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伏组件价格降低2017_硅片价格下调将传导至组件市场专家:12月份大概率会出现光伏装机抢工潮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急跌四成!光伏上游两大环节报价跳水压力缓解的组件价格如何演变?2.硅片价格下调将传导至组件市场专家:12月份大概率会出现光伏装机抢工潮
3.5.31之后光伏的发展趋势到底怎样
急跌四成!光伏上游两大环节报价跳水压力缓解的组件价格如何演变?
进入一季度,光伏产业链价格延续下跌走势,且降幅之剧烈有增无减。据硅业分会统计,本周硅片价格继续下跌,M6、G12单晶硅片周环比跌超20%。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获悉,硅片上游新增产能持续释放,成本降低中硅片价格随行就市,价格对应下降。
稍早之前,硅业分会更新多晶硅报价,本周复投料成交均价为17.82万元/吨,价格距去年高点已经跌逾四成。不过,在最接近终端电站的组件环节,降幅却有限。据PVinfolink最新统计,目前单晶PERC组件单瓦均价1.83元,跌幅3.4%。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产业链上游价格大跌,让组件环节博弈加剧。有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终端需求进入淡季,组件整体的开工率在六成左右。随着节后需求上升,组件价格还有进一步回落空间。
上游两大环节报价跌超四成
本周,在时隔近四个月后,硅业分会再次更新多晶硅价格统计,然而行情却已今非昔比。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5万-18.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7.8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4.8万-1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7.62万元/吨。
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硅料自11月下旬开始进入下行区间,最新报价对比去年下半年曾经超过30万元/吨的高点,降幅已经超过40%。根据硅业分会统计,12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9.67万吨,环比增加7.4%,2022年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81.1万吨,同比增加65.5%。
进入四季度,硅料新增产能密集进入投放。其中,12月份环比净增6667吨,一部分来自新疆大全和内蒙古通威设备维护结束复产的释放量,另一部分来自乐山协鑫、包头新特、润阳新能源等新建产能的投产或爬坡增量。
硅片方面,作出产业链中率先调价的环节,本周依然保持大幅度下跌走势,M6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5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0.5%;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74元/片,周环比跌幅为17.4%;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4.9元/片,周环比跌幅为25.3%。
对于未来硅料走势判断,业内普遍预计跌幅将逐步放缓。硅业分会认为,随着一季度终端光伏项目启动以及春节备货需求,积压库存也随之日渐消化,硅料价格跌幅和跌速都将逐步放缓。
电池方面,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电池片环节此前开工率一直维持高位,但随着终端需求走弱,电池片同样面对供过于求的格局。通威太阳能最近一次调价后,182mm、210mm的单晶PERC电池价格分别为1.07元/W、1.06元/W,与前次报价相比大幅下调。
上游价格回落,首先降低组件生产成本。据SMM消息,受近两日硅片价格企稳以及组件企业对于2月订单需求情况的看好,多家组件企业开始临时上调1月组件排产企划。有头部组件企业表示,下游需求比较稳定,上游的产业链出货量会提高一些,整体价格会稍微低一点,所以公司排产率可能会展望比较乐观,但是具体还要看春节后的实际排产量。
业内预计组件价格继续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组件作为最接近终端电站的环节,其价格高低对下游需求有重要影响。在成本压力缓解后,组件价格如何演变?根据PVinfolink统计,本周仍大多执行前期价格约每瓦1.8-1.9左右,前期订单在每瓦1.9元人民币的价格也有在执行,但基于目前供应链价格快速下探也有重新商谈的趋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组件价格博弈还表现在价差不断扩大。以182mm单晶PERC组件(单面单玻)为例,其均价目前为单瓦1.83元,不过现货最低价为1.72元,最高价为1.90元,单瓦价差达到0.18元。
利润方面,据隆众资讯调研反馈,目前组件市场利润分化明显。据悉,上游产业链价格回落,一些小组件商的价格变动跟成本的联系更紧,因此降价更多,利润有10%左右。规模化大厂有品牌溢价,价格相对坚挺,加上一体化优势,利润表现更好。
一位头部组件厂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上游价格急跌,组件的成本压力确实大幅减轻。不过,由于一季度是装机淡季,新签订单量少,目前主要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新签订单方面,具体价格会根据市场行情重新商定。
隆众资讯分析师于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大厂前期签的订单还在按照当时的价格进行交付,本身没有降价的意愿。此外,一季度受春节施工人员集中返乡,以及西北地区低温限制,大规模地面电站建设基本暂停。
业内分析认为,组件价格或将在年后开工潮出现后,进一步调整。于多认为,组件主流价格有可能会继续降到单瓦1.6元到1.7元左右。组件对上下游议价能力较弱,上游跌价以后,终端电站也会倒逼组件降价,加上今年新增产能释放带来的增量,组件价格是有继续回落的空间。
组件是否会保持和上游同步的跌幅,目前看大概率不会出现。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在日前表示,硅料跌了,组件大概率不会迅速跟跌。李仙德提到,多晶硅价格上涨400%时候,组件没有跟涨。未来即使降价,也是因为N型规模更大了、良率更高了、供应链更稳定了、生产成本更低了,公司愿意把多出来的利润让利给客户而已。
硅片价格下调将传导至组件市场专家:12月份大概率会出现光伏装机抢工潮
今日,光伏产业链个股集体拉升。截至发稿,海优新材上涨17.09%,东方日升、中信博、明冠新材、固德威等涨超10%,钧达股份、爱旭股份、鹿山新材等多只个股涨停。
图|部分光伏个股1月6日行情表现
消息面上,近期硅料、硅片环节报价大跌,价格博弈日趋激烈,降价潮迅速向电池片、组件环节蔓延。随着上游跌价带来的产业链降本,多家机构认为光伏装机需求或将爆发。
硅业分会近日报价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17.8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17.62万元/吨,整体价格较2021年高点跌了逾四成。市场成交情况清淡,实际订单签订企业仅2-3家。因市场价格跌幅和跌速远超预期,大多一线上下游企业仍处于僵持观望中。
硅片价格持续下挫。M6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5元/片;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74元/片;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4.9元/片,M6、G12单晶硅片周环比均跌超20%。
硅料、硅片环节降价正加速向下游电池片、组件环节传导。硅业分会最新数据显示,主流电池片报价在0.8-0.85元/W,环比下跌26%;组件方面,前期签订的组件订单基本都在1.6元/W以上。
年关将近,终端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需求阶段性乏力,集邦新能源网认为,上下游价格博弈加剧,叠加硅料库存压力,各环节价格跌势难改。
随着全产业链价格大幅降温,下游电站的投资成本降低。长城国瑞证券指出,上游材料价格回落最终会带动组件价格下降,进而带来装机需求提升。经统计,2022年1-11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65.71GW,长城国瑞证券预计全年装机量将超过80GW,2023年光伏装机量将超过100GW。
财信证券亦指出,2023年国内外光伏成本同步下降,组件价格触及1.8元/W后,全球光伏市场新需求将启动。对于明年国内的光伏装机量,财信证券同样向上看到100GW。
“拥硅为王”的时代结束,光伏产业链竞争格局将重塑,行业将从供需错配产生的价格弹性转向技术变革的发展久期。在此背景下,多家机构建议关注电池片环节盈利修复、电池技术迭代以及光伏材料缺口等。
长城国瑞证券指出,电池片为产业链短板环节,2023年产能建设将全面加速。N型电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先进电池产能存在较大缺口。华鑫证券认为,电池新技术将成为行业争夺的制高点,有望在2023年放量,TOPCon进入红利释放期。就盈利能力而言,财信预测电池片环节盈利能力迎来强劲修复,毛利率可达到20%左右,恢复至2019年水平。
中信证券则看好受益于量增逻辑以及N型电池技术迭代过程带来偏紧供需结构的三个光伏材料环节,包括焊带、POE胶膜、银浆等。华鑫同样指出,POE胶膜性能优异,N型组件产业化加速与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将带动光伏级POE粒子需求,推荐关注布局POE粒子、胶膜的企业等。
相关报道光伏耗材需求向好相关概念股强势拉升海优新材、明冠新材等大涨5.31之后光伏的发展趋势到底怎样
继10月31日宣布下调硅片价格后,11月27日,TCL中环再次宣布下调硅片价格。而在11月24日,另一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也宣布下调部分硅片价格。
对于此次下调硅片价格,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硅片作为产业链中游,其价格根据上游价格走势随行就市。
“此次硅片价格相继下调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硅料价格松动、下游光伏装机新增规模不及预期都是硅片价格下调的因素。
硅料产能释放
今年以来,硅料价格持续高企在给硅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压缩了下游环节的利润空间。随着相关部门的约谈和硅料产能的释放,硅料价格终于出现松动。
11月23日,据PVinfolink公布的最新报价显示,当周多晶硅价格下降,均价由303元/kg下降至302元/kg,降幅0.3%。
“硅料此轮的涨价,始于硅片,也将终于硅片。”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继茂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品的价格不取决于成本,而取决于供求关系,“硅料的价格从50多元一公斤上涨到300多元一公斤,取决于硅料的买家硅片端。”
在刘继茂看来,由于之前硅片龙头相对垄断,硅片端能够按比例把硅料价格转移到下一个环节,但随着硅片环节新玩家进入并量产,硅片端转移成本的能力越来越弱,而且有些硅片企业哄抢硅料导致库存增加,“多种因素表明,硅片端降价已经成为必然。”
“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市场对硅料价格也产生了降价的预期。”屈放表示,这给硅片降价提供了支持,此外,也不排除高位去库存的因素。
根据川财证券11月22日研报测算,预计到2022年底,硅片企业的理论产能合计将超400GW,假设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30GW,按照1:1.25的容配比计算,对应硅片需求约288GW左右,硅片产能或将面临过剩压力。
“硅片环节一旦不能传递成本,硅料的高价就没有支撑,很快就会下调。”刘继茂称。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硅料价格高位横盘阶段,隆基绿能以销定产来采购上游硅料,防控风险。此次下调主要是上游硅料价格的松动。”
硅业分会认为,综合供需两端的情况,预期硅片价格短期内仍有下降风险。
行业拐点出现?
“硅片硅料的价格下调,可能会刺激光伏装机的需求。”屈放表示,四季度是光伏行业的旺季,但10月份装机规模环比却出现下降,与之前的装机预期有不小的差距。
国家能源局11月23日公布的10月份光伏装机数据显示,10月份,光伏新增装机5.8GW,同比增长55%,环比下降34%。其中,地面电站约1.4GW,分布式4.4GW,环比9月份均有一定幅度下降。
刘继茂称,四季度是传统的安装高峰期,但今年由于组件价格太高,各级政府对指标也就没有严格执行,因此12月份的并网容量不会像去年那么多。光伏组件需求下降,供应却大量增加,价格将会逐渐下降。
“硅片价格下调传导到组件环节,需要时间。”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组件价格大都还是硅料价格高的时候的产品,硅料价格明显下降后,便宜硅料制造出来的组件冲击市场,组件市场价格就会下降。
“预计11月份硅料产量有望达到40GW,供应量的增加为硅料价格进一步走低提供了支撑,同时硅片产能也有所释放,预计能达到37GW.”屈放认为,12月份,大概率会出现光伏装机抢工潮,硅片降低价格更有利于保证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提升。
“光伏装机增长的长期逻辑不变。”屈放表示,10月份装机量环比下降不能反映目前国内实际的需求,“除了组件价格之外,装机规模环比回落也受到了疫情影响。”
硅业分会认为,随着天气转凉,北部地区冻土期施工困难,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目前降幅不大,但硅料和硅片价格的下行已成既定事实。”屈放表示,随着硅料产能的进一步释放,硅片组件的价格大概率持续下调,行业或迎来拐点。
“随着太阳能电池新技术的推进,光伏行业或将出现新的变局。”屈放分析称,目前新型电池技术是光伏行业降本增效最重要的看点,但由于厂家对新技术路线的谨慎,电池片环节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短缺,这或许给组件带来成本压力。
国信证券研报也认为,电池片环节议价能力较强,看好未来电池片环节的发展。由于大尺寸和N型迭代带来的结构性紧缺,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集邦咨询认为,近期硅片价格的下降刺激了电池片环节的采购需求,电池片环节利润不断增厚,且终端需求只增不减,目前电池片企业均保持较高开工率。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688599)等
本文核心数据:光伏发电板块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光伏发电相关论文发表数量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1)论文发表数量统计以“solar pv”、“solar
photovoltaic”为关键词,选择“中国”、“论文”筛选。2)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8月29日。3)若有特殊统计口径会在图表下方备注。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概况
1、技术原理及类型
(1)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发电原理如下。
(2)光伏发电种类
光伏发电一般分为两类:集中式发电和分布式发电,集中式发电主要为大型地面光伏系统;分布式发电主要应用于商业/工业、建筑屋顶。
2、技术全景图:主要为光伏电池技术路线
光伏发电行业的产业链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和系统集成,其中各类光伏电池技术为重点技术路线。根据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光伏电池技术主要包括晶硅电池、薄膜电池以及叠层和新结构电池(第三代电池)。
晶硅电池是研究最早、最先进入应用的第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按照材料的形态可分为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其中单晶硅电池根据基体硅片掺杂不同又分为P型电池和N型电池。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单晶PERC电池即为P型单晶硅电池,而TOPCon、HJT、IBC等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主要是指N型单晶硅电池。
薄膜光伏电池分为硅基薄膜电池和化合物薄膜电池,以铜铟稼硒(CIGS)、锑化镉(CdTe)和砷化镓(GaAs)等的化合物薄膜电池为代表。
叠层、新结构电池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铜锌锡硫化物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等。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历程:电池技术路线演变拉动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主要是由光伏电池技术路线演变拉动的,从以硅系电池为代表的第一代光伏电池、到以铜铟稼硒(CIGS)、锑化镉(CdTe)和砷化镓(GaAs)等材料的薄膜电池为代表的第二代光伏电池,如今光伏电池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主要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铜锌锡硫化物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等,具有薄膜化、转换效率高、原料丰富且无毒的优势。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技术水平提升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光伏发电技术及研发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指导,行业加快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广和革新,促进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1、光伏发电行业技术科研投入现状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据已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计15项。
注:2019年未公布光伏发电技术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A股上市企业研发费用
光伏发电行业经过多年发展,产品相对成熟,但行业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高。从A股市场来看,2017-2021年,我国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研发总费用逐年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研发总费用约281.13亿元。
2、光伏发电技术科研创新成果
(1)论文发表数量
从光伏发电相关论文发表数量来看,2010年至今我国光伏发电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可见光伏发电科研热度持续走高。截至2022年8月,我国已有18289篇光伏发电相关论文发表。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8月。
(2)技术创新热点
通过创新词云可以了解光伏发电行业内最热门的技术主题词,分析该技术领域内最新重点研发的主题。通过智慧芽提取该技术领域中近约5000条专利中最常见的关键词,其中,光伏组件、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板、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等关键词涉及的专利数量较多,说明光伏发电行业研发和创新重点集中于光伏组件和光伏板等领域。
(3)专利聚焦领域
从光伏发电专利聚焦的领域看,目前光伏发电专利聚焦领域较明显,其主要聚焦于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
主要光伏电池技术对比分析
从技术水平来看,硅、砷化镓、磷化铟、碲化镉和铜铟硒多元化合物(铜铟镓硒是其典型代表)是可选光伏材料中综合性能的最佳集合。而它们各方面性能的优劣,直接导致了目前光伏电池技术百花齐放的现状。
注:平均转换效率均只记正面效率。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痛点及突破
1、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痛点
(1)硅基光伏电池:P型电池转换效率低
由于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效益,因此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十分重要,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更新换代。现阶段,晶硅光伏电池面临着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尤其是P型电池。
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PERC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24.5%,PERC产线的量产效率已经达到23%,逐步逼近理论极限效率。
(2)薄膜电池量产转换效率低
薄膜光伏电池具有衰减低、重量轻、材料消耗少、制备能耗低、适合与建筑结合(BIPV)等特点,但薄膜电池面临着量产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性价比较低。
2、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突破
(1)N型电池技术突破P型电池极限转换效率
相较于P型电池,N型电池技术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弱光效应好且温度系数小,转换效率更高。面临P型电池逐步逼近理论效率极限,N型电池技术能够突破P型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并达到更高转换效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22-2023年N型电池技术的平均转换效率就可以达到PERC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24.5%)。
(2)钙钛矿电池可实现高转换效率
钙钛矿电池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材料的吸光能力强于晶硅材料,因此钙钛矿电池能够实现高转换效率。除了拥有高转换效率,钙钛矿电池还具备价格低、投资小、制备简单等优势。
光伏发电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及趋势:降本增效
2022年8月,工信部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8年时间,在太阳能装备方面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包括推动TOPCon、HJT、IBC等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和钙钛矿、叠层电池组件技术产业化,开展新型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研究和应用等。
可见,未来光伏发电技术将向着降本增效方向发展,一方面由于现有光伏电池逐渐逼近最高理论转换效率,因此更高转换效率的电池将成为光伏电池技术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提升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是降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并最终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关键因素。
「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聚焦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开展研究,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碳中和”开展有组织、有规划科研攻关,促进碳中和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企业创新找到技术突破口,为各级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路径管理咨询和技术咨询。院长徐文强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二十余年来一直深耕于低碳清洁能源和绿色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拥有55项专利、33篇论文,并已将30多种产品推向市场,创造商业价值50+亿元,专注于氢能、太阳能、储能等清洁能源研究。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光伏发电行业技术趋势前瞻及投资价值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