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光伏2017出货_未来5年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光伏产业现在发展到什么状态了2.未来5年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3.光伏中下游龙头股有哪些?
光伏产业现在发展到什么状态了
一纸新政着实为火热的光伏行业降温
5·31新政强调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同时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机制,加快光伏发电电价退坡。根据目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今年我国暂不安排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普通电站暂不安排、分布式2018年仅安排10GW纳入指标,包括户用或也在该指标之中。
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
2017年光伏装机迎来新的增长点,行业发展迅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53.06GW,同比增长53.62%。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广泛应用,光伏装机迎来新的增长点,行业发展迅猛。
2011年至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其在新能源发电比例亦不断上升,2011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仅为0.15%,截至12月底,累计装机超130GW,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均居全球首位。2017年上升至7.30%。
2017年,光伏发电成为电源增长的主力,新能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保守估计,2018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将在30GW~45GW之间,变量在于分布式,但分布式市场较难预测,如果分布式市场有很好的表现,不排除会超过50GW。
本次政策调整的最大动因在于,财政补贴压力过大,行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出了管理者的预期。而财政补贴则是产业链主体利润的主要构成。
5·31新政”的影响在于对未来带有补贴的指标的规模收紧,压力来自于巨大的补贴缺口,这次是三个部委联合发文,希望通过限制带有补贴指标的规模,来控制补贴总量的增长。
经测算,2017年新能源补贴需求约1200亿元,按照目前每千瓦时1.9分的征收标准,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收入约690亿,预计缺口510亿元。加上此前累计到2016年底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将近600亿,2017年底补贴总缺口1110亿元。在附加费不提高的情况下,即便不新增可再生能源,每年都有1110亿的缺口,20年累计缺口将达2万多亿元。
再战无补贴市场
尽管我们还是期待在户用这部分能有一定的政策松动,但大面上来讲,严控带补贴的指标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最终还是要期待,通过电力市场改革以及其他的这个自由售电的模式,能够把无补贴的商业模式建立起来。
在国内需要迅速打开无补贴项目的市场,需要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在国外需要拓展更多的海外空间,新政将引发组件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这就意味着光伏行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将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这一轮调整中,行业景气指数可能回到2012~2013年的低点,但当前与彼时又有不同。“先进技术发展、光伏产业链成本下降已不可同日而语,政策的出发点也已经不同,光伏行业在能源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不同,集中式、分布式、户用发展的形态也已经不同。在政策变化面前,整个行业比拼的是更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更高的转化效率、更低的制造运营成本。
国内只有不足10GW的领跑者项目是不够国内的产能来分的。大家只有一边打价格战一边去海外寻找订单,通过价格的下降去刺激海外客户的投资需求。
未来5年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上面应该有详细说明
下面简单摘录一段
正如上周我们所述,国家发改委一纸《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突然之间就颁布了,这是中国光伏人期盼已久了的事情,这或标志着太阳能光伏在大陆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继“欧洲时间”后,我们当可断言:太阳能光伏已进入到“中国时间”!光伏产业一潭静水,毫无波澜。尽管实际产业链并未产生多太大的反应,但局部反应已在陆续出现,特别是电池片环节,台湾电池厂已将8月份销售价提高了3-5%,由先前的$0.8/W调涨至$0.83/W。其他环节,相信也是呈现一个跃跃欲试的形态。但据我们推断,指望目前的国内市场消化前期数GW的组件库存,压力可想而知,甚至几无可能。在此情况下,全产业链将不可避免地呈现“量增价跌”趋势,即:出货量及速度将较二季度有所加快,但价格会持续震荡走低。另外,自本周起,大多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面对惨淡的上半年行情,trina率先宣布出货量调低预期10%以上,毛利率也有同期10%左右的降幅,其他公司不得而知,随着相关数据的发布,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到来,请各位需密切跟踪关注。
再来说说各环节价格吧。多晶硅料环节,上半年全国累计进口量为30387T(折合4.7GW组件用量),而组件出口量为8.47GW,两者相比,国产消耗多晶硅量仅为3.77GW(24505T),进口份额为55%,延续一半以上依赖进口趋势。目前主流成交价格在人民币40-42万/T(含税)区间,较上周已有1-2万/T降幅;硅片部分,价格维持震荡并无太大变化,单晶125价格11.5-11.8元/片(含税),多晶156价格$2.0元/片(含税),目前时间节点较为混沌,面对上下方向选择,接下来两周时间会有一个定断,但据我们的综合分析来看,硅片上涨环境并不乐观,应会维持小幅震荡下跌趋势;电池片已有叙述,价格稍微平稳,但出货情况已有所好转,受国内工程启动原因,低效片和B级高效片有走俏迹象;组件部分并未见到有利好的政策刺激和拉动,依然维持疲软状态,但分化状态已经形成,有的满负荷生产,而大多中小型厂家均有一定产能处于空置状态。
在几近毫无征兆前提下,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一时间,在光伏圈子里面,引起了一定反响。欢呼者有之,哀怜声也存。无论如何,国内光伏已经迈出了最具关键的一步,可喜可贺。其实静心思考,这个政策的出台也实为水到渠成之事,在国内电池和组件产能均达30GW的严峻形势下,而相对应的国内安装量却几近为零,另外今年二季度以来,欧洲等主要光伏市场补贴政策的摇摆不定,已严重重创了光伏企业发货及回款,在此大背景下,指望行业自救已几无可能,最迫切需要的就是给国内光伏企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将濒临危机边缘的中国光伏企业拉到健康发展轨道上来,这是一个光伏大国的担当和责任!不出所料,国家应声出台了一个折中的“救市”政策,今年暂按1.15元/W价格给予补贴,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在年底前会视《政策》运行情况适时给予调整补贴价格。目前来看,中国光伏市场启动的起跑*已响,接下来看的,就是光伏企业谁的力量足、跑得快、走的久了!
正如笔者近期与同行朋友聊天时所言,光伏产业正在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无论是生产工艺、转换效率和商业模式都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创新和变化。估计随着国内市场的启动,“光伏中国制造”将变为“光伏中国应用”,无论是依赖进口的硅材料、切割钢丝、银浆、背板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铝浆、钢化玻璃、接线盒,都将成为中国人的天下,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主导一种新兴能源,带动中国经济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PS:下周影响市场走向关键词:
1、“欧美债务”危机再掀波澜,美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主权信用等级面临下调风险,意大利、西班牙卷入债务违约漩涡,全球经济能否挺过难关;
2、欧洲主流市场处于7-8月暑期休假,或将影响部分业主买单预期;
3、组件价格仍有下降预期约15%,终端下单欲望不强,有继续议价要求;
4、GCL新有15000T硅料项目投产,能否对原生多晶硅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5、青海“800MW”项目快速推进,其他省市能否陆续跟进
光伏中下游龙头股有哪些?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国内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金高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688599)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能利用率、装机容量、弃光率、光伏发电量、系统建设成本。
行业概况
1.定义
光伏产业,简称PV(光伏),主要指硅材料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制造和光伏发电应用。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国家目标的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光伏与复兴号高铁、国产商用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起获得了中共十九大纪念邮票。光伏产业地位显著提升,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光伏产业的下游应用主要是光伏发电,根据建设规划定位可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 6MW为界),如工商企业和住宅建筑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产业链分析:产业链长。
随着光伏发电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光伏相关产业也日益壮大,形成了从高纯硅材料、硅锭/棒/片、电池/组件、光伏辅助材料和配件、光伏生产设备到光伏产品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与光伏电池相关的原材料,包括构成电池的单晶硅和多晶硅。上游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商主要有保利协鑫、隆基、通威、中环。然而,硅片生产企业已呈现双寡头格局,中国的太阳能硅片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主流厂商主要有隆基和中环,产能格局依然高度集中。在硅片对外销售规模中,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中游主要是电池芯片和电池模组制造商以及系统集成企业。电池芯片和模组的中游厂商主要有通威、隆基、晶澳等。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厂商主要有阳光电源等企业;系统集成包括亿晶光电、正泰电气等。一些企业如隆基,已经基本形成了从单晶硅到组件再到电站光伏运营的完整光伏发电产业链。是下游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集中式电站。
行业发展过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在欧洲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的光伏产业从2005年左右开始起步。十几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场环境和配套环境。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参与国际竞争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全新名片,推动中国能源改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和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坚实的智能光伏基础。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行业背景:政策加持,光伏产业加速发展
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促进增加能源供给,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市场。自2006年以来,为鼓励和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住建部等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文件,支持和规范光伏产业发展,涵盖了生产、销售、财税、补贴、土地政策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相关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十五”期间有效引导产业智能化升级,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保持我国作为世界光伏制造和装机应用第一大国的地位。
“3060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是一项具有多重目标和约束的系统性经济和社会变革。重塑中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历史性的突破,需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减碳与安全、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期、建立与破除、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际等多维关系。“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目标将对中国光伏产业产生显著的多维影响。
行业发展状况
1.光伏产品市场供应能力较强,产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根据光伏行业市场重点公司光伏产品产量和产能利用率,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市场供给能力较强,隆基绿能光伏产品产量遥遥领先其他公司,单晶硅片产量达到69.96GW,单晶组件产量达到38.69GW,从产能利用率来看,2021年光伏市场公司产能利用率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累计装机超过300 GW。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2013年以来,在国家和地区政策的推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53.06GW,创历史新高。2018年,受光伏531新政影响,各地光伏发电新开工项目下降,全年新增装机受国家光伏行业补贴、财政扶持等政策影响,2020年和2021年光伏装机大幅上升。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增加48.20GW,同比增长59%。2021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达到54.88GW,同比增长14%。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9.42GW,到2019年已经增长到204.58GW。2013-2019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超过10倍。到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306.56GW,同比增长21%。
3.光伏弃光率明显下降,光伏发电量稳步增长。
随着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也存在严重的弃光问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2018年,新疆和甘肃最高弃光率超过30%。2019-2021年,新疆和甘肃轻弃率明显下降,2021年新疆轻弃率降至1.7%,甘肃降至1.5%。弃光率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促进了资源的利用水平。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量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量仅为91亿千瓦时。到2021年,全国光伏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预计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将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92%。
4.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呈下降趋势,光伏上网进入平价。
我国地面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等关键设备费用,以及土地费用、电网接入、建设安装和管理费用构成。其中,一次设备包括箱式变压器、主变压器、开关柜、升压站(50MW、110kV)等设备,二次设备包括监控和通信设备。土地成本包括全生命周期地租、植被恢复费或相关补偿费;电网的接入成本只包括50MW、110kV、10km的反向改造;管理费用包括前期管理、勘测、设计和招标。建筑安装费用主要是人工费、土方工程费、常规钢筋混凝土费等。,且未来下跌空间不大。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成本仍有一定下降空间。网络连接、土地、项目前期开发费用等。都是非技术成本,不同地区和项目差异很大。降低非技术成本,有助于加速光伏发电低价上网推广。
2021年中国地面光伏系统初始总投资成本约为4.15元/w,比2020年上涨0.16元/W,涨幅为4%。其中,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46%,比2020年提高了7%。非技术成本约占14.1%(不含融资成本),比2020年下降3.2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组件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成本将降至3.93元/w。
中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期总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安装费用、并网、屋顶租赁、屋顶加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构成。一次设备包括箱式变压器、开关箱和预制舱。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0年和2021年中国工业和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分别为3.38元/W和3.74元/W,预计2022年将降至3.53元/W。
2020年中国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结束,平价逼近:中国上网电价政策经历了标杆电价、竞价上网、平价上网三个阶段。2020年招标项目规模26GW,增长14%。同时,2020年也将是光伏并网平价年,平价项目33GW,增长124%,首次超过招标项目规模。平价将至,2021年将是中国光伏上网全面平价元年。
阳光电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光伏概念股有:深圳能源;东旭蓝天;方大集团;深赛格;中国长城;川能动力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章第五节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1]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阳光电源(300274):光伏龙头。截止15时收盘,阳光电源报113.99元,涨2.69%,总市值1693亿元。
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国内市占率30%,国外市占率15%),国内最早从事逆变器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阳光电源Sunaccess系列光伏逆变器涵盖3-3000千瓦功率范围,是最受全球欢迎的中国光伏逆变器品牌;13年介入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全资子公司合肥阳光新能源从事光伏电站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业务;17年逆变器出货量16.5吉瓦光伏行业收入86.90亿元,营收占比97.79%。
通威股份(600438):光伏龙头。1月28日通威股份收盘消息,7日内股价下跌7.1%,今年来涨幅下跌-13.84%,最新报37.35元,跌3.46%,市值为1681.33亿元。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涉及农业及太阳能光伏两大板块,形成了“农业+光伏”两大主业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
隆基股份(601012):光伏龙头。1月28日收盘最新消息,隆基股份7日内股价下跌11.54%,截至15点收盘,该股跌5.8%报70.11元 。
全球单晶光伏产品龙头。
光伏概念股其他的还有:
深圳能源: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8.08%,最高价为7.72元,总市值下跌了26.64亿。
东旭蓝天:回顾近5个交易日,东旭蓝天有3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2.69%,最高价为3.49元,最低价为3.41元,总成交量8930.55万手。
方大集团:近5日股价下跌3.85%,2022年股价下跌-15.16%。
深赛格:近5个中国长城交易日股价下跌3.69%,最高价为6.28元,总市值下跌了2.72亿。
中国长城: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5.98%,最高价为15.12元,总市值下跌了59.69亿,当前市值为373.4亿元。
川能动力:近5个交易日,川能动力期间整体下跌8.48%,最高价为22.2元,最低价为20.26元,总市值下跌了25.2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