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4万亿导致光伏企业倒闭_内蒙古盾安光伏要倒闭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影响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内蒙古盾安光伏要倒闭吗
3.光伏发电导致产能过剩如何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影响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您好,PVtrade帮您回答:
1、分布式光伏模式问题
针对国内分布式光伏推广困难的现状。有两种观点想破局。一种是提高电价;一种是所有光伏发电都采用并网模式,国家全部收购。两种模式虽然都可以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但两种模式都必须牺牲利益。
提高电价,社会上肯定不同意,也不能保证提高电价就能促使人们积极拥抱光伏;全部发电都进行并网模式,由国家财政全部补贴的模式,在现阶段可能不是很现实,在未来可能会随着脱硫煤电价的走高,可以实现。
2、融资问题
光伏产业的融资问题由来已久,至于说为什么会有融资困难的问题,不做过多的解释。如今,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都持观望阶段,政府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出来。从武汉缔捷了解到的情况得知除了国开行以外,其他商业银行也仅停留在与分布式电站的接洽阶段。国开行也尚未向国家级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中的任何一家发放贷款。
融资难,导致很多光伏项目难以开动,特别是针对一些私人企业的光伏项目。虽然现在也出现了一些融资创新手段,比如众筹模式、地方政府先期投入引导资金外,尝试建立产业基金外,吸引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和外资模式、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正牵头成立国内首个分布式光伏启动基金等方法。但企业依然在犹豫。对于企业和对于投资方来说回收困难依然是矛盾点。
3、家庭式以及私人屋顶安装困难
由于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天生受限,好地方就那么多,抢完了就没有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所以可以说,好的西部电站是个稀缺资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市场就是这样,抢完了西部资源,然后盯住中东部地区的国有企业和大型建筑。好的屋顶就那么多,如果都抢完了,就不做了吗?
如何发展家庭式私人屋顶光伏才是光伏企业能长久发展下去。就好像现在大型屋顶光伏是红海阶段,而家庭式光伏电站是蓝海。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家庭式光伏电站发展缓慢。还需要时间积累。
4、产业升级问题
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升级。经历了光伏寒冬之后,国内光伏制造型企业纷纷倒闭,但根本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盲目生产。光伏产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在经历过阵痛之后,转变发展模式,在制造型企业中淘汰一批实力不济的公司,然后在服务型领域出现一批新公司。专业做光伏建筑一体化,各司其职,才能良性发展。
诚然,阻碍光伏发展的因素很多,国内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出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光伏产业会越来越好。
内蒙古盾安光伏要倒闭吗
世界的节约能源概念普遍下,光伏电池绿色科技已是产业新星。而这波绿色科技潮流,又首推太阳能最为行情看涨,有可能成为全球红透半边天的明日之星。面对国际油价不断飙高,第三次石油危机即将到来的危机,一股全世界重新洗牌的能源卡位战,已经响起咚咚战鼓,蓄势待发了。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欧洲一些高水平的核研究机构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在国际光伏市场巨大潜力的推动下,各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争相投入巨资,扩大生产,以争一席之地。
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竞争激烈,欧洲和日本领先的格局已被打破。尽管主要的销售市场在欧洲,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重镇已经转移到亚洲。2011年,在光伏市场带动下,全球光伏电池产量持续增长,达到29.5GW。
在世界光伏市场的强力拉动下,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4年以后的研究开发时期;之后迎来了2001年以后的产业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也是尚德等太阳能电池厂商开始创业的时期;2005年至今的第三阶段是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
光伏电池得益于国家对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的政策、资金支持,2011年太阳能电池产业增长迅速,在世界10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中有6家是中国企业。
中国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起步于1958年,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先后引进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使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由原来的3个小厂的几百kW一下子提升到4个厂的4.5MW,这种产能一直持续到2002年,产量则只有2MW左右。2002年后,欧洲市场特别是德国市场的急剧放大和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横空出世及超常规发展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示范效应。欧盟委员会公告显示,反倾销调查的产品为光伏组件、硅片、电池等,范围较美国有所扩大,国内数百家企业牵涉其中。
中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2006年全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为438MW,2007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188MW。中国已经成超越欧洲、日本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的产量继续提高,达到了200万千瓦。
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年增长速度为1-3倍,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也由2002年1.07%增长到2008年的近15%。总体来看,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国际市场份额和技术竞争力大幅提高。在产业布局上,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态势。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阳能产业集群。
按照反倾销的程序,欧盟下一步将会根据企业规模、出口数量、出口金额等选取抽样企业,这些抽样企业将会享有单独的反倾销税率。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欧洲选取抽样企业一般是2至3家企业,但欧盟此次可能会选择5至6家企业作为应诉企业。
业内人士分析,欧盟反倾销税率一向较高,多在50%-60%左右,当前预测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也会较高。而欧盟既然选择了美国作为参照国来裁定是否倾销以及相应的反倾销税率,预计税率将会高于美国初裁制定的30%。
可见,立案后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甚至有预测称,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有可能导致六成的中国光伏企业倒闭。
2015年12月4日,欧盟委员会证实将延长对中国太阳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的反倾销措施,但关于是否继续对中国进口光伏电池进行征税还尚未定夺。
12月7日,在反倾销税失效之前,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就已要求进行反倾销期满复审,布鲁塞尔现在要花长达15个月的时间去调查取消反倾销税是否会导致欧洲太阳能制造行业继续受到中国进口产品带来的冲击。但欧盟委员会就关于是否要将光伏电池排除在该政策覆盖产品范围之外启动了期中复审。
光伏发电导致产能过剩如何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是的。
是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国内光伏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越演越烈,使得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盾安光伏也无法逃脱这一趋势,最终导致其无法维持正常经营。
内蒙古盾安光伏是内蒙古盾安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一个子公司,专注于光伏发电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光伏发电导致产能过剩如何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产能过剩是维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诸多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产能过剩会导致行业供给过多、价格下降、竞争激烈,从而导致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工人失业等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更会导致经济大幅波动。我国的产能过剩除了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等传统行业存在外,在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凸显,且较为严重。国际上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至83%之间比较合理,但在我国,上述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一般在70%左右。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可见,产能过剩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随着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凸显和在多个行业蔓延,这一问题更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并强调“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作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工作会议也强调,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13年3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分行业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办法,责任要落实到相关部门”。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近年来,中央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治理产能过剩问题,如《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然而,这些政策效果有限,我国的行业性产能过剩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为什么政府干预政策效果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政策多从市场失灵视角探寻治理产能过剩的路径。从现有研究来看,基于规模经济理论理解产能过剩发生机制的研究认为企业通过规模扩张降低成本,以期获得规模收益,达到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从行业视角来看,这种规模经济,对其他企业形成进入壁垒,产能过剩已然成为一种企业竞争战略。基于过度进入理论的研究主要关注行业壁垒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结论认为,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导致企业过度进入某一行业,并造成市场集中度低,厂商迫于压力采取低成本战略,大幅提升产量,而共同的战略预期,导致了行业性产能过剩。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潮涌现象”解释产能过剩发生机制上。
“潮涌现象”是指企业对行业前景产生共识性误判,造成大量资金同时投入某几个行业的情况,结果出现行业性产能过剩。这些基于基本经济学原理的解释虽然给理论界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然而始终难以解释为何我国的产能过剩较其他国家严重且具有长期态势。这是因为上述解释忽略了体制性因素是我国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经济学基本理论难以解释我国地方政府过度投资、重复建设,企业过度投向投资报酬率低的项目,以及地区间竞争等我国特殊因素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而这些因素恰恰是引发我国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体制缺陷所导致的系统性产能过剩或者产能过剩倾向,才是真正需要关注和治理的问题。
出于这一思考,一些学者开始提出,政府规制对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的影响,并提出投资拉动的宏观经济政策、官员晋升制度、预算软约束、土地模糊产权、环境保护体制缺陷等制度缺陷导致了产能过剩的发生。上述规模经济、过度进入、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干预理论对于产能过剩发生机制的研究,总的来看,可以分为市场和政府两个促发因素的研究。虽然从市场和政府两个角度的理论研究为后续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从市场和政府两个不同视角割裂地阐释产能过剩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两个领域的研究学者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