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伏前沿基地是什么意思_光伏产业龙头公司[影响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建设思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敦煌建成光伏发电基地,对于国内太阳能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作用?2.光伏产业龙头公司 [影响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建设思路]
3.能源局发布光伏领跑者计划,业内专家怎么说
4.“风光”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光伏板块估值已回落至低位
敦煌建成光伏发电基地,对于国内太阳能技术的开发有什么作用?
近日,敦煌建立了甘肃首个光伏发电技术示范区,8项国内先进的光电技术在区内展示。预测未来将给敦煌带来新商机。
敦煌市光伏发电技术示范园坐落在中广核敦煌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厂区,这里展示了多晶硅双轴跟踪、多晶硅斜单轴跟踪、多晶硅平单轴跟踪、多晶硅固定、单晶硅固定、单晶硅薄膜固定、500倍(高倍)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等8种光伏发电技术,这些技术均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光电产业中的最前沿技术,体现了世界清洁能源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也引起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光伏发电技术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下,敦煌市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全国知名能源企业纷纷落户敦煌,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截至2011年11月底,全国第一批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中广核与国投华靖两个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并累计发电4200万千瓦时。目前,95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已进入光伏电池板安装调试阶段,有望年底实现并网发电。2012年,敦煌市还计划新开工建设10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在去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河西新能源,加快建设以酒(泉)嘉(峪关)为中心的风电、以敦煌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以上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发电基地,这个战略目标早已给敦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太阳能产业、走低碳经济的路子指明了方向。
光伏产业龙头公司 [影响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建设思路]
东营市东营区东四路与汾河路交叉路口。
查询百度地图可知,山东省东营光伏太阳能基地位于东营市东营区东四路与汾河路交叉路口。
山东省东营光伏太阳能于2008年8月8日在欧交所成功上市。全心致力于太阳能光伏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立足规模化、精细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能源局发布光伏领跑者计划,业内专家怎么说
近年,国家把新能源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尤其是把利用太阳能资源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些政策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内蒙古具有能源成本较低、多晶硅原材料丰富等发展光伏产业的诸多优势。但与此同时,市场需求不足、产业链困境、关键技术瓶颈等一系列制约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需要内蒙古加以特别关注。只有解决了这些制约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促进内蒙古光伏产业基地又好又快发展。
一、市场需求决定内蒙古光伏产业基地能否做大
当前内蒙古发展光伏产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隐患就是市场需求不足。短期,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营模式,加上光伏并网发电受到一定限制,致使国内市场难以启动。目前,国内每年的光伏产品产能消费不到10%,国内光伏发电的总装机量也仅占全球装机总量的1%,2011年中国国内光伏市场安装量有望达到500MW,但生产量却增至1.2万MW,因此,国内供需严重不平衡,绝大多数产能还得靠国外市场去消化,但国外市场需求前景也不容乐观。近年,全球光伏消费市场的主体是欧洲市场,依赖度高达90%,其中德国、西班牙是全球太阳能需求两大主要市场。但当前,德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顶值,意大利也将于1-2年间达到顶值,因此占世界80%左右市场份额的欧洲市场即将面临饱和,欧洲光伏安装将逐渐进入停滞阶段。而且,由于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西班牙已停止了对太阳能的高额补贴,德国在2010年7月取消了对太阳能的高额补贴,法国也出台了削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措施。受这些国家上网电价补贴下调的影响,全球光伏产业将在今后两年内迎来一波供应驱动的降价狂潮,这将很大程度地抑制需求,并导致组件囤积,影响将进一步波及整个供应链。与此同时,国际光伏巨头却在大肆扩产,目前国际七大厂均有扩产规划,将进一步挤压内蒙古的市场空间。
打破完全依赖外需的局面,是决定内蒙古光伏产业能否做大的关键问题 ,因此,做大内蒙古光伏产业基地,首要任务是加快培育全区的光伏发电市场。结合内蒙古特殊地区和特殊行业用电问题,积极开展必要的试验和示范项目建设,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按特许权招标方式建设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积极开展“金太阳工程”建设。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的主要形式,因地制宜,逐步提高光伏发电的市场比重,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和闲置土地资源的地区建设适度规模的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在广大城镇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偏远地区,结合解决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独立小型光伏电站,鼓励在全区通信、交通、照明等领域采用光伏电源,按照多种途径、齐头并上的原则,加快培育内蒙古光伏发电市场。
二、核心技术决定内蒙古光伏产业基地能否做强
内蒙古的光伏产业要发展壮大,关键是技术突破。目前我国掌握的技术主要是门槛较低的电池片和组件技术,而技术门槛较高且利润回报最大的装备技术和原材料晶体硅的提炼技术并没有真正掌握,基本上都是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由于晶体硅的提炼技术限制,我国目前仍未能有效解决国内原料产量不足的问题,导致光伏产业所需多晶硅材料仍主要从海外进口,这将使内蒙古的光伏产业从发展之初就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技术结构的不合理最终导致国内光伏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当前,国内光伏产业链中,高端原料、装备测试仪器设备制造企业规模、数量均较小,其中,50%左右的多晶硅、100%的银浆以及绝大多数测试设备仪器都依赖进口。而低端的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占全世界的60%,95%的产品需要出口。与此同时,技术水平的落后又衍生出一系列环境问题,在产业链中处于高端的多晶硅材料生产工艺中,由于核心技术工艺没有掌握,尾气中还原回收再利用工艺尚未实现。此外,我国企业以目前的技术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耗能高,污染大,太阳能电池板产品中90%出口发达国家,这实际上加剧了我们的环境污染。
作为市场后进入者的内蒙古光伏企业,如果仅仅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环境成本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暂时只能赢得量上的增长,只有掌握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才能做强我区的光伏产业。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光伏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要实施积极的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我区企业引进国外智力,甚至并购国外研发机构,加强与国内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及研发机构的合作,从根本上改变重大技术装备和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为突破成本瓶颈提供了技术支持。鼓励产、学、研联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与此同时,通过政府的扶持,建立一系列大型的国家实验室和服务社会的研发机构、技术中心、试验平台,以此突破光伏产业现有的核心技术瓶颈。
三、产业链条决定内蒙古光伏产业基地能否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面临着“两头在外,受制于人”的产业链困境。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分为五个环节,依次为太阳能级硅材料、硅锭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最终作用于市场端,实现光伏发电。整条产业链中,上游的晶体硅制备、切片环节技术门槛最高、利润回报最大,而下游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则技术门槛较低、利润回报较少。尤其是组件环节,成本竞争最为激烈,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最低。然而,我国企业恰恰是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池、组件制造环节。上游的晶体硅材料主要为欧美日本七大厂商垄断,下游光伏发电市场则主要集中在欧洲,其光伏系统装机量占全球比例接近80%。可见,对我国而言,所谓的“光伏大国”仅仅是“生产制造大国”,再说得准确一些,则仅仅是“电池和组件制造大国”。资金、技术、市场等战略制高点留在了海外,低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制造环节引入了中国。上游晶体硅材料、下游发电市场“两头在外”的困境,已使我国光伏产业形成了“议价能力低”、“抗风险能力低”的“双低”局面。向上游来看,以国外七大厂商为首的晶体硅材料供应商,面对众多的电池、组件制造厂商,具备更多的议价资本。能否获得稳定的硅片供应渠道,是我国众多的电池、组件厂商关心的核心问题。向下游来看,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尽管加快了发展速度,但全球主要市场仍旧分布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西班牙市场的急剧萎缩以及今年德国政策的趋冷化,直接造成了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增速放缓,这首先影响的就是产业链中竞争最为激烈、技术门槛最低的组件和电池制造环节。金融危机中,我国大量光伏组件厂商因此而倒闭。因此,当前在光伏产业领域,我国至今未能摆脱“世界工厂”的命运,由于核心制造技术与消费市场的缺乏,光伏产业仍然靠简单加工组装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内蒙古光伏产业发展必须要从全方位着眼,努力打造相对完整的太阳能光电全产业链,不能重蹈传统制造业低端产业链生存的覆辙。一是要大力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备雄厚资本实力、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光伏企业,鼓励其向多个环节同步投资,即要加快发展中游的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又要稳步推进上游的多晶硅原料、硅锭和硅片生产,还要积极向下游的光伏系统集成应用方向拓展,从而带动内蒙古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发展,提高光伏产业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二是推动风电、光电一体化发展,在优势风电聚集区,尤其是呼包鄂及东部地区,依托能源成本优势,加快资源、人才、技术和产业制造的创新整合,努力建设若干千亿元的太阳能光电全产业链集群化工业园区。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风光”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光伏板块估值已回落至低位
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通知就新一批光伏领跑者计划征求意见。媒体记者获悉,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等协会组织业内企业家、专家在昨天“2017光伏领袖峰会”前的闭门会议上讨论新一批领跑者计划并将相关意见向能源局反馈。而在昨天峰会正式论坛上,多位权威人士也就此发表了看法。
“‘领跑者’计划不能仅仅把效率作为唯一的指标,而更应把系统的整体质量作为衡量标准。应该通过市场准入等手段来保证中国光伏电站建设不出任何大的问题。”原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告诉媒体记者,最新的“领跑者”计划征求意见稿的确响应了业内一些呼吁,也比之前的版本有所提高,但关键还在于落实。
他认为,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当前“领跑者”计划都局限在集中式电站,而国家下一步力推的分布式发电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领跑”,“‘领跑者’不应该仅仅针对制造业,也应该在分布式系统的应用上有所体现。后者目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至于此前诟病较多、甚至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拔苗助长”的光伏发电前沿技术应用依托基地(即“超级领跑者”)计划,石定寰表示,这个问题不大,毕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进来。
“这个计划肯定会‘助长’,但是否‘拔苗’则仁者见仁了。”阿特斯电力集团董事局主席瞿晓铧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最新的文件要求这个计划在三年内全部建成并促进相应前沿技术产业化,应该说也留出一定技术升级的空间。
在他看来,“领跑者”计划一定会引领和促进光伏技术的发展,一些指标的调整也进一步接近了行业现状。目前,这个计划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光伏技术政策,也反映了能源局的确“想做事”。
但他建议,这次“领跑者”计划中有一个“如果融资成本低于现行基准利率10%及以上的可以加分”的条款应该修改或去掉,“阿特斯在海外也可以拿到这样的融资成本,但在中国,能够达到这条标准的基本只有央企了。而央企说到底用的还是国家的钱。”
“我们认为,根本办法还在于国家能否下决心解决光伏补贴发放拖欠的问题。我甚至建议可以成立一个国家光伏主权债,用于保证光伏补贴的足额发放。如此,则光伏开发商、运营商们可以把资金成本降到基准利率的40%,意味着度电成本还可降5分钱。”瞿晓铧说。
11月14日,在国家能源局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在生产方面,优化发展方式,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在“三北”地区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他同时表示,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全部开工,第二批项目正在陆续开工,目前正在抓紧推进第三批项目审查。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
显著上升
根据此前公布信息,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涉及内蒙古、青海、甘肃等19个省份,规模总计97.05GW.第二批风电光伏基地集中在“三北”地区,方正证券表示,第二批风电光伏基地总规模达455GW,显著高于第一批。
关于第三批风电光伏基地,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部分省份已经下发第三批风光大基地的申报文件,就目前已下发的两省文件来看,基地项目仍坚持集约整装开发,且要求最迟不晚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4年底前并网投运。
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幅显著高于火电、水电。以累计装机容量同比来看,2021年2月以来,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累计同比增幅保持在15%以上,其中光伏发电同比增幅始终超过20%,且今年以来增幅还在持续扩大,超过了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率。
川财证券表示,预计四季度光伏产业链整体有效供应量将环比提升,后续在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产业链有望实现量利齐升。风电方面,随着风光大基地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叠加风机单价下行的趋势,风电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风电企业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光伏设备板块市盈率
处于近两年低位
11月15日,新能源板块整体表现亮眼,平均上涨2.7%,赛伍技术、禾望电气涨停,帝科股份、明冠新材、爱旭股份等9股涨幅超过5%。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经过前期回调,电力设备板块部分上市公司估值处于阶段性底部。以整体法计算,目前光伏设备行业滚动市盈率为30.2倍,处于近两年来低位,2021年8月峰值曾达到89.5倍。风电设备最新滚动市盈率为27.76倍,离一年前的峰值33.65倍也有一定的距离。
数据显示,10月以来市盈率刷新近两年低值的新能源概念股共有21只,其中包括7只千亿市值个股,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光伏设备类个股占比最高,细分领域中,硅料硅片、光伏辅材、电池组件、逆变器板块均有个股上榜,风电设备中仅三一重能上榜。
隆基绿能11月15日上涨1.31%,最新滚动市盈率为29.08倍,低于行业整体估值,为公司自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隆基绿能近期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进步,不断加大新技术研发投入和推动先进产能的建设。自2021年4月以来,公司已经11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2022年9月,公司西咸乐叶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投产,标志着公司新型电池技术HPBC正式进入量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