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18年光伏前景隆基_2021年,光伏和半导体类哪个基金最有潜力?(2021光伏基金前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二三线厂商“瑟瑟发抖”!3000亿光伏龙头重磅出手又投百亿量级?2.2021年,光伏和半导体类哪个基金最有潜力?(2021光伏基金前景)
3.新能源大时代,谁是大赢家?——光伏、锂电、氢能行业全解析
二三线厂商“瑟瑟发抖”!3000亿光伏龙头重磅出手又投百亿量级?
2022年的光伏行业迎来了众多跨界玩家及新势力企业,与此同时,光伏产业链的价格在去年末由热转冷,从诸多维度看,当下的光伏行业正在酝酿巨变。头部厂商在变革期如何应对,隆基绿能(601012)给出了它的答案。
隆基绿能1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计划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建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项目规模之大,引发高度关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隆基绿能此举意在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隆基本次投资也有诸多看点,公司在各产业链环节的产能配比将进一步优化,在HPBC之外将继续扩产哪种电池技术路线也即将揭开面纱。
大手笔扩张硅片、电池产能
从隆基绿能披露的公告来看,根据公司经营战略和产能规划,公司与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员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就上述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本次签署的投资项目实施前尚需提交公司内部有权机构审批。
隆基绿能表示,公司旗下项目公司将作为上述项目的投资和运营主体,租赁泾河新城建设单位厂房和配套设施,负责本项目生产设备和营运资本投资,开展项目运营管理。
相关安排显示,本次投资项目的基建工程建设时间约18个月,分期建设投产,根据协议约定,自各期工程项目相关方书面签署当期全部工程移交单之日起算,各期项目投产时间不超过6个月,达产时间不超过24个月。
隆基绿能表示,本次签订的项目投资协议符合公司的未来产能规划,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和产品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规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次项目预计不会对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产生影响,后续将召开董事会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测算并及时披露。
记者注意到,隆基暂时并未透露关于本次项目投资金额的情况,但综合业内普遍的电池及硅片的单位投资情况来看,上述项目总投资将达到数百亿元量级。另外,本次规划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隆基绿能的各环节产能,公司此前的规划显示,到2022年底,单晶硅片年产能要达到150GW,单晶电池年产能达到60GW,单晶组件产能达到85GW.
促使隆基绿能大手笔投资的原因与旺盛的市场需求有关,一项预测显示,如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碳中和,光伏在未来几年仍需要快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需要达到每年1500GW,并且在这种规模下需要持续30年的安装,才能真正形成对碳中和的支撑。
根据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的判断,到2030年,中国光伏产能预计仍会占全球的80%,达到1200GW,其中有400GW会应用于国内的能源转型,做电站安装方便;另外800GW将用于出口,对产业链形成经济支撑,增加国内产值3.2万亿元,创造出口总额1.5万亿元。
或将应用新一代电池技术
对于隆基绿能而言,本次投资的一个关键意义是优化各环节产能配比。以公司2022年底的目标为例,如果硅片按照一半外销、一半自用的比例,自用部分可满足自身电池需要,但公司电池与组件的配比仅为0.7:1左右;对比行业其他垂直一体化厂商,电池与组件的配比已经在0.8:1以上甚至1:1左右,隆基的配比相对偏低。
当下,光伏行业利润正从上游硅料、硅片环节转移至下游电池、组件环节,提升电池等下游产能有助于厂商将利润留在公司体内,隆基绿能也不例外。
事实上,在宣布本次投资前不久,隆基绿能刚刚披露了另一项电池扩产计划。公司拟将2021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西咸乐叶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变更为西咸乐叶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原计划用于西咸乐叶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建设的募集资金47.4亿元变更用于西咸乐叶年产2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
隆基绿能表示,上述项目电池工艺将导入公司自主研发的HPBC高效电池技术,形成年产29GW单晶高效电池的产能目标,预计2023年9月整体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并全面投产。
去年11月,隆基绿能发布了应用HPBC电池技术的Hi-MO6组件产品。隆基绿能表示,鉴于公司自主研发的HPBC高效电池技术规模化商业条件已经成熟,HPBC电池产品的量产转换效率超过25%,产品具有外观美观、转换效率高、弱光响应好、温度系数低、高可靠性等优势,可广泛用于屋顶、地面电站等多种场景应用。
记者获悉,隆基最新披露的50GW电池扩产项目与29GW的HPBC电池项目为两个独立项目。其中的看点在于,PERC电池已经进入生命周期的尾声,HPBC技术将主要应用于分布式市场,因此,此次50GW电池项目大概率将应用其他新型电池技术。
隆基绿能已多次更新HJT电池转换效率技术,特别是在去年11月底,公司宣布,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该效率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不分技术路线。
施压二三线厂商
正如前述,在过去的一年里,众多光伏新势力企业及跨界企业纷纷崛起,行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隆基绿能此次大手笔扩产计划足以令市场震动,特别是对二三线企业进一步施压。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以硅片环节为例,过去几年吸引了很多企业进来赚快钱,产能虽然扩张了很多,但良品率跟不上也难以为继。该人士认为,二三线企业未来仍有机会,但如果是相对落后的产能就很难参与市场竞争。
事实上,在近期的光伏产业链降价中,隆基绿能等头部厂商大幅下调硅片报价,掀起“价格战”,此举也就被视为向新势力企业施压。
根据彼时的报价,业内曾做出判断,拉晶环节迫近成本线,一线企业依靠渠道、技术、资金等优势仍可维持薄利,部分企业面临亏损风险;后续一旦拉晶利润无法覆盖硅料成本的时候,企业将被动大幅降低开工率。
事实上,在产业链降价周期中,单纯布局某个环节的厂商竞争力可能会减弱。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判断,光伏价值链中原材料和组件价格期待已久的跌势在1月延续,这给一个突然每周都变化很大的市场注入了不确定性。自2023年初以来,光伏面板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和组件的价格分别下跌了28%和4%。多晶硅供应急剧增加是价格出现暴跌的主要原因。这将挤压多晶硅和硅片制造商的利润率,但短期内将改善电池片和组件制造商的利润率。
国信证券认为,在行业市场空间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预计硅片环节盈利逐步下降,而电池片环节盈利显著增加。结合产能结构及扩产趋势,预计隆基绿能的硅片外销业务盈利承压,而电池环节更多新产能的投放有望显著增厚组件产品的单瓦盈利,组件一体化业务有望量利齐升。
2021年,光伏和半导体类哪个基金最有潜力?(2021光伏基金前景)
光伏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所用的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2018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达480GW,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1721GW,发展空间巨大。
晶硅光伏电池产业链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系统五个环节,2018年我国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58%、90%、73%、72%,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并诞生了江苏中能、隆基股份、天合光能等一批优秀的光伏制造公司。我国光伏行业仍处于成长期,未来发展空间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
光伏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光伏发电所用的太阳能具有普遍性、清洁性、长久性等特点,属于可再生能源。
光伏电池主要分为晶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太阳能薄膜电池)。目前,晶硅电池占绝对比重(90%左右)。晶硅电池产业链包括硅料(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系统五个环节。其中上游为硅料、硅片,中游为电池片、组件,下游为光伏发电系统。
硅料:当熔融的单质硅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排列成许多晶核,如果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形成多晶硅。多晶硅料是生产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的直接材料。
硅片:硅料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硅片,硅片分为单晶硅片和多晶硅片;电池片:硅片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电池片。电池片正面和背面的金属电极用来收集光激发的自由电子和空穴,内部的PN结作用是将光激发的自由电子输送给N型硅,将自由空穴输送给P型硅,形成电流。
组件:将不同规格的光伏电池片组合在一起称作组件。该过程需将电池片先串联获得高电压,再并联获得高电流,然后通过一个二极管(防止电流回输)输出;系统:将光伏组件、逆变器等零部件组合起来,构成最后的光伏发电系统。
根据CPIA(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有效产能分别达116.1GW、146.4GW、128.1GW、130.1GW,产量分别为77.7GW、109.2GW、87.2GW、85.7GW(其中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分别为38.7万吨和25.9万吨,折算成GW)。
2018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58%、90%、73%、72%。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
全球光伏生产中心建立的背后是,我国诞生了一批知名的光伏制造企业。如在多晶硅领域的江苏中能、新特能源、新疆大全;硅片环节的协鑫、隆基、中环;电池片和组件领域的晶澳、晶科、天合等。我国包揽了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环节前十名公司的绝大多数。
我国光伏行业仍处于成长期 未来发展空间大
2010-201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4.5万吨增加到了25.9万吨,增长了近6倍。
2010-2018年,我国电池片、硅片、组件产量分别增加了近8倍、10倍和8倍之多,我国光伏行业仍处于成长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大时代,谁是大赢家?——光伏、锂电、氢能行业全解析
现在是光伏牛气冲天,芯片半导体跌不停,但是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明年可能是半导体机会多过光伏。
最近光伏行业最大新闻就是高瓴资本买入隆基股份,高瓴资本耗资158亿获得隆基股份6%的股权,完成后将成为第二大股东,隆基股份是大牛股,今年涨幅已经是两倍了,高瓴资本竟然敢于追高买进,需要很大勇气的,隆基股份是单晶硅片龙头厂家,相对于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更高,隆基股份最高水平达到了24.06%,打破了行业此前认为的24%的效率瓶颈。公司组件效率也达到22.38%。
最大缺点就是涨幅太高,这是我不太看好的因素。而且原始股东减持也比较多,对于原始股东减持股份,我个人一直谨慎。
芯片半导体最近利空不断,在于受到美国打压,国内的代加工技术和产能受到影响,代加工价格可能也会升高,一些芯片设计上市公司股价跌幅较大,但作为卡脖子技术,国家最终是需要解决的,因此未来发展空间是比较大,可以利用大跌的机会分步建仓,之所以选择分步建仓,在于股价调整,没有能力判断何处是真正
的市场底部,这就是市场非理性的地方。
未来芯片技术方面的利好政策还是会出现的,所以股价会有反弹上涨
的机会。我是看好未来的投资机遇的,关键是需要承受短期亏损的痛楚。
我只能说,两个行业一样有潜力。用一年的限度来比较光伏和半导体,我认为光伏产业可能会更好一些。更长周期来看,我个人更加看好半导体。
先从技术面比较了,半导体行业的K线太少,用芯片行业走势替代。目前芯片行业处于高位震荡,已经有两个季度高位震荡,即使再来一个大阳线,很难创出历史新高,存在反复震荡可能。
从芯片行业的月线来看,一直在高位震荡,目前没有出现再次上行的可能。反而不排除进一步震荡的可能。
而光伏产业,我们用太阳能行业走势来比较。太阳能行业的月线和季线如下:
无论是月线还是季线都是主升浪上行,这一波上行大概率能持续到明年上半年,问题不大。
仅仅从K线图来看,太阳能比芯片行业要好的多。芯片先大涨一波,目前已经是高位震荡,结束时间未定。太阳能正在走主升浪,结束时间也未定。毫无疑问,太阳能至少明年上半年好于芯片行业是大概率的。
另外从基本面来分解下太阳能和芯片行业。
从全世界来讲,中国的太阳能行业全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底,累计光伏并网装机量达到204.3GW,同比增长17.1%;全年光伏发电量224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占我国全年总发电量的3.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约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另外,2020年是太阳能行业补贴的最后一年,很多企业为了补贴疯狂扩产,又叠加行业高景气度。明年还能持续一段时间,就有可能陷入产能过剩担忧。主要是太阳能行业技术更新也是非常快,刚投产的产品可能过个两年就会被淘汰。
德国一家研究所把钙钛矿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提高到29%,目前是世界最高。业内预计未来通过使用新型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转换效率最高能达到50%左右,是目前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2倍左右。未来有预测太阳能发电将会占到总发电量50%的比例,可见发展空间之大。
总体来说,行业成长性是巨大的,谁能成长为真正的龙头,目前来说还太早,中国该行业最早的龙头已经倒闭了。看好这个行业长期发展,但是技术门槛没有芯片那么大,所以竞争过于激烈,到最后一旦规模上不去,效益就不可能再上去了,什么产品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了,利润基本就被榨干了。
芯片行业在我们中国,是最难啃得一个没有被攻克的领域。2018年,中国芯片进口总量为3120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50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近60%,进口额度超过石油,位列国内进口商品第一位。因为很多领域我们国产无法实现,现在一直是追赶者的角色。芯片去年以来的炒作出发点就是国产替代,虽然国产替代一直在进步,但是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在可预见的未来一两年,出现太大根本性转变难度非常大。而从去年以来的国产替代炒作,使很多相关企业出现近十倍的涨幅。所以今年芯片行业整体高位震荡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从规模来讲,这些年不是在做大全球的总规模,而是在抢别人饭碗,从而各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压制。本来就是一个全球分工的行业,而要一肩挑,我永远对我们国家有信心,我只是觉得难度依然是非常大,需要很长时间。
未来某个时间,一旦完成国产替代,再往下走就是直接面对无人区,创新不晓得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是否准备好了。
那么我对芯片行业的信心来自于哪里?第一个,国家全力支持,举国体制,十年免税。做大事不惜血本。第二个,教育实力不断进步。顶尖大学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不断改革。从这些政策来讲,都是立足长远,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事。但是十年之后,可能情况会大有不同。
再回到本文主题,就是芯片行业长期来看,技术的无可替代性,高科技的集大成者,永远是人类智慧最亮眼的明珠。太阳能相对而言,只是能源的一种获取方式,在某一个相对短的成长阶段,可能会获得高速发展,过了这个阶段就会达到极限。所以我的意思就是,短期看好太阳能,长期看好芯片。
欢迎关注我,每日分析市场行情,十多年投资顾问。
长远讲都是国家需要发展的方向,目的各有不同,赛道不同,不可相提并论,明年上半年光伏,风能会上一波,半导体是国家发展的短板,属于长期发展的方向,碳中和减排国家已有规化时间表,不容拖拉。
我想潜力有一拼吧!光伏工银瑞信战略主题股票2020年长了不少。而半导体诺安成长混合这几年也涨了不少。就是现在横盘已久正在下跌。光伏现在正是热潮当中,而半导体好像阴影沉重,长在山顶还能涨上哪儿去,需求2021年国家政策对半异体科技的加大扶持。调整几个月后才能往上冲,所以光伏基金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股票1到6月涨福领先半导体诺安成长混合基金。而半导体诺安成长混合基金在几个月的下跌调整结束到位了、又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得到了投资者的亲密。是因光伏涨了半年收益满满、之后资金回头投向半导体抱团炒政策科技半导体,诺安成长混合低位基金又开始火了!在火诺安也是半导体。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不能超越光伏,所以我个人判断光伏与半导体两个基金是一拼一不分上下的科技基金。
其实这两个板块都挺有潜力。光伏可以直接理解为太阳能;半导体可以直接理解为芯片。直接比较没有太大意义,具体要看是哪只基金了。
基金业绩的排名还有一个交易日就出来了,不出意外的话赵诣管理的三只新能源基金会包揽前三名,涨幅均超过了100%可见2020年光伏基金的涨幅之大!反之,半导体基金类似诺安这样的已经被按在地上反复的摩擦了很长时间。基本上已经到了调整的末期,2021年机会更多一些。
“半导体产业”入选中投顾问2021年十大投资热点,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半导体产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产业。无论是从科技还是经济的角度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且难以替代的,政府对产业的扶持态度也十分坚定。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2020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销售规模达3539亿元,同比增长16.1%。我国半导体产业景气度持续走高,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半导体产业需求强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上政府大力推进本地的信息消费,预估到2025年时,中国半导体未来七年的市场需求将持续以每年6%的复合成长率增长,中国半导体市场占全球的份额将从2018年的50%增加到2025年的56%。
3.半导体细分产业众多,市场分割性强,投资机会大。半导体产业链条长,应用领域广阔,具有很强的市场分割性,从上游的半导体材料到中游的设备再到下游的应用领域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大,很难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因此有利于企业利用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和竞争优势。
总之,目前基金来说,光伏已经处于相对涨幅过高的,而半导体已经即将迎来超跌反弹阶段。所以我认为半导体更有潜力一些。
题记:在30·60的号角下,中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且富有绝对想象空间的新能源大时代,这其中既有浮沉十年走向平价的光伏,也有逐步大放异彩的锂电池、储能以及被寄予厚望的氢能,它们将共同推动中国走向碳中和的星辰大海。
同样是新能源,上述几个行业,既有共性与融合,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与特点。本文作者试图从技术路线、发展路径、潜力空间、数据测算等多个维度就新能源涉及的多个行业进行剖析。
2021年宁德时代(CATL)的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攀升,比亚迪刀片电池批量供应,刀片一出安天下。预计前五大:宁德时代(CATL)、LG、松下、比亚迪、三星会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5%以上,前十名占据95%的份额。锂电池行业既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锂电池行业竞争比光伏更加惨烈,光伏设备投资也会面临技术路线和成本之争,但是一般不会清零。而锂电如果没有合适的客户和过硬的产品,极有可能面临设备投资打水漂,这方面已经有案例出现。
本质上光伏产品及组件相对标准化同质化,一线品牌和一般产品差异不大,很难卖出产品溢价;而锂电池涉及到电化学,易学难精,一线产品往往比一般产品溢价5%以上,有些细分产品甚至会更极端;导致有效优质产能严重不够,差的产品即使低价也无人问津。
关于磷酸铁锂和三元: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长速度会非常快,因为它比较便宜。随着充电桩越来越多,电动 汽车 的续航里程就不需要那么长。“没开过电动车的人比较焦虑,真正开过的人就不大焦虑,所以应该来说磷酸铁锂比例会逐渐的增加,三元占比会减少。”
随着磷酸铁锂占有率提高,现阶段再布局锂电池首先得明确产品定位,确保产品有市场机会,市场得精准细分,专注做好一款磷酸铁锂动力电芯兼顾储能可能有大的市场机会。
磷酸铁锂的巨大想象空间不仅体现在对续航要求较低的乘用车上,更大空间在对寿命要求更高的商用车领域,储能领域。
电池是能源的储存介质,大能源领域本质是成本为王,效率优先;光伏、锂电概莫如是。
像早年的光伏领域,2016年前都是成本更低的多晶硅片电池占据主流,一度市占率超过85%。在光伏巨头隆基持续产业投入的影响下,金刚线切割硅片工艺异军突起,彻底打破单晶硅片成本瓶颈,2020年单晶市占率超过85%。在下一代大硅片,薄片化工艺趋势下,N型单晶topcon工艺将引领下一代光伏技术变革,单晶将淘汰掉多晶硅片;N型topcon电池与HJT电池之争,同样基于成本考虑,topcon将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主流;
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1、即使量产情况下,设备投资HJT是topcon的2倍左右,而且老产线没有办法改造,所有产线得重置,这是所有巨头们最头疼的;2、HJT及topcon效率相当,在叠加钙钛矿方面机会均等(钙钛矿市场机会尚未出现),需处决于钙钛矿的成本和方案;3、耗材成本HJT的银浆远远高于topcon,topcon浆料未来有可能全面使用更低成本浆料,成本差距会更加巨大。
电动车领域的电池情况稍微温和些,三元和铁锂,不存在谁淘汰谁,基于用户多元化选择。
三元能量密度更高,体积更小,低温性能更好,将在部分高端车型始终占据一席之地。而磷酸铁锂以低成本长寿命等特性快速抢占其他其他市场,尤其以电动重卡,工程机械,储能领域最为瞩目。
2021年将是大力出奇迹的一年,电动车及动力电池领域将迎来未来十年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是行业巨擘疯狂布局奠定江湖地位的一年;之前的各种预测都有可能出现极大偏差。半年前笔者曾做过一个预测,回头看行业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新能源替代的脚步,正以大家难以估量的速度在加速替代;我们通常会高估1-2年的变化,而低估未来10年的变化,确实替代的速度将更加猛烈。
2021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大概率超过350gwh,比2020年增长150%,全球电动车2021年出货量达到600万辆以上,中国市场有机会成倍增长到250万台,发展势不可挡。笔者之前调研到部分厂家出货量甚至增长3-500%,磷酸铁锂用量接近60%,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可能持续一段时间。锂电前5名,甚至前10名都在疯狂布局产能。
2025年,全球电动车占有率超过35%,达到3000万辆,按平均60度/车计算,电池用量达到1800gwh,C公司产能可能达到1000gwh,巨头正式步入TWH时代。储能及商用车领域用量估计超过500gwh,三元与磷酸铁锂的比例可能接近35:65,磷酸铁锂将占据市场绝对主流。
展望2030年,全球电动车出货量会整体超过90% ,达到9000万辆,动力电池用量超过6000gwh,0.6元/kwh,则动力电池市场为3.6万亿人民币,燃油车无限接近禁售,算上储能市场锂电池的出货量极有可能接近1万亿美元。
2030年,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将颠覆整个传统能源生产的格局!
全面颠覆传统能源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低成本光伏+低成本储能,综合成本低于火电。光伏的系统成本已经降到3元/W,部分分布式电站已经降到2.35元/W的成本,遥想2007年系统成本达到60元/W,13年时间,成本降到5%;很快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降到1元/wh以下,充放次数可以达到10000次。
2025年光伏系统成本到2元/W,摊到25年折旧加财务成本,1500小时/年发电小时数,度电成本0.1元每度电以内;储能系统成本低于1元/WH,充放次数10000次,按15年折旧,度电存储成本低于0.1元每度,;光伏+储能系统成本0.2元/kw,2030年成本有望降到0.15元每度电以内,成本远低于化石能源。
2020年全球用电量约30万亿度,随着电动化的迅速发展,则2030年全 社会 用电量将达到50万亿度。2030年大概率发生事件,光伏+储能可以占领全球电力市场30%,约15万亿度电。按全球范围发电条件来看,平均1250小时的年发电量可以期待,1GW(100万千瓦)装机量约12.5亿度电。
则15万亿度电,需要总装机量12000GW,地面装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预测光伏地面系统成本2025年2元/W(组件1元/W);2030年1.8元/W(组件0.8元/W),光伏市场未来需求10年需求,12000*18-=216000亿,21.6万亿人民币。
204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达到70万亿度,2040年占领全球电力市场60%,约42万亿度电,需要总装机量33600GW,2030-2040年得新增21600GW光伏装机量,地面装机新增土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
成本方面,2035年1.6元/W(组件0.7元/W),2040年1.5元/W(组件0.6元/W),整体光伏市场21600*15=32.4万亿人民币,进入平稳发展期。
2021-2030将是光伏行业的白金十年。
2030年,15万亿度电约需要60%储能,9万亿度电储能,平均每天充放1.2次计算,工作按300天计算,需要7.5万亿kwh储能,需要250亿kwh储能装机量,约25000GWH。
储能市场按照均价0.8元/kwh计算,市场总量20万亿,跟光伏市场相当并驾齐驱。
2040年,42万亿度电约需要60%储能,25.2万亿度电储能。平均每天充放1.2次计算,工作按300天计算,需要21万亿kwh储能,需要700亿kwh储能装机量,约70000GWH;新增45000gwh。
储能市场按照均价0.65元/kwh计算,市场总量29.25万亿,跟光伏市场体量相当。
未来十年毫无疑问是光伏和储能最为辉煌的十年,诞生的机会不可估量。
隆基股份与朱雀投资布局氢燃料,光伏龙头布局氢燃料,给了大家很多想象空间,光伏+氢能战略浮出水面,利用越来越廉价的光伏发电来制备储存氢气,既解决了光伏发展的天花板,也生产出大量可替代石油的清洁能源。日本最近投产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制氢项目,国内领先企业阳光电源,隆基抓紧产业布局。中石油,中石化等传统能源企业同样在加快光伏+储能+制氢的产业布局。
实际上最近中东的光伏招标电价以及达到1.04美分/kwh,真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中东地区的光伏+储能有可能在2025年达到2美分/kwh,那中国鄂尔多斯高原,青海格尔木地区2025年光伏+储能成本将达到2.5美分/kwh,折合0.1625元/kwh,光储联合制氢将大行其道,电解水制氢的直接能源成本将低于10元/KG。
氢能市场将异军突起,氢能来源广泛,燃烧性能好且零排放,有望成为碳中和战略中的核心一环。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约占宇宙质量的 75%。氢气燃烧性能良好,且安全无毒。氢气空气混合时可燃范围大,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而且燃烧速度快。
同时氢气燃烧时主要生成水和少量氨气,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与其他燃料相比更清洁。同时氢气导热性能、发热值高。氢气的导热系数高出一般气体导热系数的10倍左右,是良好的传热载体。
氢的发热值 142,351kJ/kg,是汽油发热值的 3 倍,远高于化石燃料、化工燃料和生物燃料的发热值。氢的获取途径多、热值高、燃烧性能好、清洁低碳,更重要的是反应后生成的水,又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出氢,实现循环再生可持续发展。
作为燃料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用于氢燃料电池或者直接燃烧;供热:钢铁水泥造纸氨气应用或者建筑行业直接供热;作为冶金及钢铁行业还原剂还有石化行业的原材料。水泥行业燃烧大量的天然气和煤炭,为了碳减排,需要氢气来中和二氧化碳生产甲醇。
现阶段大量氢气来源于煤制氢及天然气制氢,即所谓的灰氢,随着风光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以及电解水制氢设备成本的快速下降,未来2-3年,绿氢的制备成本可以到10元每公斤,不用储存加压,纯化直接用于石化行业作为原料,水泥行业,冶金钢铁等行业,需求将暴增。
煤制氢成本约7元每公斤,天然气制氢约10元每公斤,则绿氢的制备成本接近天然气制氢,考虑到未来的碳税和碳交易收益,绿氢将极大的替代现有的煤制氢以及天然气制氢。
2500万吨的氢气存量空间将形成一定替代,新增场景体现在陆地交通运输场景,海上货运、邮轮、飞机、水泥、冶金等领域将全面采用氢气。
氢气用途展望:低成本氢气除氢燃料电池车辆使用,石油化工,炼钢等都将得到更大规模使用。
工业副产氢的热值价值相当于12元/KG,理论上氢气终端销售价格在当下这个是底线价格,按氢燃料电池用于交通行业,16度电/kg氢气的水平,则氢气转化为电能的价格为每度电0.75元,这个是极限假设的价格。
如果绿氢的价格可以低于12元/Kg,需要考虑制氢设备的折旧和效率,需要光伏风电的价格低于0.15元/kwh,则氢气可以掺杂在天然气管道中,掺杂比例在5-10%,对管道的影响会比较少。可以考虑在天然气管道的周边建设大规模的风光互补电站来来联合制氢。
这个场景12元/公斤的氢气如果用在电动车上,通过储能、运输、加注到车端成本则可能接近30元每公斤,成本偏高。而直接用于石化,钢铁则减少了大量中间环节。也可以考虑用在水泥行业碳捕捉,将二氧化碳+氢气,制取甲醇。石化,钢铁,水泥行业如果大规模推广氢气应用,需求量将不低于1亿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更是惊人,极大加快推动碳中和。
按照现阶段城市氢气补贴后的价格一般高于30元/KG,换算成度电成本接近2元/度电,远远高于现在的工业电价:谷电约0.3元/度电,平电约0.6元/度电,峰值约电价1.2元/度。氢燃料电池的使用成本会一直高于锂电,乘用车用氢燃料电池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那么,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的使用应该在广阔的长途运输,商用大卡车,远洋货轮,该场景需要能量密度较高的氢燃料。
以商用车领域为例:然而续航超过300公里的49吨牵引车,配置6组氢瓶+110kw燃料电池系统+130kwh锂电,整个系统约2.5吨,比传统天然气车及柴油车的质量多1吨左右。解决方案是氢瓶减重,用全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的大规模使用,最终必须满足成本低于化石能源,才有机会普及。目前来看任重道远,而跟纯电动拼使用成本尚不具备优势,只能拼场景;如果能够得到15元/KG的绿色氢气,长途货运,远洋货轮,炼钢这些场景则可以大规模应用氢气。
光照条件充足的中东地区,可利用光伏+储能+制氢,考虑到光伏和储能成本接近2美分/kwh,在中东地区制氢将变得实际可行。
用高能量密度氢气来储存新能源以替代石油资源,将是沙特及中东地区最大的机会。如果沙特建设庞大的光伏电站约3000GW,占地面积3万平方公里,年发电量可以达到6.3万亿度,考虑到全天候制氢,则60%需要通过锂电储能,其中6万亿度电用来电解水制取氢气,产生1亿吨氢气,10元每公斤的氢气通过海运将占领全球市场,每年收入1万亿人民币,与沙特现阶段的石油规模相当。
电解海水制氢还可得到副产品氘氚,又是人类终极能源核聚变的主要原材料,实现商用航天的关键。
全球大规模光伏发电成本最低为沙特等中东地区,沙特土地面积超过190万平方公里,有大量的土地建设光伏系统。传统石油巨头可全面转型为新能源巨头,以提供高能量密度的氢气为主,2025年沙特光伏成本降到0.8美分/kwh,折合人民币约5.2分/kwh。沙特氢气能源成本低于5元人民币每公斤,全部成本将低于7元/KG,运往全球价格约12元/KG,全球终端销售价格约12-15元人民币每公斤。
低于15元/KG的氢气,在长途货运,远洋航海,炼钢,石化,建材等都将占有一席之地。考虑沙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亚非欧板块中心,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往欧美,马六甲海峡运往亚太地区都将具有成本优势。
笔者2018年造访日本,曾与软银孙正义的高参岛聪先生交流,岛聪提及:孙正义曾经构想在沙特建设全球最大的光伏基地,再找中国最好的光伏及锂电技术去沙特联合设厂,打造光伏+锂电的黄金能源组合。生产全世界最便宜的电力通过中国的特高压技术建设涵盖中亚、东北亚的电力网络,经过伊朗,中亚,中国,将清洁的电力输送给日本,因为日本的平均电价超过0.2美金/kwh。不得不佩服孙的雄才伟略,异想天开。
光伏电站易建,不过经过这么多国家建电力网络难度就大了,而光伏储能制氢则就变得更容易实现了,然后通过远洋运输更有可落地性。
很多人会问,中国会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沙特吗?中国不一定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沙特,倒可以成为产业输出方;沙特源于独到的地理位置,如果和中国联手有机会在未来的五十年,仍然成为全球的新能源中心。
在于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光伏技术领先全球,光伏技术具有标准化,可复制的特点。而且形成了独立的装备能力和材料开发能力,行业内又有普遍后进入者优势,可后发制人。
那么就可以在中东地区发展光伏+锂电储能产业,低成本足以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同样中国的锂电技术具有跟光伏类似的特点。沙特可以和中国强强联手共同发展光伏及锂电储能产业,中国通过技术输出在沙特建设全球最大的光伏基地和光伏储能电站,沙特利用强大的资本实力实现从石油到新能源的转型。
沙特的光伏产品可以行销全球,光伏产生的电可以销售到欧洲及非洲、印度等亚洲缺电国家。光伏制氢可以远销亚洲,欧美,沙特有机会成为新的全球能源中心。
阿联酋三个国有实体组成了阿布扎比氢能联盟,将富含化石燃料的酋长国定位于未来绿氢气的主要出口国,海湾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替代燃料的重要性,氢能的开发在下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从最大的石油输出国成为最大的氢气出口国,这样的机会将刺激沙特阿拉伯以及阿联酋,沙特王国已经计划在特大未来城市中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由光伏和风能联合制氢工厂,整个城市将是绿色电力,沙特也想实现氢气出口国的伟大的计划,他们认为沙特将成为氢气的全球领导者,给沙特下一个50年机会。
当然全世界其他的地方,尤其是光照和风电特别发达的地区,例如澳大利亚也在计划发展氢气,宣布要投资1500亿美金用于绿色氢气的制造;中国的西北地区正在大力发展光伏风电联合制氢。沙特有全球最好的光伏资源,全球的光照时间最长,最长时间甚至可以达到一年2800个小时;如果可以全力以赴的发展绿色的氢气,将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气的制造基地,同时成本可以做到全球最低。
总之,平价的新能源将在下个十年惠及全球,实现大部分国家的能源独立、自由和平。
作者简介:陈方明,易津资本&博雷顿 科技 创始人,博雷顿 科技 正成为电动工程机械、重卡及相关领域配套储能的领军企业。作为有超过十年风险投资经验的专家,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做了深厚布局。
他着眼于高精尖技术,聚焦新能源领域的硬 科技 ,投资过常州聚和、拉普拉斯、凯世通、南通天盛、杭州瞩日及量孚等一大批新能源企业。其中量孚作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公司,其利用独特工艺,一步法合成磷酸铁锂,有望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成本降低20%。
陈方明是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创立的博雷顿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市重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高端装备首台套、交通部国家级行业研究中心、上海市专精特新项目等一系列名号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