致密料价格,计算均价为14.6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630.72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
由于多处关键交易细节吻合,市场认为二者即为交易双方。若以业内通常的合同金额估算方式,这一长单已成为“史上最大多晶硅订单”,无论是采购量还是预估采购额,均刷新历史纪录。
超级大单出炉
同一天前后脚披露,订单时间跨度、采购内容、采购量完全一致的两则公告之所以会产生600多亿元的合同差额,是因为两者采用了不同的价格测算方式。
在大全能源的公告中,参照的是行业第三方机构PVInfoLink最新披露的当前硅料价格,这也是光伏上下游企业披露长单采购合同时通常的做法;TCL中环则采用了同一市场机构对2022-2027年硅料六年均价的预测值。如今硅料价格仍在高位坚挺,前者的长单金额测算更符合行业惯例,后者更切合业内关于今后几年硅料降价的趋势判断。
不过,30.30万元和14.60万元有可能都不是买卖双方最终执行订单时的单价。熟悉多晶硅采购的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介绍,此类长单为“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价格随行就市。
大全能源和TCL中环在公告中均强调了此价格执行机制:双方约定,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采购金额可能随市场价格产生波动,实际以月度采购订单为准。因实际销售价格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本次预计合同金额不构成业绩承诺和业绩预测/价格承诺或价格预测。
据澎湃新闻观察,不到半个月内,大全能源已经连续披露了三个多晶硅采购大单。按照PVInfoLink每周公布的硅料价格测算方式,合计总金额超过1900亿元。
该公司10月17日公告,近日与某客户签订了《硅料采购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2027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6200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按照PVInfoLink10月12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9.99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双方约定,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按周议价方式。
10月13日公告,大全能源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近日与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签订了《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双良预计向大全采购多晶硅料共15.53万吨,按照PVInfoLink12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含税,本测算价格不构成价格承诺)。双方约定,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
自2020年TCL入主中环以来,后者在光伏板块的进击更加凶猛。尤其是近两年来,中环不断提升G12(210尺寸)单晶硅片的供应能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三季报,TCL中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498.45亿元,同比增长7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80.68%。截至三季度末,其光伏硅片总产能提升至128GW.据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的规划,预计2022年末,其硅片产能将超过140GW。
“拥硅为王”还在继续
锁料!下半年以来,光伏上游超级大单层出不穷,“史上最大硅料订单”的记录不断突破新高。
晶科能源(688223.SH)9月9日发布签订重大采购合同的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子公司与通威股份相关下属子公司就原生多晶硅购销达成协议,签订了《多晶硅购销框架协议》。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将于2022年9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通威股份相关下属子公司采购约38.28万吨多晶硅产品。
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8月31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30.51万元/吨测算,预估该合同总金额约1033.56亿元。
晶科此举打破了自己在8月份创造的“光伏行业史上最大硅料采购合同”记录。
特变电工(600089.SH)8月26日披露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新特能源及其子公司当天与晶科能源及其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晶科能源方面将于2023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期间向新特能源采购原生多晶硅33.6万吨。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8月24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测算,该协议总金额预计约903.33亿元。
光伏龙头企业们争相与几家硅料巨头“锁料”,折射的是其对市场需求的高度乐观预期。业内普遍预计,尽管四季度硅料新增产能加速释放,但年内硅料供需结构依然紧张。2023年供需紧张虽有缓解预期,但不至于宽松,硅料价格仍将受到下游需求的支撑。
与光伏产业链上的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不同,多晶硅环节更多地具有化工行业属性。据澎湃新闻了解,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通常为12-18个月、爬坡周期为3-6个月,相比之下,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扩产周期仅需3-6个月。正是由于下游产能快速扩张、上下游产能错配,近两年来多晶硅供应持续紧张,光伏行业重回“拥硅为王”时代。多晶硅价格也势如脱缰野马,创下近10年新高,多晶硅供应商集体迎来暴利盛宴。
当硅料短缺时,下游企业与硅料企业签署采购长单以锁定后续供应成为普遍现象。2021年以来,大量长单协议的存在并没有阻止硅料现货价格的整体上行。
多位硅料领域专家向澎湃新闻介绍称,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国内光伏产业链,尤其是硅片端的大规模扩产引发企业对硅料供应的焦虑,纷纷签订长单。在余量有限的情况下,能供应零售市场的供应量一直不足,加上部分已签有长单的下游企业继续在零售市场抢料,导致市场零星交易的硅料价格飙升,带动硅料价格逐月攀升。也就是说,涨价很大程度上是抢料“抢”出来的,零售交易部分的硅料价格上涨在推动硅料整体价格节节攀升。
中信证券认为,展望2022年第四季度,尽管硅料可能迎来阶段性扩产小高峰,但随着光伏进入装机旺季,以及国内地面电站潜在的开工潮,硅料实际供需或仍然相对紧张,预期硅料价格降幅相对有限。目前来看,硅料仍将是光伏主产业链中供应最紧张、产能弹性最小的环节。
除了本月接连斩获大单的大全,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商通威也是此轮硅料超级周期中的大赢家。据统计,今年以来,通威股份(600438.SH)已签订6份重大销售合同,按照前述测算方式,订单采购规模超过3500亿元。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十大光伏企业
①50亿定增HJT异质结电池大项目!这家全球光伏全产业链龙头组件出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前三,机构预估后年PE仅10倍,年产10万吨多晶硅项目明年投产;②二季度净利环比大增4倍!分析师强Call这家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国产突破+ 科技 创新的A股唯一标的,核心产品国内市占率连续十年蝉联第一,机构预估未来市值增长空间超1.5倍。
重点公告解读
晶澳 科技 :拟定增募资不超50亿元 用于异质结电池的中试生产项目等
晶澳 科技 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0亿元,用于年产20GW单晶硅棒和20GW单晶硅片项目、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中试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异质结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点评: 晶澳 科技 是 全球领先的垂直一体化光伏行业龙头企业 ,已构建起包括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组件、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在内的 全产业链链条。 本次募投项目拟新建生产厂房,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并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进行182mm及以上大尺寸硅片产品的生产。
根据3月公告, 公司拟在江苏省启东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20GW光伏电池、组件及配套光伏装备项目,投资总额102亿元。
德邦证券马天一等分析师在7月26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 公司2018-2020年组件出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球前三名。 电池片、硅片等中间品绝大部分用于组件生产,核心组件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90%。技术储备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全环节,量产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始终高于行业平均转换效率。
首创证券王帅等分析师在4月29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公司积极进行海外分销,在高端市场具有渠道优势,其中日本分销达到70%以上,欧洲50-70%以上,2021年预计提高一倍以上销售力度加大分销。 根据盈利预测与估值测算,2023年PE为10.7。
中控技术:半年度净利润2.11亿元 同比增长52.83%
中控技术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8.33亿元,同比增长5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5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47.35%;基本每股收益0.43元。
点评: 据测算,二季度净利1.76亿元, 环比增长403%。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在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业务保持增长趋势, 实现业绩增长。2020年度,公司核心产品集散控制系统(DCS)连续十年蝉联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22.4%,排名第二;核心工业软件产品先进过程控制软件(APC)国内市场占有率27%,排名第一。
中信证券杨泽原等分析师在8月9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公司是国内工业控制系统绝对龙头, 集散控制系统(DCS)打破霍尼韦尔等海外龙头垄断地位,并继续向高端客户突破。 国产替代带动市占率上升且具备出海市场空间,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能力扩展使公司获得更高的价值提供能力,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
稀缺性溢价: 行业护城河深,公司是绝对龙头,A股市场独一家 ;发展工业软件和高端仪表,践行产业链一体化策略,国内市场独一家;进军海外市场,开拓化工园区后服务市场,行业领域独一家。
尹沿技看好未来3-5年公司或将彻底进入全球流程工业顶级服务商行列, 预计中长期市值空间超过1500亿元,(公司最新市值590亿元,还有154%增长空间)。
华自 科技 :中标4.48亿元长城控股旗下蜂巢能源锂电设备项目 金额占去年营收38.57%
华自 科技 公告,全资子公司精实机电近日收到保定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确认,成为蜂巢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遂宁、湖州MEB/VDA方型锂离子电池全自动预充化成系统的中标单位,中标金额为4.48亿元,占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的38.57%。
点评: 华自 科技 子公司精实机电是国内锂电智能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 ,掌握了以动力电池(组)检测设备、自动化方案解决能力、锂电池自动化后处理系统为主的锂电池设备行业核心技术;与宁德宁德时代有着多年的合作基础, 此前获得宁德时代多份设备订单。
业绩公告金榜
今日涉及的个股如下:攀钢钒钛、飞力达、新奥股份、宝兰德、当升 科技 、融捷股份、兰花科创。
飞力达半年报:上半年净利1.32亿元 同比增长664%
飞力达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长84.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664.38%。
点评: 据测算,二季度净利1.01亿元, 环比增长226%
宝兰德:上半年净利增238.32%至1405.71万元
宝兰德公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684.61万元,同比增长16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05.71万元,同比增长238.32%。
点评: 据测算,二季度净利1136.51万元, 环比增长322%。
近年来,在能源转型和环保发展的大趋势下,不少国家在积极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全球光伏产业持续发展。根据IHSMarkit数据,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较比往年增长10%至138GW。
按国家地区而言,目前我国在光伏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不仅体现在光伏装机量方面,更体现在相关产业链上。
近日,PV-Tech(全球知名光伏媒体)发布了《2021年全球组件供应商top10》。榜单显示,前十名中我国本土企业占据了7席,且包揽前三名。美国、加拿大、韩国各有1家企业上榜。
正泰新能源位居全球第十,隶属于我国电气行业巨头正泰集团。集团始创于1984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集“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值得一提的是,集团业务已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高达893亿元。
韩国Q CELLS位居全球第九名,隶属于韩国十大财团之一的韩华集团,后者在能源开发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官网资料中,Q CELLS是这么自称的: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公司,在中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均设有先进技术研发中心。
尚德排名第八,早在十余年前,尚德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其创始人施正荣也因此成为中国内地首富。可惜的是,在后续的发展中尚德的发展并不怎么好,于2013年宣布破产重整。经过七八年时间的恢复,现在看来尚德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
美国First Solar?(第一太阳能)位居第七,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模块制造商之一。虽然这几年我国有不少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布局,但仍难以撼动First Solar的市场地位。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光伏企业技术路线大多都是晶硅太阳能电池,但First Solar走的却是薄膜太阳能电池路线。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7.11亿美元,归母净利润3.98亿美元。
东方日升(中国企业)位居第六名,主要从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等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东方日升实现营收160.63亿,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29.88亿元。
加拿大Canadian Solar位居第五名,作为世界先进的垂直整合太阳能开发商,该公司在电池储能系统市场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比如在美国市场,其在电池储能系统领域占据10%左右的份额。
晶科能源是我国乃至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位居全球第四名。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晶科单晶硅片产能达到约31吉瓦、电池片产能达到约19吉瓦,组件产能达到约36吉瓦。
晶澳太阳能位居第三,产业链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池,产品远销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高达258.47亿元。截至发稿前,市值高达1434.42亿元,是我国又一家市值上千亿的光伏企业。
天合光能位居全球第二,提供从光伏产品到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截至目前组件累计出货量超77吉瓦。2020年,天合光能实现营收294.18亿,同比增长26.14%,实现归母净利润12.29亿元。
我国隆基股份位居全球第一,其创始人李振国是陕西首富。自成立以来,隆基始终聚焦科技创新,目前已形成包括单晶硅片、电池组件、氢能装备等在内的五大业务板块,形成了“绿电”+“绿氢”的发展路线。2021年前三季度,隆基实现营收562.06亿元,截至发稿前市值超4300亿元。
写在最后
全球能源革新是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均备受资本青睐。在此大背景下,光伏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当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路线以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但美国光伏产业却以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主。
任何行业发展到中后期,都会变成技术路线的竞争,谁的技术路线更有优势、发展更好,谁才能掌握行业标准。
我们完全可以预见,未来全球光伏产业的竞争,不仅是各国企业间的竞争,更是各国不同技术路线的竞争,市场竞争程度将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