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18年光伏基地投产时间_2018年7月份以后光伏发电的新政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2.2018年7月份以后光伏发电的新政策
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储能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期。9月26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表示,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稳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电量输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这已经是国家能源局9月份以来第二次强调,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确保同步建成投产。
宝丰能源总裁刘元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
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
新能源发电是大势所趋,但却具有波动性和无序性,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弃风、弃光现象至关重要,随着并网问题提上日程,配储需求也开始增加,已经有不少省份发布光伏配储政策。
9月26日,青海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在青海打造世界领先的光伏发电基地的提案”——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064号提案答复的函》。函中提到,第一批大基地国家下达1090万千瓦项目(光伏800万千瓦)目前已全部开工,预计2023年全面建成。第二批大基地国家下达700万千瓦项目(光伏540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部分项目陆续开工,预计2024年建成。
此外,国家规划布局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十四五”重点实施海南州戈壁基地,初步规划外送电源为光伏1400万千瓦。加上市场化项目,截至目前建成光伏1696万千瓦,在建光伏达到2246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光伏将达到5900万千瓦左右。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涉及内蒙古、青海、甘肃等19个省份,规模总计97.05吉瓦。
不仅仅是青海,宁夏、内蒙古等不少地区都在发力大型风电光伏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7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6.6%,累计新增16.14吉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累计新增44.47吉瓦。
不少业内人士都提到,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展光伏和风电对推动双碳进程以及调整能源结构是最有力的支撑,可以有效对冲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的潜在风险。
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更多的并网需求。
9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8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第一批基地项目尽快完成所有项目核准(备案),尽快提交接网申请,加快项目主体建设,按期完成2022年承诺并网目标,加快配套储能调峰设施建设,确保同步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尽快完成业主遴选,尽快开工建设。
实际上,长期以来,并网问题都制约着风电光伏的发展。而未来实现风光大基地目标最大的难题是外送和消纳,也更需要配套的储能调峰。
“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面临的第一个就是消纳问题,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要增加消纳比例和外送能力。”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_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发电需要外送,一方面需要特高压配套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
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在9月27日召开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风光等新型能源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将跟随风电、光伏一起迎来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储能项目。
9月26日,北极星储能网发布数据称,上周(9月19-23日)共13个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或项目工程总承包中标及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储能系统采购类的投标报价区间在1.23元/瓦时—2.67元/瓦时,储能工程总承包的投标报价区间在1.66元/瓦时—3.55元/瓦时,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国家电投等30家企业参与夺标。
央企在布局储能方面更是拔得头筹。此前,宁德时代与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国华电、三峡集团、中国能建等头部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创立储能合资公司,落地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联合开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专案的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9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储能系统产品已经全面覆盖了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涵盖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储能配套、工业企业储能、商业楼宇及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通信基建后备电池、家用储能等。
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表示,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大规模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压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储能装置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更多地区发布分布式光伏配储政策,储能行业发展确定性较强,相关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根据光大证券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而2030年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
在祁海_看来,储能项目如何和大型风光基地进行匹配,牵扯到发电成本和投资效益,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国内统一大电力市场包括虚拟电厂的配套建设服务等,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要作为有机整体来布局和发力,否则会造成能源大循环无法畅通。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2018年7月份以后光伏发电的新政策
9月28日。根据查询甘肃省人民政府官网得知,甘肃华电大基地,国家第三批大基地华电大柴旦1000光伏工程启动大会暨华电德令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投产仪式,于2023年9月28日在西宁举行。
2018年,中国光伏行业基本面将再获改善:
1、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到2020年,发电成本将下降33%至0.35元/千瓦时,“平价上网”时代已不遥远;2018年至2020年,全球光伏年需求将达112GW至136GW,其中,中国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至少为50GW;
中国一线光伏制造商仍被低估,这些光伏制造龙头凭借在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将新增产能转化为新的市场份额,巩固行业地位。?
2、“平价上网”,是国内光伏行业发展方向。
2017年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进一步下调了今年光伏项目上网电价以及补贴金额,中国光伏行业在“政策驱动”转向“成本驱动”的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3、光伏电价、补贴的下调倒逼企业不断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近十年来,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已由2007年的2元/千瓦时降至2017年0.5元至0.6元/千瓦时。
瑞银证券预计,到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33%,从而步入“平价上网”时代。
4、光伏产业链上游多晶硅、硅片以及中游电池、组件制造成本的下降是主要原因。多晶硅的主要生产成本为电费和折旧,这两项分别约占生产成本的35%、20%。
目前,中国多晶硅制造商正在通过两种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每千克多晶硅产量平均用电以及通过扩大产能以摊薄每千克多晶硅的折旧成本。
目前,中国一线多晶硅厂商多晶硅总成本为9美元/千克,未来两年,这一数据有望降至7美元/千克。
降低硅片生产成本的主要方式则为:加大铸锭尺寸提升每生产轮次产量以摊薄单位成本以及用金刚线切割取代传统砂浆线切割。
未来两年内,中国一线硅片制造商目标将非硅制造成本进一步削减30%以上。提升转换效率,是中游电池、组件端企业继续研发的思路。
5、在PERC、HIT、IBC等新技术驱动下,中国制造商转换效率将继续引领全球。
对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趋势,业内基本保持积极态度。
但由于2017年国内光伏行业超预期发展,在今年光伏需求能否再现去年高增长的质疑下,业内对于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的预测出现分歧。
持谨慎态度的人士预测认为,今年中国新增装机量或达到40GW,低于2017年。
而有人则持乐观态度,预计2018年至2020年中国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至少为50GW。
扩展资料:
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
1、首先,政府对光伏产业大力支持,接连出台相关政策。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便把太阳能发展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一部分,从那时起便不断出台支持政策。
纵观日本政府政策出台的思路:实行高额补贴,推动光伏企业研发和投产的积极性,表明了国家对新能源的鼓励态度。
同时解决并网发电系统的运用问题,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之后向民用系统倾斜,扩大装机量。
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一开始就高额补贴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但日本政府光伏政策的思路还是值得借鉴的。
2、其次,企业坚持不懈,把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在日本刚发展光伏产业时,很多企业的光伏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到10%,但由于企业都认识到了光伏产业的前景,依旧高投入进行光伏研发。
如今,日本的光伏企业成就斐然。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日本夏普公司2000-2006年连续七年占据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榜首位置,此外,夏普、京都陶瓷等日本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
最后,日本民众节约环保意识强。日本国民从小就接受了节能环保的教育,对国家的环保政策强烈支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太阳能光伏系统普及率的提升。
3、另外,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也指出,日本发展光伏产业的经验,还有一点值得借鉴,那就是注重人才的培养。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日本政府对太阳能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更减轻了就业压力。
尽管这些政策是否符合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胃口”还有待进一步讨论,但中国不妨从日本光伏产业发展经验中汲取一些养分,让国内的光伏产业少走一些弯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光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