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印象光伏_光伏两大巨头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光伏热电联供系统有什么作用和优点?2.光伏两大巨头
3.投了数个光伏企业后,他们开始布局氢能源
光伏热电联供系统有什么作用和优点?
简单来说光伏热电联供系统主要是实现一体化四季发电、全年供热水、冬季供暖的主要功能。南京联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光伏热电联供系统光伏热电联供系统由一体化太阳能板、专用热泵、逆变器、保温水箱和支架组成,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光伏板进行发电,在光伏板背面安装集热器,通过循环流体将多余的热量转移以此提高光伏板的发电量,多余的热量转移为生活用水加热或者进行室内供暖。当阴雨天气光伏板发电不足的情况下,专用热泵自动切换为工作模式保证热水或者暖气稳定供应。该系统降低组件温度25度左右,发电量增加10%,综合太阳能利用率高达60%以上。
光伏热电联供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既能高效发电,又能供暖供热水,节省安装面积缩短投资回收期。2.不使用玻璃真空管,超长寿命,使用年限20年以上。3.与常规光伏组件兼容,使用可拆卸结构,维修更加方便。4.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低碳环保无污染。
光伏热电联供系统为工业,商业,家庭等提供高效清洁的电力,减少电费支出,尤其是夏季高温用电高峰期节省大量资源。被利用的太阳能余热也能为家庭、工厂宿舍、酒店宾馆、养老院、医院等机构提供高达55℃的生活热水或者暖气,保障生活品质,响应清洁供暖政策。
综合来说,光伏热电联供系统是建筑节能的具象化,是对太阳能资源的更高效利用,运行成本相对电采暖等模式是比较低廉的,投资三年左右回本。在未来,该项技术也能与海水淡化、养殖、工业基础加热有效结合,推进太阳能生产和应用的协调发展。
光伏两大巨头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3月11日,工信部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文件提出,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由于光伏企业纷纷大规模扩产,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到逆变器、玻璃等辅材产能其实已经出现过剩迹象。
在光伏板块出现大幅回调后,3月11日终于止跌,隆基股份当天收涨4.69%,阳光电源收涨6.33%,通威股份收涨4.53%。
文件规定,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产能的50%。
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双面电池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2.5%。
这直接利好有资金实力,拥有技术研究能力的公司,每年研发费用不低于1000万,结合对电池转换效率的规定,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淘汰低效落后产能。
文件还指出,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60 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50 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70 千瓦时/千克。
对于硅料生产商来说,将从能耗上限制了其现在项目的产能以及未来新建和扩产项目的产能,注重运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变化将很大程度上利好头部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光伏行业正在面临新一轮周期。
2020年底以来,硅料价格继续坚挺上扬,相关龙头加码扩产,景气度持续高涨。此前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硅料市场将较为紧张。但现在市场开始担忧硅料涨价影响光伏终端需求。
加上大规模扩产也在眼前。截至目前,基本国内所有硅料龙头,包括通威、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集团、东方希望等,都有不小的扩产计划。
全产业链过热是一个重要的不良信号,非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的盲目扩产,会造成扎堆踩踏。投资者似乎已经遗忘了光伏是周期行业的这个事实。
股价突然暴跌 景气度下行
光伏行业是一个“长期成长属性极强、中期高度周期性”的行业。
长期成长性体现在:光伏在全 社会 发电量中的渗透率将从当前不到4%,增长到2030-2035年后的40%以上。2019年底以来,全球各国政府纷纷提出“碳中和”,从而光伏电力被作为未来100年人类的主力能源。
光伏的周期性体现在政策、产能、成本、技术、利率几个方面。
光伏项目评估的基准是长期回报率,融资也是长期融资。在去年长期利率大幅下行后,流动性释放所导致的严重的长期通胀预期,2021年长期利率预期上行,对光伏行业来说是个负面消息,长期利率上行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因此项目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提升,对新增装机量需求产生抑制。
成本方面,由于硅料、玻璃的扩产速度慢于硅片、电池、组件,因此导致上游硅料、玻璃价格大幅上涨,而这种涨价是一种“过热”行为。由于涨价预期,在去年出现了产能的急剧释放,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都在扩产,如今产能过剩已经显现出来。
技术周期重新开启,对于现有的存量产能来说会产生冲击,可以参考2016-2017年单晶替代多晶。2016年初单晶硅片比多晶硅更具性价比,对单晶更有利的PERC技术也同时出现,于是2016年下半年启动了一波增速极快的单晶渗透率上升,而多晶渗透率下降则出现在2018年末。
此前革命性技术发生在硅片,现在则是在电池片,HJT(异质结)替代PERC,现在的时间位置好比单多晶替代中的2016年末,光伏PERC资产的预期寿命急剧下降。由于革命性技术进步的存在,导致存量资产的预期寿命不足5年。
从行业景气的角度看,2021年四季度前行业的景气是急剧下行的。
在2020年四季度,金融市场对光伏热情高涨,在上游原料涨价潮中喊出“量价齐升”,然而到了在2021年一季度才发现,价格上不去了。
当2021年3月6日-3月7日的媒体报道中对于广州发展1.08GW招标结果进行披露时,单面组件均价仅为1.59元/w,头部四家组件企业均因超出控价导致报价失效,金融市场原先想象出来的需求拉动导致的“量价齐升”的印象被彻底摧毁了。
这就不难理解最近光伏板块的暴跌了,而工信部也是看到了行业出现短期过热现象,于是出台规范文件促进行业 健康 发展。
不过显然,行业产能出清是有利于光伏头部企业的,对整个行业来说大公司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来源: 同顺-深研所;原标题:光伏行业面临新一轮大洗牌!疯狂之后 工信部重磅发布文件限制扩大产能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投了数个光伏企业后,他们开始布局氢能源
几乎与此同时,三大光伏龙头企业隆基、中环、保利协鑫能源共同做出了一个决定:更名。
4月28日,保利协鑫能源正式迎来了它的新名字“GCL科技”。日前,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也发布公告,拟将证券简称分别更名为“TCL中环”和“隆基绿色能源”。
然而,在老字号退出历史舞台、新字号开启未来征程的背后,却折射出领导者的坚守与变革。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光伏行业投资热潮正在兴起,主导频率正在出现的时代,光伏龙头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
他们各自的选择
2021年3月,GCL科技在业绩预警中公布了新的战略布局:深度聚焦硅材料主业,回归科技创新属性,聚焦颗粒硅业务。
不到一年,这家硅材料龙头企业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多点布局,并加快了产量扩张。GCL科技透露,目前公司已分别在江苏徐州、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和呼和浩特规划建设了3个10万吨和1个30万吨FBR颗粒硅生产基地。
16年后,GCL最终选择回归硅材料主业。对于GCL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来说,GCL对研发的投资;d在过去的16年里已经成为其最引以为傲的底线。“发展之路没有唯一解,但有最优解:技术是‘第一能源’,创新是对症迷乱的良药。”
近年来,GCL科技一度陷入黑暗时刻。在遭受了过去快速扩张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剧增的苦果后,公司在颗粒硅新技术的加持下,做了减法,重整旗鼓。
2021年,GCL科技实现净利润50.84亿元,扭亏为盈。并且今年一季度,公司有望实现净利润30亿元以上,创下单季度新高。
困难时期过后,GCL的新技术正不断发挥“反哺”作用,为朱共山开启“第二个光伏春天”。
如果说GCL的更名是一种“劫后重生”,那么中环股份和隆基股份的更名则是新形象的强化。
事实上,无论是GCL科技、中环股份还是隆基股份,这三家光伏龙头企业过去一直被赋予的刻板印象是:三三五四GCL科技是硅材料大厂,隆基和中环都是硅片。
GCL科技借助“科技”之名,赋予外界硅材料技术创新的新属性,中环、隆基则借助新名称,共享业务多元化的内涵。
“公司致力于推动低碳能源转型,长期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单晶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目前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光伏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屋顶的发展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并从2021年开始积极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氢业务。”谈及更名原因,隆基股份表示,“绿色能源”二字将强化公司价值。
在中环看来,“TCL”这一名称的超前,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与集团品牌的关联,更是借助TCL在母品牌的影响力支撑全球业务发展。
显然,新业务的规划和定位,推动了上述三家光伏龙头企业进入产业竞争的深水区。
可以预见的是,更名之后,光伏龙头企业的下半场征程已经轰轰烈烈铺开。
下半场的比赛
三大龙头光伏企业的更名虽然有点突然,但一切都是蓄谋已久。
当颗粒硅的概念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席卷资本市场时,GCL更名只是时间问题。
在外界看来,GCL集团曾经在热电、硅材料、硅片上风生水起,但十几年后
在GCL的颗粒硅布局中,中环股份成为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今年4月中旬,GCL科技与GCL集团、中环股份、TCL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就投资新型光伏和电子硅材料项目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合作协议,各方将建立10万吨研发;呼和浩特市颗粒硅及硅基材料生产及下游使用领域d项目、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总投资120亿元。
到目前为止,GCL FBR颗粒硅的计划总产能将达到60万吨,预计今年年底硅材料的总产能将达到36万吨。
当然,在改良西门子法盛行的棒状硅时代,GCL科技及其颗粒硅也面临着其他硅制造商的激烈竞争。同时,技术溢出的风险也让这个资本市场成为热点,需要在技术、人才、设备等关键要素上设置更加严格的壁垒。
因此,GCL在硅材料的下半场竞争中需要加速。
同样,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也需要加速。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隆基股份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9.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74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26.64亿元,同比增长6%。
去年公司营业收入411.05亿元,同比增长115.7%。净利润44.35亿元,同比增长200.58%;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270.03%。今年一季度,中环股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9.13%和96.2%。
受益于近期硅片涨价,隆基、中环经受住了上游硅料持续上涨的考验,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但市场对光伏巨头的预期显然更高。
今年以来,a股光伏板块的估值在市场的担忧中被“重刷”。作为龙头的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首当其冲,股价从高点分别下跌了30%和20%。
估值的下降考验了龙头企业的基本面: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急需为自身经营注入新的基因。
于是,隆基股份找到了“绿色能源”,中环股份迎来了“TCL”。
混改后的中央
股份在“TCL时代”狂飙突进,其2021年及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均实现翻倍式增长;而隆基股份在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其所提倡的“绿电 绿氢”的解放方案,试图为未来的增长撬开瓶颈。
在竞争的下半场,中环股份获得了管理体制改革的加持,隆基股份找到了业务发展的突破口。
三大光伏龙头也将在更名中驶向下一站。
相关问答:光伏制氢有哪些上市公司1、隆基股份2、阳光电源3、宝丰能源4、晶科科技5、大唐集团6、亿利洁能7、利用太阳能的制氢系统包括光解制氢、太阳能发电和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制氢发展近30~40年。太阳能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技术:热化学制氢、光电化学分解、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和生物制氢。8、在制氢方式中,化石燃料制氢占全球的90%以上。化石燃料制氢主要采用蒸汽转化和变压吸附相结合的方法生产高纯氢气。电能电解水制氢也占一定比例。太阳能制氢发展近30~40年。太阳能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技术:热化学制氢、光电化学分解、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和生物制氢。:1、早在2018年,隆基就开始关注和布局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近三年来,隆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权威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合作,在电解制氢设备、光伏制氢领域形成了技术积累。 2021年3月末,全资子公司隆基绿能创投与上海朱雀投资共同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氢能产业化布局。2、逆变龙头太阳能是国内最早开展光伏制氢研究的光伏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表示,已成立专门的氢能事业部,并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先进的PEM电解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与电解制氢一体化、氢能优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生产系统等3、2019年以来,高端煤基新材料龙头企业宝丰能源启动制氢项目。 2020年4月,公司“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使用示范项目”在宁夏宁东基地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涉及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氢储运、加氢站、氢能运输示范使用、与现代煤化工耦合生产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4、2019年,晶科科技表示:“到2025年,‘光伏+储能’制氢系统技术的巨大进步将具有大规模使用的经济可行性”。为此,公司国内外布局:在国外,公司与空气产品签署2020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将“制氢”与“绿色电力”结合起来。 ”;在中国,公司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实施。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相关问答:大突破!太阳能大规模制氢成功,我国氢能源市场规模究竟有多大?我觉得这个消息虽然是很振奋人心,很好,但也觉得有些蹊跷,前一段时间日本人刚刚宣布其研制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氢气的,燃料电池汽车,研制方向完全失败了,他们也打算放弃了。现在突然又出来一个太阳能制造氢气成功。是否又要给他们已经打入冷宫的燃料电池汽车续命呢?
当然我觉得研究出来是好的事情,太阳能如果用来发电的话,有一个电源不稳定的问题,如何并网发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对太阳能发的电,弃电现象也是很严重的。假如说用太阳能来制氢气的话。这就两全其美了。一方面能够把太阳能充分的利用起来。一方面又可以大力的开发新能源。真的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希望在这个领域,太阳能转化为氢气的效率能够越来越高,从而使其具有大规模开发的价值。#经济师##策划##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百粉##正能量##千粉互娱#
隆基股份、迈为股份、赛伍技术、爱旭股份、天华阳光······,这些光伏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近期在二级市场上大放光彩。有一家扎根江苏的略显低调的创投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在多地走访光伏企业,进行行业调研,默默地布局。现在他们多年的耕耘,终于迎来了丰收。而他们现在把目光投向了氢能源。
这家公司就是总部位于南京的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雨茂物),原名金茂投资,因名称与上海的金茂集团重合,后改名为金雨茂物。
金雨茂物合伙人、副总裁宋希超
扎根江苏
金雨茂物创立于2004年,早期从事投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业务。2009年正式进入创业投资领域; 2015年金雨茂物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创投机构。
目前金雨茂物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20亿元,先后成立了39支私募股权基金,包括创业型投资基金和并购型投资基金,已开始创建并管理天使型投资基金。 公司已投项目超过180家,其中实现上市项目29家。
据宋希超介绍, 金雨茂物所管理的每一期基金里面都有不同比例的政府引导出资 ,出资比例从百分之二三十到百分之八九十不等。扎根江苏的金雨茂物, 目前在江苏大部分的地级市都设有创投基金 ,其中在苏州市发起设立创投基金8只,在无锡市发起设立创投基金7只。通过属地化团队,在基金落户地域开发、引进和培育项目,借助资本的力量孵化符合当地生态的产业项目,比如,金雨茂物通过管理的苏州金茂新兴产业基金帮助吴江培育了迈为股份、赛伍技术、通用电梯等上市公司。
金雨茂物把自己定义为“创投工匠 ”,他们对产业链研究有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用工匠精神来做投资。他们眼光独到,精选出光伏、医药、新能源等行业的优质企业,他们就像苗圃的“花匠”,悉心浇灌,精心培育出朵朵金花。
宋希超就是金雨茂物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位“资本匠人”。他毕业于同济大学,2010年加入金雨茂物。
80后的宋希超给人勤恳务实的印象,他在创投行业已经深耕十年之久,对新能源和清洁技术领域尤为熟悉。
2015年金雨茂物总部成立了风控部,2018年公司开始实行平台化,公司项目团队的核心负责人,被提拔为二级地区子公司的合伙人,每个人带一个小团队,风控部为各地的团队提供项目财务和法律尽调方面的专业支持,各地投资团队全身心投入在行业研究和发掘投资项目上。
2018年宋希超被任命为上海投资部总经理,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宁波复茂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昆山复茂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只基金的资金募集和投资,先后主导完成对30多个项目的投资,曾担任雪浪环境(300385)、奥联电子(300585)创业板上市,京源环保(688096)科创板上市,世纪互联(VNET)境外上市,滇虹药业、大地益源外资并购,爱旭股份(600732)、万邦德(002082)借壳上市等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负责人。
聚焦三大领域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耕耘, 金雨茂物在医疗医药大 健康 、智能制造与新材料、新能源与清洁技术这大三领域,形成独特的核心能力 。特别是在新能源与清洁技术领域,金雨茂物自2015年连续四年被清科和投中评为“中国新能源与清洁技术产业最佳投资机构TOP10”。
在新能源与清洁技术领域,金雨茂物目前所投公司已经上市或并购的不下10家,上市项目包括 迈为股份(300751)、赛伍技术(603212)、爱旭股份(600732)、蠡湖股份(300694)、雪浪环境(300385)、万德斯(688178)、京源环保(688096)等。
迈为股份是金雨茂物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回报最高的项目。 迈为股份起步之初是做光伏电池片制造环节中的丝网印刷装备,原来在国内市场上该产品几乎是空白,主要是从德国进口。
2011年金雨茂物对迈为股份投资3000万元。投资当时公司已经生产出样机,但还没有销售订单,由于金雨茂物此前在光伏行业布局了较多企业,投资后金雨茂物牵线搭桥,积极引荐,帮助迈为股份开拓市场。
迈为股份在2017年IPO登陆创业板,该公司现在除了生产光伏装备,还生产半导体装备。这两年光伏和半导体产业成为市场热点,公司订单爆满。 迈为股份近期市值已经超过250亿元,股价也突破500元/股,而金雨茂物的投资成本仅为3.75元/股,收益率惊人。
爱旭股份也是金雨茂物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个重点布局。 团队通过行业研究在2017年初,即认定趋势是单晶将取代多晶的主导市场地位,单晶PERC技术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主流技术路线,沿着产业链开发项目,最终对位于广东佛山的爱旭股份进行了投资。
由于爱旭股份掌握了单晶PREC的核心发明专利,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片的转化效率,产品受到市场追捧,企业迅速壮大,公司的高效单晶PERC产能也达到36GW/年。
2019年9月,爱旭股份登陆资本市场,金雨茂物对爱旭股份的亿元级投资也获得了近十倍的收益。
在环保领域,金雨茂物在污水处理、大气治理、土壤修复、智慧环保和危废处置等细分领域都有布局。比如,在危废处置领域,2010年金雨茂物投资了雪浪环境 ,雪浪环境2014年上市。雪浪环境上市后,金雨茂物联合雪浪环境又发起设立了规模10亿的危废产业并购基金,围绕上市公司主业,在危废产业进一步布局。
在危废行业,金雨茂物团队把全国危废分布、危废牌照数量、运维企业、门类,都摸得“门儿清”。
“不要局限在某一个点上,只盯着一个点,没有全局和比较,无法判断好坏。”他说。
行业的专家
“最优秀的高管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磨砺得结果。他们好学不倦,永无止境。”这是黑石资本创始人苏世民在《我的经验与教训》中提炼了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之一。
持续学习、与时俱进也是宋希超正在践行的原则。在宋希超看来,一个好的投资团队,需要具备持续的学习能力。
“变化非常快,一定要持续学习,你一不学习就跟不上”。他说, “我们团队天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近两年,我们深入研究了5G和半导体产业,最近我们又在重点研究和分析氢能源产业” 。
除了看书,宋希超还特别重视与企业家和专家的交流。他半开玩笑地说, 自己每天的工作不是在拜访企业,就是在拜访企业的路上。
“ 拜访企业是行业研究的捷径,通过画出‘产业树 ’ ,去找到产业链上各个节点做的最好的企业家进行交流 ,各个节点最好的企业跑了一圈,对整个产业链基本上就心中有数了。通过不断地研究行业报告、与企业家和专家交流,积累多了也就更加自信,这时候自己对行业的了解甚至比一些企业家还要全面,这时候再与企业去交流,人家会信服你。”
宋希超现在已经把自己锤炼成为光伏行业的专家,他对光伏产业的演变、关键技术路径和相关上市公司如数家珍。
宋希超认为,氢能源来源广泛,低碳环保,符合我国碳减排大战略,同时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具备成为主流能源的基础条件。 率先实现产业化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领域有望产生上万亿的市场空间,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氢能相关产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
他最后表示,当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的环节布局创新链就成为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就是要面向中高端环节进行 科技 攻关,掌握中高端环节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创投力量,就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