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伏宣传视频_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光伏宣传视频2.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戴姆勒放弃氢燃料电池,你怎么看?”有人这样问我。
可是问我的人,一上来就把最基本的事实弄错了,戴姆勒并没有放弃燃料电池(FC),更没有放弃燃料电池车(FCV),只是“暂时搁置了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开发计划”。
这只是一家车企在某个时间段,基于对市场环境的研判,结合公司的经营状况,做出的阶段性战术调整。
这再正常不过了,企业经营当然要时刻因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相应的战术调整,一成不变的按既定方针办,那是傻瓜。
或许因为奔驰的明星效应太强吧,戴姆勒的这次战术调整,被过度解读了,有些则是故意的误读,希望误导大家得出这样的结论——氢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终极解决方案”被彻底否定了。
对于戴姆勒暂时搁置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网络上充斥了各种误读和误导。
01,FCV“商用车先行”是行业共识
事实当然并不如此。
戴姆勒仅仅是暂停了乘用FCV的开发计划,仍将继续研发燃料电池商用车。现阶段,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显然更容易推动,一方面商用车的燃料电池系统平均吨公里的运行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商用车(比如公交)行驶路线和运行时间相对固定,建设配套的加氢站比较容易。
所以,商用车先行,也是目前许多国家都采取的氢能发展策略:通过发展商用FCV,提高燃料电池的产业规模,降低成本,同时逐步带动加氢站配套设施建设,再逐步拓展到私人乘用车领域。我国就是如此,2019年全国FCV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5%和79.2%,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商用车。
“商用车先行”是当前行业对FCV发展路线的共识,丰田现有的FCV,除了一款MIRAI,其余的都是商用车。
之前,戴姆勒对乘用FCV商业化进程的判断有点过于乐观了——没错,戴姆勒之前一直都是FCV的激进派。更激进的则是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通用,通用汽车在2001年的时候信心十足地宣布“2011年FCV就可以实现商业化”。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乘用FCV的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的国际油价跌到现在这个熊样,也是事先任何人都没有料到的,FCV普及的时间节点当然也会相应推迟。
FCV概念当年如火如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普遍认为油价将持续走高,谁能想到国际油价会跌到如今这样?
另外,不要觉得戴姆勒作为奔驰的母公司就多么有钱,当前的戴姆勒集团降成本压力巨大,2019年该集团息税前利润下滑逾6成仅为43亿欧元,净利润仅为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5亿元),同比下滑64.5%,营业利润率不到2.5%,离亏损也就一步之遥。作为对比,丰田集团2019财年净利润1882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55亿元),营业利润率为8.2%。
今年受全球疫情冲击,经营情况肯定会更加恶劣,戴姆勒必须不惜一切降成本,暂时搁置起码10年内不太会真正有机会的乘用FCV开发计划,可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戴姆勒集团近五年息税前利润变化曲线,这家世界最大的豪华汽车制造商离亏损只有一步之遥。
总之,戴姆勒暂时搁置FCV乘用车开发计划,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长远来看,FCV作为新能源汽车终极解决方案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改变。戴姆勒的研发人员马库斯?谢弗就表示:“燃料电池车表现出色,现在只是成本问题,而这取决于量产规模。”
02,宝马、现代坚定看好FCV未来
几乎与此同时,宝马集团日前首次公布了BMW?i?Hydrogen?NEXT氢燃料电池技术细节,并强调将“持续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傅乐希表示:“从长期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有可能成为宝马集团动力系统组合的第四大支柱。”
i?Hydrogen?NEXT的燃料电池系统可产生125千瓦电能。一对700巴压力罐可容纳6千克的氢,加氢只需3-4分钟。
宝马集团表示,虽然目前并不具备足够的外部条件应用氢燃料电池,比如必要的基础设施,但宝马集团对于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长期潜力坚信不疑,并已经在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工作,不断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制造成本降低到可以支持量产的水平,待基础设施和氢能源供应到位便可立即投向市场。
1997年宝马首次研发出自己的燃料电池;2022年宝马计划将基于X5车型对氢燃料电池系统实验性地小规模量产。
当前,在FCV领域最激进的则是韩国的现代汽车集团。该集团近期发布的一个主题为“Next?Awaits”(下一个期待)的品牌宣传短片,一开头就是一辆氢燃料电池车NEXO。
现代汽车集团最近发布的“Next?Awaits”宣传片,开头就是一辆氢燃料电池车。
NEXO搭载的是现代汽车第四代燃料电池技术,系统效率高达60%,储氢量达6.33kg,加氢仅需5分钟,续航里程达到800公里以上(NEDC工况)。2019年,现代汽车也以4818辆的销量超越丰田成为FCV世界销量冠军。
现代汽车纪念今年“地球日”的另一部宣传片的主角也是NEXO。这款FCV俨然已经成了现代汽车的第一代言人。
03,FCV真正的普及可能还要20年
当然,无论是MIRAI的两千多台,还是NEXO的不到五千台的年销量,对于一款乘用车而言,都还是太少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只是个开头。
1997年丰田的第一款混合动力车(HEV)普锐斯刚推出的时候销量比这还低,只有区区300台。丰田混动实现第一个累计销量100万台,用了10年时间,但是第二个100万辆只用了3年。
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走势。
2019年,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约为160万辆,大约相当于全球所有厂家纯电动车(BEV)销量的总和。10多年前,欧美许多主流厂家对丰田的混合动力技术是多么不屑一顾啊,可是现在,混合动力已经成为丰田巨大的竞争优势。
FCV的发展当然要比HEV更难、更曲折,也需要一个更长期的过程。
虽然丰田坚定地看好FCV的未来,但是丰田从来不认为FCV可以很快普及。下图是丰田的“电动化发展路线”,在丰田的规划里,到2030年,丰田的FCV和BEV加起来占比也才刚刚超过10%,到2050年,FCV的占比仍然小于10%。
下图是国际能源署(IEA)2016年对全球汽车市场做出的预测,他们同样认为到2030年FCV的商业化才能起步,到2050年FCV的全球销量占比将达到大约20%。
也就是说,10年内FCV在商业上基本没什么太大机会,真正的普及可能要到2040年甚至2050年以后。但是,从人类社会可持续移动性的角度去看,FCV作为新能源车终极解决方案的地位不可替代,BEV只能以短距离移动工具的形式作为市场的一个重要补充而存在。
未来,不同类别的电动化汽车有各自不同的定位。纯电动(BEV)由于先天的局限,只适合于短距离移动。
对此,各个国家其实是心知肚明的,都制定了非常明确的氢能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国和美国的规划一样,都是燃料电池车累计产销100万辆,加氢站1000座;日本的规划是燃料电池车累计81万辆,加氢站900座。韩国最激进,规划到2040年燃料电池车累计达到290万辆,加氢站1200座,基本上全面进入“氢能时代”。
各国规划中的“氢能竞赛”。
04,氢能是人类社会实现“零排放”的最佳选择
现在一些厂家,或者因为自己的短视,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毫无技术储备,或者因为根本就是投机份子,只能做纯电动(因为纯电动没什么技术门槛),当然会竭力否定纯电动之外的所有技术路径。为了否定FCV,他们说了许多误导公众的话,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全是忽悠外行的,比如说FCV的能量转化效率没有纯电动高。
这是事实,但从根本上讲,人类是不缺能源的,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地球一天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就足够全人类用上40年!人类能源危机的本质,是“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需求”之间的能量供给体系的危机。
大家都知道,风电、光电,这种清洁能源发电量在中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很小,2019年前7个月,全国风力发电占比仅为5.23%,太阳能光伏发电占比仅为1.68%。这种情况下,全国“弃风”、“弃电”的现象却非常严重,2015年,中国平均“弃风”率为15%,“弃光”率也高达12%。
2017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6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全国平均“弃风”率达到17%,全年“弃风”电量497亿千瓦时,超过三峡全年发电量的一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电不能像石油或煤炭、天然气那样储存起来,这边需要多少电,那边就发多少电,多发的电没有用。电池当然可以储能,但是成本太高、效率太低(电池的能量密度太低,充电时间太长),这样做,还不如把一部分不能及时用掉的电放弃掉。
如果我们建成了一个以氢为核心的能源供给体系,这个问题就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用这白白被放弃掉的497亿千瓦时的风电来电解水制氢,按照目前80%的行业最高效率,可以制氢大约11亿公斤。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这些氢可以供大约600万台丰田MIRAI行驶一年。
丰田MIRAI的美国EPA能效是每公斤氢能行驶66英里,约合106公里。
这仅仅是2016年我们的“弃风”电量啊!如果氢能体系一旦全面建成,整个交通的能源供给都可以轻松实现可再生化,再进一步,整个社会全面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就指日可待。
所以,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的能源供给体系,其本质是未来人类社会“一次能源”和终端市场能源需求之间的中间环节,目前来看,氢能体系是人类社会实现彻底的“零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05,FCV成本5年内有望达到普通燃油车水平
过程当然会很漫长,横亘在我们和最终的氢能社会之间的,还有很多巨大的挑战,比如说加氢站网络的建设,但并不包括FCV的成本问题。
戴姆勒这次暂时搁置乘用FCV开发计划,最主要的公开理由是“FCV的制造成本至少是同等BEV的两倍”,但实际上,阻碍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的从来都不是成本,因为通过大规模的产业化,成本一般最终都会降下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过去20年里,FCV成本的下降幅度要远远大于BEV。
2014年底,丰田MIRAI问世,被称为“MIRAI之父”的田中义和后来告诉青主,和丰田在2008年推出的燃料电池系统相比,MIRAI的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降低了95%!虽然MIRAI当时的产量规模很小,但是在日本市场补贴后的售价也已经和燃油版的丰田皇冠相当。
MIRAI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密度是丰田2008年推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2.2倍。
随着产量规模的扩大,FCV的成本还有巨大的下降空间。韩国的《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就明确提到,当FCV年产达到3.5万辆时,成本将降至5000万韩元,年产10万辆时,成本就能降至传统燃油车的水平——约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而这——根据韩国的氢能发展规划,不过是5年后的事。
2030年,日本市场燃料电池系统价格有望降至2018年的20%。
事实上,即使是现款的丰田MIRAI,青主认为已经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格,它比特斯拉MODEL?S便宜多了,只要广州有5个加氢站,东南西北中各一个,青主就很愿意买一台这样的车;而虽然广州现在号称已经有5万个充电桩,但我还是不会考虑买一台BEV,因为加一次氢只需要3~5分钟,而充一次电你却需要2~4个小时。
大家不要期待未来超级充电桩能普及,那是不现实的,能够普及的只能是普通的快充电桩,基本上充一个小时的电也就够你开一个小时。我们开车出趟远门,每开一个小时要停下来充一小时的电,这种出行模式会被广泛接受吗?
这是一台BEV在高速服务区快充电桩的充电数据,1个小时充了26度多的电。这些电只够这台车在高速上跑1个小时。
大家喜欢算纯电动如何省钱,可是年纪越大就越明白,时间才是最宝贵的!将两三个小时干耗在充电站里,我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大家不要总是期待某一天有一个什么技术突破,然后纯电动车就可以续航1000公里,充电只需几分钟,现实中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欧阳明高院士也已经劝大家放弃这种幻想,他说,电动车更主要的还是应该用慢充,快充只能偶尔为之,经常快充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都会很快衰减。
FCV普及的真正瓶颈在于加氢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并非因为加氢站网络建设本身多么困难,这涉及到从石油社会向氢能社会的全面转型,这个过程能在三五十年内完成就已经非常迅速了。
06,建设氢能体系?中国最具优势
说这么多,就是想强调,戴姆勒暂停乘用FCV的开发,不应成为我们放弃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正是我们应该抓住的机会。我们花了巨大代价鼓励纯电动,光是补贴就发了大约3000亿元,但是结果我们在BEV领域还是竞争不过别人,特斯拉一家就打得中国品牌纯电动满地找牙,按照目前的趋势,欧洲纯电动车产业规模也有可能很快超越中国,这没有办法,因为BEV确实更适用于欧洲的市场环境。
但在推动发展氢能经济方面,中国则有巨大的比较优势:
首先,FCV比BEV更适用于中国和美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欧洲人的“长途旅行”在我们看来连“中途”都算不上;
其次,中国发展高度不平衡,用电需求集中在东部,而发电资源集中在西部,造成大量弃风、弃电,我们本来就存在着建设一个高效氢能供给体系的内在需求;
将部分加油站改造成加氢站,比遍地建充电桩更可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这次全球疫情抗击过程中,大家必须承认,当面对全社会重大挑战的时候,中国的制度确实有天然优势。在短时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加氢网络,对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前十年可能都是纯粹的投入期,难以获得回报,这样的事,自由资本是不愿意干的。但是,对国家资本来讲,只要看准了大势所在,政府下定决心,将中石油、中石化的一部分加油站改造成加氢站,或者加油加氢两用站,我们的氢能社会基础设施,一年即可小成,三年就能完善,这个道理和高铁建设是一样的,而投入远比高铁要小。
文?|?青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广告牌,以实现光伏广告牌也能在夜间也能宣传的作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广告牌,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芯片,且太阳能电池芯片具有透光区域和非透光区域,透光区域用于形成光伏广告牌的广告图案;LED灯箱,包括电连接的蓄电池和LED灯组,且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芯片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芯片为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芯片包括顺序层叠的TCO玻璃、非晶硅层和电极层,非晶硅层和电极层具有镂空结构,且镂空结构中的实体部分形成非透光区域。
[0007]进一步地,非晶硅层由多个独立的非晶硅区域组成,电极层由多个独立的电极区域组成,且非晶硅区域和电极区域一一对应设置形成子电池区域。
[0008]进一步地,光伏广告牌还包括引流条和汇流条,引流条将各子电池区域相连,汇流条将引流条和蓄电池相连。
[0009]进一步地,TCO玻璃包括围绕非晶硅层和电极层设置的激光扫边区域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是一座城市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双碳”建设的重要抓手。
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在现有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电力互联共享网络。
随着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比例的提高,要求电源侧具备更大的调节能力,分布式储能将得到普及,主动式配电网也将应运而生。太阳能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储能互补发电,并与负荷一起形成既可并网、又可孤网运行的微型电网,将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应用形式,既适用于边远农牧区、海岛供电,也适合联网运行作为电网可控发电单元。
光伏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业也借助了光伏的自身优势开展应用,如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水泵、光伏园区、光伏充电桩、光伏智慧路灯等等。
从数字化角度阐述下光伏行业未来发展模式:
实现大型室外光伏发电时运作状态实时监测,电站负荷情况、设备管控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数字孪生不同环境场景下的光伏电站。减少室外光伏发电站运维管控的人为操作成本与危害,实现无人值守的室外光伏电站新形势。
通过现场取景、卫星图等方式,进行场景搭建,人工摆放向日镜模型,向日镜从发电塔向外扩散排布,真实还原装机分布效果,场景从上往下看就像一朵巨大的向日葵,场景中心为发电塔,镜子作为反射太阳光的媒介,发电塔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热量吸收器,一次性接收成百上千个向日镜同时折射出的热量再经过热能交换,推动汽轮发动机发电。通过图扑引擎的渲染功能,真实还原发电塔吸收热量的效果。
光热电站信息监测
通过点击交互场景中的发电塔模型,以二维弹窗形式弹出发电塔相关信息,与后台数据进行联动,接入真实数据,展示发电塔发电情况与发动机运行状态,做到实时监测管理。
光伏电站信息监测
通过对接数据接口可实现监测各方阵内汇流箱(包括母线电压、机箱温度、电流)数据,当出现告警时,可对模型进行染红闪烁显示,方便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排查问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查看设备相关指标,可结合算法实现数据分析,短时间内若出现数据异常变化的情况,提前进行告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做出决策。
同时接入了箱变(包括箱变油温、电压和电流)、逆变器(包括今日发电量、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总功率因素、逆变器效率)、升压站相关数据,全面监测电站运行状况,由于场景比较大,做了点击设备模型视角拉近处理,可更直观的查看设备相关信息。
以往以节能降碳为主的理念,应该转变为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太阳能光伏企业已经在发展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这和互联网等科技企业的写字楼、车棚、电动汽车的使用等可以有机结合。科技企业还可以参与到与碳中和相关的数字化平台、物联网设备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
加强政策扶持新能源经济战略,国家相关部委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采用轻量化三维建模技术, 1:1 高仿真还原光伏工业园区。3D场景将 BIM 楼宇数据叠加到地图场景中,实现 BIM + GIS 的结合展示。
2D 数据面板数字化展现园区内各区域的运行情况、安全配备、周边动态环境等情况。还支持渲染 3D Tiles 格式的倾斜摄影模型文件。Hightopo实现可交互式的 Web 三维场景,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