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三大光伏首富_三位首富都败于新能源,一位1小时损失1442亿,两位破产归零!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三大光伏首富2.三位首富都败于新能源,一位1小时损失1442亿,两位破产归零!
3.光伏十巨头有哪些
4.光伏界的贾跃亭,从曾经中国首富到一无所有,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
1963年2月10日,江苏扬中安定村一户陈姓贫穷家庭中,出生了一对双胞胎。由于曾经有了一儿一女,这对双胞胎的到来,不只没能给这对夫妇带来欢乐,反而让他们愁眉不展,毕竟以家里的条件,很难养活这么多孩子。也是这一天,施家也出生了一个胎儿。
可惜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这让施家夫妇悲伤不已。毕竟他们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孩子,却没能成活下来,他们悲哀之余,就特别盼望能有一个孩子。
于是,施陈两家人经过协商,陈家双胞胎中的弟弟被送给了施家,并给取名施正荣,而他的命运也因而发作了转机。施家不算富有,但比起施正荣的原生家庭,那自然还是要宽裕一些。再加上施家为人宽厚,虽然后来他们也生下了亲生儿女,但他们仍然对施正荣视如己出,对他不只心疼有加,而且还不断供他读书。
施正荣从小就晓得本人的身世。虽然养父母待他不薄,但他却总是没有平安感。所以他从小就十分懂事,对养父母很孝敬。特别是学习,他更是刻苦勤奋,成果不断首屈一指。
16岁的施正荣是第一批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他顺利地考入了长春理工大学,就读于光学仪器专业。大学毕业后,20岁的施正荣,又考入中科院上海光学精细机械研讨所,攻读硕士学位。那时,中国正短少人才,关于人才的培育也是不遗余力,像施正荣这样有天赋的人才,自然得到了国度的注重。于是,他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公费留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并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的马丁·格林教授。
留学期间,施正荣经过他不俗的表现,很快得到了马丁·格林教授的重视。他经过不时研讨,不只发表了不少质量很高的博士论文,还拿到了多项专利。
1993年,施正荣在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并没有想到报效祖国,而是在马丁·格林教授的引荐下,成为了一研讨所的一名研讨员。随后他参加澳大利亚籍,并在那里娶妻生子,过上了颇为富足的中产生活。
但是,施正荣却并不满足于这种一眼望老的宁静富足生活。他还年轻,那样普通的生活,显然让他觉得太过无聊。
当时,中国在变革开放的大潮中,不少人下海经商,这其中不乏胜利人士。看着跻身于富豪榜上的这些人,施正荣也颇希望有朝一日,他也能跻身其中。
比起那些下海经商的侥幸儿,施正荣以为,本人的优势比他们多。一方面本人在光伏专业有很深的研讨,光是专利就有10多项。这相当于他具有他人没有的科学技术,同光阴伏在中国还处于空白范畴。也就是说,他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这当然也让他更容易胜利。
所以,施正荣在2000年辞掉了待遇丰厚的研讨员工作,变卖了家产,揣着40万美圆,带着妻儿决然回国了。
起初,施正荣四处游说,他启齿就对人家说:“只需800万美圆,我就能够发明出一个世界第一大企业。”
那时分,固然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但800万美圆还是个不小的数目。再加上“光伏”是个生疏词汇,在商海里沉浮的生意人都明白,人永远赚不到认知外的财富,除非靠运气。而这种运气得到的财富,常常又会凭实力亏掉、所以他们对投资异常慎重,何况施正荣看上去如此神神叨叨,很有些传销人的气质。
不光是生意人不信任施正荣,政府官员也对他不感冒,觉得他是个骗子,所以他常常被赶出办公室。
不过,志自得满的施正荣,并没有泄气,在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下,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愿意置信他的人——李延人。
李延人是前无锡市经委主任,当时曾经退居二线,正谋划着做笔投资。
所以,当施正荣向李延人描绘了一番光伏产业的锦绣前景后,两眼放光的李延人,当即就决议与施正荣协作。
李延年应用他多年的人脉关系,不只得到了无锡政府的支持,而且还把国资名头的企业,都笼络过来停止融资。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一共融资了600万美圆。再加上施正荣的40万美圆和他那价值160万美圆的专利技术,树立公司的资金算是到了位。
随后,在无锡政府的支持下,施正荣不只批到了免费的工业用地,还争取到了税收等处方面的优惠政策。于是,中澳合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便正式成立了。
虽然一切都杂乱无章地在停止,但在施正荣看来,创业毕竟不像做科学研讨。刚开端他也阅历了很多艰难,以至由于企业订单屈指可数,运营几次都面临窘境。公司里的人员活动性也很大,几个重要的中心技术人员也纷繁跳槽。
最让施正荣念念不忘的是,那时由于入不敷出,不光是与他协作的企业要来搬公司的设备抵账,就连清洗公司的员工,由于2万块钱的合同,也指着他的鼻子,对他出言不逊。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分,李延人再次挺身而出。在他的游说下,小天鹅、山禾制药等多家企业再次出资了5000万元钱。无锡政府也为了树立招商引资的模范,为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拉到了5000万的低息贷款。还在才能所及的范围内,先后给了施正荣11个消费项目。经过多方努力,施正荣终于渡过了难关。
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又有诸多企业的资金加持。不过最侥幸的是,正好德国公布了《新能源法》。这不只让各国对光伏需求量巨增,同时政府可观的补贴,也为光伏能源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主要消费光伏电池和组件。由于产质量量过硬,再加上价值要比国外公司的低2个点。所以国外公司纷繁与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签下了订单,这让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很快就扭亏为盈。并且在公司成立的第3年便让业绩翻了数十倍之多,光是一年的销售额就有数十亿之多,这样的业绩神话,在当时惊呆了一切人。
施正荣作为光伏产业的****,自然遭到了媒体的关注,他不只被称为“中国光伏第一人”,而且一提到他,大家便对他用尽溢美之词。确实,正是他把光伏这个生疏行业引入国内,让国内光伏产业与世界程度的差距缩短了15年之多。所以在大家眼里,他不是简单的实业家,他是科学家式的实业家。
当时,光伏产业成了最有前景的绿色产业,全国有300多个城市都争相创立产值超千亿的光伏产业园,国度也把光伏产业列为了“十一五规划”之中。且国度为了鼓舞光伏产业,还给予了较高的补贴。
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施正荣却着手除掉对他缚手缚脚的公职管理者,而第一个分开公司的正是为公司创立立下了丰功伟绩的李延人。
做过官的李延人在成为公司董事长后,他很懂得运用政治伎俩,在公司里树立威信,并拉帮结派组建本人的权力。那些不肯屈从于他的高管们,遭到了他的排斥,最终只能跳槽到别的公司。
而且李延人常自恃功高,以为施正荣只懂得技术,基本不懂得处置人脉关系。所以他以为公司是他应用他那些关系才组建起来的,这也让他对施正荣很不放在眼里。不只经常在员工面前贬低施正荣的才能,而且还屡次不和施正荣磋商,便点头了一些重要的决议。
在施正荣看来,公司里的管理,曾经呈现了很大问题,所以他从李延年下手,将和李延年抱团的权力逐步拔除。比方李延年走的时分,只带走了100万元钱和那辆他开了多年的飞驰车。
随后,施正荣又花钱买下了当初融资的8家国有企业股东的股份,让他们先后退出了董事会。
到此时,施正荣才觉得,再也不会有人对他指手画脚了。于是在他的努力下,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2005年下半年顺利在美国上市。
要说,此时的施正荣真的是个传奇人物,由于在短短4年间,他就让资金像滚雪球一样,疾速到达了180多亿的资产。而他也因而刷新了首富排行榜,成为了第一代首富。
胜利来得太快,让施正荣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他说:“从今天开端,我不再赚一分钱,我只花钱。”
施正荣实行了他的决议。假如说在创业初期,他还经常到车间里去视察,和工人一同挤在食堂里吃盒饭,如今他就很少会在公司里出面了。他经常呆在国外,不是和美国副总统戈尔吃晚餐,就是和英国查尔斯王子谈生意,要不他就和澳洲影后凯特布兰切特列席活动。
为了配得上“首富”的称号,施正荣出行也非常张扬。他去参与达沃斯论坛,就花了20万美圆包了一架公务机,同时他还请了6个保镖维护他和家人。
一向喜欢豪车的施正荣,先后购置了三辆雷克萨斯、一辆宝马、一辆飞驰S600,一辆顶级宾利、一辆路虎和一辆沃尔沃。注重礼仪的他,会晤不同的人时,他总是依据对方的身份和脾气,开不同的车。
走出国门,施正荣的名声也传到了国外,英国《卫国》把他评为“可以解救地球的50人”之一。他创立的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也被美国华尔街称为“光伏界的微软”。
那时分,施正荣在国内几乎牛得不行,每天都有记者等在他家门口或者公司门口,只为能采访到他。很多严重活动和名流聚会,都会约请他来增姿添彩。
享用着众星捧月的觉得,施正荣的气派也愈发大了。2000年底,由于光伏产业市场开端走下坡路,在新能源行业峰会上,施正荣就很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政府官员和同行们说:“你们应该回去好好反省才对。”
物极必反,施正荣的辉煌,并没能维持多久。
由于国内光伏行业疾速扩展,招致硅的价钱从最初的20美圆一公斤,涨到了200美圆一公斤。施正荣为了有稳定的硅供给公司,经过一番会谈后,他以每公斤80至100美圆的价值,与硅供给公司签署了10年的合同。
谁知,合同签署不久,就赶上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而这场经济危机也让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于是,国度为了缓解这种现象,中止了对光伏产业的补贴。这样一来,许多光伏产业由于失去了经济补贴,疾速就破了产,硅原料价钱也随着需求量的减少,价钱大跌。
这下,傻了眼的施正荣,只得提早与硅供给公司终止合同,并为此支付了2.1亿美圆的违约金。
但是接下来,欧美施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法案,更让国内的光伏产业雪上加霜,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市值也随之亏损了60%。之后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每天都亏损得非常严重,且欠下了数额宏大的债务。
到2013年时,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曾经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
当时,无锡政府与国度开行想要救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不过,他们提出要施正荣把个人资产作为无限义务担保,却遭到施正荣反对。
后来,无锡政府又提出让国资公司无锡国联接收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这就意味着施正荣退出他的个人股份,而这也遭到了施正荣的回绝。
不肯牺牲个人利益的施正荣,反过来对无锡政府说:“我这么多职工,你不救我,我就关门。”
由于施正荣与无锡政府没有达成分歧意见,最终,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有如烟花普通,在短短数年里阅历了极致光彩和转眼没落。
但是,在最后关头,施正荣没有想着解救公司,而是应用种种手腕,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大量财富,转移到了本人名下,然后他便拍拍屁股走人。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这个烂摊子,他丢给了无锡政府。
施正荣背信弃义的做法,加快了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消亡。
当时外界对他的行为十分不齿,有记者就此问他,当初为何不肯以个人资产作担保?他却漠然表示:“我都分开尚德了,我凭什么还拿我的钱来给它作担保。”
企业家对信誉十分看重,但施正荣却并不这样以为。他虽然由于破产风云被无数人辱骂,但他却对此毫无惭愧,他说:“我是个问心有愧的人,基于这些,我缄默也不觉得冤枉。”
尔后,施正荣回到澳大利亚寂静了一段时间。就在人们曾经渐渐淡忘他的时分,他却又带着一款新型的光伏产品,呈现在了国内新能源行业峰会上。
不久后,人们发现,施正荣以25亿财富又登上了胡润百富榜,而他的身份曾经成为了“上迈新能源董事长”。
显然,这个一度臭名远扬的人,想要再次东山再起,只是不晓得信誉缺失的他,能否还能像当初那样侥幸。
三位首富都败于新能源,一位1小时损失1442亿,两位破产归零!
美国曾经是光伏产业领域的霸主,但最后中国光伏企业成功占领了欧美市场,欧洲离不开中国光伏产业链,美国十年来想方设法打压中国光伏,却又一直无法摆脱依赖。
但中国光伏产业早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光伏企业经历了很多波折,才一步步完成产业升级,打破欧美的技术封锁和资本围堵,最终在全球光伏市场拥有了话语权,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今天我们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史切入,谈谈中国光伏企业是如何在欧美的围追堵截中,生存下来,并且完成产业逆袭,打造出另一张中国产业名片的?
三次石油危机推动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
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禁运石油,油价疯涨,全球爆发石油危机,美国开始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投入资金研发太阳能光伏技术,并且对光伏产业进行补贴,成为了首批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
在80年代初美国就拥有了全球85%以上的光伏产业市场份额,但那个时候光伏产业的市场还很小,而且随着油价回落,美国新能源发展计划被搁浅了,传统能源寡头势力崛起。
在电力行业发展的早期,电网还无法覆盖西北和边远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中国看到了光伏发电在解决西部和农村地区缺电问题方面的价值,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光明工程让电网无法覆盖的西北地区用上了太阳能。
2001年,中国第一家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在无锡国联发展集团和五家地方国企的支持下诞生了,第一代光伏企业从解决西部农村用电开始,随后赶上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第一次发展红利。
2004年全球环保理念爆发,可再生能源兴起,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崛起,凭借低成本优势,获得了欧美市场大量光伏组件的订单,并且实现海外扩张。
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出海上市,一度占据欧美光伏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其中施正荣的无锡尚德,彭小峰的江西赛维,苗连生的英利集团成为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三大巨头。三家光伏巨头的创始人也相继成为中国光伏首富,登上福布斯财富榜。
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疯狂扩张也埋下了隐患,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属于“三头在外”的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多晶硅材料定价权,光伏产业技术,光伏需求市场都掌握在欧美手中,而中国光伏企业只参与了中间环节的光伏组件和产品的加工,利润很薄。
华尔街资本和欧洲的多晶硅材料供应商看到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弱点,开始围猎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操控多晶硅材料价格上涨。
欧美多晶硅材料供应商先在期货市场制造光伏材料价格上涨的市场预期,多晶硅材料从每公斤40美元炒作到每公斤500美元,让中国光伏企业产生对光伏原料价格上涨产生担忧,于是国内很多光伏企业提前与欧美光伏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订单合同,锁定所谓的低价多晶硅原料。
举个例子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之后,施正荣成为中国首富,他认为未来10年光伏产业会持续增长,多晶硅材料价格会越来越高,一下子与美国的MEMC签订10年订单合同,并且与美国的HOKU签订6.7亿美金的多晶硅供货合同。
结果多晶硅材料价格出现大涨大跌的过山车走势,加上08年次贷危机发生,欧美光伏需求市场萎缩,多晶硅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出现了白菜价,提前签订的多晶硅低价合同,变成了天价合同,而第一个顶不住的就是尚德,施正荣只能选择支付2亿多的巨额违约金,终止部分天价多晶硅合同。
而彼时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产能增长了10多倍,面临产能过剩和次贷危机的双重压力,天价多晶硅材料合同更是让国内光伏企业雪上加霜,负债累累,陷入破产边缘。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有超过400家光伏企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制造商,而金融危机之后,只剩下不到50家,损失惨重。
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折戟海外市场,成为了欧美资本的猎物,最终不得不退回国内市场。
无锡尚德在2013年破产重整,次年从纽交所退市,这也是第一代光伏产业发展的缩影,但中国光伏产业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
中国光伏企业再次崛起,实现国产化替代
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折戟海外市场之后,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隆基股份和保利协鑫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光伏企业崛起,完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国产化替代。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让欧美经济衰退,欧美光伏产业也受到巨大冲击,产业市场大幅萎缩,而美国和欧盟的光伏巨头也失去了补贴和产业扶持,开始走下坡路,甚至破产倒闭。
而这个时候中国光伏企业回到了中西部光伏产业的基地,在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继续发展光伏产业,不仅解决了西部地区缺电问题,而且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开启了西电东送模式,用西部新能源支持东部城市和产业经济区发展,也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能源产业的回报。
在第一代民营光伏企业败走海外市场之后,扎根西部新能源基地的国企比如中电投和中国华陆公司等并没有放弃,10年磨一剑,以西部地区为光伏产业基地,东部沿海城市实现产业技术迭代,着手解决中国光伏产业“三头在外”的产业问题,打开了光伏产业在国内的市场需求,开启了内循环模式,不在依托海外市场。
这个过程中,金太阳工程和江苏计划为中国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撑,在中国西部推动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的中电投,转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国硅王之称的保利协鑫达成合作,开辟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二战线,完成了市场和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解决了市场和技术两头在外的问题。
而在多晶硅材料领域,第一代光伏企业尚德借着欧美太阳能产业扩张的风口,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但实际上欧美掌握了多晶硅材料的定价权,我们在光伏原材料领域进口依赖超过90%。
中国华陆公司的一个工程师陈维平带领团队,不到一年时间突破了多晶硅领域的冷氢化核心技术,并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打破了欧美多晶硅技术的垄断,最终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民营光伏企业和市场,光伏产业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解决了多晶硅材料对外依赖的问题。
在单晶硅领域,一直低调的隆基股份,没有盲目扩张,躲过了海外资本围猎,成为中国早期光伏企业的幸存者,并且选择了不被看好的单晶硅材料市场,最终在单晶硅原料和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突破,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
至此,中国用3年时间完成了光伏产业的国产替代,中国掌握了市场,技术,原料的主动权,2011年也成为了中美光伏产业的一个分界点,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开始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而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欧美光伏企业一直没有缓过来,错过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第二次扩张红利,并且开始深度依赖中国光伏企业提供技术和产品,欧洲一半以上的光伏产品和组件需要从中国进口。
另外在光伏电池板领域,逆变器这一关键产品,中国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华为的光伏逆变器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3%,连续多年稳居市场第一位置。
当中国第二代光伏企业再次席卷欧美市场的时候,欧美产业资本不愿失去光伏市场的主动权和利润,再次围猎中国二代光伏企业,但他们发现行不通了,无论是产业技术,还是多晶硅原料,中国都领先欧美了。
最后在自由竞争比不过中国光伏企业的时候,欧盟和美国商务部联合起来,对中国光伏发起了双反调查,认为中国光伏低价冲击了欧美市场,通过贸易保护的形式,再次把中国企业赶出欧美市场。
美国和欧盟制造贸易壁垒的方式,来打压第二代光伏企业,成功了吗?
中西部新能源经济崛起,中国光伏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中国二代光伏企业再次退出欧美市场,但已经完成国产化替代的二代光伏企业并没有退缩,而是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提高国内光伏产业集中度,并且继续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扩张,打开了亚洲和非洲市场,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再次增长,夯实中国光伏在全球光伏产业的主导地位。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西部新能源经济崛起,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为西部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意味着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的新能源中心,甚至是亚洲的新能源中心,对全球新能源经济产业产业重大影响。
在全球能源碳中和趋势下,太阳能产业再次迎来高增长,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可以优化我们的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电的依赖,而在水电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未来中国要提升新能源发电量,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光伏风电将是关键。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沙漠,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西部地区风光资源,提高沙漠戈壁地区的光伏发电装机量,我们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甚至可以完全摆脱煤电。
比亚迪的王传福认为中国1%的沙漠铺满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解决全国人民用电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还需要配套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绿色电力并网发电问题,发展储能产业,形成源网负荷一体化的现代能源体系。
今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量突破11亿千瓦,超过了煤电装机容量,光伏发电比例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量中,中国连续多年保持第一,美国次之,而光伏发电成本也远远低于欧美经济体。
在全球光伏供应链体系中,硅片几乎都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新疆已经成为全球多晶硅材料的供应基地,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工厂销售和使用的硅片97%来自中国。
第二代光伏企业打开了东南亚市场,如今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光伏制造商都离不开中国生产的晶圆和多晶硅,全球太阳能行业需要的多晶硅74%都是中国生产的。
美国太阳能一直高度依赖进口,国内光伏制造商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其中85%以上的进口太阳能电池板都来自东南亚地区,而这个地区的光伏供应链体系也是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也是为何今年美国商务部启动对东南亚光伏产业调查,结果不到一个月取消调查,给予关税豁免的原因,无论是制裁中国新疆,还是对东南亚光伏产业双反调查,都会冲击全球光伏产业链,最终冲击美国自身的光伏产业,欧美已经无法摆脱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依赖了。
中国已经是欧洲最大贸易伙伴,欧洲深陷能源危机,开始了激进的清洁能源产业转型计划,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这意味着中欧未来的光伏产品贸易比重会大幅提升,欧洲需要中国的光伏产品和技术体系,来完成欧洲的能源转型计划。
在双碳经济时代,全球能源经济的增量市场在新能源领域,而光伏太阳能产业将是新能源产业的支柱,中国光伏将成为新的世界名片,帮助中国赢得未来新能源经济的话语权,主导全球新能源经济的发展。
光伏十巨头有哪些
这些年,中国造富神话基本都诞生于两个行业,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互联网。地产大佬王健林、许家印,互联网大佬马云、马化腾,四个人轮流做中国首富,你来我去,感觉像是让着来。除了这四位外,这两个行业还有很多千亿富豪,百亿富豪,可以说是财富的集中地。
不过,除了房地产和互联网,有一个行业也曾经创造了辉煌,诞生了诸多超级富豪,有两个人做了中国首富,一个是新能源首富和江西首富,这个行业就是新能源。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光伏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聪明的人就快速切入这个行业,并依靠红利,短短几年内就能创造亚洲甚至是全球第一的神话,个人身价也是暴涨。今天要介绍的这三个人就是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一个是江西赛维LDK创始人彭小峰、汉能创始人李河君。
上帝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这三位都曾经很轻易地获得了成功,然后开始头脑疯狂,直至跌落神坛。三位的结局也各有差异,施正荣破产一无所有,彭小峰破产成老赖被通缉,只有李河君算是挺过来了。
施正荣是真正的太阳能科班出身,在澳大利亚读了博士,师从“太阳能之父”、诺贝尔化学家得主马丁·格林教授,并成为世界上首个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人。
正所谓学以致用,施正荣没有安分的继续做学术研究,走他的导师之路,而是选择了将所学商用,去开创一番天地。所以,1999年施正荣就回国谋划创业,算是进入太阳能行业比较早的玩家。
性格腼腆的他起初并不顺利,直至遇到无锡市原经委主任李延人,两人一拍即合,合伙创办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李延人利用自己的关系拿到了无锡政府的融资和地皮,而施正荣正好又有技术,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之后公司就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光伏行业的前列,并于2005年在美国上市,施正荣身价暴涨,并于2006年以186亿身价成为中国新首富,这是施正荣的高光时刻。
不过好景不长,2008年金融危机,公司就开始出现问题,市场竞争激烈,业绩下滑,再到后面是亏损严重,直至一蹶不振,公司股价也是暴跌。到2013年无锡尚德破产重组,施正荣又一无所有了。施正荣的成功来得太容易,太快,以至于他还没准备好怎么做一个企业家,所以,在管理上也是非常松散,没有威信,团队执行力差。在个人上也是非常膨胀,上市后直言今后不赚一分钱,只花钱。这种狂到无边的话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企业家能说得出来的,对待政府官员和同行也是态度蛮横,以老大自居。
所以,施正荣的跌落,一方面是行业市场的原因,另一部分就是他个人性格的原因,他不适合做企业一把手。
如今的彭小峰已经躲到了国外,但是被通缉中,原因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实际上,在此之前,他已经成为了老赖。
新能源的造富是疯狂的,也可以说是政府扶持起来的,要地给地,要资金给资金,你只需要招人,开始生产,然后把产品卖出去就可以。彭小峰所创办的江西赛维LDK就是这样起来的,实际上,无锡尚德也是一样。2005年,在江西新余市政府给的2亿资金支持下,彭小峰成立了江西赛维LDK。
赛维LDK比无锡尚德还疯狂,尚德好歹花费了5年才上市,而赛维却只用了2年时间。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商。2007年,赛维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江西 历史 上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彭小峰身价也是暴涨,达到了30亿美元,成为新能源首富,以及江西首富。
实际上,都是空壳子,并不赚钱,而是靠政府补贴和贷款,那几年,新余政府要求几个银行给赛维授信贷款,不断扶持赛维的发展。2008年前,欧洲光伏需求大,所以中国这些光伏企业才有了机会。金融危机后,订单立即减少,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硅料项目的投资成败,成了压死赛维的最后一根稻草,到2012年底,负债已经超过200亿元。
2013年,彭小峰丢下赛维的烂摊子给新余市政府处理,自己只身前往苏州开始再次创业,但很快失败,丢下一堆被欠工资的维权员工。又跑到北京创办绿能宝,之后又陷入兑付危机。彭小峰从2016年开始基本都呆在国外躲着,彻底成为了老赖,透支了自己的信用。2017年7月,彭小峰被跨国通缉,实施抓捕。
在成为首富之前,大多数人不知道李河君是何许人。因为这是一个做非常非常传统的水电站发家的男人,媒体对他的报道少之又少。直到2015年,突然首富换人了,而且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媒体才开始蜂拥报道,当然,此时他已经是太阳能大佬了。
2018年胡润百富榜,李河君以300亿身价当上了新能源首富,这和做首富时的1600亿,相差了1000多亿。太阳能就是一个虚幻的行业,行业热情高时,股价暴涨,身价冲上天,当行情不好时,立即跌入低谷。阴晴不定,变化极大。
1991年,李河君向大学老师借款 5 万元开始创业,之后在2002年开始,耗费10年,投入200 亿元建起了金安桥水电站,这个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民营水电站,比葛洲坝还大10%。高投入必定高回报,之后每年能产生几十亿的利润,可以说是躺着赚钱。但是李河君并不安于现状,在2010年杀入太阳能薄膜行业,投入500亿进行产业扩张,并快速成为全球第一。
李河君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人,在他的疯狂扩张下,2015年,他迎来了事业巅峰,以1600亿身价成为中国新首富。可惜的是屁股没坐热,立即就下来了。国际做空机构向汉能发起攻击,当年5月20日,开盘仅仅1小时多,汉能市值就蒸发 1442 亿港元,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之后,由于一直不能复牌,汉能陷入沉寂,甚至传言倒闭之类的。不过,这两年,汉能又活跃起来了,而且公司也被复牌了,算是再次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只不过没有了当年的辉煌。
应该来说,这三人,施正荣和彭小峰都是地方政府扶持起来的首富,施正荣做首富时,年仅42岁,彭小峰做首富时年仅32岁。两位快速暴富后的心态都不好,过于膨胀,在企业管理方面都很弱,才会在市场变化时毫无应对之策,只能看着公司倒闭破产。而李河君算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也都是靠自己的积累建立起来的,所以无论是心态,还是个人能力方面,都比前面两位强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汉能还能挺过来,并有继续发展下去的机会原因。
光伏界的贾跃亭,从曾经中国首富到一无所有,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十大光伏巨头:
一、FirstSolar;
二、无锡尚德;
二、无锡尚德;
四、赛维LDK;
五、Q-Cells;
六、阿特斯太阳能;
七、韩华新能源;
八、英利绿色能源;
九、中电光伏;
十、AEGPS。
因为他太张狂了,得罪了很多商界和政界的人物。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在取到成就后,荣耀加深后开始停滞不前。取得成就后应该不骄不躁,才能把企业做下去。如果一味地停滞不前,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最后他的肆无忌惮的逍遥快活才使他最后一无所有。
古代很多帝王不就是不专心朝政,只知道歌舞升平,花钱。最后下场就是灭国。现在企业也是如果刚创业时任劳任怨,企业成功后不管不问,我想他的落败是必然的趋势。施正荣就像光伏界的贾跃亭风光无限过也穷的一无所有,沦落到人人喊打的骗子。商业信用完全被他自己搞破产。
施正荣曾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领军代表人物。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和执着获得了很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所以这就是他的资本,他带着这些优势和自己打工积攒的资金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起初比较刻苦,和工人一起吃穿住,一起在车间加班,慢慢的凭借着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很快的占领了市场。也为他带来了很多的利润,慢慢的成了首富,名声也开始响起来,这个行业的人无不称赞他。
用了仅仅四五年时间就跻身世界光伏行业前三强。这让他非常的骄傲,还被称为“光伏界的微软”。身价暴涨的施正荣一夜之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在去车间视察,也不再过问车间里的事情。上市时还大放厥词:“从此以后,他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这么牛逼的一句话。后面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之后施正荣就开始大肆的花钱请保镖,花钱请高学历的高管,也不干什么实事,还买顶级豪车,包飞机等等。这些都是他在炫耀自己,而不审视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最后从首富沦落到义务所有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