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例子_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简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起源2.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简介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起源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工业化发展,化石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碳排放量对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其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太阳辐射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迄今为止,光伏发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① 从天上到地面:主要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太阳电池从主要作为空间电源向地面应用发展;② 从独立系统到并网发电:从环保角度出发,由于少用或不用化学蓄电池,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比离网的独立光伏系统更科学和环境友好;③ 从屋顶系统到与建筑结合或光伏建筑一体化:从单纯的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屋顶上,发展成为太阳电池组件作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
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早期形式主要是“屋顶计划”,这是德国率先提出的方案和具体实施的。德国和我国的有关统计表明,建筑耗能占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光伏发电系统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太阳电池组件,太阳电池组件通常是一个平板状结构,经过特殊设计和加工,完全可以满足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因此,光伏发电系统与一般的建筑结合,即通常简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应该是太阳能利用最佳形式。
从简单的使用和安装太阳电池板,到现在能够把太阳电池板和建筑进行比较好的结合,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光伏发电与建筑物集成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的概念在1991年被正式提出,是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发电组件替代建筑物的某一部分,把建筑、技术和美学融为一体,相互间有机结合,取代了传统太阳能的结构所造成的对建筑的外观形象的影响。利用太阳能设施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玻璃幕墙,可减少成本,提高效益。目前,世界上只有德国、西班牙、日本、葡萄牙等少数国家拥有这种建筑。
在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在2006年9月30日深圳太阳能学会年会上首次提出,并有8个单位作报告,介绍他们在建筑物的设计中,用电池片取代房瓦和外墙装修的人造石板,并统一安排建筑物和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设计,使光伏系统合理分布在房顶和墙体中,取得了显著降低光伏建筑造价的效果。当时的说法是,可以在一体化设计中,消化掉光伏系统增加的成本,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概念突破。在这次会议上,建筑领域的代表介绍了光伏建筑相关的另一个重要概念,“零能耗建筑”,一旦光伏建筑的发电量达到能够满足住户生活需求。则称之为“零能耗建筑”。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简介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如何实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最强的呼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逐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建筑作为能耗大户(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到全国总能耗的1/3以上),其节能效益则变得尤其重要,BIPV因此成为21世纪建筑及光伏技术市场的热点。
据《2013-2017年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太阳光发电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世界各地的政府均支持太阳光发电事业;从国内来看,“十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区开展城市建筑屋顶光伏发电试点。到2010年止,全国建成约1000个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5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2万个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100万千瓦。
BIPV作为庞大的建筑市场和潜力巨大的光伏市场的结合点,必将存在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计,光伏与建筑相结合是未来光伏应用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并且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研究重点
建筑物空气温度调节消耗着大量的能量。在我国,它要占到建筑物总能耗的约70%。用空调机和燃煤来控制室温不仅消耗能量,带来外界的环境污染,而且并不能给室内人员带来健康的环境(虽然暂时它是舒适的)。在太阳能用于采暖方面,除造价较高的被动式太阳房有一些示范型建筑外,还没有大规模的采用。主动式太阳能供能由于成本更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远不相适应。因此,建筑供能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相结合的思想。按照房间的功能,采用不同方案的配合及交叉,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用于建筑供能的一次投资和运行成本,使得整个方案在商业化的意义下具有可操作性。被动采暖与降温的意义在于使建筑本身能量负荷大大降低(节能率约70%),使其所要求主动供能装置提供的能量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它将对昂贵装置的要求降低。另外,被动供能是巧妙利用自然条件的变化来调节室内温度。我们认为,建筑物内空气温度调节技术发展方向不应当是改变自然环境来满足人的要求,而是应当尽量巧妙地利用并顺应自然界来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舒适的要求。研究空调的目的应当是尽量减少人工环境,而不是相反。主动供能的意义在于保障建筑室内的舒适性增加。在主动与被动供能相互配合组成供能系统的情况下,整套建筑供能系统的设备性能将会提高,而尺寸和造价将会降低。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需求的日益增加,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越来越成为太阳能应用发电的新潮流。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由于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因而倍受关注。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是BIPV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十二五”期间,将要创建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除了公共机构外,商业机构由于用电量较大,参与节能的意愿相对较高,而且具有资金优势,也应该优先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
“光伏之都”600路灯太阳能板安装两年成摆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打造的“千亿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在全球性产业寒冬的背景下,仍实现年产值近47亿元,因此遭到质疑,并被曝“表演上班”、“利用光伏产业圈地”等事。被层层质疑覆盖的兴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法制日报》记者赴兴安探访,试图揭开层层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