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览:
国家对光伏发电有什么新政策?
2020年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2020年度新建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户用光伏,补贴竞价项目(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按10亿元补贴总额组织项目建设。即是户用补贴总额为5亿元,工商业与地面竞价项目位10亿元。
2020年4月2日,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权威文件,明确说明里2020年光伏补贴政策。明确到:纳入2020年财政补贴规模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08元。即是,户用电站每发一度电的补贴是0.08元。
由这两个政策可以得出,2020年的户用补贴规模为:
按照户用光伏总补贴额度5亿元、年利用小时数1000小时和国家有关价格政策测算,并按照50万千瓦区间向下取整确定。
当户用光伏度电补贴强度为每千瓦时0.08元时,5亿元÷1000小时÷0.08元/千瓦时=625万千瓦。向下取整为600万千瓦。即6GW。即是2020年可纳入补贴的容量为6GW。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解读,2020年纳入规模的户用项目为:2020年1月1日~并网截止日。需要重点强调是:国家不允许提前抢户用指标,先建先得的行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光伏政策和知识,可以下载碳盈协同APP了解更多!
太阳能+取暖 政策利好 市场有“钱”途
日前,国家能源局在答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在京津冀阳光充足地区推广以太阳能为主的、低成本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建筑采暖”的建议时指出,太阳能供热采暖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领域,技术成熟,经济性较好,可应用于生活及工业热水供应,为推进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改善京津冀大气环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积极鼓励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供暖,将指导地方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供暖试点示范工作。
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称要通过示范项目建设推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市场支撑,推动太阳能热利用不断拓展市场领域和利用方式,在工业、商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广集中热水工程,开展太阳能供暖试点。
从国家层面来讲,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供热,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地热能、太阳能等方式,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中的比重,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预示着“太阳能+”采暖在“十四五规”划中将有可能被提升,这也为更大范围内推行“太阳能+”采暖模式提供了政策前提。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指出,太阳能供暖适合与其他能源结合,实现热水、供暖复合系统的应用,是热网无法覆盖时的有效分散供暖方式,到2021年,实现太阳能供暖面积目标5000万 。根据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太阳能供暖面积突破1000万 ,成为光热行业最有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从地方实践应用来看,河北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许勤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研究“太阳能+”清洁取暖等工作时指出,推广“太阳能+”清洁取暖,是促进节能减排、提升环境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推动条件适宜地区规模化实施“太阳能+”清洁取暖。
2020年,秦皇岛市共有9.5万余户村民利用“光热+生物质”方式取暖,依托政府补贴措施,村民每户只需花费1000元进行改造。根据设计规划,“光热+生物质”清洁取暖以太阳能为主,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为辅,以此减少村民后期使用费用。
邢台市把推进农村冬季清洁取暖作为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 探索 出了“太阳能+”取暖新模式,并在临城县、平乡县、威县等地进行试点。截至目前,邢台市累计推广太阳能采暖规模达10万余户。
除河北外,山东、甘肃、山西、陕西等地都有“太阳能+”采暖项目的出现,大多以村庄为单位,有“试点、示范”之意,这些都为太阳能+采暖后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利好重心逐渐向太阳能采暖倾斜,太阳能+采暖迎来东风,有望成为未来清洁取暖的趋势。
对于太阳能+取暖,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晴天有太阳才行,遇到阴天、雪天怎么办?其实只要加一个辅助能源就可以解决,常见的辅助能源包括:热泵、生物质、电、光伏、燃气、洁净煤炉具等多种形式。
每一种辅助能源,都有其适合的应用场景,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政策补贴、使用环境、用户需求、可承受能力等选用不同的辅助能源。比如冬季气温不是很低的地区选用空气源热泵,在有峰谷电价的地区使用蓄热产品,一些行业人士表示,无论是从造价还是运行成本来讲,“太阳能+生物质”是适合农村地区冬季采暖的发展改造模式,既能满足供暖需求,又能烧水做饭,更贴合农户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太阳能+”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供暖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在政府补贴、百姓体验以及企业利益三者中找到平衡点,找到性价比最优的解决方案。
2021暖博会将聚焦农村清洁取暖解决方案,重点展览展示农村生物质取暖、生物质供热、洁净煤取暖、煤改电和煤改气、太阳能+供暖及其它清洁取暖创新技术及应用案例。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约3万平方米,近300家展商万余展品,将吸引众多项目实施单位、专业买家、渠道商及相关政府部门参观。
太阳能+取暖赢风口,未来市场将会有大动作,清洁取暖将是多能互补的格局,商业模式也将是合作共赢,太阳能+什么?其实多种技术路径都可以与太阳能搭配。截止目前,天普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河北德普瑞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结力能源有限公司、江苏航大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多家太阳能企业已确定参展2021暖博会,在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的同时,也将开启太阳能+多种技术路径的新篇章。
每一次政策红利的释放,一定是先知先觉者受益,太阳能+取暖 政策利好 市场有“钱”途,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支持
法律分析:一重利好,明确2021年新备案的集中式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上网电价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此前,行业普遍预期2021年新能源项目在平价上网条件下,还将延续通过竞争性方式形成上网电价。《通知》明确新能源项目直接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体现了国家对支持新能源加快发展的高度重视。
二重利好,强调新建项目可自愿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而且这个上网电价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绿色电力价值,这意味着光伏等新能源市场化交易价格有可能要比燃煤基准价高,与市场化交易会拉低电价的此前行业预期明显不同。
第三重利好,对于目前成本仍较高、但未来又具备发展空间的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项目,将定价权下放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如广东、江苏、福建等海上风电资源较好省份)可以出台地方性支持政策,既不增加国家补贴,又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法律依据:《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管理,保障光伏电站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作为公共电源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光伏电站项目。
第三条 光伏电站项目管理包括规划指导和规模管理、项目备案管理、电网接入与运行、产业监测与市场监督等环节的行政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
第四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地区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委托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承担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技术管理工作。
光伏人迎重大发展机遇!这一方向有望引爆太阳能发电行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太阳能发电。光伏行业的崛起使得太阳能发电变得家喻户晓。
而实际上,除了光伏发电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新兴的太阳能发电形式正在酝酿爆发,它就是——光热发电。
12月28日,国内首个可24小时连续发电的百兆瓦级光热电站在甘肃并网发电。按照规定,这一项目可获得国家1.15元/KWh的电价政策。
在国家支持的推动下,这一项目还拿下了多项世界记录,在世界光热发电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放眼整个光热市场,凭借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能源革命的推动,未来几年内光热将有望成为除光伏外,第二个引爆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热门领域。
◆◆◆
光热行业获国家政策支持
在光伏行业还在期盼新政策出台时,光热行业正在开始享受政策带来的利好。
2018年12月28日,由首航节能投资兴建的国家第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顺利并网发电。
按照此前国家能源局关于首批示范项目的并网时间节点要求,该项目将可享受1.15元/kWh的电价政策。
据介绍,该项目占地7.8平方公里,是我国现阶段建成规模最大、吸热塔最高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项目现场图,来自网络
该电站镜场由1.2万多面定日镜组成,以同心圆状围绕着260米高的吸热塔,镜场总反射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是全球聚光面积最大的百兆瓦塔式光热电站。
据首航节能介绍,项目配置了11小时的熔盐储热系统,一年发电量可达3.9亿千瓦时。初步计算大致相当于同地区220KWh的光伏发电站。
此外,据预计,电站并网运营完全达产后将产生超过4亿元的发电收入。
这一大型光热电站的建成对国内太阳能发电行业意义重大,它不仅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百兆瓦级光热电站技术的国家,还为国内的光热行业爆发打下良好的开端。
◆◆◆
光热市场新蓝海涌现
今年以来,国内多个大型光热示范项目纷纷落地, 探索 发展之路正逐渐拓宽。
在此次并网发电的百兆瓦光热电站之后,紧接着12月30日,青海中控太阳能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也成功并网。
此外,今年10月份还建成了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热示范项目。
据初步统计,2018年中国有13个商业化电站已经开展了实质性建设,总装机规模达750MW。
不仅如此,在国内市场逐渐被认可的同时,中国的光伏企业还在海外提前布局。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项目——迪拜700MW光热电站的EPC总承包商便是中国知名企业上海电气。
除此之家,南非、摩洛哥等地区的大型光热电站建设中也不乏中国企业的身影。
海内外的同时推进意味着我国光热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拥有建设大型电站的能力。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期间,我国光热发电装机力争达到500万千瓦,这将给行业带来千亿元以上的市场增量。
种种信号表明,光热市场爆发的前兆已经出现。在未来的几年内,光热发电的推广将催生新能源行业一场新的变革。
在海量的市场机遇下,身处最优位置的光伏人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一号新能源
企业光伏发电政策
1.对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及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年节能量达到50吨标准煤(含)以上,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30%的补助。
2.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太阳能光热、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30%的补助。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每千瓦1000元的补助。3.对储能技术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20%的补助。4.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控中心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不含土建部分)30%的补助。5.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咨询项目,依据评审结果给予不超过15万元补助,其中市级资金支持的项目,按照市级资金与项目合同总额的差额给予补助,但不超过市级资金支持额度。对清洁生产中高费项目,给予项目总投资额5%的区级配套补助。6.对循环经济和节水、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类项目,给予不超过总投资额(不含土建部分)20%的补助。7.对按照规定完成本单位二级计量器具配置的用能单位,在项目竣工验收后,给予计量器具不超过总投资额30%的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