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伏产业反倾销_如何应对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欧盟有没有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2.如何应对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
3.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对中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4.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对中国直接影响有哪些?比如各种倒闭,各种失业....
5.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需要如何解决
欧盟有没有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光伏
2013年8月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欧盟将继续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组件及关键零部件进行反补贴调查,但不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盟委员会决定将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案和反补贴案合并调查,将最晚在2013年12月5日对反倾销和反补贴作出终裁。
案情背景
2013年7月,中欧就光伏产品反倾销案达成价格承诺,加入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光伏企业以每瓦55~57欧分向欧盟出口,并受到配额限制;未加入的企业则面临平均47.6%的惩罚性关税。协议至2015年年底终止。
太阳能玻璃
2013年11月2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进入欧盟市场的我国太阳能玻璃征收17.1%~42.1%的临时反倾销税。那些之前与调查组密切配合的企业可享有较低税率。此措施将于11月28日起生效,为期6个月,之后可能延长至5年。其中,China’s Flat Glass Group将获得42.1%的反倾销税,Hehe Group获得32.3%的反倾销税,Xinyi Group为39.3%;Henan Yuhua为17.1%。其他中国太阳能玻璃厂商将获得42.1%的反倾销税。
如何应对光伏产业反倾销调查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日前与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一同出席第27届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在欧盟驻华使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德古赫特向南都记者透露,针对光伏案,中欧双方经谈判已就大的框架原则上达成一致,只剩下如何实施的技术性问题,他希望也很有信心近日就会有结果。而且,他表示,中欧双方均同意进行投资协定谈判,预计将在两三个月后正式启动,该投资协定将不仅包括投资保护还包括市场准入内容。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9日报道,超过1000家欧洲光伏产品企业要求欧盟委员会放弃对中国太阳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它们认为,一旦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七成以上太阳能模板价格将大幅上升。
实际上,案件在欧盟内部已明显分为两派,即下游安装商的反对派以及光伏生产企业的支持派。专家分析,两股力量的博弈将左右欧盟委员会的裁决结果。令人担心的是,几乎与欧盟同时发起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美国日前公布的初裁结果对中方大大不利。
事件的缘起是,欧盟委员会分别于2012年9月和11月启动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被业内人士称为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双反”案件。
上述报道称,一份发给欧盟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特的公开信中,得到了欧洲20多个国家的1024名企业高管的联署。公开信中称,如果欧委会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终决定实施惩罚性关税,这可能对欧洲光伏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作用。
记者了解到,这份公开信的签名企业代表了欧盟光伏产品消费类企业的行业协会——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的立场。据悉,该联盟发言人安德烈埃·迈鲍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市场上太阳能光伏产业供应链价值的70%在欧洲,上下游供应商创造的产值约400亿欧元。
他认为,欧盟委员会一旦决定对中国太阳能厂家实施惩罚性关税,将对欧盟太阳能行业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危及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德国太阳能系统供应商IBC太阳能的诺贝特·哈恩也称,如果实施惩罚性关税,70%到80%在欧洲生产的太阳能模板价格将大幅上升,利润和需求将相应下降。“记者获悉,德国某市场研究公司公布一项调查结果,在英国,超过7%安装商表示,如果欧委会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他们将不得不关门歇业,而25%的安装商可能被迫裁员。”
市场咨询机构Prognos2013年2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关税可能造成英国太阳能市场萎缩高达80%,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英国经济损失34.6亿英镑,并伴随38600人下岗失业。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对中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前瞻网摘要:中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快速扩张,对于不断升级的欧美“双反”,在中国光伏企业拼死抗争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反击。欧盟对华光伏设定的贸易壁垒未必就能使其获益其中,贸易战始终都会使双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对于雪上加霜的中国光伏能否涅槃重生仍备受市场关注。
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决定,同时宣布将在6月6日至8月6日间先征收11.8%的税率,若磋商未果,此后税率将提高至47.6%,这将对国内大部分光伏企业构成巨大的冲击。欧盟对华挥出光伏双反大棒后,6月5日我国商务部提出反制措施,将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错误决定,欧盟损人不利己
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依旧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和环境成本,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欧盟一旦征收惩罚性关税,将给中国造成超过3500亿元的产值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不良贷款风险和超过50万人的直接人口失业。
欧盟在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制裁的同时,其自身利益也将受到损害。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短期来看的确会对欧盟的光伏产品生产商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光伏企业的产量及就业机会将会有所增加;但在征收惩罚性关税后,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下滑,对于欧盟国家整个光伏产业链而言,此举所造成的损失和失去的就业机会将比单纯的光伏产品生产商得到的利益要大得多,得不偿失。这将对欧盟这一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前瞻发布的 ?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此次贸易战在将中国光伏企业推向悬崖边的同时,或将产生倒逼效应,逼迫国内光伏产业升级,促使国内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其业务将向上游的光伏设备和下游的光伏电站运营进行拓展。这样一来,全产业链纵向的一体化运营促进了国内光伏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积极开拓新市场
如此境况下,对于国内企业而言,调整市场是当务之急。在2012年7月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之初,我国许多光伏产品企业已经开始转移未来的市场重心,逐步降低了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份额,转战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市场或国内市场,目前日本等新市场的需求量已经出现放量增长势头。
从近期一些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日本等新市场已经打开:晶澳太阳能一季报显示,毛利率终于由负转正,日本市场开拓初战告捷,并开始进行澳大利亚市场的布局;6月5日上市公司向日葵公告称,与日本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 Co.LTD.签订了40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销售合同,合同总金额合人民币1.71亿元,占到公司201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3.95%。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中的光伏产业将受益国家政策强力推动,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大幅提高。中国的光伏产业目标多次调整,从之前公布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1GW扩大到35GW,说明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态度。
后续国家还将出台对光伏产业在上网、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一系列的举措为我国光伏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未来几年国内市场需求的增长为我国现处于黑暗中的光伏业指明了方向。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对中国直接影响有哪些?比如各种倒闭,各种失业....
2012年以前,80%销往欧盟。所以这次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很严重。相比美国的双反要严重很多。
主要影响不是这200亿美金的市场份额的问题,而是欧洲、美国的光伏双反,可能扼杀这几年突飞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全球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失去了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产生了大量的产能过剩,转而对内消耗库存,打价格战,造成了很多企业的二次损伤。
同时,光伏产业的产业工人的就业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和国家问题。
所以国家现在在增加内需,鼓励光伏发电入网(国家电网),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国家也在出台政策扶持部分光伏企业,希望中国的光伏产业能够很快的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中国光伏企业反倾销需要如何解决
一是欧洲销售商会犹豫购买中国的光伏产品,使得本在就外销不畅的情况更加恶劣,目前光伏企业的通病是库存太多而需求太少,这会加剧各光伏企业的资金流。
二是在心理上对已经饱经沧桑的光伏企业以沉重的打击,应对美国双反调查和维持企业发展已经使各家光伏企业焦头烂额,捉襟见肘,欧盟这个主要市场再传噩耗,加大了各家企业的应对成本,牵扯企业的许多精力,也动摇了许多企业坚持度过难关的信心。
三是各其他国家和地区以不好的示范作用,之前印度曾传来消息可能会对我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经过多方努力,一直没有立案,但欧盟的立案给其他国家的光伏企业以不好的信号,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针对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争端中。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下行,贸易壁垒不仅成了一些国家保护自身利益的“杀手锏”,而且花样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江苏出口,在疯狂围堵中负重前行。
现状·挑战
刚刚过去的5月,我省光伏企业被彻骨的严寒所笼罩。1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我省光伏龙头尚德公司反倾销税率为31.22%,常州天合光能31.14%,其他应诉企业31.18%,未应诉企业249.96%。三个月前,尚德公司被初裁征收反补贴税率2.9%,天合光能4.73%,其他企业3.61%。
“全球50%的光伏产品来自中国,中国产能60%在江苏,美国是江苏光伏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征收如此高的‘双反’惩罚性税率,让我省光伏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消失殆尽。”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说。
光伏的遭遇不是个例。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目标国。2011年,我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各类贸易摩擦案件94起,涉案金额28.7亿美元,涉案企业1991家。今年一季度,全省遭遇各类贸易摩擦30起,涉案金额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0%和120%。贸易摩擦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渗透。有的单个产业被多国多种贸易摩擦所牵扯。光伏太阳能继美国“双反”调查后,欧盟、印度等国也在酝酿对我发起相关调查;不锈钢水槽去年底遭加拿大“双反”调查后,今年又遇美国“双反”大棒。
当一个产业对其他国家产业构成威胁时,设置贸易门槛是必然趋势。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越来越多“江苏制造”进入国际市场,贸易摩擦会如影相随。
现身说法
射阳经济开发区,占地500亩的捷康“甜味剂科技园”开工在即。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公司总经理安立军说,最近几年,公司一直扩产,在国际市场还是供不应求。按计划,科技园将投资12亿元,到2018年可新增三氯蔗糖产能4000吨,成为全球行业老大。与此同时,公司加紧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设销售公司,和90个国家地区建立业务关系。而射阳则以捷康为龙头发展生物食品特色产业。
捷康的崛起具有戏剧性。2007年4月6日,英国糖业巨头英国泰莱公司及其在美国的子公司,在美国指控全球25家企业侵犯其5项三氯蔗糖生产专利,请求启动“337调查”。这些企业13家在中国,盐城捷康不在其列。安立军说,“这起案子适用的是普遍排除令,对方一旦赢了官司,我国所有三氯蔗糖企业都将撤出美国市场。”为此,盐城捷康主动要求作为第三人加入应诉。应诉之路漫长而繁琐。盐城捷康在国内请专家做顾问,在美国找到曾为微软打赢官司的律师事务所辩护。23个月的艰苦谈判和法庭程序,耗资2000多万元,盐城捷康最终赢得了国际官司,成为国内首家主动应诉“337调查”并完胜的企业。
打赢一场官司敲开大片市场。盐城捷康创立时产能落后同行十几年。从应诉开始,作为唯一不侵权生产企业,外拓市场,内抓研发,现在生产的三氯蔗糖含量比国家标准高出1.7个百分点,售价高出同行约10%,生产成本却低三成以上,一举成为行业亚洲第一、全球第二。
像盐城捷康一样,我省已有多家企业运用法律武器赢得自身利益。南通医保是几十人的小公司,在应对世界最大企业嘉吉公司发起的美国337调查中,只用不到6个月就取得胜诉。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在2011年美国对华柠檬酸反倾销复审中,取得1.1%低税率,成为全国两家可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
然而,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受损的我省企业更多。一家外贸公司出口手推车,在欧盟市场苦心经营多年,年出口上千万美元。因为对进口国反倾销调查听之任之,面对46.7%的高额反倾销税不得不黯然退场。
政府声音
当贸易摩擦由小概率事件逐步常态化后,从有效应对、见招拆招到未雨绸缪、提前防范,既是我省出口企业必备的基本功,也成了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省商务厅副厅长陈晓梅说,按照世贸规则,应对不同类型的贸易摩擦政府应充当不同角色。反补贴主要矛头指向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政府出台政策既要尽量符合世贸组织规定,不授人以柄,积极应诉也义不容辞。这次美国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双反”调查案件严重影响我省光伏产业。进入相关程序后,商务部门积极应对,搜集整理翔实的事实依据,还专门聘请政府律师,为企业争取权益,效果好于预期。对于反倾销、337调查等贸易摩擦,政府部门则应尽量发挥对企业的指导、协调作用,特别是通过产业规划、横向沟通对接、加强预警、培训人员等做好防范工作。近年来,我省已在出口龙头企业、相关行业协会、出口集中地区等设立28个贸易摩擦预警点,纳入监测“法眼”的包括钢铁、化工、金属制品、蜂产品、紫菜、木地板等,有效降低了贸易摩擦风险。
专家观点
作为江苏省商务厅聘请的反补贴政府代理律师,高朋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高级合伙人谢向阳认为:“当贸易摩擦方式由反倾销调查更多转向‘双反’调查后,应该高度重视反补贴的杀伤力。”他说,被指控项目一旦被认定为存在补贴,将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的运用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被裁定为补贴的项目,往往会成为后续对我国反补贴调查的证据,诱发更多反补贴调查。在他看来,应对新形势下的贸易摩擦,应把更多精力放到新兴产业上。政府应加强宏观指导、创设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预警机制,在制定地区产业规划时配套建立相应的预案,一旦产能过剩及时预警。从企业看,根本之道在于重大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产业国际优势争取国际市场主导权。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