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伏硅片行情_硅片价格熔断式下跌系硅料传导所致机构看好地面电站装机高增长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光伏板块掀涨停潮:硅料、硅片报价大跌降本催生装机放量预期2.硅片价格熔断式下跌系硅料传导所致机构看好地面电站装机高增长
3.光伏产业链下个缺口浮现:石英坩埚或仍有75%上涨空间
光伏板块掀涨停潮:硅料、硅片报价大跌降本催生装机放量预期
今日,光伏产业链个股集体拉升。截至发稿,海优新材上涨17.09%,东方日升、中信博、明冠新材、固德威等涨超10%,钧达股份、爱旭股份、鹿山新材等多只个股涨停。
图|部分光伏个股1月6日行情表现
消息面上,近期硅料、硅片环节报价大跌,价格博弈日趋激烈,降价潮迅速向电池片、组件环节蔓延。随着上游跌价带来的产业链降本,多家机构认为光伏装机需求或将爆发。
硅业分会近日报价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17.8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17.62万元/吨,整体价格较2021年高点跌了逾四成。市场成交情况清淡,实际订单签订企业仅2-3家。因市场价格跌幅和跌速远超预期,大多一线上下游企业仍处于僵持观望中。
硅片价格持续下挫。M6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5元/片;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74元/片;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4.9元/片,M6、G12单晶硅片周环比均跌超20%。
硅料、硅片环节降价正加速向下游电池片、组件环节传导。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显示,主流电池片报价在0.8-0.85元/W,环比下跌26%;组件方面,前期签订的组件订单基本都在1.6元/W以上。
年关将近,终端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需求阶段性乏力,集邦新能源网认为,上下游价格博弈加剧,叠加硅料库存压力,各环节价格跌势难改。
随着全产业链价格大幅降温,下游电站的投资成本降低。长城国瑞证券指出,上游材料价格回落最终会带动组件价格下降,进而带来装机需求提升。经统计,2022年1-11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65.71GW,长城国瑞证券预计全年装机量将超过80GW,2023年光伏装机量将超过100GW。
财信证券亦指出,2023年国内外光伏成本同步下降,组件价格触及1.8元/W后,全球光伏市场新需求将启动。对于明年国内的光伏装机量,财信证券同样向上看到100GW。
“拥硅为王”的时代结束,光伏产业链竞争格局将重塑,行业将从供需错配产生的价格弹性转向技术变革的发展久期。在此背景下,多家机构建议关注电池片环节盈利修复、电池技术迭代以及光伏材料缺口等。
长城国瑞证券指出,电池片为产业链短板环节,2023年产能建设将全面加速。N型电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先进电池产能存在较大缺口。华鑫证券认为,电池新技术将成为行业争夺的制高点,有望在2023年放量,TOPCon进入红利释放期。就盈利能力而言,财信预测电池片环节盈利能力迎来强劲修复,毛利率可达到20%左右,恢复至2019年水平。
中信证券则看好受益于量增逻辑以及N型电池技术迭代过程带来偏紧供需结构的三个光伏材料环节,包括焊带、POE胶膜、银浆等。华鑫同样指出,POE胶膜性能优异,N型组件产业化加速与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将带动光伏级POE粒子需求,推荐关注布局POE粒子、胶膜的企业等。
相关报道光伏耗材需求向好相关概念股强势拉升海优新材、明冠新材等大涨硅片价格熔断式下跌系硅料传导所致机构看好地面电站装机高增长
机构对光伏产业链的细分领域愈加青睐,这次瞄准了“薄片化”技术路线。
据《科创板日报》统计,该板块核心标的如高测股份、罗博特科、美畅股份均在7月被机构密集调研。整个7月,高测股份的来访机构数高达207家;7月15日至今,美畅股份的来访机构超百家。
高测股份称,无论是TOPCON还是HJT电池技术路线,在硅片环节主要聚焦薄片化和大尺寸,公司一直在薄片化和大尺寸上积极布局,已批量供应155微米及150微米片厚PERC大尺寸硅片,并已经具备量产120微米片厚的HJT半棒半片能力,同时储备了更薄硅片的切割技术。
罗博特科也表示,未来光伏电池片有逐渐薄片化的趋势,这对自动化设备配置的要求大幅度提升,对应的单台设备价值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公司已进行了前瞻性的技术储备,目前已达到了处理100微米厚度硅片的技术水平,目前市场水平160微米-180微米左右。
金刚线是实现硅片薄片化的核心耗材,美畅股份是国内光伏金刚线龙头企业,该公司称,公司最细线径的高碳钢丝基材金刚石线已经达到33微米、35微米,现处于小批量试验阶段,还在持续进行产品的深入优化。目前实现批量生产供货、技术工艺成熟稳定的最细金刚石线产品是36微米、38微米,已经可与多家客户的切割工艺良好匹配。
机构称,当前硅料价格高位,硅片薄片化和细线化切割动力进一步提升,推动硅片代工和金刚线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HJT电池降本的关键也在于硅片薄片化,且HJT电池的对称结构、低温或无应力制程更适用于薄硅片。
根据中环股份,HJT硅片的量产片厚已经由150微米切换至130微米,正在进行120微米及以下超薄硅片的开发。硅片厚度从150微米降低至120微米,节约了约20%的硅料,但售价仅下降了6%,表明目前薄硅片由于技术、规模等原因仍享有部分价格端的溢价。
论及薄片化的受益环节,招商证券分析师游家训表示,硅片变薄提出更高切割要求,线耗增加,金刚线需求增速将高于光伏行业增速,预计2021-2025年光伏行业装机复合增速26%,金刚线需求复合增速42%。
A股公司中,恒星科技2021年的金刚线出货量仅次于美畅股份和高测股份,中钨高新、宇晶股份等也已在积极布局。
另外,中金公司表示,薄片化会带来更多隐裂问题,激光转印由于非接触式印刷,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激光无损切割设备对于生产良率的提升亦有帮助,目前该设备布局厂商包括帝尔激光、海目星、大族激光、创鑫激光、光远股份等。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光伏产业链下个缺口浮现:石英坩埚或仍有75%上涨空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硅片价格呈熔断式下跌。
M6单晶硅片(166mm/155μm)价格区间在5-5.1元/片,成交均价降至5.08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5.2%;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价格区间在5.38-5.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5.41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0%;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价格区间在7.16-7.5元/片,成交均价降至7.2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8.4%。
硅业分会表示,本周跌幅包含前两周降价幅度,而根本原因是传导硅料降价。与此同时,硅片供应商正在年底集中抛售库存。
硅料和硅片是决定光伏产业全年运行的关键环节,两者联动性较强,硅片先降价可以看作是反馈硅料降价的直接指标。
本轮硅片降价潮始自今年10月底,TCL中环打响降价第一枪,隆基绿能紧跟其后,于11月底下调部分单晶硅片价格。
如今,硅料与硅片的博弈进入了深水区,硅片环节库存过高的情形依旧没有得到改善,硅料/硅片降价正进一步向下游传导。
_硅片厂埋头去库存降价潮传导至电池片、组件
供给方面,据硅业分会称,由于企业对上游硅料降价持观望态度,另外为了解决硅片供应过剩造成的库存问题,一线企业和专业化企业再度降低硅片产线开工率。本周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降低至80%和85%。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0%-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下降至60%-7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硅片厂仍有动机抑制产能。目前拉晶环节迫近成本线,一旦拉晶利润无法覆盖硅料成本的时候,企业将被动大幅降低开工率。
需求方面,硅业分会表示,目前全产业链降价,终端需求萎靡。
电池端,主流电池片成交价降低至1.15元/W左右,环比下跌15.4%。由于大尺寸电池利润相对丰厚,因此企业仍维持开工率生产;组件端,远期订单的执行价降至1.72-1.8元/W,环比跌幅达10.4%。目前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
_降价或将持续较长时间地面电站装机有望迎高增长
目前,光伏产业链降价趋势已定,且短期内难有涨价空间。东方证券预计,光伏产业链整体价格下跌的行情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有市场观点认为,临近“1231”光伏电站并网节点,结合去年经验并考虑到上游成本变化,今年大概率会出现年末集中抢装的情况,实际留给地面电站观望时间有限,预计下游电站装机需求会迅速增加。
中信证券也发布研报称,过去两年,产业链价格走高,地面电站项目建设不断被推迟,展望2023年,在硅料价格下行带来组件价格和装机成本下行的情况下,国内光伏地面电站装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该机构进一步表示,建议积极关注地面电站装机对于相关产业链的拉动,具体来看:
双玻组件需要EPE胶膜的封装带动胶膜价值量提升,另一方面单瓦需要的光伏玻璃的用量增加使得光伏玻璃的用量增速要快于行业增速;
地面电站将会带动跟踪支架需求量的增加;
地面电站将会带动大型逆变器需求量的增长,还要考虑高压IGBT可能短缺和大型逆变器的进入壁垒;
另外,部分开发商在招标中针对N型组件进行了招标,有利于打开N型产品的应用市场规模,从而加速N型电池组件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随着硅料产能放量、价格开启下行,光伏硅片开工率限制似乎也开始逐渐解除,下游厂商似乎也得以松一口气。但近期,业内却接连敲响了另一短缺警钟,认为石英坩埚将成为光伏下一个供应紧张环节之一。
民生证券今日报告指出,2023年硅料供给问题缓解,迈入降价通道,硅片公司生产意愿加大。同期进口砂供给产能将有所吃紧,但硅片扩产意愿不减,此时矛盾转移,2023年坩埚或将替代硅料成为新限制。
另有光伏垂直媒体日前援引专业人士消息称,现在一个石英坩埚的价格大概1.2万元,“已经是去年12月价格的3倍了”。
高纯石英砂是坩埚的核心原材料,也是2023年坩埚的短缺主因。那么,石英砂具体供需缺口有多大?也有卖方机构给出了具体的测算值:
广发证券预计,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350GW,同比增长40%;石英坩埚需求76万只,对应市场规模约91亿元,同比增长94%;高纯石英砂供给9.1万吨,其中进口砂仅2.6万吨,若按35%使用比例,则依旧存在0.2万吨的需求缺口。
东方证券给出的数据则更为激进——其预计2023年光伏用高纯石英砂行业需求及供给量分别为10.3万吨、8.3万吨,缺口高达2万吨。
进一步地,根据应用在坩埚的不同部位,高纯石英砂又可分为内/中/外层砂,质量和价格依次递减,在坩埚中用量占比一般为4:3:3。
其中,由于进口砂质量相对更加稳定可靠,坩埚厂商一般选择将其作为内层砂使用。民生证券报告预计,2023年进口砂会存在供需缺口,叠加原材料工艺、结构优化已接近上限,价格将持续上涨并传导至终端。
东方证券也给出测算数据,预计2023年内层砂供需缺口可达1.6万吨,并将成为明年涨价超预期品类。
目前,内层光伏级石英砂价格已突破7万元/吨,半导体级石英砂价格预计为10万-12万元/吨,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后者是前者未来的价格天花板。但分析师指出,目前光伏级石英砂需求量远大于半导体级石英砂需求量,因此后者的价格标杆将失去指引性,未来内层光伏级石英砂的价格或将突破10万-12万/吨区间。
石英砂吃紧,硅片厂扩产步履不停,动态博弈大幕即将开启。
在这种情况下,民生证券指出,基于过往信用积累及具备差异化的石英砂采购模式,头部坩埚公司断货停产可能性低,且有毛利率上升空间,有望拉大与中小公司的差距,2023年有望出现长期格局优化。
诚然,石英坩埚涨价的确也存在上限。分析师补充,博弈后硅片厂商或在保证供给稳定的情况下,按照中小坩埚公司的盈亏平衡点进行定价,对应36寸产品单价2.21万元,相较2022年1.26万元的均价,仍有75%上涨空间。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A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