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伏行业硅料酸洗招聘员工_光伏中下游企业停产“抗议”硅片涨价?谣言!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671亿!光伏巨头再签硅料采购大单产业链降价预期渐浓2.光伏中下游企业停产“抗议”硅片涨价?谣言!
3.工信部重磅发文限制扩大产能,光伏行业面临新一轮大洗牌
4.上游原材料涨价中小组件企业将面临更大挑战光伏行业整合有望加速
671亿!光伏巨头再签硅料采购大单产业链降价预期渐浓
光伏行业再现硅料采购大单。隆基绿能(601012)11月30日晚公告,公司及子公司与大全能源(688303)签订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自2023年5月至2027年12月期间,隆基绿能将向对方采购多晶硅料25.128万吨,预估总金额约671.56亿元人民币。
今年3月份,隆基绿能曾与通威股份(600438)签订442亿元采购大单。频频出手的背后,足见隆基绿能对未来市场前景的信心。根据规划,2022年底隆基绿能硅片产能有望达到150GW,若以该数据估算,隆基绿能未来每年需要硅料有望达到45万吨左右。
隆基绿能再出手
隆基绿能今年以来频频站在聚光灯下。
最新披露的公告显示,为保障公司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及其9家子公司与大全能源签订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自2023年5月至2027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5.128万吨。
如按照PVInfoLink11月24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2元/kg测算,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671.56亿元人民币。隆基绿能表示,本合同的签订符合公司未来经营需要,“通过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分批采购的长单方式,有利于保障公司多晶硅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造成直接影响。”
此前在3月21日,隆基绿能8家子公司与通威股份的4家子公司签订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双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多晶硅料交易数量为20.36万吨。按照当时单晶高纯硅料成交均价24.53万元/吨测算,该合同总金额约442亿元人民币。
过去的两年里,隆基绿能频频出手签下硅料采购长单。
去年2月,隆基绿能与OCIM签订三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合同,采购量约7.77万吨;与江苏中能签订多晶硅料采购协议,采购量不少于9.14万吨;2020年12月,隆基绿能与新特能源签订五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协议,合作量不少于27万吨。
截至2021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到105GW.如果按照1GW硅片需要耗费硅料3000吨计算,隆基绿能上述硅片产能全部释放的话,每年需要硅料30万吨左右。据隆基绿能规划,2022年底公司的硅片产能有望达到150GW.以此计算,隆基绿能未来每年需要硅料有望达到45万吨左右。10月25日,隆基绿能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9月,主营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超60GW,单晶组件出货量超30GW.
大全能源近期订单金额超2000亿
再来看本次超级大单的供货方。
作为硅料龙头,大全能源近期接连斩获大额供应订单。
此前在11月3日晚间,大全能源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近日与某客户签订了《多晶硅采购合作协议》,合同约定2022年10月至2027年12月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576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特级免洗单晶用料,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46.96亿元。
近期,大全能源已经签订过3次长期大额订单。
10月13日晚间,双良节能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与大全能源、内蒙古大全签订了《多晶硅采购供应合同》,约定2022年至2027年向后者采购多晶硅料15.53万吨,按照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
10月17日,大全能源公告另一项重大订单,客户约定2023年-2027年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6200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9.99亿元。
10月25日,大全能源再次披露重大合同公告称,近期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与某客户签订采购框架合同,约定2023年-2028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3.2万吨太阳能级免洗硅料,按照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万元/吨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1308.96亿元。
若以上述预估的价格测算,大全能源近期签订的四笔大单合计金额超过206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大全能源实现营收246.77亿元,同比增长197.15%;净利润150.85亿元,同比增长237.23%。
光伏产业链降价预期更加明确
签订数百亿元硅料采购大单,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家常便饭”。
值得关注的是,隆基绿能等公司签订的订单基本上都是“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这也意味着公司既锁定多晶硅料产能,又能确保硅料价格下降时通过协商降低采购价格。
11月23日PV-infolink公布的多晶硅现货均价为302元/kg,较上周下跌1元/kg,最低价已跌破300元/kg,价格出现明显松动,下行趋势初现。国信证券研报显示,本周国内硅料厂商尚未有12月硅料明确报价,散单成交放缓,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从价格端看,下月硅料供给预计环比增加,下游需求趋于平淡,硅料企业库存有望被动抬升,下跌趋势将更加明确。”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虽然主流一线厂家之间预计将要从下周才陆续开始洽谈和签单,本周仍然有较多正在执行的前期订单,但是二线厂价格范围继续扩大,盼跌氛围已经达到顶峰。预计月底开始到下月初,硅料新订单签订周期到来时,硅料主流价格会逐渐显然出明显下跌,下降幅度也将从下周开始陆续清晰。
而从硅片环节来看,龙头企业也已开启降价之旅。
11月24日,隆基绿能调整了单晶硅片价格,单晶硅片P型M10155μm厚度(182/247mm)的价格由7.54元下调至7.42元,公司人士当时回应系市场供需出现变化。
11月27日,TCL中环11月27日再度下调单晶硅片报价。其中,150μm厚度P型218、210、182硅片报价分别为10.04元/片、9.30元/片、7.05元/片,较10月31日报价分别下调0.47元/片、0.43元/片和0.33元/片;150μm厚度N型210、182硅片最新报价分别为9.86元/片和7.54元/片,分别较上一轮报价下调0.46元/片、0.36元/片。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本周组件价格开始出现松动,每瓦1.9元的长单价格开始增多、部分一线企业价格并无法成功上浮报价、甚至部分价格下滑,本周均价区间略微走跌,500W+单玻价格约在每瓦1.95-1.97元人民币、双玻每瓦1.97-1.99元人民币。此外今年抢装时间较为模糊,虽有指标压力、但也有部分厂家不着急抢动工,近期也有风声在明年初的节点价格可能出现下滑,加剧终端观望氛围。
光伏中下游企业停产“抗议”硅片涨价?谣言!
今日,光伏产业链个股集体拉升。截至发稿,海优新材上涨17.09%,东方日升、中信博、明冠新材、固德威等涨超10%,钧达股份、爱旭股份、鹿山新材等多只个股涨停。
图|部分光伏个股1月6日行情表现
消息面上,近期硅料、硅片环节报价大跌,价格博弈日趋激烈,降价潮迅速向电池片、组件环节蔓延。随着上游跌价带来的产业链降本,多家机构认为光伏装机需求或将爆发。
硅业分会近日报价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17.8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17.62万元/吨,整体价格较2021年高点跌了逾四成。市场成交情况清淡,实际订单签订企业仅2-3家。因市场价格跌幅和跌速远超预期,大多一线上下游企业仍处于僵持观望中。
硅片价格持续下挫。M6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5元/片;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74元/片;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4.9元/片,M6、G12单晶硅片周环比均跌超20%。
硅料、硅片环节降价正加速向下游电池片、组件环节传导。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显示,主流电池片报价在0.8-0.85元/W,环比下跌26%;组件方面,前期签订的组件订单基本都在1.6元/W以上。
年关将近,终端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需求阶段性乏力,集邦新能源网认为,上下游价格博弈加剧,叠加硅料库存压力,各环节价格跌势难改。
随着全产业链价格大幅降温,下游电站的投资成本降低。长城国瑞证券指出,上游材料价格回落最终会带动组件价格下降,进而带来装机需求提升。经统计,2022年1-11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65.71GW,长城国瑞证券预计全年装机量将超过80GW,2023年光伏装机量将超过100GW。
财信证券亦指出,2023年国内外光伏成本同步下降,组件价格触及1.8元/W后,全球光伏市场新需求将启动。对于明年国内的光伏装机量,财信证券同样向上看到100GW。
“拥硅为王”的时代结束,光伏产业链竞争格局将重塑,行业将从供需错配产生的价格弹性转向技术变革的发展久期。在此背景下,多家机构建议关注电池片环节盈利修复、电池技术迭代以及光伏材料缺口等。
长城国瑞证券指出,电池片为产业链短板环节,2023年产能建设将全面加速。N型电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先进电池产能存在较大缺口。华鑫证券认为,电池新技术将成为行业争夺的制高点,有望在2023年放量,TOPCon进入红利释放期。就盈利能力而言,财信预测电池片环节盈利能力迎来强劲修复,毛利率可达到20%左右,恢复至2019年水平。
中信证券则看好受益于量增逻辑以及N型电池技术迭代过程带来偏紧供需结构的三个光伏材料环节,包括焊带、POE胶膜、银浆等。华鑫同样指出,POE胶膜性能优异,N型组件产业化加速与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将带动光伏级POE粒子需求,推荐关注布局POE粒子、胶膜的企业等。
相关报道光伏耗材需求向好相关概念股强势拉升海优新材、明冠新材等大涨工信部重磅发文限制扩大产能,光伏行业面临新一轮大洗牌
7月1日,有消息称,因抗议硅片涨价,包括顺风、无锡尚德、大恒、腾晖、晋能、英利、晶澳、阳光、隆基、赛拉弗、中南、协鑫、正信等光伏企业于近日出现“全线停(产)”或“有计划下调开工率”。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了包括晶澳科技(SZ002459.股价75.05元,市值1762亿元)、隆基绿能(SH601012.股价64.89元,市值4917亿元)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等在内的多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及业内专家。
隆基绿能和吕锦标明确表示上述消息为谣言,晶澳科技相关工作人员在电话中称,公司目前正常生产经营,没有下调开工率的计划。而也有业内人士称,公司不会停产,但硅片持续提价,确实“没法干了”。
隆基绿能称是“造谣”
“明显是在造谣,太假了,不知道谁在带节奏。”隆基绿能方面人士在收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微信转发的时表示,一切都很正常,公司有数万名员工,如果要停产,不用别人爆料,大家都会知道。
据浙商证券,隆基绿能是全球前五光伏组件制造商,2021年,隆基绿能组件出货量达38.5GW.另据天风证券电新团队发布的最新产业链调研情况显示,隆基绿能未来排产至少与6月持平。
不过,隆基绿能在光伏行业内另一知名标签是硅片龙头企业,其每月底在官网发布对硅片的报价,往往牵动整个产业链从业人员的心。
6月30日,隆基绿能发布了今年以来第七次硅片涨价,其中,单晶硅片P型M10160μm厚度(182/247mm)为7.30元/片,单晶硅片P型M6160μm厚度(166/223mm)为6.08元/片,单晶硅片P型158.75/223mm160μm厚度为5.88元/片,相比5月27日报价涨幅分别为6.41%、6.92%、6.52%。
隆基绿能方面表示,“我们的硅片价格是随着硅料价格的涨跌随行就市,硅片价格涨了约3倍,但硅料价格已经涨了500%-600%,涨了很长时间了。”
与此同时,另一家硅片龙头TCL中环(SZ002129.股价59.17元,市值1912亿元)也于6月24日对多款P型、N型单晶硅片上调价格,各尺寸硅片较上期报价整体上调0.27-0.53元/片。
对于硅片的连续涨价,有业内人士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如果有下游光伏公司停产,那也是市场行为,因为他们不可能亏本做组件,2020年-2021年,光伏组件的成本大约在1.4元/W-1.6元/W,而如今的成本都在2元/W左右,还不赚钱,“他们涨价把利润保住了,但我们没办法同样涨,我们一涨价,客户就不买了。”
据该业内人士分析,硅片提价6%,首先直接反映到电池环节,由于此次电池同步提价,立刻又作用到组件环节,而整个组件中,电池的成本大概占65%,相当于整个组件成本上涨了3.9%左右。
“这个时候,如果要近期交货的话,那就会面临成本上涨,有可能出现毛利减少或亏损。而组件企业跟客户谈涨价大概率是不会成功的,因此只能在签订未来的订单时谈涨价,所以组件的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性。”该业内人士说道。
涨价因供不应求+下游竞争白热化
两家硅片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多次上调价格,与硅料价格持续攀升有关。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官网数据,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8.5-29.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63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4.83%;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8.3-28.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42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5.10%。
上述文章分析指出,本周硅料价格上涨幅度增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新疆一家企业计划外全停检修,导致其部分长单供应突然中断,国内多晶硅供应总量减少的同时,临时补单需求也同步增加,硅料短缺局面更加凸显;第二,硅片价格大幅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下游对硅料价格涨势的接受度;第三,7月份个别检修企业减产幅度增大,三季度新增3家企业计划检修,使得市场更加坚定了国内硅料供应持续短缺的预期。综上因素支撑本周硅料价格延续大幅上涨走势。
根据统计,6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6.16万吨,环比小幅减少1%,2022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34.1万吨,1-5月份累计多晶硅进口量为3.5万吨,根据海外生产企业检修及受运输影响等情况预计,上半年国内多晶硅总供应量约38.2万吨,与同期硅片产出相比,硅料供应短缺量在2万吨以上。
对此,吕锦标表示,硅料、硅片涨价是因为需求旺盛,硅料零售交易仍然严重供不应求,还因为主要下游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竞争白热化。
多家光伏企业进军上游扩产能
据今年上半年公告,4月22日,江苏阳光(SH600220.股价3.07元,市值54.75亿元)拟在包头市投资建设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包括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同时建设10GW光伏电站项目,总投资(不含电站)约200亿元。
生意社数据显示,5月15日,安徽华晟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宣城基地举办硅片项目首台设备搬入仪式,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推进异质结产业链的技术整合和成本下降,公司以制备更薄更精的N型硅片为核心目标,专注于硅片专用切片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前一期项目计划实现产能1.8GW。
此外,6月21日,协鑫科技(HK03800.股价3.79港元,市值1027.21亿港元)公告称,截至当日,乐山协鑫10万吨颗粒硅项目各生产模块已经完成或正在进入工程建筑及安装节点,开启调试待产状态,近日将陆续投产,将于年底前满负荷投入运营。
而协鑫科技在包头、呼和浩特等地的FBR颗粒硅项目也在建设和规划当中,公司总规划FBR颗粒硅产能已达60万吨,其中今年底前将实现产能26万吨,在手订单超70万吨。
“未来,一方面,多晶硅新产能继续释放,增加零售市场的供应量,另一方面,等组件库存积压,需要降价清库存时,价格传导到硅片,中小企业零星现货购料减少甚至清零,零售交易部分供应超过需求,才能引发价格下调,就跟去年12月份一样。”吕锦标分析道。
上游原材料涨价中小组件企业将面临更大挑战光伏行业整合有望加速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3月11日,工信部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文件提出,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由于光伏企业纷纷大规模扩产,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到逆变器、玻璃等辅材产能其实已经出现过剩迹象。
在光伏板块出现大幅回调后,3月11日终于止跌,隆基股份当天收涨4.69%,阳光电源收涨6.33%,通威股份收涨4.53%。
文件规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产能的50%。
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双面电池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2.5%。
这直接利好有资金实力,拥有技术研究能力的公司,每年研发费用不低于1000万,结合对电池转换效率的规定,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淘汰低效落后产能。
文件还指出,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60 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50 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70 千瓦时/千克。
对于硅料生产商来说,将从能耗上限制了其现在项目的产能以及未来新建和扩产项目的产能,注重运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变化将很大程度上利好头部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光伏行业正在面临新一轮周期。
2020年底以来,硅料价格继续坚挺上扬,相关龙头加码扩产,景气度持续高涨。此前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硅料市场将较为紧张。但现在市场开始担忧硅料涨价影响光伏终端需求。
加上大规模扩产也在眼前。截至目前,基本国内所有硅料龙头,包括通威、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集团、东方希望等,都有不小的扩产计划。
全产业链过热是一个重要的不良信号,非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的盲目扩产,会造成扎堆踩踏。投资者似乎已经遗忘了光伏是周期行业的这个事实。
股价突然暴跌 景气度下行
光伏行业是一个“长期成长属性极强、中期高度周期性”的行业。
长期成长性体现在:光伏在全 社会 发电量中的渗透率将从当前不到4%,增长到2030-2035年后的40%以上。2019年底以来,全球各国政府纷纷提出“碳中和”,从而光伏电力被作为未来100年人类的主力能源。
光伏的周期性体现在政策、产能、成本、技术、利率几个方面。
光伏项目评估的基准是长期回报率,融资也是长期融资。在去年长期利率大幅下行后,流动性释放所导致的严重的长期通胀预期,2021年长期利率预期上行,对光伏行业来说是个负面消息,长期利率上行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因此项目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提升,对新增装机量需求产生抑制。
成本方面,由于硅料、玻璃的扩产速度慢于硅片、电池、组件,因此导致上游硅料、玻璃价格大幅上涨,而这种涨价是一种“过热”行为。由于涨价预期,在去年出现了产能的急剧释放,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都在扩产,如今产能过剩已经显现出来。
技术周期重新开启,对于现有的存量产能来说会产生冲击,可以参考2016-2017年单晶替代多晶。2016年初单晶硅片比多晶硅更具性价比,对单晶更有利的PERC技术也同时出现,于是2016年下半年启动了一波增速极快的单晶渗透率上升,而多晶渗透率下降则出现在2018年末。
此前革命性技术发生在硅片,现在则是在电池片,HJT(异质结)替代PERC,现在的时间位置好比单多晶替代中的2016年末,光伏PERC资产的预期寿命急剧下降。由于革命性技术进步的存在,导致存量资产的预期寿命不足5年。
从行业景气的角度看,2021年四季度前行业的景气是急剧下行的。
在2020年四季度,金融市场对光伏热情高涨,在上游原料涨价潮中喊出“量价齐升”,然而到了在2021年一季度才发现,价格上不去了。
当2021年3月6日-3月7日的媒体报道中对于广州发展1.08GW招标结果进行披露时,单面组件均价仅为1.59元/w,头部四家组件企业均因超出控价导致报价失效,金融市场原先想象出来的需求拉动导致的“量价齐升”的印象被彻底摧毁了。
这就不难理解最近光伏板块的暴跌了,而工信部也是看到了行业出现短期过热现象,于是出台规范文件促进行业 健康 发展。
不过显然,行业产能出清是有利于光伏头部企业的,对整个行业来说大公司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来源: 同顺-深研所;原标题:光伏行业面临新一轮大洗牌!疯狂之后 工信部重磅发布文件限制扩大产能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年初以来,硅料价格涨势凶猛,硅片价格也随之上涨,下游企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有不少中小企业不得不停工停产。《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光伏行业组件厂后发现,停产的多为小厂商,大厂商基本维持正常运转。
双碳目标下,在光伏行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产业链不平衡的问题逐渐显现。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硅料、硅片在下半年甚至明年年初都将处于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状态,竞争力不强的组件企业或将被整合或淘汰出局。
硅料与硅片
短期仍供不应求
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度,硅料价格持续上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公布的最新多晶硅价格显示,硅料价格已涨至31万元/吨,相比2021年年初的8万元/吨,价格大涨近3倍。
由于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硅片龙头公司也多次对产品进行提价,隆基绿能今年以来已先后7次上调硅片价格。7月21日,TCL中环再次宣布上调单晶硅片价格。
硅料供应不足,硅片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都提前锁定订单。
双良节能7月2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再次签订90.92亿元单晶硅片长单销售合同。去年10月份至今,双良节能先后与通威股份、天合光能、爱旭股份等多家主流电池厂商签订硅片供应长单。预计上述硅片合同订单总额达779亿元(含税),加上7月份签订的订单,双良节能在不足一年时间内,签订了超900亿元的销售订单。
由此可见,随着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硅片等原材料需求随之增长。从目前来看,硅料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也将处于高位。
“供应方面,主要硅料企业的新增产能基本按计划陆续投产,实际供应量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但对于颗粒料新产能规划与实际达产之间的差异,以及产品质量,仍需时间来观察和验证。”有光伏行业上市公司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价格方面,硅料在2022年仍将维持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后续硅料价格不会大幅、快速下跌。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_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光伏行业的发展变量确实很多,单晶硅技术对多晶技术的碾压成就了一些企业,硅料阶段性的供不应求让上游硅料厂家赚得盆满钵满。
中小组件企业
将面临更大挑战
由于硅料、硅片价格大涨,部分光伏行业组件厂因承受不住上游涨价而停产。
王勃华表示,今年6月份,组件招标量已降至年内最低,上半年新增装机中有70%为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分布式电站,对价格敏感度高的集中式电站已受到抑制。
据智汇光伏统计,5月底以来,主流组件价格涨至1.95元/W以上,国内运营商对组件价格接受度降低,6月份的组件招标量降至年内最低。目前部分国内电站针对此轮价格上涨已考虑暂停项目。
“随着硅料价格上涨,硅片、电池片相关企业相继提价,对下游短期需求形成压制。”英大证券分析师刘杰表示。
市场人士表示,6月底不少组件厂家暂缓发货2天至5天,一线垂直整合厂家仍未下调7月份预期开工率。
“单晶182电池片,当前单月供应量约为16GW,一线厂家采购量暂未下调,电池片厂家仍有维持价格的底气。”某光伏企业内部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停产的多为只做组件的小厂,头部的一体化龙头企业可以从硅片或电池片环节的利润填补,组件企业竞争力较弱,对上下游议价能力都不强。”
上述光伏企业人士对记表示,在供应链上游涨价的背景下,垂直一体化厂家在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产品升级不及时、规模效益释放不出来的中小企业很可能被淘汰。”祁海_表示,目前光伏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行业即将进入规模化效益比拼阶段,行业整合不可避免,产能小和工艺落后的企业面临更大挑战。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