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览:
- 1、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还有发展前景吗
- 2、2013-2017年全球及中国光伏逆变器产业前景规划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3、2017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前景怎样
- 4、光伏逆变器行业深度报告:出海加速,全球崛起
- 5、2017光伏产业前景如何
- 6、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还有发展前景吗
有前景,在国家政策扶持之下,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各大企业疯狂的抢占市场规模。据《2017-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显示,2016至2020年间全球光伏市场将以9%的复合增长率继续扩大市场规模;2017年,中国预计新增装机量可达到20吉瓦至30吉瓦,继续领跑世界光伏产业。
转而言之,中国光伏行业正进入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阶段,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而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也不断下降,整个产业前景值得期待。不难看出,2017年的光伏行业将会是一个“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马太效应”很明显。而对于未来而言,光伏产业必然会是市场的“宠儿”。
2013-2017年全球及中国光伏逆变器产业前景规划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第1章: 全球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1.1 德国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1.1 德国光伏补贴政策
1.1.2 德国光伏装机规模
1.1.3 德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2 意大利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2.1 意大利光伏补贴政策
1.2.2 意大利光伏装机规模
1.2.3 意大利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3 西班牙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3.1 西班牙光伏补贴政策
1.3.2 西班牙光伏装机规模
1.3.3 西班牙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4 美国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4.1 美国光伏补贴政策
1.4.2 美国光伏装机规模
1.4.3 美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5 日本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5.1 日本光伏补贴政策
1.5.2 日本光伏装机规模
1.5.3 日本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1.6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现状与规划
1.6.1 中国光伏资源分布
1.6.2 中国光伏政策概述
1.6.3 中国光伏装机规模
1.6.4 中国光伏并网规模
1.6.5 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预测
第2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现状与预测
2.1 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2.1.1 全球光伏逆变器发展规模
1. 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规模
2. 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
2.1.2 中国光伏逆变器发展规模
1. 中国光伏逆变器出货规模
2. 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
2.2 光伏逆变器行业价格与盈利分析
2.2.1 光伏逆变器成本构成
2.2.2 光伏逆变器价格分析
1. 光伏逆变器价格影响因素
2. 光伏逆变器价格走势
3. 光伏逆变器价格预测
2.2.3 光伏逆变器盈利水平分析
2.3 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2.3.1 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容量预测
2.3.2 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容量预测
第3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竞争与海外布局
3.1 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分析
3.1.1 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五力分析
1.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上游议价能力
2.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下游议价能力
3.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4. 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替代产品威胁
5. 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3.1.2 国际光伏逆变器巨头在华市场竞争
3.2 光伏逆变器企业海外布局分析
3.2.1 国际光伏逆变器市场竞争格局
3.2.2 国际光伏逆变器市场潜力分析
3.2.3 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成本优势
3.2.4 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海外布局壁垒
3.2.5 国内光伏逆变器企业海外布局策略
第4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产品市场与应用分析
4.1 光伏逆变器产品结构分析
4.2 光伏逆变器产品市场分析
4.2.1 并网型逆变器市场分析
1. 并网型逆变器应用终端
2. 并网型逆变器性能优势
3. 并网型逆变器并网方式
4. 并网型逆变器产品分类
5. 并网型逆变器生产企业
6. 并网型逆变器市场规模
7. 并网型逆变器需求预测
4.2.2 离网型逆变器市场分析
1. 离网型逆变器应用终端
2. 离网型逆变器适用地区
3. 离网型逆变器市场规模
4. 离网型逆变器需求预测
4.3 微型逆变器产品发展趋势
4.3.1 微型逆变器的应用
4.3.2 微型逆变器的优势
1. 微型逆变器的性能优势
2. 微型逆变器的效益优势
4.3.3 微型逆变器的市场现状
4.3.4 微型逆变器的发展趋势
4.4 光伏逆变器产品销售模式
4.4.1 光伏逆变器传统销售模式
4.4.2 光伏逆变器联合销售模式
4.5 光伏逆变器产品下游应用
4.5.1 光伏逆变器下游客户分类
4.5.2 光伏逆变器下游需求结构
4.5.3 光伏逆变器下游需求领域
1. 光伏并网发电领域
2. 农村电气化领域
3. 工业与通讯领域
4. 其他应用领域
第5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专利与技术水平
5.1 光伏逆变器行业研发投入
5.2 光伏逆变器行业专利分析
5.2.1 行业专利申请总量
5.2.2 行业专利公开总量
5.2.3 行业专利申请企业排名
5.2.4 行业专利申请分布领域
5.3 光伏逆变器行业技术水平
5.3.1 中高压直接并网技术
5.3.2 功率因素可调技术
5.3.3 低电压穿越技术
5.3.4 储能结合技术
5.4 光伏逆变器产品性能分析
5.4.1 光伏逆变器性能现状
5.4.2 光伏逆变器性能预测
第6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6.1 国际光伏逆变器巨头经营分析
6.1.1 SMA
1. 企业发展历史
2. 逆变器出货规模
3. 逆变器市场占有率
4.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5.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2 Kaco
1. 企业发展历史
2. 逆变器出货规模
3. 逆变器市场占有率
4.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5.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1.3 Emerson
1. 企业发展历史
2. 逆变器出货规模
3. 逆变器市场占有率
4. 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5. 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2 国内光伏逆变器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6.2.1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3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4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5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6 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7 安徽颐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8 英伟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9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0 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1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2 武汉万鹏科技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3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4 山亿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5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6 上海广电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7 广州三晶电气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8 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1)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19 上海航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0 江苏艾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1 深圳格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2 北京昆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6.2.23 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 企业发展简况
2. 企业产品结构与新品动向
3.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水平
4.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分布
5.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7. 企业投资动向与规划
第7章: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风险与建议
7.1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特性
7.1.1 光伏逆变器行业进入壁垒
7.1.2 光伏逆变器行业盈利模式
7.1.3 光伏逆变器行业盈利因素
7.2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风险
7.2.1 光伏逆变器行业政策风险
7.2.2 光伏逆变器行业技术风险
7.2.3 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供需风险
7.2.4 光伏逆变器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7.2.5 光伏逆变器行业关联产业风险
7.2.6 光伏逆变器行业产品结构风险
7.3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建议
7.3.1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现状
7.3.2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机会
7.3.3 光伏逆变器行业投资建议
【前瞻产业研究院团队】为您解答
=====满意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吧====
2017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前景怎样
12月5日,国家能源局表示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新增1000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新增700万千瓦左右,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约300万千瓦;明年相关政策将更多向分布式电站倾斜,预计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占新增装机规模的60%左右。
一、光伏分布式发电是主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但是随着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一些问题已经有所显现。部分地区用电量低,已经无法完全消纳这些电量,并且受到电力系统接纳能力限制无法大规模发展。因此,鼓励东、中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发电,鼓励自发自用,成为光伏发电的发展方向。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资料显示,分布式发电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它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
今年7月份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重点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
11月份密集出台的《关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预示着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体系逐渐完善,为我国分布式光伏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决定性基础。
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也需看到目前分布式发电由在中国刚刚兴起,难免会出现各种障碍。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从政府的各项举措来看,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决心已定,如果未来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其他障碍,相信政策会持续加码。
在政策引导下,分布式光伏建设前景已经凸显。分布式式光伏将在2014年开始成为光伏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成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根据《关于征求2013、2014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意见的函》,2014年光伏发电的建设规模提高两成,达到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一目标有望实现
光伏逆变器行业深度报告:出海加速,全球崛起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1.1. 逆变器简介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大脑和心脏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中,光伏阵列所发的电能为直 流电能,然而许多负载需要交流电能。直流供电系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便于变换电压, 负载应用范围也有限,除特殊用电负荷外,均需要使用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光伏 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其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输送给本 地负载或电网,并具备相关保护功能的电力电子设备。光伏逆变器主要由功率模块、控制电 路板、断路器、滤波器、电抗器、变压器、接触器以及机柜等组成,生产过程包括电子件预 加工、整机装配、测试和整机包装等工艺环节,其发展依赖于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技 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
下游包括终端业主、EPC 承包商、系统集成商和安装商。 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的主要核心部 件之一,需要和其他部件集成后提供给最终电站投资业主使用。光伏系统在供给终端业主使 用之前,存在相应的系统设计、系统部件集成以及系统安装环节,虽然最终使用者一般均为 光伏地面电站投资业主、工商业投资业主或户用投资业主,但设备也可以由中间环节的某一 类客户采购,比如 EPC 承包商、光伏系统集成商或光伏系统安装商。
1.2. 逆变器分类
目前逆变器产品主要分为四类,即集中式逆变器(主要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功率范围在 250kW-10MW)、集散式逆变器(主要用于复杂的大型地面电站,功率范围 1MW-10MW)、 组串式逆变器(主要用于户用、小型工商业分布式和地面电站等,功率范围 1.5kW-250kW) 和微型逆变器(主要用于户用等小型电站,功率等级在 200W-1500W)。
其中,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汇总成较大直流功率后再转变为交 流电的一种电力电子装臵。因此,此类光伏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大,一般采用 500KW 以 上的集中式逆变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 功率越来越大,从最初的 500KW 逐步提升至 630KW、1.25MW、2.5MW、3.125MW 等, 同时电压等级也越来越高。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具有输出功率大、运维简单、技术成熟以 及电能质量高、成本低等优点,通常适用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水面光 伏电站等。同时,由于其单体输出功率大、电压等级高,随着技术进步近年来开始与下游的 变压器集成,形成“逆变升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及与储能结合的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是将较小单元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的一种电力电子 装臵。因此,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小,一般功率在 50kW 以下的光伏逆变器称 为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但是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降本增效的考虑,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的 功率也开始逐步增加,出现了 60KW、70KW、100KW、136KW、175KW 以上等大功率的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由于单台功率小,在同等发电规模情况下增加了逆变 器的数量,因此单台逆变器与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的匹配性较好,在特殊的环境下能够增加 发电量。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主要运用于规模较小的电站,如户用分布式发电、中小型工商业 屋顶电站等,但是近年来也开始应用于一些大型地面电站。
1.3. 逆变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能力: 电力电子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涉及电力、电子、控制理论等学科,研发人 才需具备电力系统设计、电力电子技术、机械结构设计、微电脑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 软件编程等专业知识,以及产品应用场景知识。产品从设计、研制到持续创新性改进都需要 大量的研发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直接影响 到产品的质量和水平,长期技术积累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对于新进入者,很 难在短期内积累相关技术和各种应用场景知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可以看到,近年 来国内主流逆变器企业研发费用率呈现上升态势,2019 年上能电气、固德威研发费用率高 达 6.34%和 6.15%,阳光电源和锦浪 科技 的研发费用率也达到 4.89%和 3.71%
品牌力: 逆变器企业在为客户服务时不仅仅提供相关产品,还包括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产 品设计的微小变化,对整个电站项目的可靠性、稳定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品牌是多年产品 质量和售后服务凝聚的结果,因此客户在选择产品时,通常会选择品牌声誉好的供应方且一 旦采购便会与产品供应方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渠道开发能力: 由于逆变器销售靠近终端,且目前国内逆变器企业加速出海,因此渠道的开 发,尤其是户用、工商业分布式以及海外渠道的开发至关重要。以固德威为例,目前固德威 的逆变器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为了保证当地渠道开发的顺畅,需要招募当地专 业的销售团队,从而保证自身的竞争力,这对于企业的渠道开发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1. 趋势一:组串式逆变器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升
从产品需求上看,全球范围内依然遵循大型地面电站优选集中式逆变器、工商业和户用分布 式优选组串式逆变器的选型原则,但近年来行业的一大趋势是组串式逆变器市场份额持续增 长。根据 GTMResearch 的统计数据,2018 年组串式逆变器出货量首次超过集中式逆变器, 达到 52GW,市占率达到 58%(其中单相占比 9%、三相占比 47%)。组串式逆变器近年来 占比提升主要有两个原因:(1)工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好,应用领域不断增 加,主要得益于中国、欧洲、北美和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扶持;(2)组串式逆变器本身 转换效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组串式逆变器技术不断发展,产品成本逐年下降,平均单瓦价格 逐渐接近集中式逆变器,在集中式电站中组串式逆变器越来越多的开始得到应用。根据 IHS Markit 的预测,未来组串式逆变器的销售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至超过 60%,组串式逆变器的 装机比例预计稳中有升。
2.2. 趋势二:逆变器存量替代需求有望步入高增时代
逆变器内部 IGBT 等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普遍在 10-15 年左右。201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达到 17.5GW,首次达到 10GW 以上规模,随着全球各地原有光伏发电设备的老化,整个光 伏市场对更换逆变器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其中,光伏市场起步较早(2008 年)的欧洲近 年来逆变器更换需求已经呈现不断上升态势,2019 年存量光伏电站项目逆变器更换需求已 经达到 3.4GW。与此同时,亚洲地区方面,日本光伏市场起步较早,2009 年累计装机规模 已经达到 2.6GW,2019 年日本逆变器市场替代需求已经初具规模;国内光伏装机自 2011 年达到 GW 级别,2013 年新增装机超过 10GW(10.9GW),预计 2020 年开始逆变器替换 市场将迅速增加。此外,北美洲、尤其是美国光伏市场从 2011 年起新增装机达到 GW 级别, 也有望于近年启动逆变器存量替代。综上,逆变器存量替代自 2020 年起有望步入高增时代。
2.3. 全球逆变器需求及市场空间测算
1)由于组件在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中的占比较高,在合理范围内增大容配比对于提高光 伏电站发电量、大幅降低 LCOE 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高超配能力、增加单个组件方阵规 模以提高直流输入的思路,在逆变器产品设计和光伏电站系统设计中被逐渐采用。目前,国 外大型地面电站的容配比最高达到 2 倍,国内光伏电站也逐渐采用超配设计,很多电站项目 已经按照 1.3 倍以上的容配比设计,而部分项目在综合考虑光照、地形和支架、组件等设备 选型等因素后,为追求最优经济性而采用 1.7-1.8 的容配比设计。根据 2019 年组件产量和逆 变器产量推算出全球电站平均容配比为 1.15,假设未来电站容配比逐年小幅提升, 2020/2021/2022/2023 年全球电站平均容配比分别为 1.18/1.21/1.23/1.25。
2)根据 IHS Markit 预测,2020 年全球逆变器更换需求将达到 8.7GW,同比增长 40%;考 虑到 2010 年后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逐年增加,因此我们认为未来逆变器存量替代需求有望持 续高增,假 2021/2022/2023 年存量替代需求分别为 15/20/25GW。
3)由于地面电站越来越多采用组串式逆变器以及户用和工商业分布式市场快速发展,假设 未来组串式逆变器的装机比例稳中有升,至 2023 年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 59%左右逐步提升 60%左右,对应集中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将从 41%下降至 40%。
4)考虑到当前集中式逆变器价格持续压缩空间不大,假设未来几年价格年降幅为 5%;组串 式逆变器由于竞争较为激烈,中短期价格仍存在一定向下空间,假设 2020、2021 年价格年 降幅为 7%,2022、2023 年价格年降幅为 5%。
5 ) 测 算 结 果 : 根据我们测算, 2020-2023 年全球逆变器总需求量分别为 125.6/167.1/197.6/227.4GW,市场空间分别为 210.7/262.6/295.4/326.6 亿元。其中, 2020-2023 年全球组串式逆变器总需求量分别为 74.5/99.6/118.2/136.4GW,市场空间分别 为 152.4/189.5/213.6/236.8 亿 元 ; 全 球 集 中 式 逆 变 器 总 需 求 量 分 别 为 51.1/67.5/79.5/91.0GW,市场空间分别为 58.3/73.1/81.7/89.8 亿元。
3.1. 趋势一:国内企业加速海外渗透抢占市场份额
近年来国内逆变器企业加速海外布局。 近年来受到中国市场政策波动影响,尤其是 2018 年 531 新政后,国内逆变器企业加快拓展海外渠道,加速海外布局。2019 年我国光伏逆变器出 口规模约为 52.3GW,同比增长 176.7%,总出口额达到 24.38 亿美元,出口市场主要集中 在印度、欧洲、美国、越南、巴西、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其中,亚太地区出口 占比为 37.9%、欧洲市场占比约为 34.1%,其次是北美洲和拉美,占比分别达到 13.4%和 10%。
国内逆变器企业竞争优势较为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内逆变器企业快速发展,国产逆变器产品 的质量逐渐接近海外老牌逆变器企业,与此同时国内的人工、制造成本相比海外企业更低, 因此国内逆变器企业在海外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以国内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和德国的 SMA 为例,两者分列 2019 年全球逆变器出货第 2 和第 3 位,可以看到近年来阳光电源逆变器毛 利率一直维持在 30%以上,而 SMA 则在 20%左右。发展到当前阶段,中国逆变器企业已经 从早期的单纯依赖价格优势参与竞争,逐步转向依赖提升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 综合品牌价值来获取市场。
东南亚、欧洲等地区渗透率较高,美国、日本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分市场来看,2019 年全 球主要光伏市场国内逆变器出货占比均有显著提升。其中,欧洲作为传统的出口市场,国内 逆变器出货占比从 56%进一步大幅提升至 77%;印度、越南等国主要以地面电站为主,是 目前最火热的光伏市场之一,且本土缺乏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因此近年来众多国内逆变器 企业大力开拓印度市场,2019 年国内逆变器出货占比从 2018 年的 34%大幅攀升至 61%;国内企业在拉美地区表现同样出色,2019 年出货占比提升至 58%。目前国内逆变器在美国 和日本渗透率尚低,一方面是由于两个国家市场进入门槛比较高且拥有竞争力较强的逆变器 企业(美国是 SolarEdge 和 Enphase、日本是 TEMIC、Omron 和 Panasonic),另一方面 是因为国内逆变器企业进入市场较晚,与国际品牌及当地的本土品牌在销售渠道竞争方面还 存在劣势。不过近年来国内逆变器企业仍然呈现出加速渗透的态势,2019 年美国和日本中 国逆变器出货占比分别从 19%和 9%提升至 34%和 23%。
3.2. 趋势二:中游企业加速崛起,落后企业陆续退出
行业内多数企业开始采取集中竞争战略。 面对越来越细分的光伏市场演变趋势,逆变器企业 在业务定位和技术路线选择上也越来越呈现差异化发展的趋势。其中,阳光电源、正泰、科 士达等少数企业覆盖除微型逆变器以外的全部类型逆变器,上能电气和特变电工聚焦于集中 式逆变器产品,组串式逆变器竞争相对较为激烈,华为、锦浪、古瑞瓦特、固德威等企业都 在努力深耕工商业和户用逆变器市场,小部分企业专注于集散式和微型逆变器。
受益于细分子领域的集中竞争战略,中游企业加速崛起 。根据 Wood Mackenzie 发布的《Global PV Inverter and module-level power electronics inverter market 2020》数据显示, 受益于组串式逆变器市占率提升以及锦浪、固德威等中游企业采取了集中竞争战略,深耕工 商业分布式和户用市场,可以看到 6-10 名的逆变器企业市场份额近年来有所提升,从 2017 年的 14%上升至 20%,相比之下前 5 名的市场份额则从 2017 年的 59%下滑至 2019 年的 56%,中游企业加速崛起。
行业持续整合,落后企业加速退出。 展望未来,自主研发能力弱、对市场变化敏感度不高和 新市场拓展能力差的企业,后续的生存空间将会愈发困难。2019 年 7 月 ABB 宣布将逆变器 业务出售给意大利 PIMER,此次收购已于 2020 年 3 月初正式完成;德国 SMA 集团下属的 SMA(中国)在中国境内的三家公司在 2019 年 2 月完成 MBO 后更名为爱士惟;施耐德退 出集中式光伏逆变器业务,只做分布式逆变器;因营收大幅下滑的上市公司茂硕电源,也已 经在谋求转型;前身是兆伏爱索的 ZeverSolarGMBH 已经宣布正式停止开展逆变器业务。
3.3. 降本路径:功率大型化、原材料国产化和技术优化
功率大型化: 近年来逆变器单机功率大型化趋势基本确立,目前集中式逆变器主流产品正在 从 500KW-630MW 过渡到 1.25-3.125MW、组串式逆变器正在从 50KW 以下过渡到 50-175KW。功率大型化摊薄了不变成本,为逆变器带来了单位功率成本的下降以及盈利能 力的提升。根据上能电气招股说明书的信息,3.125MW 集中逆变器单位成本基本与 630KW 持平,主要是因为 630KW 经历多年的发展成本已经大幅优化而 3.125MW 作为新产品未来 成本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但毛利率相比 630KW 要高出 6pcts 以上;同样的 175KW 组串 式逆变器的单位功率成本相比 20KW 以下的产品要低 0.21 元/W,毛利率要高出 10pcts 以上。
原材料国产化 :光伏逆变器的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的 80%以上,其中 MOSFET 和 IGBT等半导体为核心的电子器件,产品技术门槛较高,目前主要由德国英飞凌、日本三菱、富士 等国外企业供应。目前我国一线逆变器厂商主要功率期间大多选用进口产品。近两年收到国 际贸易因素的影响,国内逆变器企业对于供应链的安全愈发关注,国产替代加速成为国内 IGBT 供应商打开市场的突破口。当前国内 IGBT 行业已经能够具备一定的产业链协同能力, 部分逆变器企业也正在逐步接受国产 IGBT,国内 IGBT 的销量也在持续上涨。随着国内 8 英寸 Fab 厂产能大幅开出,国内 IGBT 在技术、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将更加具备竞争优势,国 产替代的进程也必将加速从而降低国产逆变器原材料成本。
技术优化: 一方面,随着未来硅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指标的进一步提升、碳化硅等新型高效 半导体材料工艺的日益成熟、磁性材料单位损耗的逐步降低,并结合更加完善的电力电子变 换拓扑和控制技术,逆变器效率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另一方面,未来逆变器电路、 体积等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从而进一步节省半导体和箱体材料。
3.4. 盈利能力:中短期有望随海外渗透率提升和降本维持在较好水平
多重因素作用下逆变器价格逐年下跌。 从产品价格上来看,随着传统光伏市场趋于稳定,逆 变器企业在传统市场中的竞争加剧;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加快出海,越来越多具备成本优势 的中国企业参与到新兴市场的竞争中,光伏逆变器全球化竞争也愈发积累。此外,由于行业 降本增效的压力,逆变器成本优化带动售价逐年下降。在上述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集中式逆 变器价格从 2014 年的 0.28 元/W 降至 2019 年的 0.12 元/W 左右,组串式逆变器由于竞争更 为激烈,价格降幅较大,从 2014 年的 0.54 元/W 降至 0.22 元/W。
中短期盈利能力有望随海外渗透率提升和降本维持在较好水平。 虽然近年来逆变器价格下降 幅度较大,但是从国内企业的毛利率数据看,除个别企业受到 2018 年 531 新政影响当年盈利能力略有下滑外,近年来国内逆变器企业毛利率有持稳甚至上升态势,主因一是中国企业 加速向海外高毛利地区渗透,二是逆变器产品的降本幅度冲抵了价格下跌的不利因素。从当 前时点看,微观企业的盈利仍然在持续验证中观行业边际向好这一事实,中短期国内逆变器 厂商盈利能力有望继续随海外渗透率提升和降本维持在较好水平。
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和逆变器存量替代需求释放,逆变器需求有望持续高增。 逆变器内 部 IGBT 等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普遍在 10-15 年左右。201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 17.5GW,首次达到 10GW 以上规模,随着全球各地原有光伏发电设备的老化,整个光伏市 场对更换逆变器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和逆变器存量替代需求释放, 逆变器需求未来有望持续高增, 2020-2023 年 全 球 逆 变 器 总 需 求 量 分 别 为 125.6/167.1/197.6/227.4GW,市场空间分别为 210.7/262.6/295.4/326.6 亿元。其中,由于 工商业和户用分布式市场发展迅速且越来越多的地面电站开始使用组串式逆变器,组串式逆 变器需求增速预计将快于行业整体增速,我们测算 2020-2023 年全球组串式逆变器总需求量 分别为 74.5/99.6/118.2/136.4GW,市场空间分别为 152.4/189.5/213.6/236.8 亿元。
国内逆变器企业竞争优势明显,海外渗透率持续提升。 受到中国市场政策波动影响,尤其是 2018 年 531 新政后,国内逆变器企业加快拓展海外渠道,加速海外布局。2019 年我国光伏 逆变器出口规模约为 52.3GW,同比增长 176.7%。近年来随着国内逆变器企业快速发展, 国产逆变器产品的质量逐渐接近海外老牌逆变器企业,与此同时国内的人工、制造成本相比 海外企业更低,因此国内逆变器企业在海外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目前国内企业在欧洲、印 度、拉美等主流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 77%、61%、58%,在美国、日本的市占率为 34%和 23%,后续凭借较大的竞争优势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海外出货占比增加成本优化助力,逆变器企业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虽然近年来逆变器价格 下降幅度较大,但是从国内企业的毛利率数据看,除个别企业受到 2018 年 531 新政影响当 年盈利能力略有下滑外,近年来国内逆变器企业毛利率有持稳甚至上升态势,主因一是中国 企业加速向海外高毛利地区渗透,二是逆变器产品的降本幅度冲抵了价格下跌的不利因素。 从当前时点看,微观企业的盈利仍然在持续验证中观行业边际向好这一事实,中短期国内逆 变器厂商盈利能力有望继续随海外渗透率提升和降本维持在较好水平。
投资策略: 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和逆变器存量替代需求释放,逆变器需求有望持续高增。 与此同时,由于竞争优势显著,国内逆变器企业加速海外布局抢占市场份额,中短期国内逆 变器厂商盈利能力有望继续随海外渗透率提升和降本维持在较好水平,我们认为未来逆变器 企业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重点推荐全球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组串式逆变器优质企业锦浪科 技和固德威,建议关注上能电气。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作者:安信证券)
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2017光伏产业前景如何
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直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尤其是去年底出台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分布式光伏设定了超常规发展目标:“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种种迹象显示,分布式光伏尤其是家庭分布式光伏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体方面,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来,在国家及各地区的政策驱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53.06GW,创历史新高,2018年,受光伏531新政影响,各地光伏发电新增项目有所下滑,全年新增装机容量为44.26GW,同比下降16.6%。截止至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30.1GW,同比下降32%。
累计装机容量方面,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迅速。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9.42GW,到2018年已经增长至174.46GW。预计2013-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有近10倍增长。截止至截至2019年底,累计光伏并网装机量达到204.3GW,同比增长17.1%。
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应用多样化发展机遇
虽然挑战重重,2020年中国光伏也同样面对多样化应用发展的机遇。
1)“首先就是‘光伏+制氢’,可以有效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实现两种新能源之间的有效应用。随着光伏发电和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光伏+制氢’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和能源结构调整的新选择。其次是‘光伏+5G通信’,根据相关规划,随着5G技术的应用普及,国内至少有1438万个基站需要新建或改造。按照各运营商5G规模和数量计算能耗总量,5G基站全网功耗将是4G的4.62倍。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在5G领域的应用发展潜力巨大。”
2)再次,在“光伏+新能源汽车”领域,截至2019年底,我国纯电动车保有量达310万辆,随着光伏充电站、充电桩建设业务逐渐扩大,‘光伏+新能源汽车’应用模式将逐渐普及,这也将给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3)“最后,在‘光伏+建筑’方面,随着近零能耗、零能耗等更高节能水平绿色建筑逐步应用和普及,以高效、智能化的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能源形式的光电建筑将成为越来越多光伏企业差异化发展的契机。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