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_安徽淮南:煤城“嬗变”转型升级谋跨越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全球最大水面漂浮电站有何壮观之处?2.安徽淮南:煤城“嬗变”转型升级谋跨越
全球最大水面漂浮电站有何壮观之处?
4月28日,航拍安徽省淮南潘集区水上光伏电站,一个个太阳能组件井然有序排列在6000亩水面上,这里是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
这个漂浮式光伏发电项目建造在采煤沉陷区水面上,既不占用良田,又能充分发挥沉陷区闲置水面的效益,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该项目水域面积大,具备大面积网箱养鱼的先天条件。项目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由中国三峡集团三峡新能源公司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总装机容量150兆瓦,2017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5月将实现全部并网发电,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530公顷,年节约标准煤约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95万吨,减少森林砍伐约5.4万立方米,能够满足约9.4万户城乡家庭的用电需求。
据了解,与传统光伏电站相比,漂浮式光伏电站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减少水量蒸发,漂浮体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同时水体对光伏组件及电缆的降温冷却可明显提高发电效率。
真实一项伟大的工程!
来源网易新闻!
安徽淮南:煤城“嬗变”转型升级谋跨越
推动点一
发挥好“领跑者”计划的引领作用
据记者了解,我国的光伏产业过去十年主要靠三个方面来降本:一是经验曲线,学习国外;二是规模效应,成本迅速下降;三是技术创新。目前经验曲线的效用已很低,规模效应降本也已接近“地板”,持续的技术创新则成为当下推动光伏产业升级发展、最终实现平价上网的最有效的手段。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一年多来,高效高可靠产品普及与推广迅速加快。对先进技术的引导作用和光伏产品效率提升也十分明显。
记者查阅了一份《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2015年项目招商文件》,其中对光伏基地电站建设指标有严格的规定:如光伏电站首年系统效率不低于81%;单晶组件效率达到17%以上,多晶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6.5%;逆变器应具备零电压穿越功能、最高转换效率不低于99%、综合效率不低于98.2%等。很明显,部分技术含量低的光伏组件产品和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将很难参与该计划。
作为我国首个“领跑者”计划项目———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的一期工程已于去年6月底并网发电。
据了解,该项目共使用101.6万千瓦光伏组件,其中单晶硅组件60.9万千瓦,占比60%。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份启动了“领跑者”基地项目招标工程,竞标成功的企业一般都在业内有较高知名度,且技术实力强。
如成功中标去年“领跑者”基地项目的协鑫新能源、英利能源等企业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目前天合光能、汉能控股、晋能科技、阿特斯、晶科能源等众多有实力的光伏企业也都纷纷加入光伏“领跑者”计划。
据相关部门测算,与常规的组件相比,“领跑者”先进技术组件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了单位面积装机容量5%~8%的提升,对促进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有明显影响。如今,在“领跑者”计划的引领下,不仅“领跑者”基地项目对先进技术和转换效率有明确标准,其他光伏项目也开始主动向“领跑者”看齐。例如,去年国内多个主流电站投资商在大型集中招标过程中,要求一般项目设备产品也需满足“领跑者”计划效率标准
李世民对记者说,今年国家还将出台升级版的“领跑者”计划,会更加注重技术先进性,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领跑者”计划的技术引领作用,让更多新技术在光伏领域得到应用,这势必将会有效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
推动点二
全面实施竞价上网
2016年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如今,在这个指导意见框架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光伏行业的发展潜力给激活了。这在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招标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据了解,基于上述指导意见,2016年的光伏“领跑者”计划专门增加了竞价上网的内容。其中去年10,在内蒙古乌海“领跑者”项目竞标中,英利能源以0.45元/千瓦时的超低价格成功竞标,这一电价低于当前的民用电价,让业内颇为震惊。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光伏平价上网的曙光。
据参与乌海光伏“领跑者”项目招标的相关企业负责人透露,部分企业之所以敢于“低价竞争”,主要原因还是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在不断下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领跑者”项目中标企业可以优先上网、优先拿到补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拥有较好的付款条件、启用最好的管理团队,动用最好的资本资源,使得类似于0.45元/千瓦时的价格也有可能实现微利。
纵观全球光伏市场,一些国家通过竞价上网同样也使得光伏发电价格实现了大幅下降。例如,2016年在阿联酋的光伏项目招标中,最低价格为2.42美分/千瓦时;在近日印度的一个光伏项目招标中,最低价仅为2.99美分/千瓦时。
李世民告诉记者,竞价上网既是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领跑者”项目招标的一个手段,通过竞争可以重新洗牌,不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退出竞争。目的就是要促使光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调研员邢毅腾日前表示,2016年主要在8个“领跑者”基地采用竞价上网模式公开招标,平均每个项目比当地光伏标杆上网电价降了2毛钱,预计节省补贴15亿元。2016年并未对普通项目采取竞价上网模式,为了促使光伏行业更快地降低成本,今年对普通项目也将采取竞价上网模式。
推动点三
优化电站规划设计
“在上网电价下调的同时,普通光伏电站项目也将全面开启竞价机制,由此,光伏电站将逐渐进入‘微利’时代。在目前光伏发电应用模式多样化发展和光伏制造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前提下,如何强化光伏电站建设前的精细化设计和设备选型工作,对于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显得越来越重要。”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光电分院院长肖斌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光伏电站设计与设备选型研讨会上表示,通过精细化、定制化的设计规则,将环境友好、景色优美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跨界融入到了光伏电站项目规划设计理念中,为光伏电站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
要想进行精细化、定制化的设计,光伏电站在规划选址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例如,可以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形式建设光伏电站,这样可把传统产业的效益和光伏的效益进行一个互补和提升,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另外,针对复杂地形光伏电站的设计,三峡新能源总工程师吴启仁在上述研讨会上表示:“我们应该对光伏子阵倾角及组串进行详细摸底,挑选坡度、朝向有利于光伏电站布置区域,要规避周围高大建筑物,在土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加大组件支架单位前后排间距,延长发电时间。”李世民还告诉记者,目前光伏电站设计可以优化的空间还有很多。例如,增加光伏组件的装机容量,可以提高发电量,减少逆变器的数量,可以节省成本,本质都是提高电站的收益率;电缆的损耗和使用量,也是优化设计重点要考虑的,通常电缆的敷设量,和阵列的排布、串并联走线、地形地貌、逆变房的位置有关。
在设备选型方面,如采用1500伏直流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直流电缆损耗,提高系统效率。据了解,其中协鑫在江苏阜宁东沟3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中采用了1500伏直流系统,在不增加电缆造价的情况下降低了光伏电站直流侧线损约30%,提高了整个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约0.4%。
黑色的煤炭经过气化、变换等工序变身成白色的粒子,广泛应用于 汽车 、家电等领域,淮南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攻克了“淮南煤”作为化工原料煤的技术瓶颈,让煤炭深度加工与清洁利用成为现实。
近年来,在充分发挥自身能源、区位优势的同时,安徽省淮南市守正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突出以煤化工、大数据、新能源等为主的新型产业。如今,“黑白”分明的淮南,正在走上一条色彩缤纷的转型发展之路。
煤炭深加工:从黑煤到白色颗粒的蜕变
金秋时节,走进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区,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建设和各项生产正在快马加鞭,崭新的装置,高耸的塔罐,川流的车辆,匆忙的人流和着机组运行的轰鸣声,一派繁忙的景象。8月8日,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首批下线的180吨聚乙烯、聚丙烯颗粒通过包装机,自动计量封袋,满载6辆卡车,发往华东下游市场。
作为中国石化重点建设项目,安徽省重点工程、淮南市“一号工程”,中安联合煤化工从立项到建成历时十年,它的建成投产让淮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转型发展成为现实。
“目前,安徽省内尚没有大型聚烯烃企业。中安联合的建成投产,填补了省内市场空白,实现了安徽煤由燃料向原料的‘关键一跃’,更是安徽省推动煤炭深度加工与清洁利用的‘关键一招’。”中安联合副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施华彪说。
从黑色的煤炭,到白色的颗粒,淮河岸边的“煤制聚丙烯”“煤制聚乙烯”成功诞生,被广泛运用于家电、 汽车 、电线电缆等众多领域,标志着淮南新型煤化工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对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促进安徽省和淮南市的经济转型发展,均作出积极的贡献。
光伏发电:从沉陷区到绿色能源基地
在三峡新能源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内,湖面波光粼粼,一列列光伏板在阳光下整齐列队。利用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中国三峡集团总投资近10亿元,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50兆瓦,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支撑国家17.64亿元的GDP;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530公顷、年节约标准煤约5.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95万吨,减少森林砍伐约5.4万立方米,照亮城乡家庭约9.4万户。
三峡集团还通过项目建设、日常维护和组件清洗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利用当地农村闲置劳动力,目前为2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60多人,月增加经济收入2000元;通过水面租赁,实现5000(其中贫困人口518人)农民人均年增收300元,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36万元。
这座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式电站助力地方政府把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成“财富”,把产业布局由“地下”转到“地上”,把发展方式由“黑色”变成“绿色”,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转型。
智慧之城:从坐拥资源到大数据产业
在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园内,两栋白色建筑位于园区核心区,这就是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机房楼,在这里,规划建设了具有2万个机架能力的数据平台,2016年3月,项目一期6600个机柜安装完成。一期工程已具有6600个机架托管能力,可承载7万台服务器。
“目前这里已经成为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在华东区重要的数据服务区。平时我们在安徽区域刷微信、逛淘宝,大部分数据都是这里发出的。”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核心网管理王杰说。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已装机950个机架,服务超2100家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互联网公司,上云客户达600家。
淮南市坐拥丰富的资源,但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变革的环境下,产业结构单一、煤电独大却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困境,淮南市利用自身煤电及水源丰富等优势, 探索 出一条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2011年,淮南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云海战略”,将云计算纳入城市发展战略。2012年,淮南市被列入国家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如今,淮南先后与国家信息中心、贵阳市政府、科大讯飞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大数据项目,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大数据展示中心、国内首个钱学森智库分中心、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一期、国产资源卫星大数据中心一期等大数据平台。
2018年底,安徽省批准在淮南建设省大数据标准创新基地,围绕大数据存储、交易和应用开展技术标准创新,实现标准化与 科技 创新、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推动大数据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来源: 新华网
关注同花顺 财经 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 财经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